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模块式光伏体系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40605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嵌入模块式光伏体系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发电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嵌入模块式光伏体系。
背景技术
在传统能源日益紧缺的今天,太阳能以清洁无污染、储量巨大等优点越来越受到 重视。市场上各种类型太阳能发电设备层出不穷,太阳能光伏组件是近年来热门的太阳能 发电设备,其主要类型分标准光伏组件、双玻璃光伏组件和薄膜电池组件。标准光伏组件 采用普通边框封装太阳能电池板,主要应用于集中式光伏电站和建筑屋顶。在屋顶上的应 用是采用附加式集成方式,需要单独的安装骨架,无法实现光伏建筑一体化,存在重复建设 问题,同时会破坏屋顶既有防水体系。双玻璃光伏组件是在两片钢化玻璃中间夹有太阳能 电池板,主要应用于建筑幕墙以及采光顶等部位,能实现光伏建筑一体化安装,但存在光伏 组件电池片的散热性能差,温度导致发电效率降低。薄膜光伏组件是利用粘结剂将组件黏 贴于建筑物的表面,发电效率仅6%左右,低于晶体硅光伏组件,同时贴合效果受到外界气 候影响较明显,发电效率衰减快。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是指将太阳能光伏组件相互连接 形成光伏阵列,取代建筑围护构件,使光伏组件与建筑物相结合,同时满足防止雨水渗漏要 求。而上述三种主流光伏组件在建筑物上的应用均存在着不同的局限和不足,有必要加以 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嵌入模块式光伏体系。嵌入模块式光伏体系具有多个光伏模块,光伏模块包括光伏组件、纵向支架、横向 支架,光伏组件嵌入由纵向支架、横向支架形成的网格内,光伏组件用自攻螺丝与纵向支架 连接,光伏模块之间纵向用径流槽连接,光伏模块之间横向用压板连接,光伏模块末端用封 边板密封。所述的光伏组件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和组件边框,组件边框上表面局部有凸纹,组 件边框一侧有外伸倾斜部分,在倾斜部分上设有垂直竖檐,组件边框另一侧开有空腔和凹 槽,太阳能电池板置入凹槽内,组件边框之间用边框角码紧固。所述的边框角码设有与光伏 组件空腔相匹配的锯齿状凸纹。所述的纵向支架上部有垂直竖檐,纵向支架一侧设有托板 和封板固定孔(,纵向支架另一侧设有折边连接板,纵向支架设有空腔,纵向支架底部设有 螺栓滑槽,垂直竖檐中点刻有定位线。所述的横向支架与托板连接后的上表面与纵向支架 齐平,横向支架两端上表面分别开有圆孔。所述的压板两端有填充腔,防水胶条置于填充腔 内,在压板的上表面刻有定位线,两端有弯折部分。所述的封边板上与封板固定孔对应处开 有椭圆孔。本发明实现模块化安装,便于光伏组件维护和更换,同时起到很好的防水效果,可 取代传统的建筑围护构件,实现光伏建筑一体化。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利作详细说明图1是嵌入模块式光伏体系主视图;图2是嵌入模块式光伏体系左视图;图3是嵌入模块式光伏体系俯视图;图4是本发明的组件边框断面图;图5是本发明的边框角码断面图;图6是本发明的组件边框与组件角码连接图;图7是本发明的纵向支架断面图;图8是本发明的纵横向支架连接图;图9是本发明的纵向支架与组件边框、径流槽连接图;图10是本发明的纵向支架与延长件连接图;图11(a)本发明的是压板断面图;图11(b)本发明的是压板长度方向示意图;图12是本发明的封边板与纵向支架连接中,延长件01、光伏组件1、角码2、纵向支架3、横向支架4、径流槽5、压板6、封 边板7、螺栓8、自攻螺丝9、太阳能电池板10、组件边框11、凸纹12、边框外伸段13、边框竖 檐14、空腔15、凹槽16、边框冲坑17、锯齿21、纵向支架竖檐31、托板32、封边固定孔33、螺 栓滑槽34、支架空腔35、折边连接板36、定位线37、圆孔41、折边51、防水胶条61、防水腔 62、压板定位线63、弯折部分64、椭圆孔71。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嵌入模块式光伏体系进一步详细说明。应理解,以下实 施例仅用于说明的目的,而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嵌入模块式光伏体系具有多个光伏模块,光伏模块包括光 伏组件1、纵向支架3、横向支架4。光伏组件1嵌入由纵向支架3、横向支架4形成的网格 内,在竖檐14处用自攻螺丝与纵向支架竖檐31连接。光伏模块纵向利用径流槽5的折边 51连接于折边连接板36,横向间隙利用压板6在定位线63处用自攻螺丝连接于横向支架 4。嵌入模块式光伏体系端部利用封边板7进行密封。防水胶条61压在光伏组件凸纹11 处,在定位线63处自攻螺丝将压板6与光伏组件1、横向支架4紧固。挤压作用下凸纹11 使防水胶条61更紧密,提高密封和防水效果。如图4所示,为嵌入模块式光伏组件边框断面图。太阳能电池板10嵌于光伏组件 边框中,在光伏组件的凹槽16内注入硅胶密封。空腔15内置入边框角码2冲坑组装边框。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边框角码2具有锯齿21,组件边框冲坑16将挤压角码锯 齿21,形成紧固力封装光伏组件。