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ed显示器的检测线布线方法及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6940603阅读:2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Oled显示器的检测线布线方法及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屏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OLED显示器的检测线布线方法 及OLED显示器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OLED)显示器,又称为有机电 致发光显示器是一种新兴的平板显示器。OLED与LCD相比有很多优点超轻、超薄、高亮度、 大视角、像素自身发光、低功耗、快响应等,因此,OLED已被业界普遍认为是最具有发展前途 的新一代显示技术。 如图l所示为OLED显示器的结构示意图,OLED显示器包括基板玻璃11,依次层叠 设置在基板玻璃11上的阳极12、有机功能层13和阴极14,以及封装在基板玻璃11上的玻 璃后盖15,其中,阳极12和阴极14之间的有机功能层13包括顺序插入的电荷注入层、电荷 传输层和发光层,在阴、阳极之间施加适当电压,就可以使器件发光,阳极12和阴极14分别 通过正极电极线和负极电极线与集成电路(IC)上的对应引脚电连接(图中未示出),用于 提供阴、阳极间的电压并实现功能控制。在批量生成OLED显示器的过程中,通常在一块大 基板玻璃上设置多个层叠的阳极、有机功能层和阴极,为了封装方便,还将所有与阴、阳极 电连接的集成电路也直接装配在该基板玻璃上,然后再用与基板玻璃大小相同的玻璃后盖 进行整体覆盖。待所有检测工序完成后,对基板玻璃进行切割断粒并完成后续工序,即可获 得多个0LED显示器。 在上述切割断粒之前,有一道非常重要的检测工序,即在各显示器的阴、阳极之间 施加电压使器件点亮一段时间进行检查,以将不良品剔除,同时对没有缺陷的器件进行老 化,使其性能的稳定性和均匀性方面有较大的提高。在该检测过程中需要将每个显示器内 的所有负极电极线和正极电极线进行布线,现有技术中检测线的布线方法如图2所示,以 基板玻璃上其中一个显示器的器件为例,与阳极连接的所有正极电极线21与集成电路2上 的对应引脚电连接,与阴极连接的所有负极电极线22与集成电路2上的对应引脚电连接, 然后,将所有正、负极电极线通过引线延长线23从集成电路2的两侧延伸至该显示器器件 的切割线24以外,所述切割线即预先设置在大基板玻璃上的用于切割断粒时依据的沿线。 在靠近大基板玻璃的一个侧边处设置有负电极接触块25和正电极接触块26,以及分别与 两接触块电连接的主干电极线27。引线延长线23在切割线24以外分别与对应的主干电极 线27连接,以在两接触块接通电源时,通过主干电极线27、引线延长线23、正、负电极线为 阳、阴极提供电压点亮器件,实现检测。在检测完成后切割断粒时,可以沿切割线24将所有 互连的引线延长线23断开,以避免在形成显示器成品时各正极电极线之间或各负极电极 线之间的短接。 然而,上述检测线布线方法需要将所有的正、负极电极线通过引线延长线从集成 电路的两侧延伸至切割线以外,从而加大了单个显示器器件在大基板玻璃上所占的面积, 减小了单次批量生成的显示器数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OLED显示器的检测线布线方法及OLED显示器的制造方
法,能够减小单个显示器器件在大基板玻璃上所占的面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如下 —种OLED显示器的检测线布线方法,包括 在基板玻璃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有机电致发光OLED显示器和电源接触块,所述电 源接触块通过主干电极线与各OLED显示器电连接,各OLED显示器中设置有导电的正极搭 接块和负极搭接块,与阳极电连接的正极电极线与所述正极搭接块电连接,与阴极电连接 的负极电极线与所述负极搭接块电连接,所述正、负极搭接块分别引出正、负电极引出线与 对应的主干电极线电连接。 进一步,所述正、负极搭接块集成在各所述OLED显示器的集成电路的内部,
所述与阳极电连接的正极电极线与所述正极搭接块电连接,与阴极电连接的负极 电极线与所述负极搭接块电连接,具体为 与阳极电连接的正极电极线引入所述集成电路的对应接口并延伸至所述集成电 路的内部与所述正极搭接块电连接;与阴极电连接的负极电极线引入所述集成电路的对应 接口并延伸至所述集成电路的内部与所述负极搭接块电连接。 进一步,所述正、负极搭接块分别引出正、负电极引出线与对应的主干电极线电连 接,具体为 所述正、负极搭接块分别引出的正、负电极引出线从所述集成电路的引脚间隙处 弓I出并与对应的主干电极线电连接。 进一步,所述正、负极搭接块分别引出正、负电极引出线与对应的主干电极线电连 接,具体为 所述正极搭接块引出的正电极引出线与所述集成电路中具有相同功能的引脚电 连接,由所述引脚引出后与对应的主干电极线电连接; 所述负极搭接块引出的负电极引出线与所述集成电路中具有相同功能的引脚电 连接,由所述引脚引出后与对应的主干电极线电连接。 进一步,所述正、负极搭接块分别引出正、负电极引出线与对应的主干电极线电连 接,具体为 所述各OLED显示器的正、负极搭接块分别引出正、负电极引出线,并通过并联或 串联的方式与对应的主干电极线电连接。 进一步,所述正、负极搭接块分别引出正、负电极引出线与对应的主干电极线电连 接,具体为 所述各OLED显示器的正极搭接块引出的正电极引出线电连接后与对应的主干电 极线电连接; 所述各OLED显示器的负极搭接块引出的负电极引出线电连接后与对应的主干电 极线电连接。 进一步,所述各OLED显示器中的所述正极搭接块为一个,所述负极搭接块为两
