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阀控制用多位置转换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70088阅读:3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磁阀控制用多位置转换开关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换开关,特别涉及一种对轨道车辆上的受电弓和集电靴升 降电磁阀进行控制的多位置转换开关。
背景技术
目前高速轨道车辆的受电方式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通过受电弓受电,一种是通 过集电靴受电,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采用受电弓和集电靴组合的方式。受电弓和集电靴的 升降是通过电磁阀进行控制的,而电磁阀则通过转换开关进行控制。以前用于对轨道车辆受电弓和集电靴升降电磁阀进行控制的多位置转换开关,其 开关触点不具有产生脉冲供电方式的能力,只能实现单一的常供电电磁阀的常通电控制, 而对于采用脉冲供电方式的电磁阀,则需要另外使用延时继电器或电子延时装置进行控 制,电路和逻辑控制均较复杂。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电磁阀控制用多位置转 换开关,不但可以实现对脉冲式电磁阀的脉冲供电控制,同时可以实现常供电式电磁阀的 常通电控制。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磁阀控制用多位置转换开关,开关设置一旋转手柄,所述旋转手柄设置有N 个角度位置,其中至少一个角度位置为自复位位置,其余的角度位置为自保持位置,在所述 开关内相应设置有多层辅助触点,所述旋转手柄在不同角度位置触发不同的辅助触点形成 多种用于控制相应的电磁阀动作的逻辑组合。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在所述旋转手柄上设置有用于锁定所述旋转手柄 旋转的钥匙锁定开关。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旋转手柄设置六个角度位置,依顺序分别为 升弓、升弓保持、OFF、收靴、升靴保持和升靴,其中,升弓保持、OFF、收靴、升靴保持四个角度 位置为自保持位置,升弓和升靴角度位置为自复位位置,且各自恢复到相邻的升弓保持和 升靴保持位置。所述辅助触点为七层,其中三层所述辅助触点与车辆中央控制单元连接,一层所 述辅助触点用于控制升靴脉冲电磁阀,一层所述辅助触点用于控制收靴脉冲电磁阀,一层 所述辅助触点用于控制升弓继电器,一层所述辅助触点用于控制升靴继电器。所述旋转手柄的升弓、升靴、收靴三个角度位置同时触发相应的与所述车辆中央 控制单元连接的所述三层辅助触点。所述收靴、升靴及升弓三个角度位置为延时转动位置,其中延时转动为手动控制。所述旋转手柄在升靴保持和收靴两个角度位置之间时,或所述旋转手柄在升弓保 持和OFF两个角度位置之间时,所有辅助触点均不接通。[0013]所述钥匙锁定开关对升弓保持、OFF、升靴保持三个角度位置进行锁定。综上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磁阀控制用多位置转换开关,设置多个角度位置, 通过开关手柄旋转固定到不同位置或在某一角度位置进行自复位,进而触发不同的辅助触 点形成多功能逻辑组合。本开关可以方便实现对城轨车辆中的脉冲式电磁阀的脉冲供电 控制,也可同时方便实现常供电式电磁阀的常通电控制,本开关使用方便,逻辑灵活,通过 巧妙的固定位置和自复位逻辑组合设计,可以避免脉冲式电磁阀通常依赖延时继电器获得 供电脉冲的弊端,同时也可以方便实现对车辆采用集电靴和受电弓两种供电方式的控制转 换。

图1是电磁阀控制用多位置转换开关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开关的旋转角度示意图;图3是开关的逻辑控制图;图4是轨道车辆受电弓和集电靴升降控制的应用实例电路结构图;图5是轨道车辆中央控制单元电路结构图。如图1至图5所示,转换开关1,升弓常供电电磁阀2,升靴脉冲电磁阀3,收靴脉冲 电磁阀4,旋转手柄5,辅助触点6,中央控制单元7。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一种电磁阀控制用多位置转换开关,用于对轨道车辆受电弓的升弓常供电电磁 阀2,集电靴的升靴脉冲电磁阀3和收靴脉冲电磁阀4进行控制。如图1至图3所示,转换开关1,在转换开关1上设置一旋转手柄5,旋转手柄5设 置有六个角度位置,依顺序分别为升弓(-90度)、升弓保持(-45度)、0FF(0度)、收靴(45 度)、升靴保持(90度)和升靴(135度),在转换开关内相应设置有七层辅助触点6。其中,升弓保持(-45度)、0FF(0度)、收靴(45度)、升靴保持(90度)四个角度 位置为自保持位置,升弓(-90度)和升靴(135度)两个角度位置为自复位位置,且各自恢 复到相邻的升弓保持(-45度)和升靴保持(90度)位置。