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电线更换功能的电线尺寸调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50599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电线更换功能的电线尺寸调整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带有组装到线束的端子的电线的制造过程中变更供给电线的 种类的技术。
背景技术
带有组装到线束的端子的电线是使用切断压接机制造的,该切断压接机在切断压 接工序中将电线的尺寸调整为设计切断长度并切断后在其末端上压接端子。变更该带端子 电线的种类编号(批次变更)时,需要变更供给电线或端子的种类。在这里,作为用于进行 电线的更换作业的装置,公开有专利文献1的电线自动连接装置。专利文献1所述的电线 自动连接装置是如下的装置将在变更种类编号之前的当前批次中使用的电线切断,使其 后端部与在下一批次中使用的种类编号的电线前端部在同一轴线上相对,在该两个末端上 卷绕胶带而连接两个电线。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1-052835号公报通常,如专利文献1所述的电线自动连接装置,在切断压接机的电线尺寸调整装 置上配置于电线馈送方向的后方侧。并且,在该电线自动连接装置与尺寸调整装置之间设 有用于配置电线的路径(以下称为通路线路(Path line))。该通路线路被设定为能够确 保当前批次生产所需的电线长度的长度。并且,考虑当前批次用电线与下一批次用电线连 接之后,在当前批次中发生不良而反复再生产时,当前批次中使用的电线量可能比到连接 部的电线长度长,从而对当前批次生产所需的电线长度留有富余而设定通路线路长度。并 且,与下一批次用电线连接的当前批次用电线,通过通路线路被馈送至调整尺寸部后,当前 批次的最后的电线在连接部分附近被切断成设定切断长度。当前批次用电线的切断部分的 连接部分一侧的富余量和连接部分被切断而废弃。因此,产生与废弃电线量相应的多余的 成本,并且产生胶带连接导致的胶带的材料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削减电线更换中所耗的废弃电线以及连接带的材料费。第一方式的带电线更换功能的电线尺寸调整装置,能够对电线调整尺寸并通过电 线馈送路径向电线馈送方向下游侧馈送电线,并且能够更换所馈送的上述电线,包括尺寸 调整机构部,能够将上述电线的一端侧部分以大致直线状的姿势支撑在上述电线馈送路径 上,并且能够从与上述电线馈送方向大致正交的电线配置方向的一侧将上述电线的一端侧 部分配置到上述电线馈送路径上;和移动机构部,能够在上述电线的一端侧部分被配置在 上述尺寸调整机构部的上述电线馈送路径上的设置位置和不同于上述设置位置的多个待 机位置之间,以相对于上述电线馈送路径大致平行的姿势对上述电线的一端侧部分进行移 动操作。第二方式的带电线更换功能的电线尺寸调整装置,在第一方式的带电线更换功能 的电线尺寸调整装置中,上述尺寸调整机构部具有馈送部,能够将上述一端侧部分被配置在上述电线馈送路径上的上述电线向上述电线馈送方向下游侧馈送;和弯折除去部,能够 除去上述一端侧部分被配置在上述电线馈送路径上的上述电线的弯折,上述馈送部和上述 弯折除去部可在能够将上述电线的一端侧部分从上述电线配置方向的一侧配置到上述电 线馈送路径上的设置姿势和能够馈送上述电线的馈送姿势之间变更姿势。第三方式的带电线更换功能的电线尺寸调整装置,在第二方式的带电线更换功能 的电线尺寸调整装置中,上述设置姿势是如下的姿势在与上述电线馈送方向和上述电线 配置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上,上述馈送部和上述弯折除去部分别以隔着上述电线馈送路径 隔开间隔的方式分开。第四方式的带电线更换功能的电线尺寸调整装置,在第一至第三方式中任一项的 带电线更换功能的电线尺寸调整装置中,上述带电线更换功能的电线尺寸调整装置还包括 电线支撑部件,该电线支撑部件具有能够在沿着上述电线的一端侧部分的长度方向隔开间 隔的位置上支撑上述电线的一端侧部分的多个支撑片部,上述电线支撑部件能够以大致 直线状的姿势支撑上述电线的一端侧部分,并且在被设置在上述尺寸调整机构部上的状态 下,能够在上述多个支撑片部之间设有馈送部和弯折除去部的状态下将上述电线的一端侧 部分配置在上述电线馈送路径上,上述馈送部能够将上述一端侧部分被配置在上述尺寸调 整机构部的上述电线馈送路径上的上述电线向上述电线馈送方向下游侧馈送,上述弯折除 去部能够除去上述一端侧部分被配置在上述电线馈送路径上的上述电线的弯折,上述移动 机构部能够保持上述电线支撑部件,能够在上述电线的一端侧部分被上述电线支撑部件支 撑的状态下保持上述电线支撑部件,并将上述电线的一端侧部分在上述设置位置和上述待 机位置之间移动。第五方式的带电线更换功能的电线尺寸调整装置,在第四方式的带电线更换功能 的电线尺寸调整装置中,在上述多个待机位置上分别还具有支撑部件配置部,该支撑部件 配置部能够将上述电线支撑部件配置成一姿势,使得上述移动机构部能够保持住上述电线 支撑部件。第六方式的带电线更换功能的电线尺寸调整装置,在第一至第三方式中任一方式 的带电线更换功能的电线尺寸调整装置中,上述移动机构部具有能够在沿着上述电线的一 端侧部分的长度方向隔开间隔的位置上直接保持上述电线的一端侧部分的多个保持部,上 述移动机构部能够以大致直线状的姿势保持上述电线的一端侧部分,并且能够在上述电线 的一端侧部分被上述多个保持部保持着的状态下在上述设置位置和上述待机位置之间移 动,能够在上述多个保持部之间设有馈送部和弯折除去部的状态下,将上述电线的一端侧 部分配置在上述设置位置上,上述馈送部能够将上述一端侧部分被配置在上述尺寸调整机 构部的上述电线馈送路径上的上述电线向上述电线馈送方向下游侧馈送,上述弯折除去部 能够除去上述一端侧部分被配置在上述电线馈送路径上的上述电线的弯折。第七方式的带电线更换功能的电线尺寸调整装置,在第六方式的带电线更换功能 的电线尺寸调整装置中,在上述多个待机位置上分别还具有电线配置部,该电线配置部能 够以大致直线状的姿势支撑上述电线的一端侧部分。根据第一方式的带电线更换功能的电线尺寸调整装置,通过移动机构部,将当前 批次中使用的电线从设置位置取出并移动至待机位置中任一个位置并配置,将下一批次中 要使用的电线从另一个待机位置取出并移动,配置在设置位置而进行更换。因此,与将当前使用的电线和接下来要使用的电线进行带连接并进行电线更换的情况相比,能省略多余电 线长度的设定以及利用带连接电线。由此,能削减更换电线所耗的废弃电线以及连接带的 材料费。根据第二方式的带电线更换功能的电线尺寸调整装置,由于在更换电线时尺寸调 整机构部的馈送部及弯折除去部能够将姿势变更为可从电线配置方向一侧将电线的一端 侧部分配置在电线馈送路径上的设置姿势,因而能容易地进行电线更换。根据第三方式的带电线更换功能的电线尺寸调整装置,由于在馈送部及弯折除去 部分别以夹着电线馈送路径隔开间隔而分开的设置姿势下,从电线配置方向一侧将电线的 一端侧部分配置在电线馈送路径上,因而能更加容易地进行电线更换。根据第四方式的带电线更换功能的电线尺寸调整装置,利用如下的电线支撑部件 更换电线该电线支撑部件在被设置在尺寸调整机构部上的状态下,能以在多个支撑片部 之间夹着尺寸调整机构部的馈送部和弯折除去部的方式将电线的一端侧部分配置在电线 馈送路径上。因此,电线的一端侧部分准确地配置在电线馈送路径上,并且能够向配置在尺 寸调整机构部的电线馈送方向上游侧的电线加工装置等准确地馈送电线。根据第五方式的带电线更换功能的电线尺寸调整装置,在待机位置上设有支撑部 件配置部,该支撑部件配置部能以移动机构部能够保持电线支撑部件的姿势配置电线支撑 部件。因此,移动机构部更加可靠地把持电线支撑部件,能准确地更换电线。根据第六方式的带电线更换功能的电线尺寸调整装置,由于通过移动机构部直接 把持电线并使其移动,因而可通过比较简单的机构进行电线更换。根据第七方式的带电线更换功能的电线尺寸调整装置,能在电线配置部以大致直 线状的姿势配置电线的一端侧部分。因此,通过移动机构部从电线支撑部取出电线后使其 向设置位置移动时,能够将电线的一端侧部分更加准确地配置在电线馈送路径上。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带电线更换功能的电线尺寸调整装置的主视图。图2是表示馈送姿势的尺寸调整机构部的俯视图。图3是表示设置姿势的尺寸调整机构部的俯视图。图4是表示第一弯折除去部的姿势变更动作的侧视图。图5是表示旋转机构部的姿势变更动作的侧视图。图6是第一弯折除去部的主视图。图7是电线支撑部件的侧视图。图8是电线支撑部件的俯视图。图9是表示移动机构部的动作的侧视图。图10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带电线更换功能的电线尺寸调整装置的主视图。图11是电线配置部的俯视图。图12是表示移动机构部的动作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第一实施方式)
