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任意旋转的导接结构及插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97938阅读: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任意旋转的导接结构及插座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ー种导接结构,尤其涉及ー种可任意旋转的导接结构及插座。
背景技术
传统的插座例如壁插或延长式电源排插,通常都是固定的且多个并排在一起,以供多个插头同时使用。但是,若插座的间隔太短或某些插头的形状、体积等因素,可能会导致所有插座不能同时使用,因此对使用者造成不便。所以,提供较佳使用弹性的插座是有需求性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ー种可任意旋转的导接结构及ー种可任意旋转的插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ー种任意旋转的导接结构,包括至少两个圆柱形导电部、ー绝缘材料部以及至少两个导电端子。该两个圆柱形导电部沿着ー轴向分开排列,其中每ー圆柱形导电部的内表面与一导线的一端焊接住。该绝缘材料部通过注塑成型与该两个圆柱形导电部结合以构成ー圆轴状件。该两个导电端子分别对应该至少两个圆柱形导电部,且每ー导电端子部分地延伸出一圓弧接触部以配合触抵至其对应的圆柱形导电部的一外圆周面上,其中每ー导电端子能绕着其对应的圆柱形导电部旋转,且该圆弧接触部保持与该外圆周面接触及导通。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ー种任意旋转的插座,包含一圓板、一第一圆柱形导电部、一第二圆柱形导电部、一第三圆柱形导电部、一火线导电端子、一零线导电端子、一地线导电端子以及ー绝缘材料部。该圆板其上开设ー组三极插孔,该第一圆柱形导电部、该第二圆柱形导电部及该第三圆柱形导电部沿着ー轴向分开排列,其中该第一圆柱形导电部的内表面与一火线的一端焊接住,该第二圆柱形导电部的内表面与一零线的一端焊接住,该第三圆柱形导电部的内表面与一地线的一端焊接住。该绝缘材料部通过注塑成型与该第一圓柱形导电部、该第二圆柱形导电部及该第三圆柱形导电部结合以构成ー圆轴状件位于该圆板之下。该火线导电端子、该零线导电端子及该地线导电端子分别部分地延伸出一第一圓弧接触部以配合触抵至该第一圆柱形导电部的外圆周面上、一第二圆弧接触部以配合触抵至该第二圆柱形导电部的外圆周面上及一第三圆弧接触部以配合触抵至该第三圆柱形导电部的外圆周面上,其中该火线导电端子、该零线导电端子及该地线导电端子分别能绕着该第一圆柱形导电部、该第二圆柱形导电部及该第三圆柱形导电部旋转,且该第一圆弧接触部、该第二圆弧接触部及该第三圆弧接触部分别保持与该第一圆柱形导电部的该外圆周面、该第二圆柱形导电部的该外圆周面与该第三圆柱形导电部的该外圆周面接触及导通。如上所述,本发明可任意旋转的导接结构及插座当外部插头(例如一中规插头)在插入上述本发明的插座后,可通过本发明所揭露的导接结构而任意旋转并保持通电,故可避免因插头本身的体积或形状而阻挡住其它插头的插接。


图I为本发明可任意旋转的导接结构的外观视图。图2为图I所示可任意旋转的导接结构及插座的分解视图。图3为图I所示可任意旋转的导接结构及插座的导线与圆柱形导电部的内表面连接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可任意旋转的插座的外观视图。

图5为图4所示可任意旋转的插座的分解视图。图6为图4所示可任意旋转的插座本体的外观视图。图7为图4所示可任意旋转的插座本体的分解视图。图8A及图8B分别为图4所示可任意旋转的左半部及右半部旋转支撑座的内部视图。图中各零部件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金属套筒10容置筒11充电器与转接头组合I第一转接头10澳规插脚100收纳槽101导接结构I第一圆柱形导电部10第二圆柱形导电部11第三圆柱形导电部12火线13零线14地线I5火线导电端子16第一圆弧接触部160零线导电端子17第二圆弧接触部170地线导电端子18第三圆弧接触部180第一环形绝缘部19圆轴状件2第二环形绝缘部20防止旋转部21插座3壳体30
壳体31、32插座本体33圆板330插孔331旋转支撑座332第一容室3320第二容室3321第三容室3322
