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盖式防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74125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滑盖式防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尘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电子装置的输入/输出端口的滑盖式防尘装置。
背景技术
科技进步,电子装置(如计算机)已成为大多数人生活的一部份,其中又以计算机 最为普及,再加上各式计算机周边设备仅需通过连接器插接计算机主机即能运行,因此,越 来越多的计算机在壳体上设有输入/输出端口(I/Oport),方便插接各周边设备,据此扩充 计算机的实用性及灵活运用程度。以笔记本式计算机为例,笔记本式计算机的I/O port多是直接裸露于笔记本式计 算机的外侧,方便使用者插拔各式连接器。然而,裸露的I/O port没有遮蔽物,因此灰尘容 易进入I/O port,影响连接器与各1/0 port接触的灵敏度。鉴于灰尘进入1/0 port会影响连接器及各周边设备的效能,现有如中国台湾公告 号为M274558的新型专利的「笔记本式计算机防尘机构」,其包含入风口、滤网、空气压缩风 扇、空气通道以及出风口,其中,入风口开设在笔记本式计算机一侧,滤网张设在入风口处, 空气通道则衔接入风口,空气压缩风扇设置于空气通道内,当空气由入风口进入空气通道 后,即由滤网将其过滤,并透过空气压缩风扇加压,而使笔记本式计算机内部压力保持大于 外部压力,以避免外部灰尘进入,另外,出风口则开设于笔记本式计算机的连接端口的相对 位置处,用以排出空气,当使用连接端口时,可阻挡灰尘通过连接端口进入笔记本式计算机 内部。但是现有的防尘机构结构复杂,且构件众多,在制造上及装配上都是一项成本负 担,实有改善的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就是在提供一种滑盖式防尘装 置,以解决现有的输入/输出端口的防尘机构结构复杂、且构件众多,在制造上及装配上都 是一项成本负担的缺陷。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出一种滑盖式防尘装置,适用于电子装置的输入/输 出端口,其包含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及滑盖单元。第一壳体设置于电子装置一侧,且具有第 一导轨,第二壳体覆设于第一壳体,且第二壳体与第一壳体间形成一端具有开口的容置空 间。第二壳体邻近开口位置处设有至少一个连接端口开口对应电子装置的输入/输出端 口,且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沿容置空间的两侧缘界定有第二导轨。滑盖单元设置于容置空 间,此滑盖单元沿第一导轨及第二导轨滑移,以遮蔽或显露连接端口开口。其中,滑盖单元至少包含连动件、限位片及门片。限位片与连动件相对的一侧边连 接,且限位片设于第一导轨。门片与连动件相对的一侧边连接,且门片的两端远离连动件位 置处分别设置凸柱对应第二导轨。限位片在第一导轨内滑移,使门片根据凸柱沿第二导轨滑移以遮蔽或显露连接端口开口。其中,门片根据第一枢轴与连动件的一侧边连接,使门片与连动件以第一枢轴为 轴心相对转动。其中,限位片根据第二枢轴与连动件相对第一枢轴的另一侧边连接,使限位片与 连动件以第二枢轴为轴心相对转动。其中,第一枢轴的两端凸露于门片的两侧边,并与凸柱相对应。且第一壳体对应限 位片位置设有限位孔,限位片对应限位孔位置设有拨控件。拨控件沿限位孔位移,带动凸 柱、第一枢轴的两端及门片沿第二导轨滑移。其中,第一导轨的至少一侧轨壁内缘还设有至少一个定位部,且限位片设有至少 一个卡制件对应定位部。卡制件卡合于定位部,使门片遮蔽连接端口开口。其中,第一导轨邻近开口位置还设有至少一个限位柱,且限位片设有至少一个卡 合部对应限位柱。卡合部卡合于限位柱,使门片收合于容置空间内。综上所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滑盖式防尘装置,其可具有一个或多个下述优点(1)所述滑盖式防尘装置根据连杆带动原理,仅须凭借外力推移拨控件即能开启 或闭合门片,当门片开启使I/O port显露,则使用者可随意插拔连接器;当门片闭合,即遮 蔽I/O port以防止灰尘进入,结构简单,且在使用上相当便利。(2)所述滑盖式防尘装置不需额外加装电子器件,仅以简单构件即能达到使I/O port防尘的效果,成本低且组装容易,有利于生产制造。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滑盖式防尘装置的分解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滑盖式防尘装置的动作示意图一;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滑盖式防尘装置的动作示意图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滑盖式防尘装置的第一壳体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滑盖式防尘装置的滑盖单元示意图;以及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滑盖式防尘装置的第二壳体示意图。