绕组型线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10015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绕组型线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磁芯上卷绕有导线并安装于安装基板上的绕组型线圈。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内置于助听器或便携式电话等的天线、或在去除噪声等中使用的电子元器件,提出了各种绕组型线圈,该绕组型线圈是将导线卷绕在卷芯部上而构成,通过对导线通电来产生磁通。例如,专利文献1的线圈元器件具有卷芯部、及设置在卷芯部的两端的凸缘,该卷芯部由铁氧体磁芯形成,并卷绕有导线。而且,在凸缘中形成有例如环状的凹槽,在其两侧形成有内凸缘部、外凸缘部。此外,卷芯部的卷绕起始及卷绕结束的导线卷绕并焊接在凸缘的凹槽上,以形成电极。而且,电极焊接在安装基板的规定位置,从而将线圈元器件安装于安装基板上。专利文献1 日本实用新型专利实开昭58-114014号公报(第3页第5行 第19 行、图3等)

发明内容
根据所述专利文献1的方法,如图8所示,对于安装于安装基板30上的线圈元器件31,在外凸缘部34的安装基板30 —侧的外侧面与安装基板30之间的距离L较近的情况下,若安装基板30因安装后掉落等所引起的振动而发生弯曲,则线圈元器件31的外凸缘部34与安装基板30接触,从而外凸缘部34可能会损坏,卷绕在凹槽36上的导线40可能会偏移或松开。因而,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绕组型线圈,该绕组型线圈防止绕组型线圈的外凸缘部与安装基板接触,从而防止外凸缘部损坏、卷绕的导线偏移或松开。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涉及的绕组型线圈的特征在于,所述凸缘包括形成在所述凸缘的外周面上的凹槽;形成在所述凸缘的所述凹槽的靠近所述卷芯部的一侧的内凸缘部;形成在所述凸缘的所述凹槽的与所述卷芯部相反的一侧的外凸缘部;以及卷绕在所述卷芯部上的所述导线的末端卷绕在所述凹槽上而形成的电极部,从所述凹槽的底面到所述外凸缘部的至少与所述安装基板相对的外侧面的第一距离形成为小于从所述凹槽的底面到所述内凸缘部的与所述安装基板相对的外侧面的第二距离(权利要求1)。此外,本发明所涉及的绕组型线圈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距离形成为小于从所述凹槽的底面到所述电极部的与所述安装基板相对的外侧面的第三距离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距离与所述第三距离之差小于所述导线的直径(权利要求2)。此外,本发明所涉及的绕组型线圈的特征在于,所述凸缘包括形成在所述凸缘的外周面上的凹槽;形成在所述凸缘的所述凹槽的靠近所述卷芯部的一侧的内凸缘部;形成在所述凸缘的所述凹槽的与所述卷芯部相反的一侧的外凸缘部;以及卷绕在所述卷芯部上的所述导线的末端卷绕在所述凹槽上而形成的电极部,从所述安装基板的安装面到所述外凸缘部的与所述安装基板相对的外侧面的第四距离形成为大于从所述安装基板的安装面到所述内凸缘部的与所述安装基板相对的外侧面的第五距离(权利要求3)。根据权利要求1的发明,由于从形成于凸缘的凹槽的底面到外凸缘部的至少与安装基板相对的外侧面的第一距离形成为小于从凹槽的底面到内凸缘部的与所述安装基板相对的外侧面的第二距离,因此,外凸缘部的与安装基板相对的外侧面和安装基板之间的距离变大,即使在安装基板发生弯曲的情况下,也能防止外凸缘部与安装基板接触。因而, 能防止安装于安装基板上的绕组型线圈的外凸缘部发生损坏,从而防止卷绕在凹槽上的、 导线的端部偏移或松开。根据权利要求2的发明,由于在第一距离形成为小于从凹槽的底面到电极部的与安装基板相对的外侧面的第三距离的情况下,第一距离与第三距离之差小于导线的直径, 因此,能防止卷绕在凹槽上的导线松开。因而,能在防止卷绕在凹槽上的导线松开的同时, 将外凸缘部的与安装基板相对的外侧面和安装基板之间的距离增大。