第一台阶3323第二台阶3324通道3325箱体3具体实施例方式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请參阅图4,其为根据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的一种应用上述导接结构的可任意旋转的插座3。需注意的是,插座的数量不以图4所示的ー组为限。如图5所示,插座3可包含壳体30、31和32、ー插座本体33及用来承放插座本体33的箱体34。请參阅图6及图7,插座本体33可包含一圓板330、ー导接结构I及ー旋转支撑座332。于此实施例中,圆板330上可开设ー组三极插孔331,适用于中规或澳规插头,但不以此为限。导接结构I为设置于圆板330之下,而旋转支撑座332可分成左半部及右半部,组合后可将导接结构I收容于其内。旋转支撑座332其顶部外围向下分别形成对应该组三极插孔331的一第一容室3320、一第二容室3321及一第三容室3322,且该旋转支撑座332中央具有一通道3325。请參阅图2,导接结构I包含第一圆柱形导电部10、第二圆柱形导电部11、第三圆柱形导电部12、一火线导电端子16、一零线导电端子17、一地线导电端子18以及绝缘材料部19、20、和21。第一圆柱形导电部10、第二圆柱形导电部11及第三圆柱形导电部12沿着ー轴向分开排列,其中第一圆柱形导电部10的内表面与ー火线13的一端焊接住,第二圆柱形导电部11的内表面与ー零线14的一端焊接住,而第三圆柱形导电部12的内表面与一地线15的一端焊接住。绝缘材料部通过注塑成型与第一圆柱形导电部10、第二圆柱形导电部11及第三圆柱形导电部12结合以构成ー圆轴状件2。火线导电端子16、零线导电端子17及地线导电端子18分别设置于旋转支撑座332的第一容室3320、第二容室3321及第三容室3322中,可用以挟持住插入的外部插头的插脚。圆轴状件2位于旋转支撑座332的通道3325 中。绝缘材料部可包含一第一环形绝缘部19及一第二环形绝缘部20。第一环形绝缘部19用以隔绝第一圆柱形导电部10及第ニ圆柱形导电部11,而第二环形绝缘部20用以隔绝第二圆柱形导电部11及第三圆柱形导电部12。第一环形绝缘部19及第ニ环形绝缘部20的直径尺寸皆大于第一圆柱形导电部10、第二圆柱形导电部11及第三圆柱形导电部12。请參阅图8A及图8B。左半部及右半部旋转支撑座332内部皆包含一第一台阶3323及一第二台阶3324,第一环形绝缘部19可架设于第一台阶3323上,而第二环形绝缘部20可架设于第二台阶3324上,由此将圆轴状件2定位于旋转支撑座332的通道3325中。另外,于此实施例中,绝缘材料部进ー步可包含一六角形的防止旋转部21,该防止旋转部21与该圆轴状件2其他部分无相对运动,用以卡置于箱体34上的一六角形卡槽(未绘示)中以防止圆轴状件2被转动。需特别注意的是,火线导电端子16、零线导电端子17及地线导电端子18分别部分地延伸出一第一圆弧接触部160以配合触抵至第一圆柱形导电部10的外圆周面上、一第二圆弧接触部170以配合触抵至第二圆柱形导电部11的外圆周面上及一第三圆弧接触部180以配合触抵至第三圆柱形导电部12的外圆周面上。此外,火线导电端子16、零线导电端子17及地线导电端子18分别能绕着第一圆柱形导电部10、第二圆柱形导电部11及第三圆柱形导电部12任意旋转,且第一圆弧接触部160、第二圆弧接触部170及第三圆弧接触部180 分别保持与第一圆柱形导电部10的外圆周面、第二圆柱形导电部11的外圆周面与第三圆柱形导电部12的外圆周面接触及导通。火线导电端子16、零线导电端子17及地线导电端子18的转动可一井带动旋转支撑座332绕着圆轴状件2旋转。因此,外部插头(例如一中规插头)在插入上述本发明的插座后,可通过本发明所揭露的导接结构而任意旋转并保持通电,故可避免因插头本身的体积或形状而阻挡住其它插头的插接。通过以上较佳具体实施例的详述,希望能更加清楚描述本发明的特征与精神,而并非以上述所揭露的较佳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的范畴加以限制。相反地,其目的是希望能涵盖各种具相等性的改变于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内。
权利要求
1.ー种可任意旋转的导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至少两个圆柱形导电部、一绝缘材料部及至少两个导电端子分别对应该至少两个圆柱形导电部,两个圆柱形导电部沿着ー轴向分开排列,其中每ー圆柱形导电部的内表面与一导线的一端焊接住;该绝缘材料部通过注塑成型与该至少两个圆柱形导电部结合以构成ー圆轴状件;该两个导电端子分别对应该至少两个圆柱形导电部,且每ー导电端子部分地延伸出一圓弧接触部以配合触抵至其对应的该圆柱形导电部的一外圆周面上,其中每ー导电端子能绕着其对应的该圆柱形导电部旋转,且该圆弧接触部保持与该外圆周面接触及导通。
