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式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69543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旋转式开关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旋转式开关,特别是涉及一种组装结构改良的旋转式开关。
背景技术
旋转式开关用于设置在一电子设备,并且可供操作切换以产生不同的电气讯号。参阅图1,为中国台湾新型证书号M370818(申请案号098214710)所公开的旋转式 开关200,其包括一垫圈210、一旋转钮220、一接触片230、一底座240以及一空心钉250。底座240顶部往下凹陷形成有一圆形的凹部246,凹部246内设有一方形的轴孔 241以及围绕轴孔241的一共同接点242、一第一接点243及一第二接点244。空心钉250为金属材质制成并且具有一横断面呈矩形的第一段251以及一连接第 一段251并且横段面呈圆管状的第二段252,空心钉250通过第一段251穿设于底座240的 轴孔241并且第二段252伸入凹部246内。旋转钮220呈盘状并且设有一轴孔221,且旋转钮220的底面往下凸出形成有数个 凸柱(图未示),旋转钮220的外周面则呈锯齿状。旋转钮220通过轴孔221套设伸入底座 240的凹部246内的空心钉250的第二段252,且当旋转钮220套设在空心钉250的第二段 252时,第二段252部分往上凸出旋转钮220。接触片230为导电材质制成的片状结构并且具有一环部231以及数个分别由环部 231内侧与环部231外侧往同一个圆周方向延伸出的第一臂部233与第二臂部234,且环 部231形成有数个穿孔232。环部231通过穿孔232套设在旋转钮220底面的凸柱而结合 在旋转钮220上并且位于底座240与旋转钮220之间,当旋转钮220带动接触片230相对 于底座240旋转时,接触片230的第一臂部233末端持续与共同接点242保持接触,接触片 230的第二臂部234末端则视旋转钮220所旋转的角度而与第一接点243或第二接点244 接触,从而产生不同的电气讯号。垫圈210设有一套孔211而可供套设空心钉250凸出旋转钮220的第二段252而 位于旋转钮220上方。以往这种底座240、旋转钮220、接触片230、垫圈210通过空心钉250结合成一体 时,是通过施力将空心钉250凸出旋转钮220的第二段252局部段往下冲压,使其产生变形 而压制于垫圈210上方,借此轴向迫紧底座240、旋转钮220、接触片230与垫圈210。然而,由于空心钉250与底座240是分离的组件,所以,组装时会多出空心钉250 与底座240结合的工序,除此之外,当空心钉250凸出旋转钮220的第二段252局部段受力 产生变形时,较无法控制其变形的方向,容易产生垫圈210局部区域有被变形的空心钉250 压迫到而另一处的局部区域没有被压迫到的情形,而且,由于空心钉250为金属材质而较 坚硬,当其被冲压变形时,也无法确保其变形的程度能完全紧密地迫紧于垫圈210。
发明内容为解决前述以往旋转式开关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节省组装工序的旋转式开关。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装结合时,能提供较确实的轴向压迫力 的旋转式开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功效与优点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旋转式开关包含一底座、一旋转件以及一导接件。该底座包括一座体、 一设置于该座体的轴部、都设置于该座体并且外露的一第一导接部、数个第二导接部、数个 第三导接部,该第一导接部、所述第二导接部、所述第三导接部围绕该轴部。该旋转件设有 一穿孔,该旋转件通过该穿孔套设于该轴部而能相对于该底座旋转。