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软性扁平电缆结构,尤指一种具有表面具有压花纹的软性扁平电缆结构。
背景技术:
柔性扁平电缆(Flex Flat Cable,FFC),是一种新型的数据线缆。它利用绝缘材料和极薄的镀锡扁平铜线,经过自动化设备压合所制成。由于具有线芯排列整齐、传输量大、结构扁平、体积小巧、拆卸方便、具可挠性等特点,能简单并且灵活地应用于各类电子产品,作为数据传输线缆。柔性扁平电缆尤其适用于各种高频率弯曲的场合,例如移动部件的连接。在连接上,其不仅可以采用连接器插接,也可以直接焊接于印刷电路板上。
电子产品的体积朝向轻薄小巧(compactness)的设计,因此应用于电子产品的线缆尺寸也必须跟着缩小。传统FFC的绝缘材料为PET,PET具有成本低与易于压合的特性,但是PET的介电常数(dielectric constant)与介电损耗(Dielectric Dissipation Factor)比较高,此外在阻抗(Impedance)规格的限制下,扁平铜线的电阻值必较大,因此FFC不适合长距离的高速数据信号传输,如果改成其他的绝缘材料则有成本高与不易压合的问题。此外,传统压合式FFC 的电源扁平铜线与信号扁平铜线的厚度规格是一样的,FFC在电源与高速数据信号同时传输的应用中,扁平铜线的厚度尺寸需要配合阻抗(Impedance)规格作设计,因此在阻抗(Impedance)规格的限制下,只能够以增加扁平铜线的数量或宽度来提高整体的耐电流值以符合电源规格,增加扁平铜线的数量或宽度就产生了FFC尺寸不易缩小的问题。
因此,如何设计出新的软性扁平电缆结构,增加高速数据信号传输距离与改善扁平电缆尺寸不易缩小的技术问题,便成为十分重要的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软性扁平电缆结构以及软性扁平电缆电连接器固定结构,以解决传统软性扁平电缆结构高速数据信号传输距离偏短与扁平电缆尺寸不易缩小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软性扁平电缆结构,其包括:数个金属传输线、数个第一绝缘外套和一第二绝缘外套。数个该金属传输线彼此平行设置,包含至少一电源线以及数个信号线,该电源线用来传输电源,数个该信号线用来传输数据信号。每一第一绝缘外套包覆于其中之一的金属传输线。该第二绝缘外套环绕数个该第一绝缘外套,且该第二绝缘外套的外表面设置有压印图案,该压印图案包含在俯视方向上与数个该金属传输线延伸方向不平行的数条弯折线。
依据本发明实施例,该软性扁平电缆结构另包含:一第三绝缘外套,包覆数个该第一绝缘外套,且该第二绝缘外套包覆该第三绝缘外 套。
依据本发明实施例,该第一绝缘外套、该第二绝缘外套和该第三绝缘外套分别是由聚乙烯(polyethylene,PE)、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PVC)、热塑性弹性体(Thermoplastic Elastomer,TPE)、热塑性聚氨酯(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TPU)、热塑性橡胶(thermoplastic rubber,TPR)、热塑性聚烯烃(Thermoplastic Polyolefin,TPO)、聚氨酯(Polyurethane,PUR)、聚丙烯(Polypropylene,PP)、聚烯烃(Polyolefins,PO)、PVDF(PolyVinyliDene Fluoride)、乙烯一三氟氯乙烯共聚物(Ethylene-chlorotrifluororthylene copolymer,ECTFE)、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ethylene-tetra-fluoro-ethylene,ETFE)、铁氟龙聚全氟乙丙烯树脂(Teflon Fluorinated ethylene propylene,Teflon FEP)、聚四氟乙烯(Polytetrafluoroethene,PTFE)、铁氟龙(Teflon)或是尼龙(Nylon)之一组成。
依据本发明实施例,该软性扁平电缆结构另包含一金属遮蔽层,用于隔离该第二绝缘外套和该第三绝缘外套,且该金属遮蔽层对数个该金属传输线形成金属屏蔽。
依据本发明实施例,该软性扁平电缆结构另包含:一接地线,平行于数个该金属传输线,位于该第三绝缘外套的一侧,该接地线被该第二绝缘外套包覆。