进一步,所述正极搭接块和所述负极搭接块的材料均为金属或金属化合物。
进一步,所述正极搭接块和所述负极搭接块的材料均为铝。
—种0LED显示器的制造方法,包括 在基板玻璃上形成至少两个0LED显示器的检测线走线,并采用掩模板在所述基 板玻璃上蒸镀所述OLED显示器的正、负极搭接块,其中,在基板玻璃上设置有至少两个 OLED显示器和电源接触块,所述电源接触块通过主干电极线与各OLED显示器电连接,各 OLED显示器中与阳极电连接的正极电极线与所述正极搭接块电连接,与阴极电连接的负极 电极线与所述负极搭接块电连接,所述正、负极搭接块分别引出正、负电极引出线与对应的 主干电极线电连接; 对所述基板玻璃上的OLED显示器进行点亮检测;
对所述基板玻璃上的OLED显示器切割断粒;
去除各所述OLED显示器上的正、负极搭接块;
进入后段模组流程,形成OLED显示器。 进一步,采用酸溶液、或碱溶液、或酸碱组合溶液去除各所述OLED显示器上的正、 负极搭接块。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所有的正极电极线集中连接至正极搭接块,将所有的负极电 极线集中连接至负极搭接块,然后再由各搭接块分别引出电极引出线后连接至主干电极 线,实现了检测线由电源接触块与各显示器阴、阳极之间的连接,从而可以实现对各显示器 的点亮检测和老化。该检测线的布线方法大量减少了各显示器中连接到主干电极线上的引 出线数量,不仅减小了单个显示器器件在大基板玻璃上所占的面积,增加了单次批量生成 的显示器数量,而且在后续的切割断粒中,减少了所要切割的引出线,也即减少了切割线处 所切断的引出线线端,降低了线端之间的短接几率,保证了器件的良率。


通过附图所示,本发明的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更加清晰。在全部附图中 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并未刻意按实际尺寸等比例縮放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 出本发明的主旨。 图1是OLED显示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检测线的布线方法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种OLED显示器的检测线布线方法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种OLED显示器的制造方法流程图; 图5是图4对应的显示器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4对应的显示器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 的具体实施方式
做详细的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 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其次,本发明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发明实施例时,为便于说明,表
示装置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
限制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 现有技术中0LED显示器的检测线布线方法将所有的正、负极电极线通过引线延
长线从集成电路的两侧延伸至切割线以外,该布线方法不仅加大了单个显示器器件在大基
板玻璃上所占的面积,减小了单次批量生成的显示器数量,而且切割断粒后容易造成切割
线处各引线之间的短接,从而导致器件的良率下降。基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检测
线布线方法,在基板玻璃上设置有至少两个0LED显示器和电源接触块,电源接触块通过主
干电极线与各0LED显示器电连接,各0LED显示器中设置有导电的正极搭接块和负极搭接
块,与阳极电连接的正极电极线与正极搭接块电连接,与阴极电连接的负极电极线与负极
搭接块电连接,正、负极搭接块分别引出正、负电极引出线与对应的主干电极线电连接,该