根据权利要求3的发明,由于从所述安装基板的安装面到所述外凸缘部的与所述安装基板相对的外侧面的第四距离形成为大于从所述安装基板的安装面到所述内凸缘部的与所述安装基板相对的外侧面的第五距离,因此,即使在安装基板发生弯曲的情况下,也能防止外凸缘部与安装基板接触。因而,能防止安装于安装基板上的绕组型线圈的外凸缘部发生损坏,从而防止卷绕在凹槽上的、导线的端部偏移或松开。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绕组型线圈的简要结构图。图2是图1的绕组型线圈的部分剖视图。图3是表示图1的绕组型线圈的制造工序的说明图。图4是表示图1的绕组型线圈的制造工序的说明图。图5是表示图1的绕组型线圈的制造工序的部分剖视图。图6是表示图1的绕组型线圈的制造工序的说明图。图7是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中的绕组型线圈的部分剖视图。图8是现有的绕组型线圈的部分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方式1)参照图1至图6,说明与权利要求1至2相对应的实施方式1。另外,图1是绕组型线圈的简要结构图,图2是图1的绕组型线圈的部分剖视图,图3至图6是表示绕组型线圈的制造工序的说明图。1.绕组型线圈的结构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绕组型线圈1包括磁芯2、第一绕组部3、以及树脂层4。磁芯2由铁氧体形成,如图1所示,包括卷芯部7、及其两端的凸缘部8a、8b。卷芯部7具有在一个方向上较长的四棱柱的形状。此外,凸缘8a、8b具有长方体的形状,卷芯部 7和凸缘8a、8b —体形成。此外,图2是将图1的绕组型线圈1安装于安装基板10上时的、垂直于安装基板10的方向的剖视图。另外,在该图中,由于卷绕结束侧与卷绕起始侧相同,因此,仅示出卷绕起始侧的剖视图,而省略卷绕结束侧的图示。如该图所示,在凸缘8a、8b的与安装基板 10相对的下表面、和与下表面相反一侧的上表面上分别形成有凹槽12a、12b。而且,在凹槽 12a、12b的两侧形成有内凸缘部13a、13b和外凸缘部14a、14b,该内凸缘部13a、13b用于对后面说明的卷绕在卷芯部7上的导线20进行保护,该外凸缘部14a、14b用于防止卷绕在凹槽12a、12b上的导线20的端部21a、21b偏移、松开。此外,如图2所示,从凹槽1 的底面1 到外凸缘部Ha的外侧面的距离Ll形成为小于从凹槽12a的底面15a到内凸缘部13a的外侧面的距离L2。换言之,外凸缘部Ha 的外侧面与安装基板10的安装面之间的距离L4大于内凸缘部13a的外侧面与安装基板10 的安装面之间的距离L5。另外,凹槽1 并不限于在凸缘8a、8b的上表面及下表面上形成, 也可以在其他表面上形成。第一绕组部3通过将由导电性材料形成的导线20在卷芯部7上卷绕多层来形成。 此外,在凸缘8a、8b的凹槽12a、12b上卷绕有第一绕组部3的导线20的两端部21a、21b, 以形成第二绕组部22a、22b。而且,将第二绕组部22a、22b进行焊接,以形成焊料电极23a、 23b。此外,形成将焊料电极23a、2!3b焊接安装在安装基板10的规定位置的结构。另外,第二绕组部22a、22b相当于本发明的电极部。此外,形成树脂层4,使得由UV固化树脂等非导电性树脂来覆盖第一绕组部3的上表面。另外,作为绕组型线圈1的大小的一个示例,为7. 4mmX 2. OmmX 1.9mm。此外,作为距离Ll与距离L2之差的一个示例,为0. 15mm左右。2.绕组型线圈的制造方法接下来,参照图3至图6,说明绕组型线圈1的制造方法。另外,在图3至图6中, 设图的左侧为导线20的卷绕开始侧,右侧为卷绕结束侧。首先,形成磁芯2。准备具有凹部的金属模,该凹部加工成磁芯2的外形形状,在金属模的凹部填充有铁氧体的粉末。然后,对铁氧体的粉末进行压缩,以形成图3所示的磁芯 2。此时,具有磁芯2的外形形状的金属模形成为对于在安装到安装基板10上时的外凸缘部14a、14b的上表面及下表面,上述距离Ll小于距离L2。另外,磁芯2并不限于由铁氧体形成,也可以由其他材料来形成。接着,如图4所示,在磁芯2的卷芯部7上卷绕导线20。作为导线20的一个示例, 使用直径为50 μ m左右的粗细的导线,一边在卷芯部7的卷绕起始侧和卷绕结束侧往返,一边卷绕多层。