首先,对第一实施方式的带电线更换功能的电线尺寸调整装置的概况进行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带电线更换功能的电线尺寸调整装置10的主视图。带电线更换功能的电线尺寸调整装置10是如下的装置在带有组装到线束的端 子的电线的制造工序中,将带端子电线的电线W调整尺寸而馈送,变更带端子电线的种类 编号(批次变更)时,更换供给电线。向该带电线更换功能的电线尺寸调整装置10,从其上 游侧供给卷绕在卷轴等上的长尺寸的电线W。并且,带电线更换功能的电线尺寸调整装置 10通常配置于切断压接机的切割单元的上游侧,将从上游侧供给的电线w调整尺寸至设计 切断长度而向切割单元馈送。其后,用切割单元切断被馈送的电线,在被切断的电线W的两 端部压接端子,从而制造出带端子电线。即,本带电线更换功能的电线尺寸调整装置10,可将电线W调整尺寸并通过电线 馈送路径R而向电线馈送方向T下游侧馈送,并且能对所馈送的电线W进行更换。电线W 在其一端侧部分被电线支撑部件60支撑的状态下配置于电线馈送路径R上。并且,该电线 支撑部件60被移动机构部50保持,在设置位置P1和分别设有支撑部件配置部70的多个 待机位置P2、P3之间进行移动操作。更换电线W时,尺寸调整机构部20的第一弯折除去部 30、第二弯折除去部40以及馈送部45的姿势变更为设置姿势。并且,在姿势变更为设置姿 势的状态下,通过移动机构部50,将在设置位置P1支撑当前批次中使用的电线W的电线支 撑部件60向一个待机位置移动而配置于支撑部件配置部70上。并且,将支撑下一批次中 使用的电线W的电线支撑部件60从另一个待机位置的支撑部件配置部70取出,从电线配 置方向S —侧将电线W的一端侧部分配置于设置位置P1上。当下一批次中使用的电线W 的一端侧部分配置于设置位置P1时,尺寸调整机构部20的姿势从设置姿势变更为馈送姿 势。(1.带电线更换功能的电线尺寸调整装置的结构)下面,对第一实施方式的带电线更换功能的电线尺寸调整装置10的结构进行详 细说明。图2是表示馈送姿势的尺寸调整机构部20的俯视图,图3是表示设置姿势的尺寸 调整机构部20的俯视图,图4是表示第一弯折除去部30的姿势变更的动作的侧视图。图 5是表示旋转机构部35的姿势变更的动作的侧视图,图6是第一弯折除去部30的主视图, 图7是电线支撑部件60的侧视图,图8是电线支撑部件60的俯视图。图9是表示移动机 构部50的动作的侧视图。其中,为了说明上的方便,使用图中的方向进行了说明,但这不限 定带电线更换功能的电线尺寸调整装置10的使用方式。本带电线更换功能的电线尺寸调整装置10包括尺寸调整机构部20、移动机构部 50、电线支撑部件60和支撑部件配置部70。尺寸调整机构部20包括能将一端侧部分配置于电线馈送路径R上的电线W向电 线馈送方向T下游侧馈送的馈送部45 ;和能除去一端侧部分配置于电线馈送路径R上的电 线W的弯折的第一弯折除去部30及第二弯折除去部40。在这里,第一弯折除去部30、第二 弯折除去部40以及馈送部45,从电线馈送方向T的上游侧以第一弯折除去部30、第二弯折 除去部40以及馈送部45的顺序配置于基部12上(参照图1 图3)。馈送部45可向配置于下游侧的切断压接机的切割单元以预先设定的设计切断长 度馈送电线W。该馈送部45具有以夹着电线馈送路径R而相对的方式配置的馈送辊46a、 46b (电线馈送路径R的一侧的馈送辊46a以及另一侧的馈送辊46b)。更具体说明的话,该馈送辊46a、46b配置成可由电动机84经由齿轮等传递机构进行旋转驱动。为了能调节由 馈送辊46a、46b馈送的电线W的馈送量,电动机84为能控制其旋转量等的马达,例如可采 用直流伺服马达。在这里,电动机84从后述的控制部90接收控制指令后能以与预先设定 的设计切断长度对应的旋转时间以及旋转速度进行旋转驱动。即,馈送部45的馈送辊46a、 46b被传递如上所述地旋转驱动的电动机84的动力而被旋转驱动,将电线W以设计切断长 度馈送。另外,也可以不使用伺服马达,而在馈送辊46a、46b中任一个的旋转轴上安装编码 器来反馈馈送量。并且,该馈送辊46a、46b分别可旋转地被馈送辊支撑部47a、47b支撑。更具体说 明的话,馈送辊46a、46b被支撑为能够分别以旋转轴与大致正交于电线馈送方向T的一方 向(下面称为电线配置方向S(图1的上下方向))大致相同的姿势在大致同一平面上旋 转。并且,馈送辊46a、46b能与配置于电线馈送路径R上的电线W接触,在夹入该电线W的 状态下旋转而进行馈送。在这里,馈送部45具有2对馈送辊46a、46b,分别在馈送辊支撑部 47a、47b上在电线馈送方向T上隔开间隔而并列配置两个。该间隔是能配置后述的与电线 支撑部件60对应的支撑片部64的间隔。第二弯折除去部40具有以夹压电线馈送路径R的方式相互不同地配置成2列的 多个弯折除去辊42a、42b(电线馈送路径R的一侧的弯折除去辊42a以及另一侧的弯折除 去辊42b)。该弯折除去辊42a、42b分别被可旋转地支撑在弯折除去辊支撑部43a、43b上。 更具体说明的话,弯折除去辊42a、42b被支撑为能够分别以旋转轴与电线配置方向S大致 相同的姿势在大致同一平面上旋转。并且,弯折除去辊42a、42b配置于其外周面与通过馈 送部45馈送的电线W的外周部接触而从动旋转的位置上。并且,被馈送的电线W以蛇形状 通过2列弯折除去辊42a、42b之间而被拉出。即,从与电线馈送方向T和电线配置方向S 大致正交的方向 夹压电线W,主要除去与电线馈送方向T和电线配置方向S大致正交的方向 的电线W的弯折。在这里,弯折除去辊42a、42b沿着电线馈送方向T隔开间隔而在弯折除 去辊支撑部43a、43b上各配置有三个。并且,该弯折除去辊42a、42b在电线馈送方向T上 隔开能在弯折除去辊支撑部43a、43b的中间位置上配置后述的与电线支撑部件60的对应 的支撑片部64的间隔而进行配置。即,弯折除去辊42a、42b在电线馈送方向T上分开而分 别配置有三个(参照图2、图3)。并且,第一弯折除去部30具有弯折除去辊32a、32b (在图1中为电线馈送路径R 的上方的弯折除去辊32a以及下方的弯折除去辊32b)。该弯折除去辊32a、32b分别可旋转 地被弯折除去辊支撑部33a、33b支撑。更具体说明的话,弯折除去辊32a、32b以与第二弯 折除去部40的弯折除去辊42a、42b大致正交的姿势配置。即,弯折除去辊32a、32b被配置 为能够分别以旋转轴与电线馈送方向T和电线配置方向S大致正交的姿势在大致同一平面 上旋转(后述的馈送姿势的状态)。另外,该弯折除去辊32a、32b配置在弯折除去辊支撑 部33a、33b上的位置关系与上述第二弯折除去部40的弯折除去辊42a、42b相同(参照图 1至图3)。即,从电线配置方向S夹着电线W,主要除去电线配置方向S的电线W的弯折。上述第一弯折除去部30与第二弯折除去部40不限于弯折除去辊32a、32b、42a、 42b分别仅通过与电线W接触而从动旋转的结构。例如,第一弯折除去部30与第二弯折除 去部40也可以构成为,将弯折除去辊32a、32b、42a、42b的全部或一部分根据馈送部45的 馈送辊46a、46b的旋转驱动来旋转驱动,以在馈送电线W时降低在与馈送部45之间施加在电线W上的拉伸负荷。作为这种弯折除去机构有日本特开2007-115433号公报记载的电线
