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电极屏蔽罩的加工方法

文档序号:6951348阅读:5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高压电极屏蔽罩的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压互感器或高压开关内电极屏蔽件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高压互感器或高压开关内电极部件在工作中会出现放电现象,因此需要对其进行 屏蔽。屏蔽罩一般采用铝或铝合金材料制作,为防止集中放电,在制作屏蔽罩时,对其内部 表面的要求比较高,如减少棱角等,以减少放电集中的情况。现有的屏蔽罩为减少棱角,整 体设计为钟罩形,底部设向外的翻边,顶部设向内的翻边。顶部翻边一般采用常规的翻边工 艺,由于翻边前需要进行表面打磨,即便后道再采用清洗液清洗,翻边后的翻边腔体中,仍 不可避免地会残留微量的铝质粉、粒等易燃杂质。尽管铝的燃点是550°C,但铝粉在温度超 过40°C时能加速其分解而自燃。高压互感器和高压开关的工作环境温度大多在40°C以上, 在使用中,这些铝质粉、粒在放电的作用下,极易燃烧,成为事故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一种能消除由于铝质粉粒引发的事故隐患的高压电 极屏蔽罩的加工方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屏蔽罩的本体呈筒形,上端和下端分别设同轴的上筒口和 下筒口,所述上筒口的口沿设有向内的翻边,所述翻边按以下步骤加工1)、一次翻边;将上筒口向内翻出半圆弧形;2)、放置填充环;将半圆弧形开口朝上,再将填充环置入所述半圆弧形中;3)、二次翻边;将半圆弧形翻边旋压闭合;制得。所述填充环是铝质环或耐高温绝缘树脂环。本发明针对翻边后翻边内腔中难以完全清除铝质粉粒的实际现状,将翻边改进为 “实心”形式。这样就避免了翻边内腔的存在,从而杜绝了游离态铝质粉粒燃烧的隐患。本 发明采用的树脂环是耐高温树脂环或铝质环,现有技术中提供有耐400-500°C的树脂材料, 由于其具有一定弹性,在旋压翻边时,能做到无间隙被裹覆;但该种方式可能会造成翻边边 缘处材料(树脂环)外泄(被挤压出边缘),需进一步清除外泄材料。本发明能有效地克服 铝质粉粒可能引发的燃烧、爆炸的事故隐患。属固封铝质粉粒的手段,可根据树脂材料的耐 高温性能选择应用在较低温度环境的场合。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中1是本体,2是翻边,3是填充环。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如图1所示,屏蔽罩的本体1呈近似于钟罩的筒形,上端和下端分别设同轴的上筒口和下筒口,所述上筒口的口沿设有向内的翻边2,所述翻边2按以下步骤加工1)、一次翻边;将上筒口向内翻出半圆弧形;2)、放置填充环3 (树脂环或铝质环);将半圆弧形开口朝上,再将树脂环3或铝质 环置入所述半圆弧形中;3)、二次翻边;将半圆弧形翻边旋压闭合;制得“实心”的翻边。耐高温绝缘树脂环能将翻边2内部处于“游离态”的铝质粉粒固定起来,与空气隔 绝,避免高压放电引发的燃烧和爆炸现象。现有技术中多见有能耐400-500°C的树脂材料, 可以用于制作该环。本发明中的填充环3还可以是铝质环。它能承受更高的环境温度。同样能将翻边 2内部处于“游离态”的铝质粉粒固定起来,与空气隔绝,避免高压放电引发的燃烧和爆炸现象。
权利要求
一种高压电极屏蔽罩的加工方法,屏蔽罩的本体呈筒形,上端和下端分别设同轴的上筒口和下筒口,所述上筒口的口沿设有向内的翻边,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边按以下步骤加工1)、一次翻边;将上筒口向内翻出半圆弧形;2)、放置填充环;将半圆弧形开口朝上,再将填充环置入所述半圆弧形中;3)、二次翻边;将半圆弧形翻边旋压闭合;制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电极屏蔽罩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环 是铝质环或耐高温绝缘树脂环。
全文摘要
一种高压电极屏蔽罩的加工方法。涉及一种高压互感器或高压开关内电极屏蔽件的加工方法。能消除由于铝质粉粒引发的事故隐患。屏蔽罩的本体呈筒形,上端和下端分别设同轴的上筒口和下筒口,所述上筒口的口沿设有向内的翻边,所述翻边按以下步骤加工1)一次翻边;将上筒口向内翻出半圆弧形;2)放置填充环;将半圆弧形开口朝上,再将填充环置入所述半圆弧形中;3)二次翻边;将半圆弧形翻边旋压闭合;制得。本发明将翻边改进为“实心”形式。避免了翻边内腔的存在。能有效地克服铝质粉粒可能引发的燃烧、爆炸的事故隐患。属固封铝质粉粒的手段,可根据树脂材料的耐高温性能选择应用在较低温度环境的场合。
文档编号H01H1/64GK101958184SQ20101026915
公开日2011年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30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30日
发明者张道勇 申请人:江苏勇龙电气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