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82831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转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转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接器,尤其涉及一种连接于插头与插座间的转接器。背景技术
市面上的电子产品设有Docking插座以实现电源传输,这些电子产品深受大众喜 爱且便于使用,如搭配具有DC插座使用,可以扩大该电子产品的功能,然现有技术中未发 现有由DC插座与Docking插头组成的转接器。有必要设计一种转接器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的转接器。为达成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转接器,其包括插 头及插座,插头包括第一本体及设于第一本体上的第一端子组,插座包括第二本体及设于 第二本体上的第二端子组,所述插头为矩形状,插座设有圆形的插接孔,且第一端子组与第 二端子组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本体包括主体部,主体部设有前端面及与前端面相对的后端面,插接孔 自前端面向后凹设,主体部设有自后端面向前延伸至插接孔的通孔、自后端面向前延伸的 第一、第二收容槽及向后延伸的定位柱,第一、第二收容槽均与插接孔相连通。所述第一本体还包括固定于主体部后端的后盖,后盖包括一凹陷、自凹陷向前延 伸的圆孔、第一、第二通槽及定位孔,圆孔与通孔相对齐贯通,第一、第二通槽与第一、第二 收容槽相对齐贯通,定位孔与主体部的定位柱相固定。所述第一端子组包括第一接触端子、搭接端子、转接端子及第二接触端子,第一接 触端子为圆柱形并设有一定位圈,定位圈向后抵压在插接孔的内壁上,用以限制第一接触 端子向后移动,第一接触端子延伸入插接孔内并向后穿过后盖的圆孔,搭接端子包括固持 在第一收容槽及第一收容槽内的第一固持部及自第一固持部向后延伸出后盖的第一连接 脚;第二接触端子包括固持于第二收容槽及第二通槽的第三固持部、自第三固持部前端向 后弯折并凸伸入插接孔的弹性臂及自第三固持部向后延伸出后盖的第三连接脚;转接端子 包括固持于后盖凹陷内的第二固持部、自第二固持部向后弯折延伸的连接部及自连接部向 内侧延伸的第二连接脚,转接端子第二固持部设有与第一接触端子相固定的固定孔。所述第二本体包括基部及自基部延伸的矩形对接部,对接部上凹设有矩形插接 口,第二端子组包括固定在基部内的定位部、自定位部一端延伸的接触部及自定位部另一 端延伸的第四连接脚,接触部排布于插接口的内壁上并暴露于插接口内,用以与对接连接 器连接。所述转接器包括两条软导线,第一端子组的转接端子、第二接触端子的第一及第 三连接脚分别与第二端子组的第四连接脚通过软导线一一相连,使得第一、第二端子组之 间形成电性连接。接器包括包覆第一、第二本体的金属外壳,插头、插座及软导线分别收容于 金属外壳内。所述金属外壳包括第一外壳及与第一外壳相固定的端盖,第一外壳包括分别相连 的前端壁、后端壁、上、下侧壁及底壁,上、下侧壁设有若干凸耳,所述端盖中部开设有长方 形的缺口及底部两侧分别设有与凸耳相卡合的若干凹槽,第二本体的对接部穿过缺口,左 壁设有向上凸伸的挡止柱,挡止柱顶端设有倒勾部,在前后方向上,第一本体被夹持在前端 壁与挡止柱之间,在左右方向上,第一本体被夹持在倒勾部与左壁之间。所述转接器包括绝缘内壳及包覆绝缘内壳的金属外壳,插头、插座收容于绝缘内 壳,绝缘内壳外表面涂设有与金属壳体内壁粘合的固体胶。所述转接器为电源转接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如下效果转接器插头为矩形状,插座设有圆形的 插接孔,使得转接器可插接于矩形插座与圆形插头之间,使用方便。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转接器的立体组合图。图2为图1所示转接器的部分立体分解图。图3与图2相似,但取自另一角度。图4为图1所示转接器的另一部分分解图。图5为图1所示转接器的又一部分立体分解图。图6与图5相似,但取自另一角度。图7为本实用新型转接器插座的立体分解图。图8为图7所示插座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0024]图9为本实用新型转接器插座的剖面视图。图10为本实用新型转接器另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转接器100的一端为标准DC (Direct current)插座接口,另一端为Docking连接器插头接口,所以该转接器100可用以连接在标 准DC插头(未图示)与Docking连接器插座(未图示)之间。其包括第一本体1、第二本 体2、分别收容于第一本体1及第二本体2内的导电端子、金属外壳4及软导线5。第一本 体1与第二本体2组成绝缘本体,金属外壳4包括第一外壳41及端盖42。请参阅图7及图8,并结合图5至图6所示,第一本体1包括大致成长方形的主体 部10及固定在主体部10后端的后盖11,主体部10包括前端面101、与前端面101相对的 后端面102、自前端面101向后凹设的插接孔103及自插接孔103向后延伸至后端面102的 通孔104,通孔104的半径较插接孔103小。