本发明实施例另公开了一种软性扁平电缆结构,其包括:数个金属传输线、数个第一绝缘外套和一第二绝缘外套。数个金属传输线,彼此平行设置,包含至少一电源线以及数个信号线,该电源线用来传输电源, 数个该信号线用来传输数据信号,数个该金属传输线分成数个传输线组。每一传输线组的其中至少两个金属传输线被数个该第一绝缘外套包覆,每一传输线组的其余金属传输线设置于该第一绝缘外套的一旁。该第二绝缘外套包覆数个该传输线组,且该第二绝缘外套的外表面设置有压印图案,其中该第二绝缘外套包覆数个该第一绝缘外套,该第二绝缘外套包覆每一传输线组中未被第一绝缘外套包覆的其余金属传输线,该压印图案包含在俯视方向上与数个该金属传输线延伸方向不平行的数条弯折线。
依据本发明实施例,每一传输线组中,用于包覆至少两个金属传输线的两个第一绝缘外套是相互接触。
依据本发明实施例,该软性扁平电缆结构另包含数个金属遮蔽层,用于隔离该第一绝缘外套和该第二绝缘外套,且该金属遮蔽层对数个该金属传输线形成金属屏蔽。
依据本发明实施例,该第一绝缘外套和该第二绝缘外套分别是由聚乙烯(polyethylene,PE)、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PVC)、热塑性弹性体(Thermoplastic Elastomer,TPE)、热塑性聚氨酯(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TPU)、热塑性橡胶(thermoplastic rubber,TPR)、热塑性聚烯烃(Thermoplastic Polyolefin,TPO)、聚氨酯(Polyurethane,PUR)、聚丙烯(Polypropylene,PP)、聚烯烃(Polyolefins,PO)、PVDF(PolyVinyliDene Fluoride)、乙烯一三氟氯乙烯共聚物(Ethylene-chlorotrifluororthylene copolymer,ECTFE)、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ethylene-tetra-fluoro-ethylene,ETFE)、铁氟龙聚全氟乙丙烯树脂(Teflon Fluorinated ethylene propylene,Teflon FEP)、聚四氟乙烯 (Polytetrafluoroethene,PTFE)、铁氟龙(Teflon)或是尼龙(Nylon)之一组成。
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软性扁平电缆结构,其包括:数个金属传输线、一第一绝缘外套和一第二绝缘外套。数个该金属传输线彼此平行设置,包含至少一电源线以及数个信号线,该电源线用来传输电源,数个该信号线用来传输数据信号。该第一绝缘外套包覆数个该金属传输线。该第二绝缘外套包覆该第一绝缘外套,且该第二绝缘外套的外表面设置有压印图案,该压印图案包含在俯视方向上与数个该金属传输线延伸方向不平行的数条弯折线。
依据本发明实施例,该软性扁平电缆结构另包含一金属遮蔽层,用于隔离该第一绝缘外套和该第二绝缘外套,且该金属遮蔽层对数个该金属传输线形成金属屏蔽。
依据本发明实施例,该软性扁平电缆结构另包含一接地线,平行于数个该金属传输线,位于该第一绝缘外套的一侧,该接地线被该第二绝缘外套包覆。
依据本发明实施例,该第一绝缘外套和该第二绝缘外套分别是由聚乙烯(polyethylene,PE)、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PVC)、热塑性弹性体(Thermoplastic Elastomer,TPE)、热塑性聚氨酯(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TPU)、热塑性橡胶(thermoplastic rubber,TPR)、热塑性聚烯烃(Thermoplastic Polyolefin,TPO)、聚氨酯(Polyurethane,PUR)、聚丙烯(Polypropylene,PP)、聚烯烃(Polyolefins,PO)、PVDF(PolyVinyliDene Fluoride)、乙烯一三氟氯乙烯共聚物 (Ethylene-chlorotrifluororthylene copolymer,ECTFE)、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ethylene-tetra-fluoro-ethylene,ETFE)、铁氟龙聚全氟乙丙烯树脂(Teflon Fluorinated ethylene propylene,Teflon FEP)、聚四氟乙烯(Polytetrafluoroethene,PTFE)、铁氟龙(Teflon)或是尼龙(Nylon)之一组成。