另外,作为一个示例,在第一绕组部3中,导线20重叠卷绕5层左右,匝数为 250 匝。此外,导线20的两端部21a、21b分别卷绕在凸缘8a、8b的凹槽12a、12b上,以形成第二绕组部22a、22b。此时,如图5所示,虽然从凹槽12a、12b的底面15a、15b到第二绕组部22a、22b的与安装基板10相对的外侧面的距离L3也可以大于从凹槽12a、12b的底面 15a、15b到外凸缘部14a、14b的与安装基板10相对的外侧面的距离Li,但端部21a、21b在凹槽12a、12b上卷绕规定层以形成第二绕组部22a、22b,使得此时的距离L3与距离Ll之差小于导线20的直径D。另外,在该图中,由于卷绕结束侧与卷绕起始侧相同,因此,仅示出卷绕起始侧的剖视图,而省略卷绕结束侧的图示。之后,通过焊料浸渍法来形成焊料电极23a、23b。将绕组型线圈1从外凸缘部1 侧浸渍到加热熔融的焊料的槽中,将形成于凹槽12a的第二绕组部2 浸渍在焊料中。此时,即使从外凸缘部Ha侧将绕组型线圈1浸渍到焊料的槽中,也能利用外凸缘部Ha来防止第二绕组部2 偏移或松开。然后,第二绕组部22a的导线20的被膜因加热而剥离,焊料附着于第二绕组部22a。之后,在将绕组型线圈1从焊料的槽中取出后,加热熔融的焊料被冷却而凝固,形成图6所示的焊料电极23a。此外,同样地,将形成于凹槽12b的第二绕组部22b从外凸缘部14b侧浸渍到加热熔融的焊料中,以形成焊料电极23b。另外,焊料电极23a、2!3b并不限于通过焊料浸渍法来形成,也可以通过其他方法来形成。此外,焊料电极23a、2 并不限于由焊料形成,也可以由其他导电性材料来形成。之后,利用UV固化树脂在第一绕组部3的上表面上形成树脂层5,完成图1所示的绕组型线圈1。另外,树脂层5并不限于由UV固化树脂形成,也可以由其他非导电性树脂来形成。如上所述,根据实施方式1,由于从形成于凸缘8a、8b的凹槽12a、12b的底面15a、 15b到外凸缘部14a、14b的至少与安装基板10相对的外侧面的距离Ll形成为小于从凹槽 12a、12b的底面15a、15b到内凸缘部13a、13b的与上述安装基板10相对的外侧面的距离 L2,因此,外凸缘部14a、14b的与安装基板10相对的外侧面和安装基板10的安装面之间的距离L4大于内凸缘部13a、13b的与安装基板10相对的外侧面和安装基板10的安装面之间的距离L5,即使在安装基板10发生弯曲的情况下,也能防止外凸缘部14a、14b与安装基板10接触。因而,能防止安装于安装基板10上的绕组型线圈1的外凸缘部14a、14b发生损坏,从而防止卷绕在凹槽12a、12b上的、导线20的端部21a、21b偏移或松开。此外,在距离Ll形成为小于从凹槽12a、12b的底面15a、15b到第二绕组部22a、 22b的与安装基板10相对的外侧面的距离L3的情况下,由于距离Ll与距离L3之差小于导线20的直径,因此,能防止卷绕在凹槽12a、12b上的、导线20的端部21a、21b松开。因而, 能在防止端部21a、21b松开的同时,将外凸缘部14a、14b的与安装基板10相对的外侧面和安装基板10之间的距离增大。(变形例)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为了便于处理,对于在安装到安装基板10上时的外凸缘部14a、14b的上表面及下表面,形成为距离Ll小于距离L2,以使得磁芯2的上下对称,但只要对于外凸缘部14a、14b的至少与安装基板10相对的外侧面(下表面),形成为距离Ll 小于距离L2,则外凸缘部14a、14b的其他表面也可以无需形成为距离Ll小于距离L2。例如,如图7所示,也可以仅将外凸缘部14a、14b的与安装基板10相对的外侧面形成为距离Ll小于距离L2。在该情况下,将用于形成磁芯2的金属模的凹部的形状形成为距离Ll小于距离L2即可。另外,在该图中,由于卷绕结束侧与卷绕起始侧相同,因此,仅示出卷绕起始侧的剖视图,而省略卷绕结束侧的图示。另外,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不脱离其要点,就可以在上述内容之外进行种种变更。例如,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导线9的卷绕方向是沿与安装基板平行的方向卷绕的横向卷绕,但也可以是与安装基板垂直地卷绕的纵向卷绕。