主体部10设有自后端面102向前延伸的第一、 第二收容槽121、122及自后端面102左右两侧向后凸伸的一对定位柱125,第一、第二收容 槽121、122均与插接孔103相连通,并沿插接方向延伸设置,第一收容槽121位于第二收容 槽122上方。后盖11后端设有一凹陷110及自凹陷110向前贯穿的圆孔111,圆孔111的半径小于凹陷110,圆孔111与插接孔103相对齐贯通。后盖11下端设有前后贯通的第一、第二 通槽112、113,第一、第二通槽112、113分别与第一、第二收容槽121、122相对齐贯通,后盖 11下端左右两侧设有与定位柱125相固定的一对定位孔115。导电端子包括第一端子组31及与第一端子组31分别设置的第二端子组32,第一 端子组31与第一本体1组成DC插座,第一端子组31包括第一接触端子311、搭接端子312、 转接端子313及第二接触端子314,第一接触端子311为圆柱形且在靠近后端设有一位于外 侧的定位圈3110,搭接端子312包括固持于第一本体1的第一固持部3120及自第一固持部 3120向后端延伸的第一连接脚3121。转接端子313包括圆形的第二固持部3130、自第二固 持部3130向后垂直弯折延伸的连接部3131及自连接部3131向内侧倾斜延伸的第二连接 脚3132,第二固持部3130设有一固定孔3136,第二接触端子314包括平板状的第三固持部 3140、自第三固持部3140前端向后弯折延伸的弹性臂3141及自第三固持部3140向后延伸 的第三连接脚3142。第一端子组31的第一接触端子311由通孔104向前插入接插孔103内,使定位圈 3110向后抵压在插接孔103的内壁上,阻止第一接触端子311向后移动,搭接端子312的 第一固持部3120紧密固持于第一本体1第一收容槽121及第一通槽112内,第二接触端子 314的第三固持部3140固持于第二收容槽122及第二通槽113内,其弹性臂3141凸伸入 插接孔103内,第二接触端子314在插接孔103内与搭接端子312断开,当对接连接器(未 图示)插入时第二接触端子314的弹性臂3141向下与搭接端子312的第一固持部3120接 触形成电性连接。第一接触端子311的后端穿过后盖11的圆孔111,搭接端子312的第一 连接脚3121及第二接触端子34的第三连接脚3142向后延伸出第一本体1。转接端子313 的第二固持部3130固持于凹陷110内,第一接触端子311的后端穿过转接端子313的固定 孔3136并与固定孔3136相固定。参阅图4至图6所示,第二本体2与第一本体1均为单独设置,其包括平板状的基 部20及自基部20向前延伸的矩形对接部21,对接部21上凹设有朝前的矩形插接口 211, 基部20与对接部21相反的一侧设有与插接口 211相连通的两条狭槽201,在其他替换实施 方式中,第一、第二本体也可以为一体设置。第二端子组32与第二本体2组成Docking插头,第二端子组32包括若干第三端子 321,第三端子321包括固定在第二本体2基部20的狭槽201内的定位部(未图示)、自定 位部一端延伸的接触部3210及自定位部另一端延伸出第二本体2的第四连接脚3211 (参 阅图3),接触部3210排设于插接口 211的内底壁上,用以与Docking插座对接。参阅图3所示,转接端子313的第二连接脚3132及第二接触端子314的第三连接 脚3142使用两软导线5分别与两第三端子321的第四连接脚3211相连接,从而使第一端 子组31、第二端子组32之间建立电性连接,实现DC插座与Docking连接器插头之间电源信 号传输。所述软导线5由金属丝及包覆于金属丝的外部绝缘皮组成。进一步参阅图2至图4所示,第一外壳41环绕包覆第一本体1,第一外壳41设有 分别相连的前端壁4101、后端壁4102、上侧壁4103、下侧壁4104及左壁4105,前端壁4101 开设有一圆形接口 410,左壁4105设有向上凸伸的一对挡止柱411,挡止柱411较靠近前端 壁4101,挡止柱411顶端设有倒勾部412,第一本体1被夹持在前端壁4101与挡止柱411 之间,倒勾部412抵压在第一本体1的顶部,使第一本体1被左壁4105与倒勾部412限制无法左右移动,第一本体1同时被上、下侧壁4103、4104限制上下移动。插接孔103与圆形 接口 410相连通,DC插头插入时,先经过圆形接口 410后才进入插接孔103。左壁4105内 还设有向上凸伸的定位板413,上、下侧壁4103、4104分别设有若干凸耳414,定位板413较 靠近后端壁4102,与上、下侧壁4103、4104垂直相连,第二本体2被收容于第一外壳41并向 下抵压在定位板413上。端盖42为一长方形,其中部设有一长方形的缺口 421及底部两侧分别设有若干凹 槽422,端盖42在第一及第二本体1、2连同相应的端子组31、32分别组装于第一外壳41 后,扣合在第一外壳41的右侧面,第二本体2的对接部21自缺口 421延伸而出。凹槽422 与第一内壳41内的凸耳414相互卡合。请参阅图10所示的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的转接器200,该转接器200在金属 第一外壳61内部设置有一塑料内壳62,将挡止柱621、定位板623及凸耳6 都设置在塑 料内壳62上,在塑料内壳62的外侧壁涂上固体胶7后再收容固定于第一外壳61内,从而 制造简单,该转接器200同样可以达成与上述实施方式中转接器100相同的技术效果。