本发明实施例又公开了一种软性扁平电缆电连接器固定结构,其包含:一电连接器以及软性扁平电缆结构。该电连接器包含一基座、一电路板、数个端子和一外壳。该间隔件组接于该基座上,该间隔件具有数个收容槽。该电路板具有数个导电部以及数个连接部,数个导电部电性连接对应的连接部。数个该端子的一端穿过对应的收容槽并连接于数个连接部。该外壳组接于该基座。该软性扁平电缆结构包含前述的软性扁平电缆结构。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实施例软性扁平电缆结构可以透过加大金属传输线尺寸搭配更换绝缘外套材质或将绝缘外套发泡的方式改善扁平电缆在高速数据信号传输的损耗,并提高电源线的耐电流规格,因此本实施例可以增加扁平电缆信号传输的距离与改善扁平电缆尺寸不易缩小的问题。此外,本实施例的电源线也可以单独变更尺寸规格,电源线尺寸规格不需要与信号线相同,透过电源线的尺寸规格变更提高电源线的耐电流能力。此外,本实施例的绝缘外套外表面设置有压印图案,该压印图案包含在俯视方向上与数个该金属传输线延伸方向不平行的数条弯折线,可以在不增加扁平电缆宽度的条件下增加软性扁平电缆的表面积,提高软性线材的散热能力,进而提高软性扁平电缆的耐电流能力,因此本实施 例的软性扁平电缆结构可以改善尺寸不易缩小的问题。此外本实施例亦提供一种增加高速数据信号传输距离与改善扁平电缆尺寸不易缩小的软性扁平电缆电连接器固定结构。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内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软性扁平电缆电连接器固定结构的分解图。
图2是本发明的软性扁平电缆结构第一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3是本发明的软性扁平电缆结构第二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4是本发明的软性扁平电缆结构第三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5是本发明的软性扁平电缆结构第四实施例的剖面图。
本发明实施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成的具体功能、目的,列举较具体的实施例,继以图式、图号详细说明如后。
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式,用以例示本发明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发明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顶」、「底」、「水平」、「垂直」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发明,而非用以限制本发明。
请一并参考图1,图1为本发明的软性扁平电缆电连接 器固定结构1的分解图。软性扁平电缆电连接器固定结构1包含电连接器10以及软性扁平电缆结构20。软性扁平电缆结构20插设于电连接器10。电连接器10可以是符合HDMI/USB3.0/USB3.1/Display Port/SATA等数据率(data rate)大于1Gb/s规格的连接器。
电连接器10包含一基座12、一电路板14、一间隔件15、数个端子16和一外壳18。间隔件15组接于基座12上,间隔件15具有数个收容槽152。电路板14具有数个导电部142以及数个连接部144,数个导电部142电性连接对应的连接部144。数个端子16的一端穿过对应的收容槽152并连接于数个连接部144。外壳18组接于基座12。
请参阅图2,图2是本发明的软性扁平电缆结构20a第一实施例的剖面图。软性扁平电缆结构20a包括数个金属传输线22、数个第一绝缘外套241和一第二绝缘外套242。数个金属传输线22彼此平行设置,包含至少一电源线222以及数个信号线224,电源线222用来传输电源,信号线224用来传输数据信号。金属传输线22的剖面呈圆形。每一第一绝缘外套241包覆于其中之一的金属传输线22。第二绝缘外套242环绕数个第一绝缘外套241,且第二绝缘外套242的两侧外表面设置有压印图案248。在此实施例中,金属传输线22可以包含用于接地的接地线。软性扁平电缆结构20的数个金属传输线22突出于第二绝缘外套242和第一绝缘外套241。当软性扁平电缆结构20a插设于电连接器10时,突出的金属传输线22可接触于电路板14的对应导电部142。压印图案248可以是数条并行线图案,或是数条曲线,或是规则排列的圆形、椭圆形、三角形、方形、菱形、正六边形的图案等等,也可以是不规则排列的图案,或是连续数个凸点。较佳地,本实施例的第二绝缘 外套242外表面设置有压印图案248,压印图案248包含在俯视方向A上与数个金属传输线22延伸方向B不平行的数条弯折线225。数条弯折线225可以是形成于第二绝缘外套242外表面的凹槽或是凸条。本实施例的软性扁平电缆结构20a可以在不增加扁平电缆宽度的条件下增加软性扁平电缆结构20a的表面积,提高软性线材的散热能力,进而提高软性扁平电缆的耐电流能力。因此本实施例的软性扁平电缆结构20a可以改善尺寸不易缩小的问题。压印图案248可以使用自动压合设备直接在第二绝缘外套242的外表面压印产生。