弯折除去装置。并且,尺寸调整机构部20可将电线W的一端侧部分以大致直线状的姿势支撑在电 线馈送路径R上,并且可从与电线馈送方向T大致正交的电线配置方向S —方侧配置在电 线馈送路径R上。更具体说明的话,馈送部45与第一弯折除去部30及第二弯折除去部40 可在将电线W的一端侧部分从电线配置方向S —方侧配置在电线馈送路径R上的设置 姿势 与可馈送电线W的馈送姿势之间进行姿势变更。馈送部45的馈送辊支撑部47a、47b以沿着与电线馈送方向T和电线配置方向S 大致正交的方向能够靠近或远离电线馈送路径R而移动的方式配置在基部12上。S卩,馈送 辊46a、46b通过馈送辊支撑部47a、47b的靠近或远离移动进行靠近或远离移动。在这里, 馈送辊支撑部47a、47b安装在配置于基部12上的气缸48的可动部上。支撑馈送辊支撑部 47a、47b的结构不限于上述结构,只要能使馈送辊支撑部47a、47b靠近或远离移动即可。例 如,也可以采用使用了油压缸、电动机的直线运动机构等。并且,在以下说明中,针对在带电 线更换功能的电线尺寸调整装置10中使用的气缸,也可以代替采用上述结构。并且,在馈送辊支撑部47a、47b处于靠近位置的状态下,馈送辊46a与馈送辊46b 被设定为配置在隔开比配置于电线馈送路径R上的电线W的直径小的(在这里为稍微小) 间隔的位置上。即,以可通过馈送辊46a、46b的旋转来馈送电线W的间隔进行配置。并且, 在馈送辊支撑部47a、47b处于远离位置的状态下,馈送辊46a、46b配置在隔开比电线W的 直径大的间隔的位置上。即,隔开可将大致直线状的姿势被支撑的电线W从电线配置方向S 一方侧配置在馈送辊46a、46b之间的间隔的位置上进行配置。另外,将馈送辊46a、46b位 于靠近位置的姿势称作馈送部45的设置姿势(参照图3),将馈送辊46a、46b位于远离位置 的姿势称作馈送部45的馈送姿势(参照图1、图2)。第二弯折除去部40的弯折除去辊支撑部43a、43b以沿着与电线馈送方向T和电 线配置方向S大致正交的方向靠近或远离电线馈送路径R而移动的方式配置在基部12上。 艮口,弯折除去辊42a、42b通过弯折除去辊支撑部43a、43b的靠近或远离移动进行靠近或远 离移动。在这里,弯折除去辊支撑部43a、43b安装在配置于基部12上的气缸44的可动部 上。并且,在弯折除去辊支撑部43a、43b处于靠近位置的状态下,弯折除去辊42a、42b 被配置在可从两侧接触配置于电线馈送路径R上的电线W的位置上。即,该位置是随着电线 W被馈送并在电线馈送路径R上移动而从动旋转的位置。并且,在弯折除去辊支撑部43a、 43b处于远离位置的状态下,弯折除去辊42a、42b配置在不与电线W接触而隔开可将以大 致直线状的姿势被保持的电线W从电线配置方向S—方侧配置在馈送辊46a、46b之间的间 隔的位置上。另外,将弯折除去辊42a、42b位于靠近位置的姿势称作第二弯折除去部40的 设置姿势(参照图3),将弯折除去辊42a、42b位于远离位置的姿势称作第二弯折除去部40 的馈送姿势(参照图1、图2)。第一弯折除去部30的弯折除去辊支撑部33a、33b以可靠近或远离电线馈送路径R 而移动的方式配置在基部12上。即,弯折除去辊32a、32b通过弯折除去辊支撑部33a、33b 的靠近或远离移动进行靠近或远离移动。在这里,弯折除去辊支撑部33a、33b安装在配置 于旋转机构部35上的气缸34的可动部上。
旋转机构部35可将弯折除去辊支撑部33a、33b在其靠近或远离方向与电线配置 方向S大致相同的姿势和与电线馈送方向T和电线配置方向S大致正交的姿势之间进行姿 势变更。该旋转机构部35具有一对支撑部36、旋转台37和一对旋转支撑片部38。另外, 旋转机构部35是如下的结构通过旋转支撑片部38,使旋转台37相对固定于基部12上的 支撑部36相对旋转地对其进行支撑(参照图4)。支撑部36形成为大致长方体形状,是在其前端侧部分上形成有狭缝部36a的形 状,该狭缝部36a在前端部开口,并向基端部延伸。一对支撑部36在电线馈送方向T上相 对排列配置,以狭缝部36a朝向电线配置方向S后方侧(图1的上侧)开口的姿势固定在 基部12上。更具体说明的话,一对支撑部36以通过各狭缝部36a的开口而可将电线W配 置于电线馈送路径R上的方式进行配置。另外,配置一对支撑部36的间隔被设定为比后述 的旋转台37的长度方向尺寸大的大小。并且,狭缝部36a的前端侧部分形成为从基端侧向前端侧慢慢变宽地开口。由此, 可通过狭缝部36a的开口容易地配置电线W。并且,狭缝部36a的基端侧部分形成为比其前 端侧宽。更具体说明的话,在狭缝部36a的基端侧部分上形成有旋转支撑面部36b,该旋转 支撑面部36b沿着电线馈送方向T具有大致圆柱状空间。该旋转支撑面部36b形成在其内 侧的大致圆柱状空间的中心轴与电线馈送路径R大致一致的位置上。另外,在旋转支撑面 部36b的内侧,插入配置后述的旋转支撑片部38的旋转突起部38b。对旋转支撑面部36b 与旋转突起部38b之间的关系,在后文进行详细说明。旋转台37形成为大致长方形的板状,在其一侧主面上,以载置状配置安装有弯折 除去辊支撑部33a、33b的气缸34。在这里,以弯折除去辊32a、32b的旋转轴方向与旋转台 37的一侧主面大致正交的姿势且以弯折除去辊支撑部33a、33b的靠近或远离方向与旋转 台37的长度方向大致正交的姿势,在旋转台37上固定有气缸34。S卩,弯折除去辊32a、32b 根据旋转台37的姿势变更来变更旋转轴的姿势。一对旋转支撑片部38分别形成为大致长方体形状,基端部在旋转台37上安装于 其长度方向两端部上。并且,旋转支撑片部38具有从其一侧主面的前端侧部分大致垂直地 以大致圆柱形状突出的旋转突起部38b。该旋转突起部38b形成为可与支撑部36相对旋转 地插入配置在支撑部36的旋转支撑面部36b的内侧的(在这里为比旋转支撑面部36b的 内部空间稍小)大小。另外,一对旋转支撑片部38的旋转突起部38b分别插入配置在支撑 部36的旋转支撑面部36b的内侧。在这里,一对旋转支撑片部38在旋转突起部38b配置 于旋转支撑面部36b内侧的状态下,其旋转突起部38b的中心轴与电线馈送路径R大致一 致。即,一对旋转支撑片部38将支撑旋转台37支撑为能够以电线馈送路径R为中心相对 支撑部36相对旋转。并且,在旋转支撑片部38的前端侧部分上,形成有在前端部开口且向基端部延伸 的狭缝部38a。该狭缝部38a形成为可在旋转突起部38b的中心轴上配置电线W的深度。 即,将电线W配置在狭缝部38a内时,电线W在与狭缝部38a的底部接触的位置上配置在电 线馈送路径R上。另外,该狭缝部38a形成为比电线W的直径大的(在这里为稍大)宽度 尺寸。在这里,旋转台37构成为可在其一侧主 面与电线配置方向S正交且朝向电线配置 方向S后方的正交姿势和一侧主面与电线配置方向S大致平行的平行姿势之间(在约90度的范围内旋转而)进行姿势变更。即,正交姿势是弯折除去辊32a、32b的各旋转轴沿着 电线配置方向S朝向后方的姿势,平行姿势是弯折除去辊32a、32b的靠近或远离方向和电 线配置方向S大致一致的姿势。将旋转台37处 于正交姿势且弯折除去辊32a、32b位于靠近位置的姿势称作第一 弯折除去部30的设置姿势。并且,将旋转台37处于平行姿势且弯折除去辊32a、32b位于 靠近位置的姿势称作第一弯折除去部30的馈送姿势。并且,旋转机构部35还具有姿势变更驱动部39,该姿势变更驱动部39可将旋转台 37的姿势在正交姿势和平行姿势之间进行姿势变更驱动。姿势变更驱动部39由杆部39b 可相对于主体部39a进退移动的气缸构成。该姿势变更驱动部39中,杆部39b的前端部与 旋转台37连结成可绕沿着电线馈送方向T的轴相对旋转,并且主体部39a的基端部与基部 12连结成可绕沿着电线馈送方向T的轴相对旋转。在这里,杆部39b的前端部,在第一弯折 除去部30处于馈送姿势的状态下,连结在旋转台37端部中朝向电线配置方向S后方的端 部一部分上。并且,主体部39a的基端部与基部12的一部分连结成其与基部12的连结部 的旋转轴位于如下的假想线上,该假想线沿着电线配置方向S通过旋转台37处于正交姿势 以及平行姿势的状态下的得杆部39b的前端部与旋转台37之间的连结部的旋转轴。S卩,姿 势变更驱动部39被配置成,在旋转台37处于正交姿势或平行姿势的状态下,其杆部39b的 进退移动方向成为沿着电线配置方向S的姿势。当姿势变更驱动部39的杆部39b进退移动时,杆部39b的前端部与旋转台37之 间的连结部以描绘弧线的方式移动。并且,当杆部39b后退移动时,旋转台37姿势变更为 正交姿势,并且当其伸出移动时,旋转台37姿势变更为平行姿势。如上所述,馈送部45、第一弯折除去部30以及第二弯折除去部40在设置姿势和 馈送姿势之间进行姿势变更。该设置姿势是如下的姿势在与电线馈送方向T和电线配置 方向S大致正交的方向上,馈送部45、第一弯折除去部30以及第二弯折除去部40分别夹 着电线馈送路径R而隔开间隔。即,在馈送部45、第一弯折除去部30以及第二弯折除去部 40处于设置姿势的状态下,可将电线W从电线配置方向S后方侧朝向前方侧配置在尺寸调 整机构部20的电线馈送路径R上,并且可从电线馈送路径R上取出电线W。另外,在电线W 被配置在电线馈送路径R上的状态下,当馈送部45、第一弯折除去部30以及第二弯折除去 部40姿势变更为馈送姿势时,可通过第一弯折除去部30以及第二弯折除去部40除去电线 W的弯折,并且通过馈送部45可馈送电线W。并且,尺寸调整机构部20具有馈送引导部22,该馈送引导部22可将通过馈送部 45馈送的电线W向下游侧的切割单元的预定路径上引导。更具体说明的话,馈送引导部22 具有可插入电线W的大致圆形的孔部22a。该孔部22a形成在可将电线W配置于电线馈送 路径R上的位置上。其中,孔部22a可以形成为电线馈送方向T下游侧的直径小于上游侧。 并且,该馈送引导部22在馈送部45下游侧的位置配置在基部12上。并且,尺寸调整机构部20具有支撑部件保持部23、24,该支撑部件保持部23、24可 将后述的电线支撑部件60保持在预定的位置上。支撑部件保持部23、24在基部12上分别 配置在靠近第一弯折除去部30的上游侧位置、馈送部45与馈送引导部22之间的位置上。 对该支撑部件保持部23、24与电线支撑部件60之间的关系,与电线支撑部件60的说明一 起进行详细说明。
