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废旧锂电池容量测试及恢复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13779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智能废旧锂电池容量测试及恢复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容量测试及恢复仪。
背景技术
目前,锂电池大量使用,大量的锂电池因种种原因不能正常充电从而未到使用寿命就被丢弃,既浪费资源,又存在着严重污染环境的潜在危险。中国专利ZL200520111194.9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功能恢复仪,主要是用于手机锂离子电池恢复功能的仪器。其在壳体上装有电流表、电流调节钮、指示灯、电极转换开关、电池接线夹相连接。电池接线夹是用于接卡旧电池。该电路是由电池正、负极与电流表、 电感线圈、可调电阻、发光二极管、振荡变压器、三极管、脉冲变压器、整流二极管、电容及电阻等电元件连接组成。现有的锂离子电池功能恢复仪功能单一,不能辨别处理后的废旧锂电池是否已经修复。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使用简单、安全、易于操作的锂电池容量测试及恢复仪,可辨别处理后的废旧锂电池是否已修复。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智能废旧锂电池容量测试及恢复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微处理器、显示模块、充电模块、放电模块、电压检测模块以及锂电池插座,显示模块、充电模块、放电模块以及电压检测模块都与微处理器电连接,充电模块、放电模块以及电压检测模块都与锂电池插座电连接。显示模块、充电模块以及放电模块都受微处理器控制。电压检测模块可实时检测放置于锂电池插座的废旧锂电池的电压,并将该电压信号传送给微处理器。微处理器输出的充电控制信号到充电模块,可产生高频脉冲充电电流,用于对废旧锂电池进行容量恢复性充电,一次充电完成后,可即刻由微处理器启动放电模块,根据放电的时间、电压信号即可由微处理器换算出废旧锂电池的容量。可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废旧锂电池容量测试及恢复仪对废旧锂电池连续进行多次充放电,并监测其容量的恢复情况。显示模块可以为数码管显示屏或液晶图形显示屏,可显示电池的充放电的参数以及电池的容量等参数。进一步的,所述充电模块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一三极管以及第二场效应管,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第一电阻电连接,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微处理器电连接, 第一三极管的射极接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经第二电阻连接至+5V电源,第二场效应管的漏极也连接至+5V电源,第二场效应管的栅极与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电连接,第二场效应管的源极经第三电阻连接至锂电池插座的正极,锂电池插座的负极接地;所述放电模块包括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三三极管以及第四场效应管,第三三极管的基极与第四电阻电连接,第四电阻的另一端与微处理器电连接,第三三极管的射极接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经第五电阻连接至锂电池插座的正极,第四场效应管的漏极也连接至锂电池插座的正极,第四场效应管的栅极与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电连接,第四场效应管的源极经第六电阻接地;锂电池插座的正极连接至电压检测模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采用可编程的微处理器,利用设定程序自动修复废旧锂电池,免人工控制;2、由微处理器产生不同占空比脉冲电流对废旧锂电池做反复充放电处理,提高电池内部材料导电性,恢复可充电池的储电性,延长可充电池使用寿命;3、本实用新型使用简单、安全、易于操作;具有修改时间快、效果好的优点,能够让大量的废旧锂电池循环使用,减少资源浪费,有极大的环保效益。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系统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智能废旧锂电池容量测试及恢复仪,括微处理器、显示模块、充电模块、放电模块、电压检测模块以及锂电池插座,显示模块、充电模块、放电模块以及电压检测模块都与微处理器电连接,充电模块、放电模块以及电压检测模块都与锂电池插座电连接。 图中的箭头方向代表信号或电流的流向。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的电路原理图,所述充电模块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一三极管Ql以及第二场效应管Q2,第一三极管 Ql的基极与第一电阻Rl电连接,第一电阻Rl的另一端(端口 A)与微处理器电连接,第一三极管Ql的射极接地,第一三极管Ql的集电极经第二电阻R2连接至+5V电源,第二场效应管 Q2的漏极也连接至+5V电源,第二场效应管Q2的栅极与第一三极管Ql的集电极电连接,第二场效应管Q2的源极经第三电阻R3连接至锂电池插座Jl的正极1,锂电池插座Jl的负极 2接地;所述放电模块包括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三三极管Q3以及第四场效应管Q4,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与第四电阻R4电连接,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端口 B) 与微处理器电连接,第三三极管Q3的射极接地,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经第五电阻R5连接至锂电池插座Jl的正极1,第四场效应管Q4的漏极也连接至锂电池插座Jl的正极1,第四场效应管Q4的栅极与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电连接,第四场效应管Q4的源极经第六电阻R6接地;锂电池插座Jl的正极1连接至端口 S,端口 S连接至电压检测模块。
权利要求1.智能废旧锂电池容量测试及恢复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微处理器、显示模块、充电模块、放电模块、电压检测模块以及锂电池插座,显示模块、充电模块、放电模块以及电压检测模块都与微处理器电连接,充电模块、放电模块以及电压检测模块都与锂电池插座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废旧锂电池容量测试及恢复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模块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一三极管以及第二场效应管,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第一电阻电连接,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微处理器电连接,第一三极管的射极接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经第二电阻连接至+5V电源,第二场效应管的漏极也连接至+5V电源,第二场效应管的栅极与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电连接,第二场效应管的源极经第三电阻连接至锂电池插座的正极,锂电池插座的负极接地;所述放电模块包括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 第三三极管以及第四场效应管,第三三极管的基极与第四电阻电连接,第四电阻的另一端与微处理器电连接,第三三极管的射极接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经第五电阻连接至锂电池插座的正极,第四场效应管的漏极也连接至锂电池插座的正极,第四场效应管的栅极与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电连接,第四场效应管的源极经第六电阻接地;锂电池插座的正极连接至电压检测模块。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废旧锂电池容量测试及恢复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微处理器、显示模块、充电模块、放电模块、电压检测模块以及锂电池插座,显示模块、充电模块。放电模块以及电压检测模块都与微处理器电连接,充电模块、放电模块以及电压检测模块都与锂电池插座电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可编程的微处理器,利用设定程序自动修复废旧锂电池,免人工控制。本实用新型使用简单、安全、易于操作;具有修改时间快、效果好的优点,能够让大量的废旧锂电池循环使用,减少资源浪费,有极大的环保效益。
文档编号H01M10/42GK202159753SQ20112027897
公开日2012年3月7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3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3日
发明者何璞, 修建国, 刘友举, 周俊生, 李丽秀, 谢志强 申请人:华南理工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