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角跳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64919阅读:3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三角跳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三角跳线的改进。
背景技术
半导体封装技术中常用三角跳线,然而三角跳线在使用过程中,上部紧贴芯片处存在倾斜角度,导致锡焊容易集中一点,不容易均匀铺散开来,从而产生焊接应力较大,材料受热膨胀失效风险高。另一方面注塑过程中黑胶与跳线凝合过程中,跳线本体较大会造成黑胶流入跳线覆盖处的速度较慢,进而容易存在内部气孔、密度不均匀的弊端。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且跳线性能得到很大改善的三角跳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所述三角跳线本体为片状,所述片状本体开设有至少一个通孔。所述本体包括工作部一、工作部二和工作部三,所述工作部二和工作部三处于同一平面,所述工作部一与所述同一平面平行。所述工作部一的表面为平面。本发明简化了以往三角跳线的结构,在三角跳线上增加通孔,其在黑胶和跳线在凝合的过程中,增加了黑胶流动路径,加快了黑胶流动速度,使得内部黑胶密度更加均匀,跳线的结构强度增强,提高了产品的性能。将跳线工作部一设为平面,加大了跳线与芯片表面的接触面积,减少了压强,同时降低了焊接和塑封时产生的应力,使两者之间连接更牢固、可靠。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左视 图中I是三角跳线本体,11是工作部一,12是连接部,13是工作部二,14是工作部三,2是通孔,3是芯片。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如图1-2所示,所述三角跳线本体I为片状,所述片状本体I开设有至少一个通孔2。所述本体I包括工作部一 11、工作部二 13和工作部三14,所述工作部二 13和工作部三14处于同一平面,所述工作部一 11与所述同一平面平行。工作部一 11通过连接部12与工作部二 13、工作部三14连接,本体I的侧面呈“Z”字型。所述工作部一 11的表面为平面。工作部一 11在工作中紧贴芯片3,设为平面增加了与芯片3的接触面积,提高了焊接的质量。
权利要求
1.一种三角跳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跳线本体为片状,所述片状本体开设有至少一个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角跳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工作部一、工作部二和工作部三,所述工作部二和工作部三处于同一平面,所述工作部一与所述同一平面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三角跳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部一的表面为平面。
全文摘要
一种三角跳线。涉及对三角跳线的改进。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且跳线性能得到很大改善的三角跳线。所述三角跳线本体为片状,所述片状本体开设有至少一个通孔。所述本体包括工作部一、工作部二和工作部三,所述工作部二和工作部三处于同一平面,所述工作部一与所述同一平面平行。本发明简化了以往三角跳线的结构,在三角跳线上增加通孔,其在黑胶和跳线在凝合的过程中,增加了黑胶流动路径,加快了黑胶流动速度,使得内部黑胶密度更加均匀,跳线的结构强度增强,提高了产品的性能。将跳线工作部一设为平面,加大了跳线与芯片表面的接触面积,减少了压强,同时降低了焊接和塑封时产生的应力,使两者之间连接更牢固、可靠。
文档编号H01L23/48GK103117259SQ201110362888
公开日2013年5月22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6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6日
发明者殷俊, 陈小华 申请人:扬州扬杰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