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压器以及电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68365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变压器以及电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电源制造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变压器以及电源。
背景技术
在各种使用电源的系统中,例如在通信系统中,对电源小型化和效率的要求越来越高,其中变压器这类磁性器件占电源的体积比较大,因此,如何将变压器小型化并提高其
效率非常重要。为了电源的安全,通常会对变压器的设置一定的爬电距离,其中该爬电距离是指两个导电部件之间,沿绝缘材料表面的最短距离,对于变压器而言,是指变压器的原边线圈、副边线圈的绕线之间需要间隔一定的距离,以满足安规对爬电距离的要求,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是利用在绕线区外侧加挡墙10的方式来满足安规对爬电距离的要求。上述现有技术利用在绕线区外侧加挡墙的方式满足安规对爬电距离的要求,使得绕线窗口的面积减小,降低变压器的工作效率,同时也不利于满足对电源小型化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变压器以及电源,用以提高变压器的工作效率,同时满足对电源小型化的需求。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变压器,包括原边线圈和副边线圈,所述原边线圈和所述副边线圈分别由多匝绕线绕制而成,所述原边线圈和所述副边线圈之间设置有绝缘材料,在所述原边线圈的多匝绕线中,至少位于最外侧,且最邻近副边线圈的绕线上包裹有绝缘胶带;或在所述副边线圈的多匝绕线中,至少位于最外侧,且最邻近原边线圈的绕线上包裹有绝缘胶带。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源,包括配电模块、蓄电模块以及上述的变压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变压器以及电源,通过至少在原边线圈最外侧绕线上,或者是至少副边线圈的最外侧绕线上包裹绝缘胶带,或者是至少在原边线圈和副边线圈的最外侧绕线上都包裹有绝缘胶带,从而满足安规对变压器的爬电距离的要求,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采用挡墙的方式,能够有效增加绕线区的面积,从而提高变压器的工作效率,并使得在功率一定的情况下,减小变压器的体积,同时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采用挡墙的技术方案,更有利于器件散热。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变压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变压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变压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再一个实施例中变压器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中变压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针对现有技术中,为满足对电源中使用的变压器的安规要求,采用挡墙方式所带来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变压器,图2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变压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变压器包括原边线圈11和副边线圈12,上述原边线圈11和副边线圈12分别由多匝绕线绕制而成,并且在原边线圈和副边线圈之间设置有绝缘材料13,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为了满足安规对变压器爬电距离的要求,采用在原边线圈或副边线圈上位于外侧绕线上包裹绝缘胶带的方式实现,具体的可以是在原边线圈的多匝绕线中,至少在位于最外侧,且最邻近副边线圈的绕线1上包裹有绝缘胶带,或在所述副边线圈的多匝绕线中,至少在位于最外侧,其最邻近原边线圈的绕线2上包裹有绝缘胶带(图中未示处),或者是如图3所示,同时至少在原边线圈最外侧,且最邻近副边线圈的绕线1上,以及在副边线圈的最外侧,且最邻近原边线圈的绕线2上都包裹有绝缘胶带,以满足安规对爬电距离的要求。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中,通过至少在原边线圈,或者是副边线圈的最外侧绕线上包裹绝缘胶带,或者同时至少在原边线圈和副边线圈的最外侧绕线上包裹绝缘胶带,从而满足安规对变压器的爬电距离的要求,具体的是指对于图2中的绕线2和绕线3之间,绕线2 和绕线5之间,以及图3中的绕线3和绕线4之间,绕线5和绕线6之间的距离大于安规对于爬电距离的要求,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采用挡墙的方式,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增加绕线区的面积,从而提高变压器的工作效率,使得在功率一定的情况下,减小变压器的体积,同时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采用挡墙的技术方案,更有利于器件散热。