第一绝缘外套241和第二绝缘外套242的材质并不相同。较佳地,第一绝缘外套241和第二绝缘外套242可以是聚乙烯(polyethylene,PE)、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PVC)、热塑性弹性体(Thermoplastic Elastomer,TPE)、热塑性聚氨酯(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TPU)、热塑性橡胶(thermoplastic rubber,TPR)、热塑性聚烯烃(Thermoplastic Polyolefin,TPO)、聚氨酯(Polyurethane,PUR)、聚丙烯(Polypropylene,PP)、聚烯烃(Polyolefins,PO)、PVDF(PolyVinyliDene Fluoride)、乙烯一三氟氯乙烯共聚物(Ethylene-chlorotrifluororthylene copolymer,ECTFE)、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ethylene-tetra-fluoro-ethylene,ETFE)、铁氟龙聚全氟乙丙烯树脂(Teflon Fluorinated ethylene propylene,Teflon FEP)、聚四氟乙烯(Polytetrafluoroethene,PTFE)、铁氟龙(Teflon)或是尼龙(Nylon)等耐热绝缘材料。而金属传输线22可以是极薄的镀锡扁平铜线。
请参阅图3,图3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软性扁平电缆结构20b剖面图。软性扁平电缆结构20b包括数个金属传输线22、数个第一绝缘外套241、一第二绝缘外套242、一第三绝缘外套243和金属遮蔽层26。 数个金属传输线22彼此平行设置,包含至少一电源线222以及数个信号线224,电源线222用来传输电源,信号线224用来传输数据信号。金属传输线22的剖面呈圆形。每一第一绝缘外套241包覆于其中之一的金属传输线22。第三绝缘外套243包覆数个第一绝缘外套241,且第二绝缘外套242包覆第三绝缘外套243。第二绝缘外套242环绕数个第一绝缘外套241,且第二绝缘外套242的两侧外表面设置有压印图案248。在此实施例中,用于接地的接地线221平行于数个金属传输线22,位于第三绝缘外套243的一侧。接地线221被第二绝缘外套242包覆。金属遮蔽层26用于隔离第二绝缘外套242和第三绝缘外套243,且金属遮蔽层26对数个金属传输线22形成金属屏蔽,接地线221电性接触金属遮蔽层26。金属遮蔽层26可以是金属网或是金属薄片。软性扁平电缆结构20的数个金属传输线22突出于第二绝缘外套242和第一绝缘外套241。当软性扁平电缆结构20b插设于电连接器10时,突出的金属传输线22可接触于电路板14的对应导电部142。压印图案248可以是数条并行线图案,或是数条曲线,或是规则排列的圆形、椭圆形、三角形、方形、菱形、正六边形的图案等等,也可以不规则排列的图案,或是连续数个凸点。较佳地,本实施例的第二绝缘外套242外表面设置有压印图案248,压印图案248包含在俯视方向A上与数个金属传输线22延伸方向B不平行的数条弯折线225。数条弯折线225可以是形成于第二绝缘外套242外表面的凹槽或是凸条。本实施例的软性扁平电缆结构20b可以在不增加扁平电缆宽度的条件下增加软性扁平电缆结构20b的表面积,提高软性线材的散热能力,进而提高软性扁平电缆的耐电流能力。因此本实施例的软性扁平电缆结构20b可以改善尺寸不易缩小的问题。压印图案248可以使用自动压合设备直接在第二绝缘外套242的外表面压印产生。
第一绝缘外套241、第二绝缘外套242和第三绝缘外套243的材质并不相同。较佳地,第一绝缘外套241、第二绝缘外套242和第三绝缘外套243可以是聚乙烯(polyethylene,PE)、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PVC)、热塑性弹性体(Thermoplastic Elastomer,TPE)、热塑性聚氨酯(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TPU)、热塑性橡胶(thermoplastic rubber,TPR)、热塑性聚烯烃(Thermoplastic Polyolefin,TPO)、聚氨酯(Polyurethane,PUR)、聚丙烯(Polypropylene,PP)、聚烯烃(Polyolefins,PO)、PVDF(PolyVinyliDene Fluoride)、乙烯一三氟氯乙烯共聚物(Ethylene-chlorotrifluororthylene copolymer,ECTFE)、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ethylene-tetra-fluoro-ethylene,ETFE)、铁氟龙聚全氟乙丙烯树脂(Teflon Fluorinated ethylene propylene,Teflon FEP)、聚四氟乙烯(Polytetrafluoroethene,PTFE)、铁氟龙(Teflon)或是尼龙(Nylon)等耐热绝缘材料。而金属传输线22可以是极薄的镀锡扁平铜线。