另外,尺寸调整机构部20具有松弛除去部25,该松弛除去部25可除去配置在电 线馈送路径R上的电线W的松弛。该松弛除去部25具有能把持电线W的把持部26和可使 把持部26沿着电线馈送方向T移动的拉出移动机构部27。并且,松弛除去部25配置在第 一弯折除去部30的电线馈送方向T上游侧。更具体说明的话,把持部26具有一对把持片 26a,可通过气缸26b在与电线馈送方向T和电线配置方向S大致正交的方向上,相对于电 线馈送路径R靠近或远离移动。即,在一对把持片26a位于靠近位置的状态下能把持电线 W,并且在一对把持片26a位于远离位置的状态下能解除把持。并且,拉出移动机构部27具有沿着电线馈送方向T延伸的导向部27a和可沿着导 向部27a移动的移动部27b。导向部27a形成为长尺棒状,在配置于基部12上的支撑部件 保持部23上沿着与电线馈送方向T和电线配置方向S大致正交的方向并列配置有两根。移 动部27b在一对导向部27a上支撑为在电线馈送方向T上相对移动。并且,移动部27b在 一对把持片26a可把持配置在电线馈送路径R上的电线W的位置上支撑把持部26。移动 部27b通过省略图示的驱动机构被移动操作。作为该驱动机构,可采用能进行直线移动的 各种移动机构,例如可采用经由预定的连杆由气缸驱动的机构。 当电线W配置在电线馈送路径R上,第一弯折除去部30、第二弯折除去部40以及 馈送部45的姿势变更为馈送姿势时,一对把持片26a靠近移动,从而松弛除去部25把持电 线W,在该状态下,移动部27b向电线馈送方向T上游侧移动。由此,第一弯折除去部30、第 二弯折除去部40以及馈送部45与松弛除去部25之间的松弛被消除,从而配置在电线馈送 路径R上的电线W成为没有多余的松弛的状态。电线W的松弛被除去时,一对把持片26a 对电线W的把持解除,移动部27b向电线馈送方向T下游侧的位置移动,从而松弛除去部25 直到下一个电线W更换为止维持在该状态。电线W在被电线支撑部件60支撑的状态下设置到如上所述的尺寸调整机构部20 上。电线支撑部件60具有多个支撑片部64,该支撑片部64可将电线W的一端侧部分在其 长度方向上隔开间隔的位置上对其进行支撑。该电线支撑部件60能以大致直线状的姿势 支撑电线W的一端侧部分。并且,电线支撑部件60在设置于尺寸调整机构部20上的状态 下,可将尺寸调整机构部20的馈送部45、第一弯折除去部30以及第二弯折除去部40介于 多个支撑片部64之间而将电线W的一端侧部分配置在电线馈送路径R上(参照图7、图8)。更具体说明的话,电线支撑部件60是如下的结构在剖视图大致呈长方形的尺寸 调整棒状的主体部62上,在其一侧主面上隔开间隔而安装有多个支撑片部64。支撑片部 64形成为大致长方体形状,在其前端侧部分上形成有能插入电线W的剖视图大致呈圆形的 插通孔部65。该插通孔部65也可以形成为其一方或双方的开口侧部分朝向开口逐渐变宽。 由此,可在插通孔部65容易插入电线W。并且,多个支撑片部64以各插通孔部65在主体部 62的长度方向上大致一致的姿势,在主体部62的一侧主面安装基端部。即,电线支撑部件 60可在多个支撑片部64的插通孔部65中插入有电线W的一端侧部分的状态下,以与主体 部62的长度方向大致平行的姿势支撑电线W的一端侧部分。在这里,电线支撑部件60具有11个支撑片部64。该多个支撑片部64分别在电 线馈送方向T上隔开能配置于如下的各位置的间隔而安装在主体部62上相比松弛除去部 25的移动部27b的移动范围更靠向上游侧的位置、靠近第一弯折除去部30的上游侧位置、 靠近多个弯折除去辊32a、32b的两侧位置及中间位置、靠近第二弯折除去部40的多个弯折除去辊42a、42b的两侧位置及中间间隙的位置、靠近馈送部45的两对馈送辊46a、46b的两 侧位置及中间间隙的位置。并且,在多个支撑片部64中的某几个上,在插通孔部65的轴向两侧,形成有中心 轴与插通孔部65大致一致的大致呈圆筒形状的引导管部66。S卩,插通孔部65在其轴向上 延长引导管部66长度的量。在这里,引导管部66形成在配置于馈送部45的两对馈送辊 46a、46b的相邻位置上的支撑片部64上。该引导管部66形成为配置于馈送辊46a、46b之 间的端部在主体部62的一侧主面方向中与长度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上逐渐变窄。S卩,引导 管部66的端部可配置在随着靠近与电线W接触的部分而间隔变小的馈送辊46a、46b的间 隙(参照图8)。上述电线支撑部件60在支撑片部64的一部分被保持在尺寸调整机构部20的支 撑部件保持部23、24上的位置被设置于尺寸调整机构部20上。该支撑部件保持部23、24 具有凹部23a、24a,该凹部23a、24a朝向电线配置方向S后方开口,能够插入保持配置在支 撑部件保持部23、24各自的位置上的支撑片部64。更具体说明的话,支撑部件保持部23、 24可在各支撑片部64插入到凹部23a、24a的状态下,以电线支撑部件60的主体部62位于 支撑片部64的电线配置方向S后方的姿势进行保持。支撑部件保持部23、24的凹部23a、 24a向电线馈送方向T两侧开口,通过该开口,可使插入到电线支撑部件60的插通孔部65 的电线W向外侧伸出。更具体说明的话,支撑部件保持部23、24,可在多个支撑片部64的插 通孔部65的中心轴与电线馈送路径R大致一致的位置配置电线支撑部件60的位置上,保 持对应的各支撑片部64。即,支撑电线W的一端侧部分的电线支撑部件60被 设置于尺寸调 整机构部20时,该电线W被配置在电线馈送路径R上。在多个支撑片部64中的、在馈送辊46a、46b与馈送引导部22之间的位置插入到 支撑部件保持部24的凹部24a(配置在最下游侧)的支撑片部64上,形成有从其前端侧 部分向主体部62的一侧主面方向中与其长度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两侧突出的位置限制部 64a。并且,在支撑部件保持部24上形成有狭缝部24b,该狭缝部24b上可配置配置于最下 游侧的支撑片部64的位置限制部64a。S卩,当电线支撑部件60设置于尺寸调整机构部20 时,如配置于最下游侧的支撑片部64被插入到支撑部件保持部24的凹部24a,则位置限制 部64a被配置在狭缝部24b内。由此,决定电线馈送方向T上的电线支撑部件60在尺寸调 整机构部20上的位置。如此,由于限制电线支撑部件60在电线馈送方向T上的移动,因而 可防止支撑片部64与第一弯折除去部30、第二弯折除去部40以及馈送部45的干扰,能抑 制双方的损伤、尺寸调整机构部20的故障等。移动机构部50可在电线W的一端侧部分配置在尺寸调整机构部20的电线馈送路 径R上的设置位置Pl与不同于设置位置Pl的多个待机位置之间,以与电线馈送路径R大 致平行的姿势对电线W的一端侧部分进行移动操作。在这里,多个待机位置是待机位置P2 与待机位置P3两处。待机位置只要是2以上的多个部位即可,不限于两处。并且,在这里, 移动机构部50可保持电线支撑部件60,在电线W的一端侧部分被电线支撑部件60支撑的 状态下保持电线支撑部件60,可将电线W的一端侧部分在设置位置Pl与待机位置P2、P3之 间移动(参照图9)。更具体说明的话,移动机构部50具有支撑部件保持部52、第一移动部56和第二移 动部58 (参照图1)。
支撑部件保持部52具有相对的一对把持片53,该把持片53可从其一侧主面方向 中与长度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把持电线支撑部件60的主体部62。更具体说明的话,支撑部 件保持部52可将一对把持片53在能配置主体部62的远离位置与能把持主体部62的靠近 位置之间进行靠近或远离移动。即,在从主体部62介于位于远离位置的一对把持片53之 间的状态起,使一对把持片53向靠近位置移动时,支撑部件保持部52能把持主体部62。并 且,在该状态下,使一对把持片53向远离位置移动时,可解除对主体部62的把持。在这里, 该一对把持片53被安装在气缸54而进行靠近或远离移动操作。第一移动部56构成为可将支撑部件保持部52向与电线馈送方向T和电线配置方 向S大致正交的方向移动。并且,第二移动部58构成为可将支撑部件保持部52向电线配 置方向S移动。S卩,支撑部件保持部52可向与电线馈送方向T大致正交的平面方向移动。在这里,第一移动部56构成为,可使第一移动主体部56a沿着导向轴57移动,该 导向轴57相对于基部12向与电线馈送方向T和电线配置方向S大致正交的方向延伸设置。 更具体说明的话,第一移动主体部56a安装在具有可沿着与电线馈送方向T和电线配置方 向S大致正交的方向进退移动的杆的气缸86上。