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器的固定扣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00496阅读:3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散热器的固定扣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散热器的固定扣件,尤指于一种能增进扣件的泛用性达到轻易扣合的扣件结构。
背景技术
高科技电子产业,近年来已成为市场上的主流,随着电脑普及化,许多资料的处理皆须仰赖电脑来迅速精确地完成,由于CPU在运算的过程中会产生高热,为了避免因高热导致元件的损坏,CPU上会设置一散热片,散热片会将CPU所产生的高热传导出,再利用风扇将热送出机体外部。习知用于固定CPU3及散热器的扣件1,请参阅图1、2所示,该扣件1主要由一插杆 11及一套管12所构成。插杆11,主要于上侧设有较大径的头部111,于头部111的下方设有一压制部112, 该压制部112向下延设有一中空的环状部113,该环状部113 二侧设有定位片114,该定位片114上部朝环状部113内侧增加厚度形成一抵顶面1141,于压制部112中央向下延设有一杆体115。套管12,中央设有一可供杆体115穿设的穿孔122,该套管12的头部121设有定位凸点123,于套管12的管径外侧设有卡制部124,该卡制部IM上、下各形成有第一定位部125及第二定位部126,于套管12的下方设有一抵止部127,该抵止部127的下方可抵顶于电路板P的上方,于抵止部127的下方延设有一卡合部128,该卡合部128向下延设有一箭头状的勾部129,该卡合部1 及勾部129的中央设有一沟槽120,藉由该沟槽120可令卡合部1 及勾部1 具有一弹性,以方便穿过电路板P的穿孔P1,并令卡合部1 定位于该穿孔Pl上,此外,于套管12的管径二侧设有一平整段12a。习知于散热器2的支撑脚座21上设有固定孔22,该固定孔22的周缘设有一可供套管12的定位凸点123穿设的凹槽23。习知的扣件1于实施时,将套管12由支撑脚座21下方,将套管12头部121上的定位凸点123对应于支撑脚座21的凹槽23往上穿设,穿过后再将套管12略为旋转一方向后即可令套管12暂付于支撑脚座21上,接着将插杆11的杆体115穿进套管12的穿孔 122,此时,该定位片114对应于套管12的平整段1 而可为一自由上下移动的状态,当定位片114与第一定位部125等高时,旋转插杆11的头部111,可令该定位片114的抵顶面 1141贴靠于第一定位部125,并卡制于套管12的头部121及卡制部IM之间,进而可令该扣件1暂付于散热器2的支撑脚座21上;当该散热器2欲与电路板P结合时,将支撑脚座 21置于电路板P的上方,并令套管12的勾部1 穿过电路板P的穿孔P1,藉由旋转插杆11 的头部111使定位片114的抵顶面1141脱离第一定位部125,并位于套管12的平整段1 后,将插杆11向下压掣至沟槽120,令杆体115将卡合部1 及勾部1 朝二侧撑开,再旋转插杆11的头部111,可令该定位片114的抵顶面1141贴靠于第二定位部126,且定位片 114的顶部则可抵顶于卡制部124的下方;而卡合部1 及勾部1 朝二侧撑开后,该卡合部1 则可与电路板P的穿孔Pl紧密结合,进而达到组装的目的,如图3所示。习知的扣件1,藉由上述的结构虽然可以达到组装及拆卸的目的,然而,该扣件1 整组先行插付于支撑脚座21上,再运送到电脑组装厂组立于设有CPU3的电路板P上,因该扣件1的插杆11与套管12已组立完成,所以常常会造成电脑组装厂组立人员未能将四支扣件1确实的插设于设有CPU3的电路板P上,进而使该出厂后的电脑变成瑕疵品而遭到退货;另由于该散热器2与CPU3的接触度由套管12的抵止部127所界定,因此当电脑业者要更动CPU3的形式(厚度或大小)时,该扣件1必须要一并另行制作不同的套管12,以配合更动后的CPU3的厚度,因此习用的扣件1的泛用明显的不足,进而造成习用扣件1的使用成本过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即在提供一种一种能确实扣合于设有CPU的电路P 上,以及能提升其泛用性的扣件。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散热器的固定扣件,该扣件至少包括有一插杆, 于底端设有横向的阻挡部,该阻挡部于近中央处向上凸设有杆体,该杆体向上依序设有卡掣部、限制部、扣合部及插入头部,该扣合部位于限制部的上方,该插入头部位于杆体的上端;一套管中央设有一可供插杆穿设的通孔,该套管上方具有较大管径的头部,该头部外周设有转动部,该头部内的通孔内由上向下凸设有卡块及限制块,该卡块可卡设于插杆的扣合部上,该限制块位于卡块的下方且与卡块成垂直配置,藉此该限制块可置于插杆的限制部上,而可来限制杆体的转动角度;另该头部的下方设有延伸部及勾扣部,该延伸部与勾扣部之间成具有段差状的抵顶部,该勾扣部下端具有倒勾。其中,该卡掣部由杆体二侧向外凸设凸块所构成。该限制部由杆体上藉由二不相连的凹槽所形成。该扣合部由杆体二侧由下向上斜向缺槽所形成。该插入头部藉由斜切面来令其外径小于杆体的外径,另该插入头部上端具有开口凹槽。该转动部由头部外周向外凸设有复数个凸肋来形成。该卡块由通孔的内壁向内凸出成相对应状的凸块所形成。