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输线缆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62129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传输线缆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传输线缆结构。
背景技术
在3C产业中,传输线缆可作为两个电子装置之间电性连接的媒介,且可稳定的进 行预期信号传输作业,因此,传输线缆普遍应用于各种电子装置。但是,由于传输不同频率 的信号需要不同类型的线缆,在需要同时传输两种频率的信号的场合,则需使用两条不同 的信号线缆,因此会造成使用不便,并且过多的线缆容易造成紊乱与不易整理。另外,传输线缆大都呈圆条状,在使用时,该传输线缆的圆条状外型使其明显地突 出于其铺设的位置而不易整理,造成工作环境的紊乱,甚至会产生牵绊的问题,影响使用者 和该传输线缆所连接的电子装置。在传输线缆不使用时,该传输线缆的圆条状外型使得其 卷收不便,且卷收后的体积大又松散,造成使用者携带和收藏时极大的困扰。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容易整理、且可 同时提供两种频率信号的传输线缆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传输线缆结构,包括若干条电子线缆、若干条同轴 电缆和一个外绝缘层,所述并行排列的若干条电子线缆和并行排列的若干条同轴电缆一字 排开,且所述同轴电缆排列在所述电子线缆的一侧,外绝缘层呈扁平状,包覆固定所述电子 线缆和同轴电缆。进一步的,所述电子线缆包括一根第一导线和包覆于该第一导线外的第一内绝缘层。更进一步的,所述电子线缆还包括包覆于第一内绝缘层外的第一隔离层、包覆于 第一隔离层外的第一遮蔽层,以及包覆于第一遮蔽层外的第一披覆层。进一步的,所述同轴电缆包括两根第二导线、包覆于每根第二导线外的第二内绝 缘层,以及包覆于所述的两个第二内绝缘层外的一个第二隔离层。更进一步的,所述同轴电缆还包括包覆于第二隔离层外的第二遮蔽层,以及包覆 于第二遮蔽层外的第二披覆层。优选的,所述电子线缆的数量为5条,所述同轴线缆的数量为4条。优选的,所述电子线缆的数量为5条,所述同轴线缆的数量为5条。进一步的,所述电子线缆为低频信号传输线缆,所述同轴线缆为高频信号传输线缆。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传输线缆结构主要是用外绝缘层将电子线缆和同轴线 缆包覆,且形成扁平状的外型,因此,该传输线缆结构可同时提供高频和低频两种频率的信 号。再者,因外绝缘层为扁平状,使得该传输线缆结构与其它线缆摆放在一起时,较不易产 生凌乱或打结,并且在线缆的整理或收藏时更为方便。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传输线缆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传输线缆结构的第一实施例层叠放置时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传输线缆结构的第二实施例的剖面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电子线缆的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同轴线缆的第四实施例的立体图。其中1电子线缆;11第一导线;12第一内绝缘层;13第一隔离层;14第一遮蔽 层;15第一披覆层;2同轴线缆;21第二导线;22第二内绝缘层;23第二隔离层;24第二遮 蔽层;25第二披覆层;3外绝缘层。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图1和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和卷起层叠放置时的示 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传输线缆结构包括5条电子线缆1和4条同轴线缆2,以及一 个外绝缘层3,这些电子线缆1与同轴线缆2平行放置,并排成一排,5条电子线缆1相邻排 列,4条同轴线缆2相邻排列,然后一同排列于电子线缆1的一侧,因此可降低传输线缆结构 整体的高度。相邻的同轴线缆2之间、相邻的电子线缆1之间、以及相邻的电子线缆1和同 轴线缆2之间都留有一定的间距,外绝缘层3填充在这些间距之间,并包覆固定这些电子线 缆1与同轴线缆2,外绝缘层3呈现扁平状。如图1所示,每条电子线缆1都具有一根第一导线11以及包覆于该第一导线11 外的第一内绝缘层12,第一内绝缘层12可保护第一导线11使其不易受到损害,并且电子 线缆1为低频信号传输线缆。每条同轴线缆2都具有两根第二导线21、包覆于每根第二导 线21外的一个第二内绝缘层22,以及包覆于这两个第二内绝缘层22外的一个第二隔离层 23。第二内绝缘层22可加强保护其内的两根第二导线21不易受到损害,第二隔离层23具 有防潮、耐燃及隔离的作用,并且该同轴线缆2为高频信号传输线缆。在如图所示的本实施 例中,该同轴线缆2的数量为4条,电子线缆1的数量为5条。同轴线缆2的数量也可以根 据需要设置成5条,5条同轴线缆依次排列。当然,电子线缆1的数量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 来确定。传输线缆结构的外绝缘层3紧密地包覆固定这些电子线缆1与同轴线缆2,形成传 输线缆结构,故该传输线缆结构可同时提供高频信号与低频信号;再者,外绝缘层3为扁平 状,因此使用该传输线缆结构时,较不容易与其它圆条状线缆产生紊乱或打结的情形,使整 理上更为方便,在携带或收藏时,也因该传输线缆的扁平状结构而更容易卷收与置放。