该导接件设置于该旋 转件并且能随该旋转件相对于该座体旋转,该导接件具有数个与该第一导接部接触的第一 接触端以及数个用于与所述第二导接部、第三导接部接触的第二接触端。该轴部一体成 型地连接该座体,且该轴部穿设于该旋转件的穿孔并且局部凸出该旋转件而能受热径向变 形,限制该旋转件使其不脱离该底座。进一步地,该旋转式开关还包含一垫圈单元,该垫圈单元设有一套孔,该轴部具有 一由该座体往上延伸的第一段、一由该第一段往上延伸的第二段以及一由该第二段往上延 伸的第三段,该旋转件的穿孔套设于该第一段,该垫圈单元通过该套孔套设于该轴部的第 二段,使该旋转件位于该底座与该垫圈单元之间,该第二段与该第三段为非圆形断面,该第 三段凸出该垫圈单元而能受热径向变形。进一步地,该第三段的断面轮廓小于该第二段的断面轮廓。进一步地,该轴部第一段的断面轮廓呈圆形,该旋转件的穿孔为对应该第一段的 一圆孔,该轴部第二段的断面轮廓呈矩形,该垫圈单元的套孔为对应该第二段的一矩形孔。进一步地,该垫圈单元包括一具弹性并且面向该旋转件的第一垫圈层以及一连接 该第一垫圈层并且为金属材质的第二垫圈层,该套孔贯穿该第一垫圈层与该第二垫圈层。进一步地,该垫圈单元为一弹簧垫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一方面通过轴部与座体一体成型而节省轴部与座体 的组装工序,另一方面,通过轴部受热加压变形,也能提供对组装结合于底座上的组件较确 实并且完整的轴向压迫力。

图1是以往的旋转式开关的分解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旋转式开关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图3是该较佳实施例的一底座的俯视示意图;图4是该较佳实施例的一旋转件的仰视立体图;图5是该较佳实施例的组合立体图;图6是该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图7是该较佳实施例的变化态样的剖视图,其中,垫圈单元为一弹簧垫圈。图2至图7中1.底座;11.座体;110.凸缘;111.内顶面;12.轴部;121.第一 段;122.第二段;123.第三段;13.第一导电铜片;131.第一导接部;132.外置端;14.第二 导电铜片;140.第一区段;141.第二导接部;142.外置端;15.第三导电铜片;150.第二区 段;151.第三导接部;152.外置端;2.旋转件;21.转盘;210.环状凹槽;211.穿孔;212.外周面;22.定位柱;3.导接件;31.环部;311.定位孔;32.第一臂部;321.第一接触端; 33.第二臂部;331.第二接触端;4.垫圈单元;41.第一垫圈层;42.第二垫圈层;43.套孔; 5.弹簧垫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一个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参阅图2,本实用新型旋转式开关的一个较佳实施例包含一底座1、一旋转件2、一 导接件3以及一垫圈单元4。底座1包括一座体11、一轴部12、一第一导接部131与数个第二、第三导接部141、 151。座体11为绝缘材质制成并且具有一凹陷的内顶面111,且座体11的顶面位于内顶面 111的周围还往上凸出形成有一环型的凸缘110,轴部12由座体11的内顶面111 一体成型 地往上延伸形成,且轴部12具有一与座体11的内顶面111 一体成型地往上延伸的第一段 121、一由第一段121往上延伸的第二段122以及一由第二段122往上延伸的第三段123,在 本实施例中,第一段121的横向断面为圆形,第二段122与第三段123的横向断面为矩形, 且第三段123的横向断面轮廓小于第二段122的横向断面轮廓,换句话说,轴部12的第二 段122比第三段123粗。参阅图2、图3,第一导接部131、第二导接部141与第三导接部151设置在座体11 并且外露,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接部131为一第一导电铜片13埋设在座体11并且局部外 露于座体11的内顶面111而界定出,更详细的说,第一导电铜片13埋设在座体11内并且 在座体11的内顶面111外露出一围绕轴部12的环状区域而界定出第一导接部131,第一导 电铜片13的另一外置端132外露可供焊接固定在电路板(图未示)上。