此外,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卷芯部7采用在一个方向上较长的四棱柱的形状,但也可以是圆柱状或其他形状。此外。凸缘8a、8b的形状也不限于长方体,例如也可以是侧视为倒U字状等其他形状。此外,凹槽12a、12b也可以在凸缘8a、8b中形成为环状。此外,凹槽12a、12b不限于凹槽的底面和壁面形成为垂直的形状,例如,凹槽的底面也可以是曲面、或缺口、突起形状。工业上的实用性本发明能适用于作为内置于助听器或便携式电话等的天线、或在去除噪声等中使用的电子元器件的绕组型线圈。标号说明
1绕组型线圈
7卷芯部
8a,8b凸缘
10安装基板
12a、12b 凹槽
13a、13b内凸缘部
Ha、14b外凸缘部
20导线
21a、21b端部(导线的末端)
22a,22b第二绕组部(电极部)
Ll第一距离
L2第二距离
L3第三距离
L4第四距离
L5第五距离
D导线的直径
权利要求
1.一种绕组型线圈,所述绕组型线圈具有卷绕有导线的卷芯部、及设置在所述卷芯部的两端部的凸缘,并安装于安装基板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缘包括形成在所述凸缘的外周面上的凹槽;形成在所述凸缘的所述凹槽的靠近所述卷芯部的一侧的内凸缘部; 形成在所述凸缘的所述凹槽的与所述卷芯部相反的一侧的外凸缘部;以及卷绕在所述卷芯部上的所述导线的末端卷绕在所述凹槽上而形成的电极部, 从所述凹槽的底面到所述外凸缘部的至少与所述安装基板相对的外侧面的第一距离形成为小于从所述凹槽的底面到所述内凸缘部的与所述安装基板相对的外侧面的第二距1 O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组型线圈,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距离形成为小于从所述凹槽的底面到所述电极部的与所述安装基板相对的外侧面的第三距离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距离与所述第三距离之差小于所述导线的直径。
3.一种绕组型线圈,所述绕组型线圈具有卷绕有导线的卷芯部、及设置在所述卷芯部的两端部的凸缘,并安装于安装基板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缘包括形成在所述凸缘的外周面上的凹槽;形成在所述凸缘的所述凹槽的靠近所述卷芯部的一侧的内凸缘部; 形成在所述凸缘的所述凹槽的与所述卷芯部相反的一侧的外凸缘部;以及卷绕在所述卷芯部上的所述导线的末端卷绕在所述凹槽上而形成的电极部, 从所述安装基板的安装面到所述外凸缘部的与所述安装基板相对的外侧面的第四距离形成为大于从所述安装基板的安装面到所述内凸缘部的与所述安装基板相对的外侧面的第五距离。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绕组型线圈,该绕组型线圈防止其的外凸缘部与安装基板接触,从而防止外凸缘部损坏、卷绕的导线偏移或松开。在凸缘(8a)的外侧面形成有凹槽(12a),在凹槽(12a)的两侧形成有内凸缘部(13a)和外凸缘部(14a)。而且,从凹槽(12a)的底面(15a)到外凸缘部(14a)的至少与安装基板(10)相对的外侧面的距离(L1)形成为小于从凹槽(12a)的底面(15a)到内凸缘部(13a)的距离(L2)。此外,对于形成于凹槽(12a)的第二绕组部(22a),虽然从凹槽(12a)的底面(15a)到第二绕组部(22a)的与安装基板(10)相对的外侧面的距离(L3)也可以大于距离(L1),但距离(L3)与距离(L1)之差形成为小于导线(20)的直径(D)。
文档编号H01F17/04GK102257582SQ20098015275
公开日2011年11月23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24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25日
发明者犬伏宗和, 鹈川芳昭 申请人: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