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五孔插座的保护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62643阅读:4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五孔插座的保护门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插座的保护门结构,属于电器插座安全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保护门也叫“安全门”,带保护门的插座即平时所说的“安全插座”,这种插座的插套组件上方装有绝缘体,使用时需要用较大的力才能把插头插进去;插头拔出来后,绝缘体能自动复位,即使手指不小心伸进了插座孔也不会触电,特别有利于防止小孩触电。目前市场上的插座种类繁多,有些产品即使带有保护门,但用螺丝刀或钥匙仍可以插入,是因其保护门设计不合理而造成的。一般技术较好且符合国家标准的保护门,需采用防单极插入设计。两极插头,只有两个插脚同时插入才能将保护门顶开;三极插头的防单极插入一般有两种设计,一是接地极无保护门,火、零两极也要同时插入才能顶开保护门; 第二种是三极都有保护门,在接地插脚顶开保护门时,火、零两极保护门才会打开。中国国家专利局于2010年12月15日公开了专利号为CN201020188089. 6,名称为一种用于五孔插座的保护门结构的专利,该专利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包括底座、压板、保护门、弹簧、面盖组,弹簧的一端抵住保护门,另一端抵住面盖;其采用一片式独立保护门结构,实现多孔插保护功能,适用于五孔插座,存在的缺陷为当一组插孔打开时,另一组插孔不可避免也会打开,在安全性上具有一定隐患。鉴于上述缺陷,中国国家专利局又于2011 年2月20日公开了专利号为CN201020188112. 1,名称为一种用于五孔插座的保护门结构的专利,采用双弹簧、双保护门结构,利用跷板原理,不仅避免了单极插入,而且两个保护门互不干涉,克服了前者专利所存在的缺陷,但由于采用双弹簧复位,导致插座内部结构复杂, 不利于制造。针对五孔插座的保护门结构还具有进一步简化的空间。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提供一种五孔插座的保护门结构,可有效避免单极插入,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能,且产品整体结构更加简单、合理,具有较好的实用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五孔插座的保护门结构,包括依次设置的面板、压板、插套组件以及底座,压板上设有上保护门与下保护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保护门中部与下保护门中部之间通过一根复位弹簧相抵接;所述压板上设有对应插套组件中接地插套的第一接地插孔,所述上保护门上设有对应第一接地插孔的第二接地插孔。进一步的,所述上保护门中部设有向下凸起的定位凸台,所述下保护门中部设有向内凹陷的定位槽,所述复位弹簧安装在定位凸台与定位槽之间。充分利用插座内部空间, 节省复位弹簧安装时的体积。进一步的,所述压板中心开有纵向的限位导向槽,所述第一接地插孔设置在限位导向槽中,所述上保护门上设有与限位导向槽配合的限位导向条I,限位导向条I的长度大于第一接地插孔的长度。限位导向条I始终支撑在下面压板的限位导向槽内,使上保护门在下移过程中不会卡死在压板的第一接地插孔内。进一步的,所述下保护门上设有与限位导向槽配合的限位导向条II。进一步的,所述压板上设有在两极插头单极插入时限制上保护门向下移动的第一限位结构以及在三极插头L插极或N插极插入时限制下保护门向上移动的第二限位结构。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限位结构为对应上保护门两端设置在压板上的两个挡片I ; 所述第二限位结构为对应下保护门两端设置在压板上的两个挡片II。进一步的,所述上保护门两侧对应两极插头插入的部位各设有第一楔形凹陷部; 所述下保护门两侧对应三级插头的L插极和N插极插入的部位设有第二楔形凹陷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单弹簧双保护门结构,产品整体结构更加简单、合理,成本降低;上保护门与下保护门均利用跷板原理,有效避免了单极插入,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能;相比现有的双保护门五孔插座,本实用新型更便于生产制造,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五孔插座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五孔插座去掉面板后的内部结构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上保护门与下保护门连接结构的正面视图;图4为上保护门与下保护门连接结构的剖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上保护门与下保护门连接结构的背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5,一种五孔插座的保护门结构,包括依次设置的面板1、压板4、插套组件5以及底座6,压板4上设有上保护门2与下保护门3,所述上保护门2中部与下保护门 3中部之间通过一根复位弹簧7相抵接;所述压板4上设有对应插套组件5中接地插套51 的第一接地插孔40,所述上保护门2上设有对应第一接地插孔40的第二接地插孔21。