请参阅图4,图4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软性扁平电缆结构20c剖面图。软性扁平电缆结构20c包括数个传输线组21、数个第一绝缘外套241和一第二绝缘外套242。每一传输线组21包含数个金属传输线22,数个金属传输线22彼此平行设置,包含至少一电源线222以及数个信号线224,电源线222用来传输电源,信号线224用来传输数据信号。金属传输线22的剖面呈圆形。每一传输线组21的其中至少两个金属传输线22被数个第一绝缘外套241包覆,每一传输线组21的其余金属传输线22设置于第一绝缘外套241的一旁。第二绝缘外套242包覆数个传输线组21,且第二绝缘外套242的外表面设置有压印图案248。第二绝缘外套242包覆数个第一绝缘外套241,第二 绝缘外套242包覆每一传输线组21中未被第一绝缘外套241包覆的其余金属传输线22。每一传输线组21中,用于包覆至少两个金属传输线22的两个第一绝缘外套241是相互接触。
在此实施例中,用于接地的接地线221平行于数个金属传输线22,位于第一绝缘外套241的一侧。在本实施例中,每一组传输线组21包含两条金属传输线22以及一条接地线221。接地线221被第二绝缘外套242包覆。金属遮蔽层26用于隔离第一绝缘外套241和第二绝缘外套242,且金属遮蔽层26对数个金属传输线22形成金属屏蔽。金属遮蔽层26可以是金属网或是金属薄片。每一组传输线组21亦可以包含三条以上的金属传输线22和一条接地线221。且每一传输线组21的金属传输线22皆被第一绝缘外套241包覆,而每一组传输线组21的第一绝缘外套241又被金属遮蔽层26环绕。但是每一传输线组21的接地线221未被第一绝缘外套241和金属遮蔽层26包覆。
软性扁平电缆结构20c的数个金属传输线22突出于第二绝缘外套242和第一绝缘外套241。当软性扁平电缆结构20c插设于电连接器10时,突出的金属传输线22可接触于电路板14的对应导电部142。压印图案248可以是数条并行线图案,或是数条曲线,或是规则排列的圆形、椭圆形、三角形、方形、菱形、正六边形的图案等等,也可以不规则排列的图案,或是连续数个凸点。较佳地,本实施例的第二绝缘外套242外表面设置有压印图案248,压印图案248包含在俯视方向A上与数个金属传输线22延伸方向B不平行的数条弯折线225。数条弯折线225可以是形成于第二绝缘外套242外表面的凹槽或是凸条。本实施例的软性扁平电缆结构20c可以在不增加扁平电缆宽度的条件下增加软性扁平电缆结构20c的表面积,提高软性线材的散热能力,进 而提高软性扁平电缆的耐电流能力。因此本实施例的软性扁平电缆结构20c可以改善尺寸不易缩小的问题。压印图案248可以使用自动压合设备直接在第二绝缘外套242的外表面压印产生。
第一绝缘外套241和第二绝缘外套242的材质并不相同。较佳地,第一绝缘外套241和第二绝缘外套242可以是聚乙烯(polyethylene,PE)、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PVC)、热塑性弹性体(Thermoplastic Elastomer,TPE)、热塑性聚氨酯(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TPU)、热塑性橡胶(thermoplastic rubber,TPR)、热塑性聚烯烃(Thermoplastic Polyolefin,TPO)、聚氨酯(Polyurethane,PUR)、聚丙烯(Polypropylene,PP)、聚烯烃(Polyolefins,PO)、PVDF(PolyVinyliDene Fluoride)、乙烯一三氟氯乙烯共聚物(Ethylene-chlorotrifluororthylene copolymer,ECTFE)、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ethylene-tetra-fluoro-ethylene,ETFE)、铁氟龙聚全氟乙丙烯树脂(Teflon Fluorinated ethylene propylene,Teflon FEP)、聚四氟乙烯(Polytetrafluoroethene,PTFE)、铁氟龙(Teflon)或是尼龙(Nylon)等耐热绝缘材料。而金属传输线22可以是极薄的镀锡扁平铜线。
