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综合贯通地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72042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轨道综合贯通地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线,具体涉及一种高速铁路、轨道交通的综合贯通地线。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贯通地线,有些使用纯铜绞线等贵金属,制造成本高、机械强度低, 耐腐蚀性低,并且在野外容易被盗;有些使用镀铜钢绞线,镀铜后难以绞合,镀层铜厚度往往低于0. 30mm,在高速铁路运行出现较大故障电流或者雷电流时,载流能力差,容易出现铁路运行事故;还有一些铜包钢或铜包铝的地线,但在载流能力较低,而且需要二次安装报警线,增加了工作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轨道综合贯通地线,其具有较好的故障电流泄流能力,较高的机械强度,较低的制造成本,同时具有贯通地线防盗信号装置, 从而确保铁路系统的安全运行。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轨道综合贯通地线,包括铜包钢圆线、报警线、绝缘层,报警线与铜包钢圆线平行放置,被包裹在绝缘层之内,报警线与铜包钢圆线之间间隔有绝缘层。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铜包钢圆线的直径为6至14mm。所述的铜包钢圆线包括钢芯和沿钢芯长度方向包覆在钢芯外的铜层,所述的钢芯由低碳钢制作而成。所述的钢芯的直径为5-12. 5mm,而铜包钢圆线的铜层的厚度彡0. 5mm。所述的铜层的厚度为0. 5至1. 1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报警线与铜包钢圆线平行放置,并用绝缘层将它们包裹但相互隔开,因为设有绝缘层保护,减少了多次放线埋设的成本。通过选用软态优质碳素钢(低碳钢)为钢芯,通过连铸工艺将铜包覆在钢芯上,使钢芯和铜层形成一种复合结构,二者结合紧密不易脱开,可以使铜层较厚,并且由该种复合结构形成的金属钢和铜的连接关系结合度好、接触电阻低,制作成本低。较厚的铜层保证了故障电流的载流量,钢芯又保证了贯通地线的机械强度。将铜包钢圆线进行结晶退火,消除了钢芯的残余应力,增加了贯通地线的韧性,便于现场施工放线及安装。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铜包钢圆线的分层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如图1、2所示,一种轨道综合贯通地线,包括铜包钢圆线1、报警线2、绝缘层3,报警线2与铜包钢圆线1平行放置,被包裹在绝缘层3之内,同时报警线2与铜包钢圆线1之间间隔有绝缘层3。铜包钢圆线1的直径为6至14mm。铜包钢圆线1包括钢芯4和沿钢芯 4长度方向包覆在钢芯外的铜层5,外层铜层材料通过连铸工艺与内层钢芯结合在一起,钢芯4由低碳钢制作而成。钢芯4的直径为5至12. 5mm,铜层5的厚度大于或等于0. 5mm,当然其厚度最好为0. 5至1. 1mm。本实用新型的热处理工艺具体方法将铜包钢圆线1加热至温度650至720V,保温时间3小时,然后冷至室温,以降低硬度,消除残余内应力。
权利要求1.一种轨道综合贯通地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轨道综合贯通地线包括铜包钢圆线 (1)、报警线O)、绝缘层(3),报警线O)与铜包钢圆线(1)平行放置,被包裹在绝缘层(3) 之内,报警线O)与铜包钢圆线(1)之间间隔有绝缘层(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综合贯通地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铜包钢圆线(1)的直径为6至14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综合贯通地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铜包钢圆线(1)包括钢芯⑷和沿钢芯⑷长度方向包覆在钢芯外的铜层(5),所述的钢芯(4)由低碳钢制作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轨道综合贯通地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芯的直径为 5-12. 5mm,而铜包钢圆线(1)的铜层(5)的厚度彡0. 5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轨道综合贯通地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铜层(5)的厚度为 0. 5 M 1. Imm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轨道综合贯通地线,包括铜包钢圆线(1)、报警线(2)、绝缘层(3),报警线(2)与铜包钢圆线(1)平行放置,被包裹在绝缘层(3)之内,报警线(2)与铜包钢圆线(1)之间间隔有绝缘层(3)。铜包钢圆线(1)的直径为6至14mm。铜包钢圆线(1)包括钢芯(4)和沿钢芯(4)长度方向包覆在钢芯外的铜层(5),所述的钢芯(4)由低碳钢制作而成。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报警线与铜包钢圆线平行放置,并用绝缘层将它们包裹但相互隔开,因为设有绝缘层保护,减少了多次放线埋设的成本。
文档编号H01B7/32GK201984848SQ20112002421
公开日2011年9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26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26日
发明者何华林, 卫学镔, 林晓光, 栾杰, 陈范娇 申请人:成都桑莱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