主要符号说明1为防尘装置,10为第一壳体,11为第一导轨,12为限位孔,13为 第一定位部,14为限位柱,15为第二定位部,20为第二壳体,21为连接端口开口,22为第二 导轨,221为第一定位槽,222为第二定位槽,30为滑盖单元,31为门片,311为凸柱,32为连 动件,321为第一枢轴,322为第二枢轴,33为限位片,331为拨控件,332为卡制件,333为卡 合部,40为容置空间,41为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相关附图,说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滑盖式防尘装置的实施例,为使便于 理解,下述实施例中的相同组件以相同的符号标示来说明。参照图1,其为本实用新型的滑盖式防尘装置的分解图。图中,防尘装置1包含第 一壳体10、第二壳体20及滑盖单元30,第一壳体10具有第一导轨11,且滑盖单元30设置 于第一壳体10与第二壳体20之间。其中,第二壳体20设有连接端口开口 21,滑盖单元30 包含门片31、连动件32及限位片33,且门片31与限位片33分别与连动件32的两侧边连接,门片31远离连动件32的两端分别设有凸柱31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0以笔记 本式计算机的基座下壳表示,但并不以此为限,还可以是基座上壳,或桌式计算机等具有输 入/输出端口(I/O port)的电子装置外壳,且连接端口开口 21对应于笔记本式计算机的 输入/输出端口(图未示)。参照图2,其为本实用新型的滑盖式防尘装置的动作示意图一。图中,第二壳体20 覆设于第一壳体10上,且第一壳体10与第二壳体20间形成容置空间40。容置空间40靠 近连接 端口开口 21位置具有开口 41。滑盖单元20设置于容置空间40内,且门片31朝向 开口 41方向。第一壳体10与第二壳体20沿容置空间40的两侧缘界定有第二导轨22,且 凸柱311顶抵第二导轨22。参照图2及图3,其中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滑盖式防尘装置的动作示意图二。当需 要使用连接端口开口 21时,使门片31根据凸柱311沿第二导轨22朝向容置空间40方向 滑移,并将门片31收合于容置空间40内,由此显露出连接端口开口 21 (如图2所示)。当 不需使用连接端口开口 21时,只需要使门片31根据凸柱311沿第二导轨22朝向开口 41 外侧方向滑移,即能遮蔽连接端口开口 21,从而防止灰尘进入。参照图4,其为本实用新型的滑盖式防尘装置的第一壳体示意图。第一壳体10设 有第一导轨11,而在第一导轨11内设有限位孔12,并且第一导轨11的两侧轨壁内缘分别 设有第一定位部13,且第一导轨11靠近限位孔12的一端的两侧分别设有限位柱14。在 本实施例中,第一导轨11设置于第一壳体10上,但并不以此为限,还可设置于第二壳体20 上。参照图4及图5,其中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滑盖式防尘装置的滑盖单元示意图。图 5中,门片31根据第一枢轴321与连动件32的一侧边枢接,限位片33根据第二枢轴322与 连动件32的另一侧边枢接。根据这种设置,门片31能够以第一枢轴321为轴心相对连动 件32转动,且限位片33也能够以第二枢轴322为轴心相对连动件32转动。第一枢轴321 的两端凸露于门片31两端并与凸柱311相对。限位片33的一面上设有拔控件331与限位孔12相对应。限位片33两侧远离第 二枢轴322的位置设有卡制件332对应第一定位部13,靠近第二枢轴322位置凹设有卡合 部333对应限位柱14。在本实施例中,卡制件332具有弹性,当限位片33在第一导轨11内 滑移时,卡制件332受挤压而顶抵第一导轨11内壁。当限位片33位移到卡制件332对应 第一定位部13位置时,卡制件332根据弹性回复力恢复并顶抵第一定位部13,产生明显的 定位段落感。参照图5及图6,其中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滑盖式防尘装置的第二壳体示意图。图 6中,第二壳体20设有连接端口开口 21,且在第二壳体20与第一壳体10所界定出的第二 导轨22的两端分别设有对应于凸柱311的第一定位槽221以及对应于第一枢轴321的两 端的第二定位槽222。参照图2,当需要使用连接端口开口 21时,将拨控件331朝向远离开口 41方向推 移。由于第二导轨22的限制,再加上第一枢轴321及第二枢轴322所提供的自由度,使门 片31的凸柱311及第一枢轴321的两端得以沿着第二导轨22位移,则限位片33朝向第一 导轨11内部退缩,进而把门片31收合于容置空间40内。此时,卡合部333卡合于限位柱 14,限制限位片33继续退缩,且同时第一枢轴321两端卡合于第二定位槽22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轨11的两个轨壁内缘相对第一定位部13远离开口 41的位置还分别设有第二定 位部15对应卡制件332,当卡合部333卡合于限位柱14时,卡制件332卡合于第二定位部 15,产生明显的定位段落感(如图4、5所示)。再次参照图3,当不需使用连接端口开口 21时,将拔控件331朝向开口 41方向推 移,使门片31朝向开口 41方向移动并遮蔽连接端口开口 21。此时,卡制件332卡合于第一 定位部13,而完成定位,且凸柱311卡合于第一定位槽221限制门片31位移,达到防止灰尘 进入连接端口开口 21的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滑盖式防尘装置,可以通过简单结构即达到输入/输出端口的 防尘效果,并能减少生产成本及组装工序。以上所述仅为举例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任何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与范畴, 而对其进行的等效修改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中。