如图1至图5所示,辅助触点6为七层,其中,第5、6、7三层辅助触点6与车辆中 央控制单元7连接,用于向车辆中央控制单元7发送相应的信号;第1层辅助触点6用于控 制升靴脉冲电磁阀3,第4层辅助触点6用于控制收靴脉冲电磁阀4,第3层辅助触点6用 于控制升弓继电器PanR,第2层辅助触点6用于控制升靴继电器CCDRR。收靴、升靴及升弓三个角度位置为手动延时转动位置。旋转手柄5在不同角度位置触发不同的辅助触点6就会形成多种用于控制相应的 电磁阀动作的逻辑组合。如图3所示,下面对各种逻辑组合进行详细说明当旋转手柄5在OFF(0度)位置,第5层辅助触点6的接线端子9、10接通;手柄 在OFF (0度)至收靴(45度)位置过程中,第5层辅助触点6接线端子9、10始终保持接通; 当旋转手柄5保持在收靴(45度)时,第4层辅助触点6接线端子7、8接通,第5层辅助触点6接线端子9、10接通;当旋转手柄5在收靴(45度)至升靴保持(90度)过程中时,所 有辅助触点6都不接通;当旋转手柄5保持在升靴保持(90度)位置或升靴保持(90度) 至升靴(135度)过程中时,第2层辅助触点6接线端子3、4接通和第6层辅助触点6接线 端子11、12接通;当旋转手柄5保持在升靴(135度)时,第1层辅助触点6接线端子1、2 接通,第2层辅助触点6接线端子3、4接通,第6层辅助触点6接线端子11、12接通;旋转 手柄5在升靴(135度)位置可向升靴保持(90度)位置自动复位,离开升靴(135度)位 置后第1层辅助触点6接线端子1、2不再接通,旋转手柄5自动复位后保持在升靴保持(90 度)位置,此时可手动旋转手柄5回到收靴(45度)、0FF(0度)位置。通过上述可知,开关 第1层触点1、2和第4层触点7、8可控制电源产生脉冲电磁阀需要的供电脉冲,保证脉冲 电磁阀的可靠工作。当旋转手柄5在0FF(0度)到升弓保持(-45度)过程中,所有辅助触点6都不接 通;当旋转手柄5保持在升弓保持(-45度)或在升弓保持(-45度)至升弓(-90度)过程 中时,第3层辅助触点6接线端子5、6接通,第7层触点接线端子13、14接通;当手柄在-90 度位置时,第3层触点接线端子5、6接通,第7层接线端子13、14接通,第4层辅助触点6 接线端子7、8接通;旋转手柄5在升弓(-90度)位置可向升弓保持(-45度)位置自动复 位,离开升弓(-90度)位置后第4层触点7、8不再接通,旋转手柄5自动复位后保持在升 弓保持(-45度)位置,此时可手动旋转手柄回到0FF(0度)位置。通过上述可知,开关第 4层触点7、8可控制电源产生脉冲电磁阀需要的供电脉冲。在旋转手柄5上设置有用于锁定旋转手柄5旋转的钥匙锁定开关8,钥匙锁定开关 8对升弓保持、OFF、升靴保持三个角度位置进行锁定。操作开关前,必须插入钥匙并在将钥 匙旋转在解锁位置,开关在升弓保持(-45度)、升靴保持(90度)、0FF(0度)位置可以将 钥匙旋转在锁定位置,拔出钥匙,从而锁定开关的这两个角度,不允许操作,防止人员无意 识的磕碰导致这两个位置产生误操作。如图4和图5所示,下面详细描述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升靴操作旋转手柄5处投入钥匙并旋转钥匙到解锁位置后,将开关由0FF(0度) 位置旋转至升靴(135度)位置,保持开关在升靴(135度)位置维持Is以上时间(“升靴” 位置为自复位,不能松手),触点3、4接通,升靴继电器线圈CCDRR得电;触点1、2接通使两 个升靴脉冲电磁阀3得电,集电靴得到升靴空气压力,集电靴升起;触点11、12导通,升靴信 息送入列车中央控制单元7,用于提供监控信号。Is后松手,开关自复位到升靴保持(90度)位置,触点1、2断开,从而使升靴脉冲 电磁阀3断电,集电靴通过空气压力仍旧维持升靴;触点3、4仍旧接通,CXDRR升靴继电器 线圈得电;触点11、12仍旧导通,升靴信息送入列车中央控制单元7 ;在升靴保持(90度) 位置旋转钥匙到锁定位置并拔出钥匙后,升靴保持(90度)位置锁定,不允许开关操作。收靴操作投入转换开关钥匙并旋转钥匙到解锁位置后,将开关从升靴保持(90 度)位置,旋转至收靴(45度)位置,在收靴(45度)位置保持Is以上时间,触点7、8接通, 两个收靴脉冲电磁阀4得电,集电靴得到收靴空气压力,集电靴进行收靴;触点9、10接通, 收靴信息送入列车中央控制单元7,用于提供监控信号。继续旋转开关至OFF (0度)位,从而使两个收靴脉冲电磁阀4失电,完成完整的收 靴操作;触点9、10继续接通,收靴信息送入列车中央控制单元7,用于提供监控信号。[0037]升弓操作旋转手柄5处投入钥匙并旋转钥匙到解锁位置后,将开关从0FF(0度) 位置,旋转至升弓(-90度)位置,保持开关在升弓(-90度)位置维持Is以上时间(“升 弓”位置为自复位,为保证集电靴正常收靴,不能松手),触点5、6接通,升弓继电器PanR线 圈得电,从而使升弓常供电电磁阀2得电,受电弓升起;触点13、14接通,升弓信息送入列车 中央控制单元7,用于提供监控信号。Is后松手开关将自复位到升弓保持(-45度)位置,触点5、6继续接通,升弓继电 器PanR线圈得电,升弓常供电电磁阀2继续得电,维持受电弓升起;触点13、14继续接通, 升弓信息送入列车中央控制单元7,用于提供监控信号。在升弓保持(-45度)位置,将钥匙旋转至锁定状态后拔出钥匙,升弓保持(-45 度)位置被锁定,不允许开关操作,受电弓正常升起。降弓操作旋转手柄5处投入钥匙并旋转钥匙到解锁位置后,将开关从升弓保持 (-45度)位,旋转至0FF(0度)位,触点5、6断开,升弓继电器PanR线圈失电,从而使升弓 常供电电磁阀2失电,受电弓降下;触点9、10接通,降弓信息送入列车中央控制单元7,用 于提供监控信号。