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管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78276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热管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一种热管结构。
背景技术
热传递是指热能由高温处传到低温处的现象,通常可分为传导、对流及辐射三种传热方式。然而,热管的传热现象,并不属于上述热传递方式中的任何一种。热管在传热时会同时具有传导、蒸发、对流及冷凝等现象。一般来说,热管是一根细长、中空、两端封闭的金属管子。热管的内壁附着一层毛细体,且工作流体位于热管中的空间。目前应用于消费性电子产品的热管通常以铜作为壳体,以水作为工作流体。当热管的一端置于较高温处,另一端置于较低温处时,高温处的毛细体所吸附的工作流体会开始蒸发。蒸发的气体聚集在管内的空间,并因压力的因素使气态的流体往热管的低温处流动。当气态的流体到达低温处时便开始冷凝成液态的流体,并由低温处的毛细体吸附。毛细体将液态的流体利用毛细现象使其从低温处流回了高温处。 也就是说,工作流体循环不息的以气、液态之相变化传热,即为热管的传热原理。然而,目前计算机用的芯片对于散热的需求已越来越高,因此散热装置可能需要多支热管同时传热。如此一来,不仅在散热装置的制作上需增加热管的裁切步骤,且安装多支热管时也会造成时间的浪费,增加制造的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减少裁切与安装的补正并且可降低散热装置制造成本的热管结构。本实用新型的一技术方式为一种热管结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一种热管结构包括第一传热部、第二传热部与连接部。第一传热部具有第一容置空间。第二传热部具有第二容置空间。连接部具有第一端与第二端。连接部的第一端实体连接第一传热部。连接部的第二端实体连接第二传热部。 其中,连接部隔离第一容置空间与第二容置空间,且第一传热部、第二传热部与连接部为一体成型。在使用时,由于连接部隔离第一传热部与第二传热部,因此第一传热部与第二传热部可利用各自内壁的毛细体与流体传热,不会互相连通,使得此热管结构具有两支热管的传热效果。

图IA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热管结构100的立体图。图IB是沿图IA的线段A-A’截取的剖面图。图2A是图IA的热管结构100的局部放大图。图2B是沿图2A的线段B-B’截取的剖面图。图3A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的热管结构100的立体图。
图;3B是图3A的热管结构100的局部剖面图。
图3C是图;3B的另一制造方式的热管结构100的局部剖面图。
图4A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方式的热管结构100的立体图。
图4B是图4A的热管结构100的局部剖面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方式的热管结构100的立体图。
图6A是应用本实用新型的热管结构100的散热装置200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立体
图6B是应用本实用新型的热管结构100的散热装置200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立体
图7是应用本实用新型的热管结构100的散热装置200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立体
图8是应用本实用新型的热管结构100的散热装置200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立体
图9是应用本实用新型的热管结构100的散热装置200的第五实施方式的立体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00 热管结构 112 第一容置空间 120 第二传热部 130 连接部 134 第二端 140、140a、140b 壳体 146 封闭部 148 第二封闭部 154 第二压陷部 157 第三压陷部 170 散热组件 174 风扇 178 第二出风口 182 第一热源 192 第一散热片 196 空间 A-A'线段
110 第一传热部 114 倾斜部 122 第二容置空间 132 第一端 136 第三容置空间 142 毛细体 147 第一封闭部 第一压陷部 第三压陷部 第三压陷部 散热片 第一出风口 热源 第二热源 第二散热片 散热装置
152 156 158 172 176 180 184 194 200 B-B ’ 线段