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中,根据安规对爬电距离的要求的不同,除图2和图3所示的在绕线上包裹绝缘胶带的方式之外,还可以在原边线圈上,所有位于最外侧的绕线上包裹有绝缘胶带,或者是在副边线圈上,所有位于最外侧的绕线上包裹有绝缘胶带,或者还可以是如图4所示,原边线圈和副边线圈上,所有位于最外侧的绕线上都包裹有绝缘胶带,此时绕线5和绕线6之间的距离满足安规要求的爬电距离即可。另外还可以是原边线圈上,所有位于最外侧和次外侧的绕线上包裹有绝缘胶带, 或者是在副边线圈上,所有位于最外侧和次外侧的绕线上包裹有绝缘胶带,或者是如图5 所示的,在原边线圈和副边线圈上,所有位于最外侧和次外侧的绕线上都包裹有绝缘胶带, 且对于绕线7和绕线8之间的距离满足安规要求的爬电距离即可。本发明上述图1-图5 的图示中,其中的爬电距离使用深色虚线标示。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中,给出了多种在绕线上包裹绝缘胶带的方法,本领域内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的安规对变压器的爬电距离的要求进行选择。另外,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中,对于原边线圈11的最外侧,且最邻近副边线圈12的绕线1上,其可以包裹有两层以上的绝缘胶带,或者对于副边线圈12的最外侧,且最邻近原边线圈11的绕线2上包裹有两层以上的绝缘胶带,具体的层数根据安规对爬电距离的要求确定,具体的,这主要是考虑到绕线上包裹绝缘胶带时,其中在不同层的绝缘胶带间仍可能存在爬电现象,对于包裹有N层绝缘胶带的绕线,其中的爬电距离,即沿相邻层的绝缘胶带间的爬电距离为N-I个绕线截面的外圆周长(绝缘胶带的厚度不计),因此,可以通过控制绕线上包括的绝缘胶带的层数来满足安规的要求,例如安规要求的爬电距离为8cm时,若绕线截面的外圆周长为2cm,则如果按照图2所示的仅在绕线1上包括绝缘胶带时,绕线1 上需要至少包裹5层绝缘胶带,如果如图3所示,即在绕线1,又在绕线2上包裹绝缘胶带, 则可以至少在绕线1上包裹3层绝缘胶带,以及至少在绕线2上包裹绝缘胶带。另外,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中,其中的绝缘胶带具体的可以是UL认证安全胶带,该 UL认证安全胶带为英文保险商试验所(Underwriter Laboratories Inc)认证的安全胶带, 为安规行业内通用的安全认证方式。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源,该电源包括配电模块、蓄电模块以及上述实施例中任一所述的变压器。本实施例中提供的电源,通过在变压器中原边线圈或副边线圈的位于较外侧的绕线上包裹有绝缘胶带,具体的可以根据实际的安规要求确定,使其能够满足安规对爬电距离的需求,有效增加绕线区的面积,使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变压器具有在功率一定的情况下,减小变压器的体积的效果,且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采用挡墙的技术方案,更有利于器件散热,其同样有利于减小电源的体积,以及增强电源的性能。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变压器,包括原边线圈和副边线圈,所述原边线圈和所述副边线圈分别由多匝绕线绕制而成,所述原边线圈和所述副边线圈之间设置有绝缘材料,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原边线圈的多匝绕线中,至少位于最外侧,且最邻近副边线圈的绕线上包裹有绝缘胶带;或在所述副边线圈的多匝绕线中,至少位于最外侧,且最邻近原边线圈的绕线上包裹有绝缘胶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原边线圈上,所有位于最外侧的绕线上包裹有绝缘胶带;或所述副边线圈上,所有位于最外侧的绕线上包裹有绝缘胶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原边线圈上,所有位于最外侧和次外侧的绕线上包裹有绝缘胶带;或所述副边线圈上,所有位于最外侧和次外侧的绕线上包裹有绝缘胶带。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原边线圈的最外侧,且最邻近副边线圈的绕线上包裹有两层以上的绝缘胶带。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边线圈的最外侧,且最邻近原边线圈的绕线上包裹有两层以上的绝缘胶带。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胶带为UL认证安全胶市ο
7.一种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配电模块、蓄电模块以及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变压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变压器以及电源,其中变压器包括原边线圈和副边线圈,所述原边线圈和所述副边线圈分别由多匝绕线绕制而成,所述原边线圈和所述副边线圈之间设置有绝缘材料,在所述原边线圈的多匝绕线中,至少位于最外侧,且最邻近副边线圈的绕线上包裹有绝缘胶带;或在所述副边线圈的多匝绕线中,至少位于最外侧,且最邻近原边线圈的绕线上包裹有绝缘胶带。上述电源包括配电模块、蓄电模块以及上述的变压器。本发明提供的变压器以及电源,能够提高变压器的工作效率,同时满足对电源小型化的需求。
文档编号H01F27/28GK102436915SQ20111042301
公开日2012年5月2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16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16日
发明者王少华 申请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