并且,第二移动部58是如下的结构安装 在第二移动主体部58a上的移动轴59,可沿着电线配置方向S移动地插通到第一移动主体 部56a。更具体说明的话,第二移动主体部58a安装在具有可沿着电线配置方向S进退移动 的杆的气缸88上。第一移动部56以及第二移动部58不限于上述结构,例如也可以采用马 达和齿轮组合而成的平面移动机构。上述支撑部件保持部52安装在第二移动部58的第二移动主体部58a上。更具体 说明的话,支撑部件保持部52以一对把持片53的靠近或远离方向和与电线馈送方向T及 电线配置方向S大致正交的方向大致一致的姿势被安装。在这里,两个支撑部件保持部52 以沿着电线馈送方向T并列的方式被安装。即,支撑部件保持部52能以被电线支撑部件60 支撑的电线W的一端侧部分与电线馈送路径R大致平行的姿势保持电线支撑部件60。并 且,在保持了电线支撑部件60的状态下,如通过第一移动部56以及第二移动部58对支撑 部件保持部52进行移动操作,则电线W的一端侧部分以与电线馈送路径R大致平行的姿势 移动。支撑部件保持部52不限于两个,只要能将电线支撑部件60以使其长度方向与电线 配置方向S大致平行的姿势保持即可,可以是一个或也可以是两个以上的多个。另外,支撑部件保持部52在保持了支撑电线W的一端侧部分的电线支撑部件60 的状态下,通过第一移动部56以及第二移动部58在设置位置Pl与待机位置P2、P3之间移 动。在这里,待机位置P2、P3相比设置位置Pl位于电线配置方向S后方,其分别是在 与电线馈送方向T和电线配置方向S大致正交的方向中设置位置Pl两侧的位置(参照图 1、图9)。在这里,将待机位置P2、P3中的图4的右侧位置称作待机位置P2,将左侧位置称 作待机位置P3。该待机位置P2、P3是更换电线W时将配置在设置位置Pl上的电线W从设 置位置Pl后退的位置和准备接下来配置在设置位置Pl上的电线W的位置。在这里,待机 位置P2、P3被设定为每次更换电线W时交替地变为后退位置和准备位置。即,首先,更换 电线W时,在当前批次中使用的电线W从设置位置Pl向作为后退位置的待机位置P2移动, 在下一个批次中使用的电线W从作为准备位置的待机位置P3向设置位置Pl移动。此后, 将后退至待机位置P2的电线W更换为在其后的批次中使用的电线W。在更换下一个电线W时,在当前批次中使用的电线W从设置位置Pl向作为后退位置的待机位置P3移动,在下一 个批次中使用的电线W从作为准备位置的待机位置P2向设置位置Pl移动。待机位置P2、 P3也可以设定成固定为后退位置和准备位置,而不是对应每次更换电线W时交替地变为后 退位置和准备位置。
在上述多个待机位置P2、P3分别设有支撑部件配置部70,该支撑部件配置部70以 能由移动机构部50保持的姿势配置电线支撑部件60。支撑部件配置部70能将电线支撑部 件60以其尺寸调整方向成为与电线馈送方向T大致平行的姿势配置。该支撑部件配置部 70具有多个形成有保持凹部73的保持部72,该保持凹部73向电线配置方向S后方开口, 通过该开口可插入支撑片部64。更具体说明的话,支撑部件配置部70在各支撑片部64插 入到各保持部72的保持凹部73内的状态下,能以电线支撑部件60的主体部62位于支撑 片部64的电线配置方向S后方的姿势进行保持。在这里,保持部72为两个,在电线馈送方 向T上,隔开能保持多个支撑片部64中两端的支撑片部64的间隔而配置在基部12上。下 面将保持部72中的电线馈送方向T上游侧的设为保持部72a,将下游侧的设为保持部72b 而进行说明。保持部72a、72b的保持凹部73a、73b还向电线馈送方向T两侧开口,通过该 开口可将插入到电线支撑部件60的插通孔部65的电线W向外侧伸出。并且,在保持部72b上形成有狭缝部74,在该狭缝部74上能配置在最下游侧配置 的支撑片部64的位置限制部64a。即,当电线支撑部件60配置在支撑部件配置部70时,如 在最下游侧配置的支撑片部64插入保持部72b的保持凹部73b,则位置限制部64a配置在 狭缝部74内。由此,决定电线馈送方向T上的电线支撑部件60在尺寸调整机构部20上的 位置。因此,在待机位置P2、P3,被支撑在电线支撑部件60上的电线W的一端侧部分相对 于电线馈送路径R以并列状配置。并且,带电线更换功能的电线尺寸调整装置10也可以具有把持位置检测部80,该 把持位置检测部80在从设置位置Pl或待机位置P2、P3取出电线支撑部件60时,能检测 支撑部件保持部52的一对把持片53是否移动至能把持电线支撑部件60的主体部62的位 置。在这里,把持位置检测部80是微动开关,其配置成在主体部62介于一对把持片53之 间的状态下,与主体部62抵接而能切换接通/断开(0N/0FF)。更具体说明的话,把持位置 检测部80在第二移动主体部58a的电线配置方向S前方侧部分被安装在两个支撑部件保 持部52之间的位置上。S卩,以微动开关的操作部伸出到一个一对把持片53和另一个一对 把持片53之间的位置上的方式进行配置。另外,也可以设定为根据该把持位置检测部80 的检测信息,通过后述的控制部90向支撑部件保持部52的一对把持片53发出把持动作的 指令。并且,带电线更换功能的电线尺寸调整装置10具有能控制尺寸调整机构部20及 移动机构部50的动作的控制部90。控制部90由具有省略图示的CPU、R0M以及RAM等的一 般的个人计算机构成。该控制部90以可对上述尺寸调整机构部20的第一弯折除去部30、 第二弯折除去部40、馈送部45、松弛除去部25以及移动机构部50分别提供各种动作指令 的方式进行连接。另外,控制部90根据预先存储的软件程序以及通过输入部输入的各种指 示,控制带电线更换功能的电线尺寸调整装置10的整体动作。控制部90对尺寸调整机构部20的馈送部45提供根据存储在ROM中的馈送速度、 馈送量等信息对馈送辊46a、46b进行旋转驱动的馈送信号。并且,控制部90对第一弯折除去部30、第二弯折除去部40以及馈送部45提供分别同步地切换设置姿势和馈送姿势的姿 势变更信号。另外,控制部90对松弛除去部25提供拉出操作电线W的驱动信号。并且,控 制部90对移动机构部50提供使支撑部件保持部52在设置位置Pl和待机位置P2、P3之间 移动的移动信号以及进行支撑部件保持部52的保持动作的保持信号。当将电线W从待机位置P2或P3向设置位置Pl移动时,控制部90对第一弯折除 去部30、第二弯折除去部40以及馈送部45提供姿势变更为设置姿势的姿势变更信号。然 后,对移动机构部50提供保持配置于待机位置P2或P3上的电线支撑部件60并将其移动 至设置位置P1,解除保持而配置于该处的移动信号及保持信号。然后,馈送电线W时,控制 部90对馈送部45提供馈送信号。并且,当将电线W从设置位置Pl向待机位置P2或?3配 置时,控制部90对第一弯折除去部30、第二弯折除去部40以及馈送部45提供姿势变更为 设置姿势的姿势变更信号。然后,对移动机构部50提供保持配置于设置位置Pl上的电线 支撑部件60并将其移动至待机位置P2或P3,解除保持而配置于该处的移动信号及保持信 号。(2.带电线更换功能的电线尺寸调整装置的动作)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带电线更换功能的电线尺寸调整装置10的电线W更换作业 的动作进行说明。作为初始状态,尺寸调整机构部20处于如下的状态在设置位置Pl上将当前批次 中使用的电线W配置成在电线支撑部件60上支撑一端侧部分的状态,第一弯折除去部30、 第二弯折除去部40以及馈送部45处于馈送姿势。在该状态下,松弛除去部25维持在电线 馈送方向T下游侧的位置分开一对把持片26a的状态。并且,在待机位置P2中,下一个批 次中使用的电线W的一端侧部分被支撑在电线支撑部件60上,该电线支撑部件60配置在 支撑部件配置部70上。并且,在支撑部件保持部52相比支撑部件配置部70更靠向电线配 置方向S后方的一侧,且从设置位置Pl移动至电线配置方向S后方的位置上(图1及图9 的设置位置Pl正上方的位置),移动机构部50停止。首先,第一弯折除去部30、第二弯折除去部40以及馈送部45从馈送姿势将姿势 变更为设置姿势。即,第一弯折除去辊32a、32b、第二弯折除去辊42a、42b以及馈送辊46a、 46b,以各旋转轴沿着电线配置方向S的姿势,配置在夹着电线馈送路径R而与电线馈送方 向T和电线配置方向S大致正交的方向上隔开间隔的位置上。在姿势变更为设置姿势的状态下,移动机构部50的支撑部件保持部52被移动至 设置位置P1。更具体说明的话,支撑部件保持部52通过第一移动部56以及第二移动部58, 移动至一对把持片53能把持支撑了当前批次中使用的电线W的一端侧部分的电线支撑部 件60的主体部62的位置。该位置是把持位置检测部80与电线支撑部件60的主体部62 抵接而接通的位置。在支撑部件保持 部52配置在上述位置的状态下,一对把持片53把持电线支撑部 件60的主体部62。并且,支撑部件保持部52在保持电线支撑部件60的状态下,从设置位 置Pl移动至作为后退位置的待机位置P3。