布线方法通过将多条或所有正极电极线与正极搭接块连接,将多条或所有负极电极线与负
极搭接块连接,然后再由正、负电极引出线从正、负搭接块上引出连接至主干电极线,减少
了引出线的数量,从而减少了单个OLED显示器在大基板玻璃上所占的面积,增加了单次批
量生成的显示器数量,而且,减少了切割断粒时切割线处所切断的引出线线端,降低了切割
线处线端之间的短接几率,保证了器件的良率。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参照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0LED显示器的检测线布线方法示意图。 首先在基板玻璃上形成多个0LED显示器和电源接触块,其中电源接触块用于与
电源连接,以向各0LED显示器提供电压,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基板玻璃上有两个0LED
显示器31、32,电源接触块包括一个正电极接触块33和两个负电极接触块34,电源接触块
通过主干电极线35与各0LED显示器31、32电连接。在其它实施例中,根据需要在一大块
基板玻璃上可以设置有多组电源接触块,每组电源接触块均可以与多个显示器电连接,每
组电源接触块内正电极接触块和负电极接触块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设定。 两0LED显示器内部设置相同,以0LED显示器31为例,其中设置有导电的正极搭
接块和负极搭接块,各搭接块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例如可以设置一个正极搭接块和
一个负极搭接块,或者根据器件尺寸等需要设置多个正极搭接块和多个负极搭接块,显然
每个搭接块上可以连接多条电极线。正、负极搭接块可以集成在显示器的集成电路内部,也
可以设置在集成电路的外部。在本实施例中,在集成电路内集成有一个正极搭接块311和
两个负极搭接块312。与OLED显示器的阳极(图中未示出)电连接的所有正极电极线313
与正极搭接块311电连接,与阴极(图中未示出)电连接的所有负极电极线314分布在正极
电极线313的两侧,分别与两个负极搭接块312电连接,具体的连接方式如图中所示,正极
电极线313引入集成电路315的对应接口并延伸至集成电路315的内部与正极搭接块311
电连接;负极电极线314分为两部分在正极电极线313的两侧引入集成电路315的对应接
口并延伸至集成电路315的内部与对应的两负极搭接块312电连接。 正极搭接块311和两个负极搭接块312分别引出正电极引出线316、负电极引出线 317,具体的,正、负极搭接块分别引出的正、负电极引出线从集成电路315的引脚间隙处引 出,延伸至该显示器的切割线318以外,并分别与切割线318以外的对应的主干电极线电连接,从而使得电源接触块通过主干电极线,正、负电极引出线,正、负极搭接块和正、负极电 极线实现与各0LED显示器中阴、阳极之间的电连接,从而在电源接触块接通电源时,为显 示器的阴、阳极之间提供电压,进行各显示器的点亮检测和老化。在另一实施例中,正极搭 接块引出的正电极引出线可以与集成电路中具有相同功能的引脚电连接,由该引脚引出后 延伸至切割线以外,再与对应的主干电极线电连接;负极搭接块引出的负电极引出线也可 以与集成电路中具有相同功能的引脚电连接,由该引脚引出后再与对应的主干电极线电连 接。其中,两负极搭接块引出的负电极引出线可以先连接合并为一根引出线后,再延伸至切 割线以外与对应的主干电极线电连接。 各OLED显示器的正、负极搭接块所引出正、负电极引出线可以通过并联或串联的 方式与对应的主干电极线电连接,也即各0LED显示器之间可以串联或并联与电源接触块 连接。例如,各OLED显示器的正极搭接块引出的正电极引出线电连接合并为一根引出线后 再与对应的主干电极线电连接;各0LED显示器的负极搭接块引出的负电极引出线电连接 合并为一根引出线后再与对应的主干电极线电连接。 上述实施例中,正极搭接块和负极搭接块的材料可以为金属或金属化合物,例如铝等。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所有的正极电极线集中连接至正极搭接块,将所有的负极电
极线集中连接至负极搭接块,然后再由各搭接块分别引出电极引出线后连接至主干电极
线,实现了检测线由电源接触块与各显示器阴、阳极之间的连接,从而可以实现对各显示器
的点亮检测和老化。该检测线的布线方法大量减少了各显示器中连接到主干电极线上的引
出线数量,不仅减小了单个显示器器件在大基板玻璃上所占的面积,增加了单次批量生成
的显示器数量,而且在后续的切割断粒中,减少了所要切割的引出线,也即减少了切割线处
所切断的引出线线端,降低了线端之间的短接几率,保证了器件的良率。 根据上述检测线的布线方法,本发明实施例还改进了制造0LED显示器的工序流
程,提供了一种制造0LED显示器的方法,下面通过具体实例进行说明。 参见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0LED显示器的制造方法流程图。图3、5、6为该方
