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线路间接法带电导线修补线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65819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输电线路间接法带电导线修补线夹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电线路导线保护金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输电线路间接法带电 导线修补线夹。
背景技术
输电线路舞动较频繁,造成导线损伤较多,一般修补导线的采用接续管、预绞丝或 绑线缠绕法,都需要停电或等电位带电进行。当导线严重损伤超过《架空输电线路检修规 程》规定值的,构成紧急或重大缺陷的,必须立即采取停电接续;而满足等电位带电作业条 件的导线一般损伤,可以直接修补,但是受供电可靠性指标影响,输电线路停电困难,等电 位带电作业空气间隙小,不满足带电作业的要求,大部分导线损伤不能及时修补,因此修补 导线一般损伤一直是输电线路运行维护中的难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输电线路间接法带电导线修补线夹,不受停电时 间、作业环境限制快速修补导线一般损伤。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输电线路间接法带电导线修补线夹,其特征在于,包括静触片、动触片、螺栓,长 150 250mm的C形静触片内分布两个动触片,动触片与螺栓端部相连接,与螺栓连接的螺 母设置在C形静触片底部。所述的静触片为铝合金材料,内表面设置有合金砂。所述的动触片上设有弧形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钩状静触片内层衬有高强度合金 砂,增大摩擦力和接触面积,确保线夹紧固,防止松动;2)采用间接带电法不直接接触导 线,悬挂式安装修补导线;3)不受停电时间、作业环境、作业人员、工器具使用限制,结构简 单,适用范围广、操作方便快捷。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侧视图。图中1_静触片2-动触片3-螺栓4-螺母5-合金砂6-弧形槽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说明见图1,图2,输电线路间接法带电导线修补线夹,包括静触片1、动触片2、螺栓3, 长150 250mm的C形静触片1内分布两个动触片2,动触片2与螺栓3端部相连接,与螺 栓3连接的螺母4设置在C形静触片1底部。静触片1 一般为高强度、高导电性能的铝合金材料,与修补导线型号、材质相一致,其内表面设置有合金砂5。动触片2上表面设有弧形 槽6,方便夹持导线,防止滑脱。本实用新型主要适应输电线路同塔双回或多回线线路中,通过线夹的C形钩状结 构很方便的搭挂导线损伤部位,紧固损伤部位松散导线、增大接触面积,从而实现处理导线 损伤目的。当按常规接续管、预绞丝或绑线缠绕法修补导线无法进行时,采用高空车、绝缘 软梯等方法,把操作人员(一人)送到带电作业的安全距离范围内,配合绝缘操作杆,直接 将本装置搭挂导线损伤部位,紧固螺母4,完成修补。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需注意的是1、安装前查好导线材质和截面积,选择合适的修补线夹。2、用高空车或悬挂软梯将操作人员送至安全位置。3、在线夹内涂上导电膏,在绝缘杆上悬挂线夹,并传递给操作人员。4、操作人员对准导线损伤部位,挂上线夹,调整导线结合紧密,分别旋转紧固螺 栓,推动动触片贴近导线,旋进中,应注意调整好动触片,保持动触片与导线紧密接触,直至 最后旋紧。
权利要求输电线路间接法带电导线修补线夹,其特征在于,包括静触片、动触片、螺栓,长150~250mm的C形静触片内分布两个动触片,动触片与螺栓端部相连接,与螺栓连接的螺母设置在C形静触片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电线路间接法带电导线修补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静 触片为铝合金材料,内表面设置有合金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电线路间接法带电导线修补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 触片上设有弧形槽。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输电线路导线保护金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输电线路间接法带电导线修补线夹,其特征在于,包括静触片、动触片、螺栓,长150~250mm的C形静触片内分布两个动触片,动触片与螺栓端部相连接,与螺栓连接的螺母设置在C形静触片底部。所述的静触片为铝合金材料,内表面设置有合金砂。所述的动触片上设有弧形槽。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钩状静触片内层衬有高强度合金砂,增大摩擦力和接触面积,确保线夹紧固,防止松动;2)采用间接带电法不直接接触导线,悬挂式安装修补导线;3)不受停电时间、作业环境、作业人员、工器具使用限制,结构简单,适用范围广、操作方便快捷。
文档编号H01R11/14GK201656012SQ201020162329
公开日2010年11月24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19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19日
发明者刘君, 孙道军, 肖平, 胡绍刚, 韩春成 申请人: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鞍山供电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