如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外绝缘层3为中空扁平 状,所有的电子线缆1与同轴线缆2设置于外绝缘层3内,电子线缆1与同轴线缆2都依次 紧密排列,相邻的同轴线缆2之间、相邻的电子线缆1之间、以及相邻的电子线缆1和同轴 线缆2之间都不留间距。外绝缘层3的形状固定,所以电子线缆1与同轴线缆2间的排序 并不会产生变动。本实施例的其他结构和第一实施例相同,不再赘述。本实用新型的电子线缆1除了可以采用第一实施例中的结构外,也可以采用如图4中所示的电子线缆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在本实施例中,每根电子线缆1还包括包覆于第 一内绝缘层12外的第一隔离层13、包覆于第一隔离层13外的第一遮蔽层14,以及包覆于 第一遮蔽层14外的第一披覆层15。第一隔离层13具有防潮、耐燃及隔离的作用,而第一遮 蔽层14可隔离和遮蔽不在这些电子线缆1中传输的信号,第一披覆层15可提供良好的绝 缘效果,且可加强保护第一导线11。这样的结构使电子线缆1可提供更为良好的信号传输 质量。本实施例的同轴线缆2除了可以采用第一实施例中的结构外,也可以采用如图5 中所示的同轴线缆的第四实施例的结构。在本实施例中,每根同轴线缆2还包括包覆于第 二隔离层23外的第二遮蔽层24,以及包覆于第二遮蔽层24外的第二披覆层25。第二遮蔽 层24可隔离和遮蔽不在这些同轴线缆2中传输的信号,第二披覆层25可提供良好的绝缘 效果,且可加强保护其内的两根第二导线21。这样的结构使同轴线缆2可提供更为良好的 信号传输质量。电子线缆1和同轴线缆2的这几种实施例可以组合应用,根据实际通信传输的需 求,选择相应结构的电子线缆1和同轴线缆2来组成传输线缆结构。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 围,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变换,皆应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 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一种传输线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条电子线缆(1)、若干条同轴电缆(2)和一个外绝缘层(3),所述并行排列的若干条电子线缆(1)和并行排列的若干条同轴电缆(2)一字排开,且所述同轴电缆(2)排列在所述电子线缆(1)的一侧,外绝缘层(3)呈扁平状,包覆固定所述电子线缆(1)和同轴电缆(2)。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传输线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线缆(1)包括一根 第一导线(11)和包覆于该第一导线(11)外的第一内绝缘层(12)。
3.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传输线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线缆(1)还包括包 覆于第一内绝缘层(12)外的第一隔离层(13)、包覆于第一隔离层(13)外的第一遮蔽层 (14),以及包覆于第一遮蔽层(14)外的第一披覆层(15)。
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传输线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同轴电缆(2)包括两根 第二导线(21)、包覆于每根第二导线(21)外的第二内绝缘层(22),以及包覆于所述的两个 第二内绝缘层(22)外的一个第二隔离层(23)。
5.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传输线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同轴电缆(2)还包括包 覆于第二隔离层(23)外的第二遮蔽层(24),以及包覆于第二遮蔽层(24)外的第二披覆层 (25)。
6.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传输线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线缆(1)的数量为5 条,所述同轴线缆(2)的数量为4条。
7.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传输线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线缆(1)的数量为5 条,所述同轴线缆(2)的数量为5条。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传输线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线缆 (1)为低频信号传输线缆,所述同轴线缆(2)为高频信号传输线缆。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传输线缆结构,包括若干条电子线缆、若干条同轴电缆和一个外绝缘层,所述并行排列的若干条电子线缆和并行排列的若干条同轴电缆一字排开,且所述同轴电缆排列在所述电子线缆的一侧,外绝缘层呈扁平状,包覆固定所述电子线缆和同轴电缆。本实用新型可同时提供高频和低频两种频率的信号,并且该传输线缆结构与其它线缆摆放在一起时,较不易产生凌乱或打结,并且在线缆的整理或收藏时更为方便。
文档编号H01B7/08GK201584217SQ201020061429
公开日2010年9月15日 申请日期2010年1月13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13日
发明者林展列 申请人:苏州万旭电子元件有限公司;万旭电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