如上所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所给出的方案内容,可以衍生出类似的技术方案。但 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 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电磁阀控制用多位置转换开关,开关设置一旋转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 手柄设置有N个角度位置,其中至少有一个角度位置为自复位位置,其余的角度位置为自 保持位置,在所述开关内相应设置有多层辅助触点,所述旋转手柄在不同角度位置触发不 同的辅助触点形成多种用于控制相应的电磁阀动作的逻辑组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阀控制用多位置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旋转手 柄上设置有用于锁定所述旋转手柄旋转的钥匙锁定开关。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磁阀控制用多位置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 手柄设置六个角度位置,依顺序分别为升弓、升弓保持、OFF、收靴、升靴保持和升靴,其中, 升弓保持、OFF、收靴、升靴保持四个角度位置为自保持位置,升弓和升靴角度位置为自复位 位置,且各自恢复到相邻的升弓保持和升靴保持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阀控制用多位置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触点 为七层,其中三层所述辅助触点与车辆中央控制单元连接,一层所述辅助触点用于控制升 靴脉冲电磁阀,一层所述辅助触点用于控制收靴脉冲电磁阀,一层所述辅助触点用于控制 升弓继电器,一层所述辅助触点用于控制升靴继电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磁阀控制用多位置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手柄 的升弓、升靴、收靴三个角度位置同时触发相应的与所述车辆中央控制单元连接的所述三 层辅助触点。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阀控制用多位置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靴、升靴 及升弓三个角度位置为延时转动位置,用于延时断开相应的辅助触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磁阀控制用多位置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靴、升靴 及升弓三个角度位置的延时转动为手动控制。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阀控制用多位置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手柄 在升靴保持和收靴两个角度位置之间时,或所述旋转手柄在升弓保持和OFF 两个角度位置 之间时,所有辅助触点均不接通。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阀控制用多位置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钥匙锁定 开关对所述旋转手柄的升弓保持、OFF、升靴保持三个角度位置进行锁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磁阀控制用多位置转换开关,一种电磁阀控制用多位置转换开关,设置一旋转手柄,旋转手柄设置有N个角度位置,其中至少有一个角度位置为自复位位置,其余的角度位置为自保持位置,在所述开关内相应设置有多层辅助触点,旋转手柄在不同角度位置触发不同的辅助触点形成多种用于控制相应的电磁阀动作的逻辑组合。本开关可以方便实现对城轨车辆中的脉冲式电磁阀的脉冲供电控制,也可以方便实现常供电式阀的常通电控制,本开关使用方便,逻辑灵活,通过巧妙的固定位置和自复位逻辑组合设计,可以避免脉冲式电磁阀通常依赖延时继电器获得供电脉冲的弊端,同时也可以方便实现对车辆采用集电靴和受电弓两种供电方式的控制转换。
文档编号H01H19/54GK201859798SQ20102023276
公开日2011年6月8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22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22日
发明者吴冬华, 张红江, 赖森华 申请人: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