第二导接部141 为一第二铜片14埋设在座体11并且局部外露于座体11的内顶面111而界定出,更详细的 说,第二导电铜片14埋设在座体11内并且在座体11的内顶面111外露出一呈弧形的第一 区段140以及数个第一齿部,第一区段140位于第一导接部131的外围并且同样围绕轴部 12,所述第一齿部由第一区段140往远离轴部12的方向彼此相间隔地凸出而界定出第二导 接部141,第二导电铜片14另一外置端142露出座体11外而可供焊接固定在电路板上。第 三导接部151为一第三导电铜片15埋设在座体11并且局部外露于座体11的内顶面111 而界定出,更详细的说,第三导电铜片15埋设在座体11并且在座体11的内顶面111外露 出一成弧形的第二区段150以及数个第二齿部,第二区段150位于第一导接部131的外围 并且同样围绕轴部12,且第一区段140与第二区段150大致位于相同直径的圆周上,所述第 二齿部由第二区段150往远离轴部12的方向彼此相间隔地凸出而界定出第三导接部151, 第三导电铜片15另一外置端152露出座体11外而可供焊接固定在电路板上。参阅图2、图4,旋转件2包括一转盘21、数个由转盘21底面往下凸出的定位柱22 以及一由转盘21底面凹陷并且围绕定位柱22的环状凹槽210,且转盘21设有一轴向贯穿 的穿孔211,转盘21是以其底面朝向底座1并且通过穿孔211套设在轴部12的第一段121 而结合在底座1,因而能相对于底座1旋转,且如图6所示,当旋转件2结合在底座1时,底 座1的凸缘110伸入旋转件2的环状凹槽210内。且本实施例的转盘21具有一呈锯齿状 的外周面212,方便动力传动而带动转盘21旋转,当旋转件2套设在底座1的轴部12时,轴 部12的第一段121位于转盘21的穿孔211内而第二段122与第三段123往上凸出旋转件
52。参阅图2,导接件3在本实施例中为一导电铜片,其包括一环部31、数个由环部31 延伸的第一臂部32与第二臂部33,以及数个分别形成在第一臂部32与第二臂部33的第一 接触端321与第二接触端331。环部31形成有数个定位孔311。所述第一臂部32由环部 31所述定位孔311的位置往内沿圆周方向延伸呈弧形,所述第一接触端321分别为所述第 一臂部32的末段往下弯折而形成。所述第二臂部33由环部31所述定位孔311的位置往 外沿与第一臂部32相同的圆周方向延伸呈弧形,所述第二接触端331分别为所述第二臂部 33的末段往下弯折而形成,换句话说,第一臂部32与第二臂部33分别位于环部31的内侧 与外侧。参阅图2、图3、图4、图6,导接件3通过定位孔311套设在旋转件2的定位柱22 而结合在旋转件2的底面,所以,当导接件3结合在旋转件2的底面并且旋转件2结合在底 座1时,导接件3位于底座1与旋转件2之间,此时,位于第一臂部32的第一接触端321与 位于座体11内顶面111的第一导接部131接触,而第二臂部33的第二接触端331则能与 座体11内顶面111的第二导接部141或第三导接部151接触,换句话说,当旋转件2带动 导接件3相对于底座1旋转时,第一臂部32的第一接触端321与座体11内顶面111的第 一导接部131保持接触,而第二臂部33的第二接触端331则是视旋转件2所旋转的角度而 与第二导接部141或第三导接部151接触,从而达到提供不同电气讯号的效果。参阅图2、图5、图6,垫圈单元4在本实施例中包括一第一垫圈层41以及一第二垫 圈层42,第一垫圈层41为具有弹性的硅胶材质,第二垫圈层42为金属材质,垫圈单元4的 成型方式可以是先成型出第二垫圈层42之后,再通过射出或其它结合方式形成第一垫圈 层41,且垫圈单元4设有一贯穿第一垫圈层41与第二垫圈层42的套孔43,套孔43为一矩 形孔,垫圈单元4通过套孔43套设在轴部12的第二段122而位于旋转件2的转盘21顶面 并且第一垫圈层41面向旋转件2而第二垫圈层42远离旋转件2。当底座1、旋转件2、导接件3与垫圈单元4结合成一体时,轴部12第三段123往 上凸出垫圈单元4,所以,本实施例通过加热第三段123,使第三段123软化产生径向变形后 形成类似螺丝头部的结构压制覆盖在垫圈单元4上,除了将垫圈单元4限制在旋转件2的 转盘21上以外,也对旋转件2与垫圈单元4产生朝向底座1的轴向压迫作用,避免旋转件 2由底座1脱离。