更具体说明的话,支撑部件保持部52移动至待 机位置P3的支撑部件配置部70的电线配置方向S后方位置,移动至所保持的电线支撑部 件60配置到支撑部件配置部70上的位置。在电线支撑部件60被配置在支撑部件配置部 70的状态下,支撑部件保持部52解除一对把持片53对电线支撑部件60的主体部62的把持。然后,支撑部件保持部52从待机位置P3移动至作为准备位置的待机位置P2。更 具体说明的话,支撑部件保持部52移动至待机位置P2的支撑部件配置部70的电线配置方 向S后方位置,移动至一对把持片53能把持支撑了下一个批次中使用的电线W的一端侧部 分的电线支撑部件60的主体部62的位置。该位置是把持位置检测部80与电线支撑部件 60的主体部62抵接而接通的位置。在支撑部件保持部52配置到上述位置的状态下,一对把持片53把持电线支撑部 件60的主体部62。并且,支撑部件保持部52在保持了电线支撑部件60的状态下,从作为 准备位置的待机位置P2移动至设置位置P1。更具体说明的话,支撑部件保持部52移动至 所保持的电线支撑部件60的支撑片部64中分别与支撑部件保持部23、24对应的支撑片部 64插入配置到各凹部23a、24a的位置。即,被电线支撑部件60支撑的下一个批次中使用的 电线W配置在电线馈送路径R上。在该状态下,电线W的前端部配置在馈送弓丨导部22的孔 部22a的电线馈送方向T附近的上游侧位置。在电线支撑部件60配置在设置位置Pl的状态下,支撑部件保持部52解除一对把 持片53对电线支撑部件60的主体部62的把持。然后,支撑部件保持部52从设置位置Pl 移动至电线配置方向S后方,返回到与初始状态相同的位置并停止。在下一个批次中使用的电线W配置在电线馈送路径R上的状态下,第一弯折除去 部30、第二弯折除去部40以及馈送部45从设置姿势将姿势变更为馈送姿势。在该状态下, 松弛除去部25通过一对把持片26a把持配置在电线馈送路径R上的电线W,移动至电线馈 送方向T上游侧的位置。由此,除去配置在电线馈送路径R上的电线W的松弛。并且,松弛 除去部25在解除电线W的松弛的位置上停止,并且解除一对把持片26a对电线W的把持, 移动至电线馈送方向T下游侧的位置并返回初始状态。此后,馈送部45将电线W以预先设定的设计切断长度通过馈送引导部22的孔部 22a向切割单元馈送。即,馈送辊46a、46b对应预先设定的旋转时间以预先设定的转速旋转 驱动,馈送电线W。在馈送电线W的期间,将后退至待机位置P3的电线W更换为当前馈送的电线W之 后使用的电线W。更具体说明的话,拔出从配置在待机位置P3的支撑部件配置部70上的电 线支撑部件60后退的电线,将下一个被使用的电线W插入多个支撑片部64的各插通孔部 65,将电线W的一端侧部分支撑在电线支撑部件60上。该作业可由工作人员手动进行,也 可以由专用设备自动进行。然后,当前批次生产结束时,与上述相同地,第一弯折除去部30、第二弯折除去部 40以及馈送部45从馈送姿势将姿势变更为设置姿势。并且,当前批次中使用的电线W从 设置位置Pl移动至作为后退位置的待机位置P2,并且下一个批次中要使用的电线W从作 为准备位置的待机位置P3移动至设置位置Pl。然后,第一弯折除去部30、第二弯折除去部 40以及馈送部45从设置姿势将姿势变更为馈送姿势,通过松弛除去部25除去电线W的松 弛,馈送电线W。然后,切换批次时,如上所述地更换电线W即可。并且,更换电线W后,针对更 换前的批次中使用的电线W,在尺寸调整后的后工序 (例如切断工序、端子压接工序等)发生不良而电线W不足时,需要重新馈送在更换前的批次中使用过的电 线W。此时,将配置在设置位置Pl的电线W更换为更换前的批次中使用过 的电线W,对该电线W进行尺寸调整后馈送即可。然后,馈送必要量后,再次更换为下一 个批 次中使用的电线W即可。根据如上所述地构成的带电线更换功能的电线尺寸调整装置10,通过移动机构部 50将当前使用着的电线W从设置位置Pl取出后向待机位置P2、P3中的一个移动并配置, 将接下来使用的电线W从另一个待机位置P2、P3取出并移动,配置在设置位置Pl而进行更 换。因此,与将当前使用的电线W和下一次要使用的电线W进行带连接而更换电线的情况 相比,可省略多余电线长度的设定以及利用带连接电线W。由此,能削减更换电线所耗的废 弃电线以及连接带的材料费。并且,更换电线W时,尺寸调整机构部20的馈送部45、第一弯折除去部30以及第 二弯折除去部40的姿势能够变更为可将电线W的一端侧部分从电线配置方向S —方侧配 置到电线馈送路径R上的设置姿势。因此,能容易地进行电线W的更换。并且,在馈送部45、第一弯折除去部30以及第二弯折除去部40分别以夹着电线馈 送路径R在与电线馈送方向T和电线配置方向S大致正交的方向隔开间隔地分开的设置姿 势下,将电线W的一端侧部分从电线配置方向S—方侧配置到电线馈送路径R上。因此,当 将电线W配置在电线馈送路径R上时,能省略将电线W从多个方向在弯折除去辊32a、32b、 42a、42b以及馈送辊46a、46b彼此之间相贴而配置的作业,能容易进行电线更换。并且,在设置到尺寸调整机构部20上的状态下,利用电线支撑部件60更换电线W, 该电线支撑部件60能以尺寸调整机构部20的馈送部45、第一弯折除去部30以及第二弯折 除去部40介于多个支撑片部64之间的方式将电线W的一端侧部分配置在电线馈送路径R 上。因此,电线W的一端侧部分准确地被配置在电线馈送路径R上,并且可通过馈送引导部 22的孔部22a而更加可靠地馈送电线W。由此,可向配置在尺寸调整机构部20的电线馈送 方向T上游侧的切割单元等电线加工装置准确地馈送电线W。并且,在待机位置P2、P3上具有支撑部件配置部70,该支撑部件配置部70能以移 动机构部50能保持电线支撑部件60的姿势即主体部62位于支撑片部64的电线配置方向 S后方的姿势配置电线支撑部件60。因此,移动机构部50能准确地保持电线支撑部件60 并移动,能准确地更换电线W。(第二实施方式)接着,对第二实施方式的带电线更换功能的电线尺寸调整装置的概况进行说明。 图10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带电线更换功能的电线尺寸调整装置100的主视图。其中,在第二 实施方式的说明中,以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的结构部分标注同一标号并省略其说明。本带电线更换功能的电线尺寸调整装置100构成可通过移动机构部150直接保持 电线W的一端侧部分,并在设置位置Pl和待机位置P2、P3之间进行移动操作。并且,在尺 寸调整机构部120的第一弯折除去部130、第二弯折除去部140以及馈送部45处于设置姿 势的状态下,通过移动机构部150直接保持电线W并对其进行更换。(1.带电线更换功能的电线尺寸调整装置的结构)下面对第二实施方式的带电线更换功能的电线尺寸调整装置100的结构进行详 细说明。图11是电线配置部170的俯视图,图12是表示移动机构部150的动作的侧视图。其中,为了说明上的方便,利用图中的方向进行说明,但其不限定带电线更换功能的电线尺 寸调整装置100的使用方式。本带电线更换功能的电线尺寸调整装置100包括尺寸调整机构部120、移动机构 部150和电线配置部170。在第二弯折除去部140上,配置有四个弯折除去辊142a,五个弯折除去辊142b,它 们夹着电线馈送路径R相互不同地隔开间隔而配置。在这里,电线馈送路径R的一侧的弯 折除去辊142a可旋转地被弯折除去辊支撑部43a支撑,另一侧的弯折除去辊142b可旋转 地被弯折除去辊支撑部43b支撑。在第一弯折除去部130上,以与第二弯折除去辊142a、142b相同的位置关系,配置 有四个弯折除去辊132a,五个弯折除去辊132b,它们夹着电线馈送路径R相互不同地隔开 间隔而配置。在这里,电线馈送路径R的一侧的弯折除去辊132a可旋转地被弯折除去辊支 撑部33a支撑,另一侧的弯折除去辊132b可旋转地被弯折除去辊支撑部33b支撑。上述第一弯折除去部130及第二弯折除去部140也可以是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 弯折除去部30及第二弯折除去部40相同的结构。第一弯折除去部130、第二弯折除去部140以及馈送部45进行姿势变更的结构与 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并且,馈送引导部122的孔部122a形成为电线馈送方向T上游侧的直径比下游侧 大。由此,当更换电线W时,能更加可靠地将配置在电线馈送路径R上的电线W的前端部插 通到孔部122a,能抑制与馈送引导部122的孔部122a以外的部分抵接而不能馈送至切割单 元之类的问题。即,可将电线W准确地馈送至切割单元。
