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高温导气传感器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78810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耐高温导气传感器电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专用电缆,特别涉及一种适合于石油工程、采矿、水利等行业 极端环境下检测系统与传感器相连配套使用的耐高温导气传感器电缆。
背景技术
耐高温导气传感器电缆具有传输通信信号、传导压力位移信息的功能,同时具备 优良的抗电磁干扰和机械抗拉力功能。而普通的导气传感器电缆一般无法承受高低温,油、 酸浸泡等极端环境。发明内容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耐高温导气传感器电缆。其耐温 等级-60°C +200°C。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耐高温导气传感器电缆, 其特征在于包括在镀锡铜导电线芯外设置一层聚全氟乙丙烯绝缘层构成的绝缘线,在聚 全氟乙丙烯导气管外围排列五根绝缘线、三根聚全氟乙烯填充芯构成缆芯,在缆芯外依次 设有聚四氟乙烯薄膜第一层内衬层、编织玻璃丝内护套、镀锡圆铜线编织的屏蔽层、聚四氟 乙烯薄膜第二层内衬层及聚全氟乙丙烯护套。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耐高温导气传感器电缆,是一种耐受极端环境的传感器连 接专用电缆,导体线芯为电阻率低的镀锡铜导体,不但保证导体的电性能,而且具有良好的 可焊性和抗腐蚀性。绝缘层为聚全氟乙丙烯,不仅保证了电缆的电绝缘性能,而且确保电缆 在极端环境下拥有耐化学稳定性和机械物理性能。导气管采用与绝缘层一致的聚全氟乙丙 烯,确保导气管拥有与绝缘层相同的材料性能并具有准确的液位、压力监测能力。填充芯采 用与绝缘层一致的聚全氟乙丙烯,填充芯的添加使得电缆的结构稳定,保持了整体的圆整 度及性能一致性,而且采用管状结构,减少了电缆的重量和材料消耗。第一内衬层采用聚四 氟乙烯薄膜,既保证了电缆的圆整度,又起到保护作用,而且薄膜厚度很薄,保证了电缆的 整体外径。编织型内护套采用玻璃丝编织,除提供很高的机械强度外,还拥有较高的电绝缘 性能,较好的化学稳定性的耐热性,并且吸湿性小。编织型屏蔽采用镀锡圆铜线编织,加工 工艺采用多股编织形式增加了柔软性,且减小了外径,高编织密度使得该产品具有非常好 的抗电磁干扰能力,同时又能起到保护作用。第二内衬层采用聚四氟乙烯薄膜,在保证电 缆的圆整性要求,同时又起到隔离作用。护套采用聚全氟乙丙烯,其具有高度的耐热性,突 出的耐油性、耐溶剂和耐磨性,良好的耐湿性和耐辐照性,优良的抗氧化性和耐低温性等特 点ο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耐高温导气传感器电缆,包括在镀锡铜导电线芯1-1外挤制一层聚全 氟乙丙烯绝缘层1-2构成的绝缘线1,在聚全氟乙丙烯导气管2外围排列五根绝缘线1、三 根聚全氟乙烯填充芯3构成缆芯,缆芯经绞合后在其外依次绕包聚四氟乙烯薄膜第一层内 衬层4、编织玻璃丝内护套5、编织镀锡铜线屏蔽层6、聚四氟乙烯薄膜第二层内衬层7及挤 制一层聚全氟乙烯护套8。
权利要求1. 一种耐高温导气传感器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在镀锡铜导电线芯(1-1)外设置一 层聚全氟乙丙烯绝缘层(1-2)构成的绝缘线(1 ),在聚全氟乙丙烯导气管(2)外围排列五根 绝缘线(1)、三根聚全氟乙烯填充芯(3)构成缆芯,在缆芯外依次设有聚四氟乙烯薄膜第一 层内衬层(4)、编织玻璃丝内护套(5)、镀锡圆铜线编织的屏蔽层(6)、聚四氟乙烯薄膜第二 层内衬层(7)及聚全氟乙丙烯护套(8)。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耐高温导气传感器电缆,它包括在镀锡铜导电线芯外设置一层聚全氟乙丙烯绝缘层构成的绝缘线,在聚全氟乙丙烯导气管外围排列五根绝缘线、三根聚全氟乙烯填充芯构成缆芯,在缆芯外依次设有聚四氟乙烯薄膜第一层内衬层、编织玻璃丝内护套、镀锡圆铜线编织的屏蔽层、聚四氟乙烯薄膜第二层内衬层及聚全氟乙丙烯护套。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具有良好的可焊性和抗腐蚀性。保证了电缆的电绝缘性能,确保电缆在极端环境下拥有耐化学稳定性和机械物理性能。确保导气管拥有与绝缘层相同的材料性能并具有准确的液位、压力监测能力。具有高度的耐热性,突出的耐油性、耐溶剂和耐磨性,良好的耐湿性和耐辐照性,优良的抗氧化性和耐低温性等特点。
文档编号H01B5/10GK201838350SQ20102057178
公开日2011年5月18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22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22日
发明者于健, 党政, 张洪泉, 李晓明, 蒋慧, 陈芳伟, 韩愚 申请人:天津六〇九电缆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