如图7所示,所述纵向支架3设有竖檐31、托板32、封边固定孔33、螺栓滑槽34、 支架空腔35、折边连接板36及定位线37。在安装光伏组件1前,将纵向支架3与横向支架 4、径流槽5相连接,形成安装网格。如图8和图9所示,在安装纵向支架3时,在螺 滑槽34内放置高强螺栓8,将纵向支架3与下部建筑结构构件相连接,螺栓8可以在螺栓滑槽34内自由滑动但不可转动。 径流槽5的折边51直接利用自攻螺丝9与左右纵向支架3的折边连接板36相连接,横向 支架4置于托板32,横向支架4两端上表面铣有圆孔41,穿过圆孔4 1用自攻螺丝9紧固横 向支架4和托板32。光伏组件1边框下部置于托板32上,边框竖檐13和纵向支架竖檐31 刚好相接触,在定位线37处用自攻螺丝9将边框竖檐13紧固于纵向支架竖檐13上。边框 倾斜外伸部分12遮挡住自攻螺丝9,阻止了雨水滴落于此处。如图10所示,描述了纵向支架3延长时利用延长件01置入空腔35内,在纵向支 架一侧用自攻螺丝9紧固。网格形成后,将光伏组件1嵌入至每个网格,边框竖檐13与纵 向支架竖檐31相连接。如图11所示,为压板的断面图和长度方向示意图。在压板6的防水腔62内装有 防水胶条61,压板6的上表面处有定位线63,同时压板6长度方向的端部均有弯折部分64, 角度与组件外伸倾斜部分12角度相同。光伏组件1与纵向支架3连接后,组件之间存在着 空隙,采用压板6进行密封。如图12所示,描述封边板7与纵向支架3的 接。光伏组件1安装完毕后,封边 板7在椭圆孔71处用自攻螺丝与纵向支架3的封板固定孔33相紧固。
权利要求
一种嵌入模块式光伏体系,其特征在于具有多个光伏模块,光伏模块包括光伏组件(1)、纵向支架(3)、横向支架(4),光伏组件(1)嵌入由纵向支架(3)和横向支架(4)形成的网格内,光伏组件(1)用自攻螺丝与纵向支架(3)连接,光伏模块之间纵向用径流槽(5)连接,光伏模块之间横向用压板(6)连接,光伏模块末端用封边板(7)密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嵌入模块式光伏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伏组件(1)包 括太阳能电池板(10)和组件边框(11),组件边框(11)上表面局部有凸纹(12),组件边框(II)一侧有外伸倾斜部分(13),在倾斜部分(13)上设有垂直竖檐(14),组件边框(11)另 一侧开有空腔(15)和凹槽(16),太阳能电池板(10)置入凹槽(16)内,组件边框(11)之间 用边框角码(2)紧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嵌入模块式光伏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边框角码(2)设 有与光伏组件空腔(15)相匹配的锯齿状凸纹(21)。
4.如权利要求1的一种嵌入模块式光伏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纵向支架(3)上部有 垂直竖檐(31),纵向支架(3) —侧设有托板(32)和封板固定孔(33),纵向支架(3)另一侧 设有折边连接板(36),纵向支架设有空腔(35),纵向支架(3)底部设有螺栓滑槽(34),垂直 竖檐(31)中点刻有定位线(37)。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嵌入模块式光伏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向支架(4)与 托板(32)连接后的上表面与纵向支架(3)齐平,横向支架(4)两端上表面分别开有圆孔 (41)。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嵌入模块式光伏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板(6)两端设 有填充腔(62),防水胶条(61)置于填充腔(62)内,在压板的上表面刻有定位线(63),两端 有弯折部分64。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嵌入模块式光伏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封边板(7)上与 封板固定孔(33)对应处开有椭圆孔(71)。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嵌入模块式太阳能光伏体系。它具有多个光伏模块,光伏模块包括光伏组件、纵向支架、横向支架,光伏组件嵌入由纵向支架、横向支架形成的网格内,光伏组件用自攻螺丝与纵向支架连接,光伏模块之间纵向用径流槽连接,光伏模块之间横向用压板连接,光伏模块末端用封边板密封。所述的光伏组件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和组件边框,组件边框上表面局部有凸纹,组件边框一侧有外伸倾斜部分,在倾斜部分上设有垂直竖檐,组件边框另一侧开有空腔和凹槽,太阳能电池板置入凹槽内,组件边框之间用边框角码紧固。本发明实现模块化安装,便于光伏组件维护和更换,同时起到很好的防水效果,可取代传统的建筑围护构件,实现光伏建筑一体化。
文档编号H01L31/02GK101807614SQ20101010825
公开日2010年8月18日 申请日期2010年2月9日 优先权日2010年2月9日
发明者叶幸超, 吴成万, 徐东升, 罗尧治 申请人:浙江大学;西子联合控股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