法中对应的显示器内部结构示意图。 该显示器的制造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401,在基板玻璃上形成至少两个OLED显示器的检测线走线。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选用厚度为0. 55mm的OLED专用导电玻璃,然后使用预先设计 好的曝光掩模板,采用湿刻的方法制造OLED显示器所需的辅助电极Cr、透明电极IT0、绝缘 层PI和隔离柱层RIB等。该曝光掩模板上还设计有前述实施例中的布线图,可以在基板玻 璃上形成检测线走线,上述曝光刻蚀等方法与现有技术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根据曝光掩模板在基板玻璃上形成如图5所示的检测线,在基板玻 璃的一侧形成电源接触块51和主干电极线52,并在基板玻璃上形成排列的至少两个OLED 显示器的大部分部件,不包括阴极,并形成与阳极电连接的正极电极线53,所有正极电极线 53引入集成电路54的对应接口并延伸到集成电路54的内部至预留的正极搭接块区域;与 显示器阴极所在区域连接的负极电极线55分布在正极电极线53的两侧,也引入集成电路 54的对应接口并延伸到集成电路54内部至预留的负极搭接块区域,从预留的正、负极搭接 块区域分别引出正、负电极引出线56、57延伸到显示器的切割线58以外,与对应的主干电极线电连接,其中,正、负电极引出线可以从集成电路54的引脚间隙处引出,也可以是正电 极引出线53与集成电路54中具有相同功能的引脚电连接,由该引脚引出,负电极引出线55 与集成电路54中具有相同功能的引脚电连接,由该引脚引出。 根据掩模板的设计,可以通过改变正、负电极引出线与对应主干电极线的连接方 式实现各显示器之间的通过串联或并联方式与电源接触块的电连接。在另一实施例中,预 留的正、负极搭接块可以设置在集成电路的外部,只要实现搭接块与对应电极线和电极引 出线之间的连接即可。 步骤402,采用掩模板在所述基板玻璃上蒸镀所述OLED显示器的正、负极搭接块。
本步骤可以采用预制的shadow-mask通过真空蒸镀的方式在基板玻璃的各预留 区域上形成显示器内的其它部件,例如可以包括蒸镀各种有机功能层,使得基板玻璃上的 各OLED显示器具有电荷注入层、电荷传输层和发光层等,还可以采用该方式在预留阴极区 域和预留的正、负极搭接块区域蒸镀,如图6所示,形成阴极61和正、负极搭接块62、63。其 中,阴极和搭接块的材料可以采用金属或金属化合物,例如铝等。 蒸镀完成后即实现了前述实施例中的完整检测线的形成,如图3所示。进一步的 可以对基板玻璃进行封装贴合,例如采用与基板玻璃等大的玻璃后盖封装在基板玻璃的上 方,使各显示器器件及检测线等位于玻璃基板和玻璃后盖之间。 上述两步骤中检测线的形成无需在原工艺流程中增加新的步骤,只需更改掩模板
和shadow-mask的版图设计即可,不会增加生产成本。 步骤403,对所述基板玻璃上的0LED显示器进行点亮检测。 在进行点亮检测和老化时,只要在后盖玻璃上与基板玻璃的电源接触块对应的位 置切割开,为电源接触块提供电源即可实现基板玻璃上各OLED显示器的单粒或整片的点 亮检测和老化。 步骤404,对所述基板玻璃上的0LED显示器切割断粒。 在检测完成后,沿基板玻璃上各0LED显示器的切割线进行刀轮切割断粒,从而形 成多个独立的OLED显示器,在切割过程中同时可将各显示器的正、负电极引出线断开。
步骤405,去除各所述0LED显示器上的正、负极搭接块。 由于前述步骤中为了点亮检测,将所有的正极电极线连接到了正极搭接块,所有 的负极电极线连接到了负极搭接块,在切割断粒后为了后续显示器的正常使用,在本步骤 中需要切断显示器内部正极电极线之间的短接和负极电极线之间的短接,故可以根据搭接 块的材料选用酸溶液或碱溶液或酸碱组合将搭接块去除。
步骤406,进入后段模组流程,形成0LED显示器。 在去除搭接块后,对显示器进行烘干进入后段模组流程,最终形成0LED显示器, 该过程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上述步骤不仅在检测过程中减小了单个显示器器件在大基板 玻璃上所占的面积,增加了单次批量生成的显示器数量,而且在后续的切割断粒中,减少了 所要切割的引出线,也即减少了切割线处所切断的引出线线端,降低了线端之间的短接几 率,保证了器件的良率。 以上检测线的布线方法实施例及0LED显示器的制造方法实施例适用于所有集 成电路的邦定方式,尤其适用于集成电路邦定在玻璃上(C0G)上的产品。该方法可以运用在被动式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PM0LED)上,也可以运用在主动式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 (AMOLED)当中。 以上所述的本发明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本发明 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保护范 围之内。
权利要求