权利要求一种滑盖式防尘装置,适用于电子装置的输入/输出端口,其特征在于包含第一壳体,设置于所述电子装置的一侧,且具有第一导轨,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远离所述开口的一端;第二壳体,覆设于所述第一壳体,且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间形成一端具有开口的容置空间,所述第二壳体邻近所述开口位置处设有至少一个连接端口开口对应所述电子装置的输入/输出端口,且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沿所述容置空间的两侧缘界定有第二导轨;以及滑盖单元,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所述滑盖单元沿所述第一导轨及所述第二导轨滑移,以遮蔽或显露所述连接端口开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盖式防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盖单元至少还包含连动件;限位片,与所述连动件的一侧边连接,且所述限位片设于所述第一导轨;及门片,与所述连动件的另一侧边连接,且所述门片的两端远离所述连动件位置处分别 设置至少一个凸柱对应所述第二导轨,所述限位片在所述第一导轨内滑移,使所述门片根 据所述凸柱沿所述第二导轨滑移以遮蔽或显露所述连接端口开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滑盖式防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门片根据第一枢轴与所述连 动件的一侧边连接,使所述门片与所述连动件以所述第一枢轴为轴心相对转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滑盖式防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片根据第二枢轴与所述 连动件相对所述第一枢轴的另一侧边连接,使所述限位片与所述连动件以所述第二枢轴为 轴心相对转动。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滑盖式防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枢轴的两端凸露于所述 门片的两侧边,并与所述凸柱相对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滑盖式防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对应所述限位片的 位置设有限位孔,且所述限位片对应所述限位孔的位置设有拨控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滑盖式防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拨控件能够沿所述限位孔位 移,带动所述凸柱、所述第一枢轴的两端及所述门片沿所述第二导轨滑移。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滑盖式防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轨的至少一侧轨壁内 缘还设有至少一个定位部,且所述限位片设有至少一个卡制件对应所述定位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滑盖式防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门片遮蔽所述连接端口开 口时,所述卡制件卡合于所述定位部。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滑盖式防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轨邻近所述开口位 置还设有至少一个限位柱,且所述限位片设有至少一个卡合部对应所述限位柱,当所述门 片收合于所述容置空间时,所述卡合部卡合于所述限位柱。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滑盖式防尘装置,适用于电子装置的输入/输出端口,其包含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及滑盖单元。第一壳体设于电子装置一侧且具有第一导轨,第二壳体覆设于第一壳体并形成一端具有开口之容置空间。第二壳体邻近开口位置处设有至少一个连接端口开口对应输入/输出端口,且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沿容置空间的两侧缘界定有第二导轨。滑盖单元设置于容置空间,其包含连动件、限位片及门片。限位片与连动件相对一侧边连接,且限位片设于第一导轨。门片与连动件相对的一侧边连接,且门片两端远离连动件位置分别设置凸柱对应第二导轨,当限位片在第一导轨内滑移,使门片根据凸柱沿第二导轨滑移以遮蔽或显露连接端口开口。
文档编号H01R13/52GK201732325SQ201020294708
公开日2011年2月2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13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13日
发明者温远华 申请人:精英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