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芯复合金属连接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79415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铜芯复合金属连接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金属连接线,尤其是一种铜芯复合金属连接线。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普通金属线用于连接器制造时,由于其电阻率高,在高电流,高负载功率时,容易烧毁,存在隐患,急需一种新的复合金属连接线来满足人们的高要求。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研制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结构简单,导电性能强,大电流通过能力强,具有极好机械强度及延展性的铜芯复合金属连接线。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主要由二端的保护盖、外层金属材料和内层铜芯组成,其特征在于内层铜芯设置在外层金属材料的中心孔内,过盈配合,通过物理方法形成复合金属棒,二端的保护盖焊接在复合金属棒二端面,二端的保护盖和外层金属导电材料焊接,其中一端的保护盖带有抽真空管,达到设计目的。在具体制造时,外层金属材料可以选用4J28,Cr28, SS446,Alloy 52,Kovar等材料,此类金属能够在烧结高温下与玻璃结合,达到高度密封性要求。内层铜芯可以选用纯铜、无氧高导电性铜 TU2(0FHC,Oxygen-Free High Conductivity),铜 C10000 等,其材料具有高熔点和高导电性。内层铜芯与外层金属材料必须通过物理方式形成复合金属材料棒, 外层金属材料和内层铜芯的直径比通常是31或21即可。本实用新型具有下列优点经由本实用新型的实施,结构简单、导电性能强,高电流通过能力强,具有极好机械强度及延展性,适合于玻璃金属密封产品,如玻璃金属密封件、密封连接器等。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在图中,1 二端的保护盖、2外层金属材料、3内层铜芯、4抽真空管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图2中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由二端的保护盖1、外层金属材料2和内层铜芯3组成,其特征在于内层铜芯3设置在外层金属材料2的中心孔内,过盈配合,通过物理方法形成复合金属棒,二端的保护盖1设置在二端面,二端的保护盖1焊接在复合金属棒二端面,二端的保护盖1和外层金属材料2焊接,其中一端的保护盖带有抽真空管4,达到设计目的。具体实施时,取一直径为50mm,长1200mm的外层金属材料2,如采用4J28,然后进行外层金属材料2的中心孔加工,按要求内层铜芯3尺寸进行加工。外层金属材料2的直径和内层铜芯3直径的直径比可采用2 1或者3 1。在钻孔时,确保其光滑度及与外层金属材料2的平衡度。完成钻孔后,先清洁钻孔,清除污垢,再用丙酮进行彻底的清洗,并用清洁氮气吹干丙酮。二端用胶套密封,保持钻孔注入氮气及干燥,避免孔内壁氧化。用液态氮产生的低温氮气对内层铜芯3进行冷冻,以令其直径缩小。外层金属材料2则用电发热丝在氮气保护气氛下加温至100°C,以扩大其中心孔内径。对内层铜芯3的先行处理是,去掉表面氧化层,并用丙酮进行彻底清洗。当内层铜芯3插入外层金属材料2后,待自然升到室温,并焊接上二端的保护盖1,然后进行抽真空。抽真空完成后,把抽真空管4焊接密封,便制成复合金属材料棒,最后进行后续的拉伸工艺,成为一种铜芯复合金属连接线,其直径通常为2至20mm。其密封性达到3. OMPa耐压的要求,能够保持优质的机械强度及延展性。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导电性能强,大电流通过能力强,具有极好机械强度及延展性。
权利要求1. 一种铜芯复合金属连接线,主要由二端的保护盖(1)、外层金属材料(2)和内层铜芯 (3)组成,其特征在于内层铜芯C3)设置在外层金属材料( 的中心孔内,过盈配合,通过物理方法形成复合金属棒,二端的保护盖(1)设置在二端面,二端的保护盖(1)焊接在复合金属棒二端面,二端的保护盖(1)和外层金属材料(2)焊接,其中一端的保护盖带有抽真空管⑷。
专利摘要一种铜芯复合金属连接线,主要由二端的保护盖(1)、外层金属材料(2)和内层铜芯(3)组成,其特征在于内层铜芯(3)设置在外层金属材料(2)的中心孔内,过盈配合,通过物理方法形成复合金属棒,二端的保护盖(1)设置在二端面,二端的保护盖(1)焊接在复合金属棒二端面,二端的保护盖(1)和外层金属材料(2)焊接,其中一端的保护盖带有抽真空管(4),达到设计目的。
文档编号H01B5/00GK202049757SQ20112014734
公开日2011年1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9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9日
发明者金榕根 申请人:深圳敖翔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