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具体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数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附图起见,一些已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附图中将以简单示意的方式示之。图IA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热管结构100的立体图,图IB是沿图IA 的线段A-A’的剖面图。同时参阅图IA与图1B,热管结构100包括第一传热部110、第二传热部120与连接部130。第一传热部110具有第一容置空间112,第二传热部120具有第二容置空间122。其中,热管结构100还包括有形成于第一传热部110与第二传热部120的内壁上的数个毛细体142。流体(未示于图中)位于第一容置空间112与第二容置空间122 中。毛细体142可以为金属烧结物、微沟槽或金属网,流体可以为水。连接部130具有第一端132与第二端134,分别实体连接第一传热部110与第二传热部120。此外,连接部130隔离第一容置空间112与第二容置空间122。本文中所叙述的隔离意指第一传热部110与第二传热部120内部的毛细体142与流体不会相互连通。也就是说,在连接部130会产生局部干燥(Dry Out),使得此热管结构100具有两支热管的传热效果。另一方面,热管结构100为封闭的结构,第一传热部110、第二传热部120与连接部 130为一体成型,第一传热部110、第二传热部120与连接部130共享同一壳体140。第一传热部110与第二传热部120分别具有封闭部146,将相对于连接部130的一端封闭。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传热部110与第二传热部120朝同一方向延伸。然而,在其它实施方式中, 第一传热部110、第二传热部120与连接部130可以具有不同的实施方式,例如第一传热部 110与第二传热部120分别朝相反方向延伸,或是第一传热部110的管径大于第二传热部 120的管径。具体而言,第一容置空间112位于第一传热部110内,第二容置空间122位于第二传热部120内。一体成型的壳体140在对应于连接部130的位置可具有渐缩的口径,连接部130的截面积小于第一传热部110的截面积与第二传热部120的截面积。其中,壳体140 在预定位置(如中段)压扁闭合后便可在此预定位置形成连接部130,藉以将第一容置空间 112与第二容置空间122之间的区域封闭,使得第一容置空间112与第二容置空间122无法连通,以达成隔离第一容置空间112与第二容置空间122的功能。此外,连接部130较小的截面积还具有易于弯折的特性。因此,设计者可以将第一传热部110与第二传热部120分别朝特定的方向延伸而不易破管,第一传热部110与第二传热部120的延伸方向可以依照设计者的需求而定。图2A是图IA的热管结构100的局部放大图,图2B是沿图2A的线段B_B’截取的剖面图。同时参阅图2A与图2B,连接部130具有第三容置空间136。其中,第三容置空间 136的高度小于第一容置空间112的高度与第二容置空间122的高度。由于连接部130可以趋近封闭的状态,在以下附图中,第三容置空间136皆以直线来表示一缝隙,特此说明。在制作此热管结构100时,设计者可以将毛细体142形成于整个壳体140的内壁后,再将连接部130压扁折弯来压缩并破坏位于第三容置空间136的毛细体142,使得连接部130为一趋近实心的结构。设计者也可以先将连接部130压扁折弯后,再将毛细体142 分别形成于第一传热部110与第二传热部120的内壁。由于第三容置空间136为一缝隙, 毛细体142将无法于连接部130中形成。也就是说,不论连接部130是否具有毛细体142, 只要连接部130于压扁折弯后能够有效隔离第一容置空间112与第二容置空间122即可。应了解到,在以下叙述中,已经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叙述过的内容将不再重复赘述,仅就隔离第一传热部110与第二传热部120相关的技术内容加以补充,特此说明。图3A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的热管结构100的立体图,图:3B是图3A的热管结构100的局部剖面图。同时参阅图3A与图3B,热管结构100包括第一压陷部152与第二压陷部154。其中,第一压陷部152形成于第一传热部110且靠近连接部130的第一端 132,第一压陷部152的截面积小于第一传热部110的截面积。第二压陷部IM形成于第二传热部120且靠近连接部130的第二端134,第二压陷部154的截面积小于第二传热部120 的截面积。应了解到,第一压陷部152与第二压陷部IM可以利用外力夹压来形成,使其内部的空间可以趋近封闭或实心的状态,使得第一压陷部152与第二压陷部IM两端的流体不会导通。因此在图:3B、图3C与图4B中,第一压陷部152与第二压陷部巧4仅绘示壳体而未绘示微小缝隙,特此说明。第一压陷部152与第二压陷部IM可以加强第一传热部110与第二传热部120之间的隔离效果。也就是说,当连接部130无法完全隔离第一传热部110与第二传热部120 时,为了避免仍有少许毛细现象产生于压扁的连接部130中,在第一传热部110与第二传热部120靠近连接部130的壳体140上可以分别设置有第一压陷部152与第二压陷部154。 如前述所言,第一压陷部152与第二压陷部154为趋近于封闭或实心的结构,如此一来,第一传热部110与第二传热部120之间无法连通而不会产生毛细现象,不会造成传热效能损失,以确保热管结构100具有两支热管的传热效果。在本实施方式中,设计者先将毛细体142形成于整个壳体140的内壁后再将连接部130压扁折弯。接着,在第一传热部110与第二传热部120上分别形成第一压陷部152 与第二压陷部154。其中,第一压陷部152封闭第一容置空间112,第二压陷部IM封闭第二容置空间122,使得流体无法到达连接部130而连通。