并且,在尺寸调整机构部120中,省略第一实施方式的支撑部件保持部23、24。移动机构部150具有可将电线W的一端侧部分在沿其长度方向上隔开间隔的位置 直接保持的多个电线保持部152,能以大致直线状的姿势保持电线W的一端侧部分,并且可 在多个电线保持部152保持电线W的一端侧部分的状态下在设置位置Pl和待机位置P2、 P3之间移动。更具体说明的话,移动机构部150构成为可通过第一移动部56和第二移动部58 移动多个电线保持部152。由于第一移动部56及第二移动部58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相 同,因而省略说明。电线保持部152具有相对的一对把持片153。在这里,一对把持片153分别形成为 大致U字形,被配置为其开口朝向大致相同的方向。并且,该一对把持片153以能沿着其相 对的方向靠近或远离移动的方式安装在气缸154上。一对把持片153在远离移动的状态下 配置于可在其之间隔开比电线W的直径大的间隔的位置上,并且在靠近移动的状态下配置 于可在其之间隔开比电线W的直径小的间隔的位置或相互接触的位置上。即,电线保持部 152可在一对把持片153位于远离位置的状态下将电线W配置在其间,并且可在电线W介于 一对把持片153之间的状态下通过一对把持片153靠近移动而能把持电线W。并且,在该状 态下,使一对把持片153向远离位置移动时,能解除对电线W的把持。多个电线保持部152以各自的一对把持片153的靠近或远离方向大致一致且靠近 或远离方向与电线馈送方向T大致正交的姿势,沿着电线馈送方向T排列而安装在第二移 动部58的第二移动主体部58a上。即,多个电线保持部152可在由各自的一对把持片153把持了电线W的状态下,以大致直线状的姿势保持该电线W。在这里,多个电线保持部152 的数量为两个。多个电线保持部152中的电线馈送方向T下游侧的电线保持部152在第二 移动主体部58a上安装于如下位置在移动至设置位置Pl的状态下,能够被配置于尺寸调 整机构部120的馈送部45和馈送引导部122之间。并且,电线馈送方向T上游侧的电线保 持部152在第二移动主体部58a上安装于如下位置在移动至设置位置Pl的状态下,能够 被配置于移动至电线馈送方向T下游侧的松弛除去部25的把持部26附近的上游侧位置。 即,在多个电线保持部152之间夹有馈送部45和能除去一端侧部分被配置在电线馈送路径 R上的电线W的弯折的第一弯折除去部130及第二弯折除去部140的方式,将电线W的一 端侧部分配置在设置位置Pl上,所述馈送部45可将一端侧部分被配置在尺寸调整机构部 120的电线馈送路径R上的电线W馈送至电线馈送方向T下游侧。
并且,在这里,电线馈送方向T上游侧的电线保持部152安装在在第二移动主体部 58a上安装着的气缸155的可动部上。该气缸155以可将上游侧的电线保持部152沿着电 线馈送方向T向其上游侧移动的方式安装在第二移动主体部58a上。即,当上游侧的电线 保持部152通过气缸155向电线馈送方向T上游侧移动时,被保持在各电线保持部152上 的电线W在其长度方向上被拉伸而不会松弛地保持成大致直线状。在本带电线更换功能的电线尺寸调整装置100中,省略第一实施方式的把持位置 检测部80。也可以具有检测电线W是否配置在电线保持部152的一对把持片153之间的检 测部。并且,移动机构部150通过保持了电线W的多个电线保持部152由第一移动部56 及第二移动部58向与电线馈送方向T和电线配置方向S大致正交的方向移动,可将电线W 在设置位置Pl和待机位置P2、P3之间移动。并且,在多个待机位置P2、P3上分别具有能以大致直线状的姿势支撑电线W的一 端侧部分的电线配置部170。电线配置部170能以电线尺寸调整方向与电线馈送方向T大 致平行的姿势配置电线W的一端侧部分。该电线配置部170具有电线嵌入部172、173和电 线把持部174、176。电线嵌入部172、173具有向电线配置方向S后方开口并能嵌入电线W的(在这里 为比电线W的直径稍窄)槽部172a、173a。该电线嵌入部172、173以其槽部172a、173a沿 着电线馈送方向T的姿势配置在基部12上,且在上述移动机构部150的电线保持部152移 动至待机位置P2或P3的状态下配置在一对把持片153的大致U字形的相对的两片之间。 艮口,在电线W被一对把持片153把持的状态下,电线保持部152向待机位置P2、P3移动时, 电线W被一对把持片153把持并嵌入电线嵌入部172、173的槽部172a、173a。在这里,配置 在电线馈送方向T下游侧的电线嵌入部173以载置状配置在后述的气缸175的不可动部分 上。电线把持部174、176分别具有可通过气缸175、177在与电线馈送方向T和电线配 置方向S大致正交的方向上靠近或远离移动的相对的一对把持片174a、176a。该电线把持 部174、176,以各自的一对把持片174a、176a的靠近或远离方向大致一致并其靠近或远离 方向与电线馈送方向T大致正交的姿势,沿着电线馈送方向T排列配置在基部12上。更 具体说明的话,配置电线把持部174、176的位置是能以大致直线状的姿势通过一对把持片 174a、176a把持嵌入到电线嵌入部172、173的槽部172a、173a的电线W的位置。在这里,电线把持部174的一对把持片174a配置在电线嵌入部172的电线馈送方向T上游侧的位置, 并且电线把持部176的一对把持片176a配置在电线嵌入部173的电线馈送方向T下游侧 的位置。并且,在这里,电线馈送方向T上游侧的电线把持部174安装在配置于基部12上 的气缸178的可动部上。该气缸178以可将电线把持部174沿着电线馈送方向T向其上游 侧移动的方式配置于基部12。即,当电线把持部174通过气缸178向电线馈送方向T上游 侧移动时,被保持在电线嵌入部172、173以及电线把持部174、176上的电线W在其长度方 向上拉伸而不会松弛地保持成大致直线状。并且,带电线更换功能的电线尺寸调整装置100具有能控制尺寸调整机构部120 以及移动机构部150的动作的控制部190。控制部190对移动机构部150提供使电线保持 部152在设置位置Pl和待机位置P2、P3之间移动的移动信号和使电线保持部152进行保 持电线W的动作的保持信号。

当将电线W从待机位置P2或P3向设置位置Pl移动时,控制部190对第一弯折除 去部130、第二弯折除去部140以及馈送部45提供将姿势变更为设置姿势的姿势变更信号。 然后,对移动机构部150提供移动信号及保持信号,以将配置在待机位置P2或P3上的电线 W保持并向设置位置Pl移动而解除保持。并且,当馈送电线W时,控制部190对馈送部45 提供馈送信号。另外,当将电线W从设置位置Pl向待机位置P2或P3移动时,对第一弯折 除去部130、第二弯折除去部140以及馈送部45提供将姿势变更为设置姿势的姿势变更信 号。然后,对移动机构部150提供将配置在设置位置Pl上的电线W保持并向待机位置P2 或P3移动,解除保持并配置在该处的移动信号及保持信号。控制部190及其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控制部90相同,因而省略说明。(2.带电线更换功能的电线尺寸调整装置的动作)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带电线更换功能的电线尺寸调整装置100的电线W更换作 业的动作进行说明。作为初始状态,尺寸调整机构部120处于如下的状态在设置位置Pl配置当前批 次中使用的电线W,第一弯折除去部130、第二弯折除去部140以及馈送部45处于馈送姿势 的状态。并且,在待机位置P2中,处于如下的状态下一个批次中使用的电线W的一端侧部 分被配置在电线配置部170上。S卩,电线W嵌入电线嵌入部172、173且被电线把持部174、 176把持的状态。另外,在电线保持部152比电线配置部170更靠向电线配置方向S后方 侧,且从设置位置P 1移动至电线配置方向S后方的位置上(图10及图12的设置位置Pl 正上方的位置),移动机构部150停止。其他初始状态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初始状态相同。首先,第一弯折除去部130、第二弯折除去部140以及馈送部45从馈送姿势姿势变 更为设置姿势。在姿势变更为设置姿势的状态下,移动机构部150的电线保持部152移动至设置 位置Pl。更具体说明的话,电线保持部152通过第一移动部56以及第二移动部58,移动至 一对把持片153能把持当前批次中使用的电线W的一端侧部分的位置。在电线保持部152配置在上述位置的状态下,一对把持片153把持电线W的一端 侧部分。并且,电线保持部152在保持电线W的状态下,从设置位置Pl移动至作为后退位 置的待机位置P3。更具体说明的话,电线保持部152移动至所保持的电线W配置到电线配置部170的位置。该位置是可在电线馈送方向T上游侧及下游侧的电线保持部152的一对 把持片153的大致U字形的相对的两片之间配置电线配置部170的电线嵌入部172、173的 位置。