请参阅图5,图5是本发明的软性扁平电缆结构20d第四实施例的剖面图。软性扁平电缆结构20d包括数个金属传输线22、一第一绝缘外套241和一第二绝缘外套242。数个金属传输线22彼此平行设置,包含至少一电源线222以及数个信号线224,电源线222用来传输电源,信号线224用来传输数据信号。金属传输线22的剖面呈圆形。第一绝缘外套241包覆金属传输线22。第二绝缘外套242环绕第一绝缘外套241,且第二绝缘外套242的两侧外表面设置有压印图案248。在此实施例中,用于接地的接地线221平 行于数个金属传输线22,位于第一绝缘外套241的一侧。接地线221被第二绝缘外套242包覆。金属遮蔽层26用于隔离第一绝缘外套241和第二绝缘外套242,且金属遮蔽层26对数个金属传输线22形成金属屏蔽。金属遮蔽层26可以是金属网或是金属薄片。软性扁平电缆结构20d的数个金属传输线22突出于第二绝缘外套242和第一绝缘外套241。当软性扁平电缆结构20d插设于电连接器10时,突出的金属传输线22可接触于电路板14的对应导电部142。压印图案248可以是数条并行线图案,或是数条曲线,或是规则排列的圆形、椭圆形、三角形、方形、菱形、正六边形的图案等等,也可以不规则排列的图案,或是连续数个凸点。较佳地,本实施例的第二绝缘外套242外表面设置有压印图案248,压印图案248包含在俯视方向A上与数个金属传输线22延伸方向B不平行的数条弯折线225。数条弯折线225可以是形成于第二绝缘外套242外表面的凹槽或是凸条。本实施例的软性扁平电缆结构20d可以在不增加扁平电缆宽度的条件下增加软性扁平电缆结构20d的表面积,提高软性线材的散热能力,进而提高软性扁平电缆的耐电流能力。因此本实施例的软性扁平电缆结构20d可以改善尺寸不易缩小的问题。压印图案248可以使用自动压合设备直接在第二绝缘外套242的外表面压印产生。
第一绝缘外套241和第二绝缘外套242的材质并不相同。较佳地,第一绝缘外套241和第二绝缘外套242可以是聚乙烯(polyethylene,PE)、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PVC)、热塑性弹性体(Thermoplastic Elastomer,TPE)、热塑性聚氨酯(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TPU)、热塑性橡胶(thermoplastic rubber,TPR)、热塑性聚烯烃(Thermoplastic Polyolefin,TPO)、聚氨酯(Polyurethane,PUR)、聚丙烯(Polypropylene, PP)、聚烯烃(Polyolefins,PO)、PVDF(PolyVinyliDene Fluoride)、乙烯一三氟氯乙烯共聚物(Ethylene-chlorotrifluororthylene copolymer,ECTFE)、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ethylene-tetra-fluoro-ethylene,ETFE)、铁氟龙聚全氟乙丙烯树脂(Teflon Fluorinated ethylene propylene,Teflon FEP)、聚四氟乙烯(Polytetrafluoroethene,PTFE)、铁氟龙(Teflon)或是尼龙(Nylon)等耐热绝缘材料。而金属传输线22可以是极薄的镀锡扁平铜线。
本发明实施例软性扁平电缆结构可以透过加大金属传输线尺寸搭配更换绝缘外套材质或将绝缘外套发泡的方式改善扁平电缆在高速数据信号传输的损耗,并提高电源线的耐电流规格,因此本实施例可以增加扁平电缆信号传输的距离与改善扁平电缆尺寸不易缩小的问题。此外,本实施例的电源线也可以单独变更尺寸规格,电源线尺寸规格不需要与信号线相同,透过电源线的尺寸规格变更提高电源线的耐电流能力。此外,本实施例的绝缘外套外表面设置有压印图案,该压印图案包含在俯视方向上与数个该金属传输线延伸方向不平行的数条弯折线,可以在不增加扁平电缆宽度的条件下增加软性扁平电缆的表面积,提高软性线材的散热能力,进而提高软性扁平电缆的耐电流能力,因此本实施例的软性扁平电缆结构可以改善尺寸不易缩小的问题。此外本实施例亦提供一种增加高速数据信号传输距离与改善扁平电缆尺寸不易缩小的软性扁平电缆电连接器固定结构。
综上所述,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但该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该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