参阅图3A与图3C,在其它制作方式中,设计者可以将连接部130压扁折弯后,先于第一传热部110与第二传热部120分别形成第一压陷部152与第二压陷部154。其中,第一压陷部152封闭第一容置空间112,第二压陷部IM封闭第二容置空间122。接着,将毛细体142形成于第一压陷部152与第二压陷部巧4左侧的壳体140a内壁。如此一来,第一压陷部152、第二压陷部IM与连接部130之间的壳体140b内壁不会具有毛细体142。图4A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方式的热管结构100的立体图,图4B是图4A的热管结构100的局部剖面图。同时参阅图4A与图4B,热管结构100包括第三压陷部156/158 形成于连接部130。其中,第三压陷部156/158的截面积小于连接部130的截面积。第三压陷部156/158可以加强第一传热部110与第二传热部120之间的隔离效果。具体而言,当连接部130无法完全隔离第一传热部110与第二传热部120时,为了避免仍有少许毛细现象产生于压扁的连接部130中,连接部130的第一端132与第二端134附近可以分别设置有第三压陷部156/158。其中,第三压陷部156/158可以利用外力夹压来形成,使得第三压陷部156/158封闭第三容置空间136。因此,连接部130会形成三个封闭的空间。此三个封闭空间分别形成于连接部130的第一端132与第三压陷部156之间、第三压陷部156与第三压陷部158之间,以及连接部130的第二端134与第三压陷部158之间。这样的设置, 第一传热部110与第二传热部120内的流体无法通过连接部130而混合,使得热管结构100 具有两支热管的传热效果。[0056]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方式的热管结构100的立体图。连接部130仅具有单一第三压陷部157,其截面积小于连接部130的截面积。这样的设置仍可避免第一传热部110与第二传热部120的流体于连接部130混合,以确保热管结构100具有两支热管的传热效果。应了解到,上述的第一压陷部152、第二压陷部154与第三压陷部156/157/158的数目与位置可依实际需求而改变。举例来说,当连接部130已能充分隔离第一传热部110 与第二传热部120时,热管结构100可以不具有第一压陷部152、第二压陷部154与第三压陷部156/157/158,依照设计者需求而定。图6A是应用本实用新型的热管结构100的散热装置200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图。散热装置200包括散热组件170与前述的热管结构100。散热装置200用以散热单一热源180,热源180与散热组件170分别接触第一传热部110与第二传热部120的两端。其中,散热组件170可以为散热片、风扇或其组合。热源180靠近连接部130,散热组件170靠近封闭部146。在使用时,第一传热部110与第二传热部120接触热源180的一端为蒸发部,第一传热部110与第二传热部120接触散热组件170的一端为冷凝部。热源180将蒸发部的毛细体(未示于图中)所吸附的液态流体蒸发成气态后,分别经由第一容置空间112 与第二容置空间122流动到冷凝部。接着,位于冷凝部的散热组件170将气态的流体降温凝结成液态的流体。冷凝部的毛细体在吸附液态的流体后利用毛细现象使液态的流体流回蒸发部,如此循环不息便具有传热的效果。此外,连接部130及/或前述的压陷部(未示于图中)隔离第一传热部110与第二传热部120,使得散热装置200具有两支热管传热的效
^ ο图6B是应用本实用新型的热管结构100的散热装置200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如图所示,热管结构100的配置方向可依照设计者需求而定。热源180与散热组件170 分别接触第一传热部110与第二传热部120的两端。其中,热源180靠近封闭部146,散热组件170靠近连接部130。图7是应用本实用新型的热管结构100的散热装置200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立体图。散热装置200用以散热第一热源182与第二热源184。第一传热部110与第二传热部 120朝不同方向延伸。第一传热部110的两端分别接触第一热源182与散热组件170,第二传热部120的两端分别接触第二热源184与散热组件170。其中,第一热源182与第二热源 184靠近连接部130,散热组件170靠近第一封闭部147与第二封闭部148。连接部130隔离第一传热部110与第二传热部120。图8是应用本实用新型的热管结构100的散热装置200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立体图。散热装置200具有热管结构100与散热组件170。散热装置200用以散热第一热源182 与第二热源184。散热组件170包括第一散热片192、第二散热片194与风扇174,风扇174 具有第一出风口 176与第二出风口 178,第一散热片192设置于风扇174的第一出风口 176 前,第二散热片194设置于风扇174的第二出风口 178前。第一传热部110的两端分别接触第一热源182与第一散热片192,第二传热部120的两端分别接触第二热源184与第二散热片194。其中,第一热源182与第二热源184靠近连接部130,第一散热片192与第二散热片194分别靠近第一封闭部147与第二封闭部148。此外,连接部130隔离第一传热部 110与第二传热部120。[0062] 图9是应用本实用新型的热管结构100的散热装置200的第五实施方式的立体图。