综上所述,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不应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 范围,即凡是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 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转接器,其包括插头及插座,插头包括第一本体及设于第一本体上的第一端子 组,插座包括第二本体及设于第二本体上的第二端子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为矩形状, 插座设有圆形的插接孔,且第一端子组与第二端子组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包括主体部,主体部设有 前端面及与前端面相对的后端面,插接孔自前端面向后凹设,主体部设有自后端面向前延 伸至插接孔的通孔、自后端面向前延伸的第一、第二收容槽及向后延伸的定位柱,第一、第 二收容槽均与插接孔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还包括固定于主体部后 端的后盖,后盖包括一凹陷、自凹陷向前延伸的圆孔、第一、第二通槽及定位孔,圆孔与通孔 相对齐贯通,第一、第二通槽与第一、第二收容槽相对齐贯通,定位孔与主体部的定位柱相 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组包括第一接触端子、搭 接端子、转接端子及第二接触端子,第一接触端子为圆柱形并设有一定位圈,定位圈向后抵 压在插接孔的内壁上,用以限制第一接触端子向后移动,第一接触端子延伸入插接孔内并 向后穿过后盖的圆孔,搭接端子包括固持在第一收容槽及第一收容槽内的第一固持部及自 第一固持部向后延伸出后盖的第一连接脚;第二接触端子包括固持于第二收容槽及第二通 槽的第三固持部、自第三固持部前端向后弯折并凸伸入插接孔的弹性臂及自第三固持部向 后延伸出后盖的第三连接脚;转接端子包括固持于后盖凹陷内的第二固持部、自第二固持 部向后弯折延伸的连接部及自连接部向内侧延伸的第二连接脚,转接端子第二固持部设有 与第一接触端子相固定的固定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本体包括基部及自基部延伸 的矩形对接部,对接部上凹设有矩形插接口,第二端子组包括固定在基部内的定位部、自定 位部一端延伸的接触部及自定位部另一端延伸的第四连接脚,接触部排布于插接口的内壁 上并暴露于插接口内,用以与对接连接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器包括两条软导线,第一端子 组的转接端子、第二接触端子的第一及第三连接脚分别与第二端子组的第四连接脚通过软 导线一一相连,使得第一、第二端子组之间形成电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器包括包覆第一、第二本体的 金属外壳,插头、插座及软导线分别收容于金属外壳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外壳包括第一外壳及与第一 外壳相固定的端盖,第一外壳包括分别相连的前端壁、后端壁、上、下侧壁及左壁,上、下侧 壁设有若干凸耳,所述端盖中部开设有长方形的缺口及底部两侧分别设有与凸耳相卡合的 若干凹槽,第二本体的对接部穿过缺口,左壁设有向上凸伸的挡止柱,挡止柱顶端设有倒勾 部,在前后方向上,第一本体被夹持在前端壁与挡止柱之间,在左右方向上,第一本体被夹 持在倒勾部与左壁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何一项所述的转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器包括绝缘 内壳及包覆绝缘内壳的金属外壳,插头、插座收容于绝缘内壳,绝缘内壳外表面涂设有与金 属外壳内壁粘合的固体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转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器为电源转接器。
专利摘要一种转接器,其包括插头及插座,插头包括第一本体及设于第一本体上的第一端子组,插座包括第二本体及设于第二本体上的第二端子组,所述插头为矩形状,插座设有圆形的插接孔,且第一端子组与第二端子组电性连接,使得转接器可插接于矩形插座与圆形插头之间,使用方便。
文档编号H01R13/02GK201927758SQ201020643830
公开日2011年8月10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7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7日
发明者孟令杰, 朱志文, 胡金奎 申请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