2.如权利要求I项所述的可任意旋转的导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材料部在任两个相近的圆柱形导电部之间包含ー环形绝缘部,该环形绝缘部的直径尺寸大于该任两个圆柱形导电部,用以供架设之用以将该圆轴状件定位。
3.如权利要求I项所述的可任意旋转的导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材料部进ー步包含一防止旋转部,用以卡置于一外部结构上以防止该圆轴状件被转动。
4.ー种可任意旋转的插座,其特征在于包含一圓板、一第一圆柱形导电部、一第二圆柱形导电部、一第三圆柱形导电部、ー绝缘材料部、一火线导电端子、一零线导电端子及一地线导电端子,该圆板上开设ー组三极插孔;该第一圆柱形导电部、该第二圆柱形导电部及该第三圆柱形导电部沿着ー轴向分开排列,其中该第一圆柱形导电部的内表面与一火线的一端焊接住,该第二圆柱形导电部的内表面与一零线的一端焊接住,该第三圆柱形导电部的内表面与一地线的一端焊接住;该绝缘材料部通过注塑成型与该第一圆柱形导电部、该第二圆柱形导电部及该第三圆柱形导电部结合以构成ー圆轴状件位于该圆板之下;该火线导电端子、该零线导电端子及该地线导电端子分别部分地延伸出一第一圆弧接触部以配合触抵至该第一圆柱形导电部的外圆周面上、一第二圆弧接触部以配合触抵至该第二圆柱形导电部的外圆周面上及一第三圆弧接触部以配合触抵至该第三圆柱形导电部的外圆周面上,其中该火线导电端子、该零线导电端子及该地线导电端子分别能绕着该第一圆柱形导电部、该第二圆柱形导电部及该第三圆柱形导电部旋转,且该第一圆弧接触部、该第二圆弧接触部及该第三圆弧接触部分别保持与该第一圆柱形导电部的该外圆周面、该第二圆柱形导电部的该外圆周面与该第三圆柱形导电部的该外圆周面接触及导通。
5.如权利要求4项所述的可任意旋转的插座,其特征在于进ー步包含ー旋转支撑座,设置于该圆板下且其顶部外围向下分别形成对应该组三极插孔的一第一容室、一第二容室及一第三客室,且该支撑座中央具有一通道,该火线导电端子、该零线导电端子及该地线导电端子分别设置于该第一容室、该第二客室及该第三容室中,而该圆轴状件位于该通道中。
6.如权利要求5项所述的可任意旋转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材料部包含隔绝该第一圆柱形导电部及该第二圆柱形导电部的一第一环形绝缘部及隔绝该第二圆柱形导电部及该第三圆柱形导电部的一第二环形绝缘部,该第一环形绝缘部及该第二环形绝缘部的直径尺寸皆大于该第一圆柱形导电部、该第二圆柱形导电部及该第三圆柱形导电部,用以架设于该旋转支撑座内以将该圆轴状件定位于该通道中。
7.如权利要求6项所述的可任意旋转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支撑座内部包含一第一台阶及ー第二台阶,该第一环形绝缘部架设于该第一台阶上,而该第二环形绝缘部架设于该第二台阶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任意旋转的导接结构,包含至少两个圆柱形导电部、一绝缘材料部以及至少两个导电端子。该至少两个圆柱形导电部沿着一轴向分开排列,其中每一圆柱形导电部的内表面与一导线的一端焊接住。该绝缘材料部通过注塑成型与该至少两个圆柱形导电部结合以构成一圆轴状件。该至少两个导电端子分别对应该至少两个圆柱形导电部,且每一导电端子部分地延伸出一圆弧接触部以配合触抵至其对应的圆柱形导电部的一外圆周面上,其中每一导电端子能绕着其对应的圆柱形导电部旋转,且该圆弧接触部保持与该外圆周面接触及导通。当外部插头插入上述本发明的插座后,插头能够通过本发明的导接结构而任意旋转并保持通电。
文档编号H01R13/405GK102694324SQ20111007848
公开日2012年9月26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23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19日
发明者吴瑞雄, 王燕林 申请人:东莞维升电子制品有限公司, 维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