第一传热部110具有倾斜部114。如图所示,第一传热部110与第二传热部120未于同一平面延伸,使得第一封闭部147与第二封闭部148不在同一平面。散热片172具有一内部空间196来容置部分的第一传热部110。第一封闭部147位于此内部空间196中并接触散热片172。此外,连接部130隔离第一传热部110与第二传热部120。当然,倾斜部114 可以不设置于第一传热部110,而是设置于第二传热部120,同样可使第一传热部110与第二传热部120未于同一平面延伸,从而使得第一封闭部147与第二封闭部148不在同一平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方式与已知先前技术相较,具有以下优点(1)此热管结构具有两支热管的传热效果,因此可减少裁切与安装的步骤。(2)制造散热装置时,使用此热管结构可节省裁切与安装热管的时间而降低制造的成本。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实施方式揭示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习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修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1.一种热管结构,包括一第一传热部,具有一第一容置空间;一第二传热部,具有一第二容置空间;以及一连接部,具有一第一端与一第二端,该第一端实体连接该第一传热部,该第二端实体连接该第二传热部,其中,该连接部隔离该第一容置空间与该第二容置空间,该第一传热部、该第二传热部与该连接部为一体成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连接部的截面积小于该第一传热部的截面积与该第二传热部的截面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连接部具有一第三容置空间,该第三容置空间的高度小于该第一容置空间的高度与该第二容置空间的高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连接部封闭该第一容置空间与该第二容置空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结构,还包括一第一压陷部,形成于该第一传热部且靠近该第一端,该第一压陷部的截面积小于该第一传热部的截面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管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压陷部封闭该第一容置空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结构,还包括一第二压陷部,形成于该第二传热部且靠近该第二端,该第二压陷部的截面积小于该第二传热部的截面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管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压陷部封闭该第二容置空间。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管结构,还包括一第三压陷部,形成于该连接部,该第三压陷部的截面积小于该连接部的截面积。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热管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三压陷部封闭该第三容置空间。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结构,还包括数个毛细体,形成于该第一传热部与该第二传热部的一内壁;以及一流体,位于该第一容置空间与该第二容置空间之中。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热管结构,其特征在于,这些毛细体为金属烧结物、微沟槽或金属网。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传热部与该第二传热部朝同一方向延伸。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传热部与该第二传热部朝不同方向延伸。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传热部或该第二传热部还包括一倾斜部,使得该第一传热部与该第二传热部在不同平面上。
专利摘要一种热管结构,其包括第一传热部、第二传热部与连接部。第一传热部具有第一容置空间,第二传热部具有第二容置空间。连接部具有第一端与第二端,分别实体连接第一传热部与第二传热部。其中,连接部隔离第一容置空间与第二容置空间,且第一传热部、第二传热部与连接部为一体成型。
文档编号H01L23/427GK202133312SQ20112012637
公开日2012年2月1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18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18日
发明者叶日昇, 张孝凡, 蔡明璋, 谢铮玟 申请人: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