一种OLED显示器的检测线布线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基板玻璃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有机电致发光OLED显示器和电源接触块,所述电源接触块通过主干电极线与各OLED显示器电连接,各OLED显示器中设置有导电的正极搭接块和负极搭接块,与阳极电连接的正极电极线与所述正极搭接块电连接,与阴极电连接的负极电极线与所述负极搭接块电连接,所述正、负极搭接块分别引出正、负电极引出线与对应的主干电极线电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正、负极搭接块集成在各所述0LED显 示器的集成电路的内部,所述与阳极电连接的正极电极线与所述正极搭接块电连接,与阴极电连接的负极电极 线与所述负极搭接块电连接,具体为与阳极电连接的正极电极线引入所述集成电路的对应接口并延伸至所述集成电路的 内部与所述正极搭接块电连接;与阴极电连接的负极电极线引入所述集成电路的对应接口 并延伸至所述集成电路的内部与所述负极搭接块电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正、负极搭接块分别引出正、负电极 引出线与对应的主干电极线电连接,具体为所述正、负极搭接块分别引出的正、负电极引出线从所述集成电路的引脚间隙处引出 并与对应的主干电极线电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正、负极搭接块分别引出正、负电极 引出线与对应的主干电极线电连接,具体为所述正极搭接块引出的正电极引出线与所述集成电路中具有相同功能的引脚电连接, 由所述引脚引出后与对应的主干电极线电连接;所述负极搭接块引出的负电极引出线与所述集成电路中具有相同功能的引脚电连接, 由所述引脚引出后与对应的主干电极线电连接。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正、负极搭接块分别引出正、负电极 引出线与对应的主干电极线电连接,具体为所述各OLED显示器的正、负极搭接块分别引出正、负电极引出线,并通过并联或串联 的方式与对应的主干电极线电连接。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正、负极搭接块分别引出正、负电极 引出线与对应的主干电极线电连接,具体为所述各0LED显示器的正极搭接块引出的正电极引出线电连接后与对应的主干电极线 电连接;所述各OLED显示器的负极搭接块引出的负电极引出线电连接后与对应的主干电极线 电连接。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各0LED显示器中的所述正极搭接块 为一个,所述负极搭接块为两个。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搭接块和所述负极搭接块的材 料均为金属或金属化合物。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搭接块和所述负极搭接块的材 料均为铝。
10. —种OLED显示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基板玻璃上形成至少两个0LED显示器的检测线走线,并采用掩模板在所述基板玻 璃上蒸镀所述OLED显示器的正、负极搭接块,其中,在基板玻璃上设置有至少两个OLED显 示器和电源接触块,所述电源接触块通过主干电极线与各OLED显示器电连接,各OLED显示 器中与阳极电连接的正极电极线与所述正极搭接块电连接,与阴极电连接的负极电极线与 所述负极搭接块电连接,所述正、负极搭接块分别引出正、负电极引出线与对应的主干电极 线电连接;对所述基板玻璃上的OLED显示器进行点亮检测; 对所述基板玻璃上的OLED显示器切割断粒; 去除各所述OLED显示器上的正、负极搭接块; 进入后段模组流程,形成OLED显示器。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酸溶液、或碱溶液、或酸碱组合溶 液去除各所述OLED显示器上的正、负极搭接块。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OLED显示器的检测线布线方法及OLED显示器的制造方法。检测线布线方法包括在基板玻璃上设置有至少两个OLED显示器和电源接触块,所述电源接触块通过主干电极线与各OLED显示器电连接,各OLED显示器中设置有导电的正极搭接块和负极搭接块,与阳极电连接的正极电极线与所述正极搭接块电连接,与阴极电连接的负极电极线与所述负极搭接块电连接,所述正、负极搭接块分别引出正、负电极引出线与对应的主干电极线电连接。本发明实施例不仅减小了单个显示器器件在大基板玻璃上所占的面积,增加了单次批量生成的显示器数量,而且减少了切割线处所切断的引出线线端,降低了线端之间的短接几率,保证了器件的良率。
文档编号H01L21/84GK101777295SQ20101010818
公开日2010年7月14日 申请日期2010年1月29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29日
发明者何基强, 曹绪文, 杨学宇 申请人: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