并且,在电线W被配置在电线配置部170的状态下,电线保持部152解除一对把持片 153对电线W的把持。然后,电线保持部152从待 机位置P3移动至作为准备位置的待机位置P2。更具体 说明的话,电线保持部152移动至一对把持片153能把持下一个批次中使用的电线W的一 端侧部分的位置。在电线保持部152配置在上述位置的状态下,一对把持片153把持电线W。并且, 电线保持部152在保持了电线W的状态下,从作为准备位置的待机位置P2移动至设置位置 P1。更具体说明的话,电线保持部152移动至一对把持片153分别配置在馈送部45和馈送 引导部122之间的位置、初始状态的松弛除去部25的一对把持片26a的电线馈送方向T附 近的上游侧位置的位置。即,被电线保持部152保持的电线W配置在电线馈送路径R上。在 该状态下,电线W的前端部被配置在馈送引导部122的孔部122a的电线馈送方向T附近的 上游侧位置。在电线W配置在设置位置Pl的状态下,第一弯折除去部130、第二弯折除去部140 以及馈送部45从设置姿势将姿势变更为馈送姿势。并且,在姿势变更为馈送姿势的状态 下,支撑部件保持部52解除一对把持片153对电线支撑部件60的主体部62的把持。然后, 电线保持部152从设置位置Pl移动至电线配置方向S后方,返回到与初始状态相同的位置 并停止。并且,在该状态下,松弛除去部25对配置在电线馈送路径R上的电线W进行松弛 除去动作,返回到初始状态。此后,尺寸调整机构部120调整尺寸而馈送电线W。在馈送电线W的期间,将后退至待机位置P3的电线W更换为当前馈送的电线W之 后使用的电线W。更具体说明的话,取出配置在待机位置P3的电线配置部170的电线W,将 下一个被使用的电线W插入到电线插入部172、173,在该状态下通过电线把持部174、176把 持电线W。然后,当前批次生产结束时,第一弯折除去部130、第二弯折除去部140以及馈送 部45从馈送姿势将姿势变更为设置姿势。并且,当前批次中被使用的电线W从设置位置Pl 移动至作为后退位置的待机位置P2,并且下一个批次中要使用的电线W从作为准备位置的 待机位置P3移动至设置位置Pl。然后,第一弯折除去部130、第二弯折除去部140以及馈 送部45从设置姿势将姿势变更为馈送姿势,通过松弛除去部25除去电线W的松弛,馈送电 线W。然后,切换批次时,如上所述地更换电线W即可。根据如上所述地构成的带电线更换功能的电线尺寸调整装置100,由于通过移动 机构部150直接把持电线W并将其移动,因而能以比较简单的结构进行电线W的更换。通过电线配置部170可将电线W的一端侧部分以大致直线状的姿势配置在待机位 置P2、P3上。因此,移动机构部150可将电线W更加可靠地保持并从待机位置P2、P3向设 置位置Pl移动。能更加准确地将电线W的一端侧部分配置在电线馈送路径R上。
权利要求
1.一种带电线更换功能的电线尺寸调整装置,能够对电线调整尺寸并通过电线馈送路 径向电线馈送方向下游侧馈送电线,并且能够更换所馈送的上述电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尺寸调整机构部,能够将上述电线的一端侧部分以直线状的姿势支撑在上述电线馈送 路径上,并且能够从与上述电线馈送方向正交的电线配置方向的一侧将上述电线的一端侧 部分配置到上述电线馈送路径上;和移动机构部,能够在上述电线的一端侧部分被配置在上述尺寸调整机构部的上述电线 馈送路径上的设置位置和不同于上述设置位置的多个待机位置之间,以相对于上述电线馈 送路径平行的姿势对上述电线的一端侧部分进行移动操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电线更换功能的电线尺寸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尺寸调整机构部具有馈送部,能够将上述一端侧部分被配置在上述电线馈送路 径上的上述电线向上述电线馈送方向下游侧馈送;和弯折除去部,能够除去上述一端侧部 分被配置在上述电线馈送路径上的上述电线的弯折,上述馈送部和上述弯折除去部可在能够将上述电线的一端侧部分从上述电线配置方 向的一侧配置到上述电线馈送路径上的设置姿势和能够馈送上述电线的馈送姿势之间变 更姿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电线更换功能的电线尺寸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设置姿势是如下的姿势在与上述电线馈送方向和上述电线配置方向正交的方向 上,上述馈送部和上述弯折除去部分别以隔着上述电线馈送路径隔开间隔的方式分开。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带电线更换功能的电线尺寸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带电线更换功能的电线尺寸调整装置还包括电线支撑部件,该电线支撑部件具 有能够在沿着上述电线的一端侧部分的长度方向隔开间隔的位置上支撑上述电线的一端 侧部分的多个支撑片部,上述电线支撑部件能够以直线状的姿势支撑上述电线的一端侧部 分,并且在被设置在上述尺寸调整机构部上的状态下,能够在上述多个支撑片部之间设有 馈送部和弯折除去部的状态下将上述电线的一端侧部分配置在上述电线馈送路径上,上述 馈送部能够将上述一端侧部分被配置在上述尺寸调整机构部的上述电线馈送路径上的上 述电线向上述电线馈送方向下游侧馈送,上述弯折除去部能够除去上述一端侧部分被配置 在上述电线馈送路径上的上述电线的弯折,上述移动机构部能够保持上述电线支撑部件,能够在上述电线的一端侧部分被上述电 线支撑部件支撑的状态下保持上述电线支撑部件,并将上述电线的一端侧部分在上述设置 位置和上述待机位置之间移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电线更换功能的电线尺寸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多个待机位置上分别还具有支撑部件配置部,该支撑部件配置部能够将上述电 线支撑部件配置成一姿势,使得上述移动机构部能够保持住上述电线支撑部件。
6.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带电线更换功能的电线尺寸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移动机构部具有能够在沿着上述电线的一端侧部分的长度方向隔开间隔的位置 上直接保持上述电线的一端侧部分的多个保持部,上述移动机构部能够以直线状的姿势保 持上述电线的一端侧部分,并且能够在上述电线的一端侧部分被上述多个保持部保持着的状态下在上述设置位置和上述待机位置之间移动,能够在上述多个保持部之间设有馈送部 和弯折除去部的状态下,将上述电线的一端侧部分配置在上述设置位置上,上述馈送部能 够将上述一端侧部分被配置在上述尺寸调整机构部的上述电线馈送路径上的上述电线向 上述电线馈送方向下游侧馈送,上述弯折除去部能够除去上述一端侧部分被配置在上述电 线馈送路径上的上述电线的弯折。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电线更换功能的电线尺寸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多个待机位置上分别还具有电线配置部,该电线配置部能够以直线状的姿势支 撑上述电线的一端侧部分。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电线更换功能的电线尺寸调整装置,能削减电线更换中所耗的废弃电线以及连接带的材料费。上述带电线更换功能的电线尺寸调整装置包括尺寸调整机构部(20),能够将电线(W)的一端侧部分以大致直线状的姿势支撑在电线馈送路径(R)上,并且能够从与电线馈送方向(T)大致正交的电线配置方向(S)的一侧配置到电线馈送路径(R)上;和移动机构部(50),能够在电线(W)的一端侧部分被配置在尺寸调整机构部(20)的电线馈送路径(R)上的设置位置(P1)和不同于设置位置(P1)的多个待机位置(P2、P3)之间,以相对于电线馈送路径(R)大致平行的姿势对电线(W)的一端侧部分进行移动操作。
文档编号H01R43/052GK102005684SQ20101025802
公开日2011年4月6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18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1日
发明者桥本贤司, 西胁礼 申请人: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