前述加热轴部12的第三段123使其软化变形的作业,可通过一安装在一机台并且 被加热的轴杆进行,通过机台驱动轴杆往下移动,对轴部12的第三段123加热同时加压,便 能使第三段123软化变形。关于垫圈单元,如图7所示,也可以是弹簧垫圈5。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轴部12 —体成型在底座1,省去了轴部12与底座 1结合的组合程序,除此之外,由于轴部12通过热压软化产生径向变形而压制在垫圈单元 4 (或弹簧垫圈5),相较于以往通过冲压的做法,也能对垫圈单元4 (或弹簧垫圈5)以及旋 转件2提供较确实以及完全的压迫,因此确实能达成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权利要求一种旋转式开关,包含一底座,包括一座体、一设置于该座体的轴部、都设置于该座体并且外露的一第一导接部、数个第二导接部、数个第三导接部,该第一导接部、所述第二导接部、所述第三导接部围绕该轴部;一旋转件,设有一穿孔,该旋转件通过该穿孔套设于该轴部而能相对于该底座旋转;一导接件,设置于该旋转件并且能随该旋转件相对于该座体旋转,该导接件具有数个与该第一导接部接触的第一接触端以及数个用于与所述第二导接部、第三导接部接触的第二接触端,其特征在于该轴部一体成型地连接该座体,且该轴部穿设于该旋转件的穿孔并且局部凸出该旋转件而能受热径向变形,限制该旋转件使其不脱离该底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开关,其特征在于该旋转式开关还包含一垫圈单元, 该垫圈单元设有一套孔,该轴部具有一由该座体往上延伸的第一段、一由该第一段往上延 伸的第二段以及一由该第二段往上延伸的第三段,该旋转件的穿孔套设于该第一段,该垫 圈单元通过该套孔套设于该轴部的第二段,使该旋转件位于该底座与该垫圈单元之间,该 第二段与该第三段为非圆形断面,该第三段凸出该垫圈单元而能受热径向变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式开关,其特征在于该第三段的断面轮廓小于该第二 段的断面轮廓。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式开关,其特征在于该轴部第一段的断面轮廓呈圆形, 该旋转件的穿孔为对应该第一段的一圆孔,该轴部第二段的断面轮廓呈矩形,该垫圈单元 的套孔为对应该第二段的一矩形孔。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式开关,其特征在于该垫圈单元包括一具弹性并且面 向该旋转件的第一垫圈层以及一连接该第一垫圈层并且为金属材质的第二垫圈层,该套孔 贯穿该第一垫圈层与该第二垫圈层。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式开关,其特征在于该垫圈单元为一弹簧垫圈。
专利摘要一种旋转式开关,包含一底座、一旋转件以及一导接件,底座包括一座体、一设置于座体的轴部、都设置于座体并且外露的一第一导接部、数个第二导接部、数个第三导接部,旋转件设有一穿孔,旋转件通过穿孔套设于轴部而能相对于底座旋转;第一导接部、所述第二导接部、所述第三导接部围绕轴部,导接件设置于旋转件并且能随旋转件相对于座体旋转,导接件具有数个与第一导接部接触的第一接触端以及数个与所述第二导接部、第三导接部接触的第二接触端,轴部一体成型地连接座体,且轴部穿设于旋转件的穿孔并且局部凸出旋转件而能受热径向变形,限制旋转件使其不脱离底座。
文档编号H01H19/58GK201689814SQ20102022278
公开日2010年12月29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11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11日
发明者洪文仁 申请人:台湾美琪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