该限制块由通孔的内壁向内凸出成相对应状的凸块所形成。该勾扣部藉由剖沟来将勾扣部形成复数片状,来令该勾扣部具有伸缩性。该套管的延伸部套设有弹性元件。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散热器的固定扣件至少包括有一插杆,于底端设有横向的阻挡部,该阻挡部于近中央处向上凸设有杆体,该杆体向上依序设有卡掣部、限制部、扣合部及插入头部,该扣合部位于限制部的上方,该插入头部位于杆体的上端;一套管中央设有一可供插杆穿设的通孔,该套管上方具有较大管径的头部,该头部外周设有转动部,该头部内的通孔内由上向下凸设有卡块及限制块,该卡块可卡设于插杆的扣合部上,该限制块位于卡块的下方且与卡块成垂直配置,藉此该限制块可置于插杆的限制部上,而可来限制杆体的转动角度;另该头部的下方设有延伸部及勾扣部,该延伸部与勾扣部之间成具有段差状的抵顶部,该勾扣部下端具有倒勾,藉由插杆及套管分别穿设于电路基板及散热器上,藉此可避免某一扣件未能确实的插设于电路基板上的缺失产生;同时藉由该插杆卡扣于电路基板上,而该套管卡扣于散热器上,藉此该插杆及套管组立扣合后, 藉由套管的勾扣部于插杆的杆体上界定有一定范围的扣合空间,藉此可让本实用新型的扣件可适用较多形式的CPU,进而能增进扣件的泛用性。

[0021]图1为习知散热器及扣件的立体分解图。[0022]图2为习知扣件的立体分解图。[0023]图3为习知散热器与电路板的结合剖视图。[0024]图4为本实用新型扣件的立体分解图。[0025]图5为本实用新型扣件的俯视图。[0026]图6为图5A一 A剖视图。[0027]图7为图5B—B剖视图。[0028]图8为本实用新型扣件与电路基板组立示意图。[0029]图9为本实用新型扣件组立完成剖视示意图。[0030]图10、11为本实用新型扣件的实施例动作示意图。[0031]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0032]图号说明[0033]1扣件11插杆111头部[0034]112压制部113环状部[0035]114定位片1141抵顶面[0036]115杆体12套管[0037]1 平整段120沟槽[0038]121头部122穿孔[0039]123定位凸点124卡制部[0040]125第一定位部126第二定位部[0041]127抵止部128卡合部[0042]1 勾部[0043]2散热器21支撑脚座22固定孔[0044]23凹槽[0045]3CPU[0046]4扣件41插杆411阻挡部[0047]412杆体413卡掣部[0048]414限制部415扣合部[0049]416插入头部4161开口凹槽[0050]42套管[0051]421通孔422头部[0052]423转动部424卡块[0053]425限制块426延伸部[0054]427抵顶部 4 勾扣部 4281剖沟 4282倒勾43弹性元件5电路基板 51固定孔6散热器 61固定孔7CPUP电路板 Pl穿孔。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请参阅图4、5、6、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扣件4主要由一插杆41及一套管42 所构成。插杆41,主要于底端设有横向的阻挡部411,该阻挡部411于近中央处向上凸设有杆体412,该杆体412向上依序设有卡掣部413、限制部414、扣合部415及插入头部416 ;该卡掣部413由杆体412 二侧向外凸设凸块所构成,该限制部414由杆体412上藉由二不相连的凹槽所形成,该扣合部415位于限制部414的上方,且该扣合部415由杆体412 二侧由下向上斜向缺槽所形成,该插入头部416位于杆体412的上端,该插入头部416藉由斜切面来令其外径小于杆体412的外径,另该插入头部416上端具有开口凹槽4161。套管42中央设有一可供插杆41穿设的通孔421,该套管42上方具有较大管径的头部422,该头部422外周向外凸设有复数个凸肋来形成转动部423 ;该头部422内的通孔 421内由上向下凸设有卡块似4及限制块425,该卡块424由通孔421的内壁向内凸出成相对应状的凸块所形成,藉此该卡块似4可卡设于插杆41的扣合部415上,该限制块425位于卡块424的下方,且与卡块似4成垂直(90度)配置,该限制块425同样由通孔421的内壁向内凸出成相对应状的凸块所形成,藉此该限制块425可置于插杆41的限制部414上,而可来限制杆体412的转动角度;该套管42于头部422的下方设有延伸部4 及勾扣部428, 该延伸部似6与勾扣部4 之间成具有段差状的抵顶部427,该勾扣部4 藉由剖沟4281 来将勾扣部4 形成复数片状,藉此来令该勾扣部4 具有伸缩性,另该勾扣部4 下端具有倒勾似82。本实用新型的扣件4于实施时,请配合图4、6、7、8、9参阅,预先将插杆41及套管 42分别穿设于电路基板5及散热器6上,该插杆41藉由杆体412来插设于电路基板5的固定孔51上,藉此该插杆41藉由阻挡部411与卡掣部413而能稳定的定位于电路基板5的固定孔51上,而该套管42则藉由勾扣部4 来穿设于散热器6的固定孔61上,藉此该套管42可藉由该勾扣部4 的倒勾4282而暂付于散热器6上;当散热器6欲组装于电路基板5上时,即可将散热器6上的套管42的通孔421对准插杆41后,再将该套管42向下压制,以使该插杆41由插入头部416进入套管42内,直到该套管42的卡块4M卡掣于插杆 41的扣合部415,以及套管42的限制块425位于插杆41的限制部414上,藉此该插杆41 及套管42即可将散热器6固定于电路基板5上,同时该散热器6的底部即会与电路基板5 上的CPU7形成接触,如图9所示,藉此该CPU7所产生的高温即可由散热器6带出而散热, 进而可有效降低该CPU7的温度。[0066]次请参阅图10、11所示,本实用新型扣件4欲作调整时,使用者只须手握套管42 头部422的转动部423,并将套管42转动一角度,来使套管42的卡块似4脱离插杆41的扣合部415,藉此该套管42的限制块425可于插杆41的限制部414内做上下的固定范围的移动,进而可使此该扣件4作调整。另请参阅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扣件4可于该套管42的延伸部似6上套设弹性元件43,藉由该弹性元件43的弹性力,更可令该散热器6贴紧CPU7,以增进CPU7的散热效果,以及更能增进该扣件4的泛用性。本实用新型的功效在于,藉由插杆41及套管42分别穿设于电路基板5及散热器 6上,藉此可避免某一扣件4未能确实的插设于电路基板5上的缺失产生;另藉由该插杆41 卡扣于电路基板5上,而该套管42卡扣于散热器6上,藉此该插杆41及套管42组立扣合后,藉由套管42的勾扣部4 于插杆41的杆体412上界定有一定范围的扣合空间,藉此可让本实用新型的扣件4可适用较多形态的CPU7,进而能增进扣件4的泛用性。
权利要求1.一种散热器的固定扣件,其特征在于,该扣件至少包括有一插杆,于底端设有横向的阻挡部,该阻挡部于近中央处向上凸设有杆体,该杆体向上依序设有卡掣部、限制部、扣合部及插入头部,该扣合部位于限制部的上方,该插入头部位于杆体的上端;一套管中央设有一可供插杆穿设的通孔,该套管上方具有较大管径的头部,该头部外周设有转动部,该头部内的通孔内由上向下凸设有卡块及限制块,该卡块可卡设于插杆的扣合部上,该限制块位于卡块的下方且与卡块成垂直配置,藉此该限制块可置于插杆的限制部上,而可来限制杆体的转动角度;另该头部的下方设有延伸部及勾扣部,该延伸部与勾扣部之间成具有段差状的抵顶部,该勾扣部下端具有倒勾。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的固定扣件,其特征在于,该卡掣部由杆体二侧向外凸设凸块所构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的固定扣件,其特征在于,该限制部由杆体上藉由二不相连的凹槽所形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的固定扣件,其特征在于,该扣合部由杆体二侧由下向上斜向缺槽所形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的固定扣件,其特征在于,该插入头部藉由斜切面来令其外径小于杆体的外径,另该插入头部上端具有开口凹槽。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的固定扣件,其特征在于,该转动部由头部外周向外凸设有复数个凸肋来形成。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的固定扣件,其特征在于,该卡块由通孔的内壁向内凸出成相对应状的凸块所形成。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的固定扣件,其特征在于,该限制块由通孔的内壁向内凸出成相对应状的凸块所形成。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的固定扣件,其特征在于,该勾扣部藉由剖沟来将勾扣部形成复数片状,来令该勾扣部具有伸缩性。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的固定扣件,其特征在于,该套管的延伸部套设有弹性元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散热器的固定扣件,扣件至少包括有;插杆,于底端设有横向的阻挡部,阻挡部于近中央处向上凸设有杆体,杆体向上依序设有卡掣部、限制部、扣合部及插入头部,扣合部位于限制部的上方,插入头部位于杆体的上端;套管中央设有供插杆穿设的通孔,套管上方具有较大管径的头部,头部外周设有转动部,头部内的通孔内由上向下凸设有卡块及限制块,卡块卡设于插杆的扣合部上,限制块位于卡块的下方且与卡块成垂直配置;头部的下方设有延伸部及勾扣部,延伸部与勾扣部之间成具有段差状的抵顶部,勾扣部下端具有倒勾;同时藉由插杆卡扣于电路基板上,而套管卡扣于散热器上,藉此让本实用新型的扣件可适用较多形式的CPU,进而能增进扣件的泛用性。
文档编号H01L23/40GK202153513SQ20112025840
公开日2012年2月29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21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21日
发明者庄启辉, 王贾森 申请人:美商伊利诺工具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