所述上保护门2中部设有向下凸起的定位凸台20,所述下保护门3中部设有向内凹陷的定位槽30,所述复位弹簧7安装在定位凸台20与定位槽30之间。压板4中心开有纵向的限位导向槽41,所述第一接地插孔40设置在限位导向槽41中,所述上保护门2上设有与限位导向槽41配合的限位导向条I 23,限位导向条I 23的长度大于第一接地插孔40 的长度;下保护门3上还设有与限位导向槽41配合的限位导向条II 32。压板4上设有在两极插头单极插入时限制上保护门2向下移动的第一限位结构以及在三极插头L插极或N 插极插入时限制下保护门3向上移动的第二限位结构;第一限位结构为对应上保护门2两端设置在压板4上的两个挡片I 42 ;所述第二限位结构为对应下保护门3两端设置在压板 4上的两个挡片II 43 ;上保护门2两侧对应两极插头插入的部位各设有第一楔形凹陷部 22 ;所述下保护门3两侧对应三级插头的L插极和N插极插入的部位设有第二楔形凹陷部 31。上保护门2的工作原理当两极插头单极插入时,上保护门2只会上下摆动并由压板4两端的挡片I 42卡制而不能往下滑动,从而有效避免了单极插入;当两极同时插入时, 插极施压于上保护门2的第一楔形凹陷部22向下顶开上保护门2,插头便可顺利插入插套组件5中。具体的实施方案上保护门2两端与挡片I 42距离为0.6mm,那么再单极插入时上保护门2的有效移动距离只有0. 6mm,在向下移动0. 6mm后被挡片I 42顶住,探针是不可插入的;打开上插孔的有效行程为7. 5mm,在行程范围内上保护门2的限位导向条始终支撑在下面压板4的限位导向槽41内,防止上保护门2在下移过程中卡死在压板4的第一接地插孔40内;上保护门2向下滑动时下保护门3不动,复位弹簧7在两极插头拔出后使上保护门2自行复位。下保护门3的工作原理同上。 除上述优选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他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改变和变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所定义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五孔插座的保护门结构,包括依次设置的面板(1)、压板G)、插套组件(5)以及底座(6),压板(4)上设有上保护门(2)与下保护门(3),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保护门O) 中部与下保护门( 中部之间通过一根复位弹簧(7)相抵接;所述压板(4)上设有对应插套组件( 中接地插套(51)的第一接地插孔(40),所述上保护门( 上设有对应第一接地插孔GO)的第二接地插孔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五孔插座的保护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保护门O) 中部设有向下凸起的定位凸台(20),所述下保护门(3)中部设有向内凹陷的定位槽(30), 所述复位弹簧(7)安装在定位凸台00)与定位槽(30)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五孔插座的保护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4)中心开有纵向的限位导向槽(41),所述第一接地插孔00)设置在限位导向槽Gl)中,所述上保护门⑵上设有与限位导向槽Gl)配合的限位导向条I 03),限位导向条I 03)的长度大于第一接地插孔GO)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五孔插座的保护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保护门(3) 上设有与限位导向槽Gl)配合的限位导向条II (32)。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种五孔插座的保护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4)上设有在两极插头单极插入时限制上保护门O)向下移动的第一限位结构以及在三极插头L插极或N插极插入时限制下保护门(3)向上移动的第二限位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五孔插座的保护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结构为对应上保护门(2)两端设置在压板(4)上的两个挡片K42);所述第二限位结构为对应下保护门( 两端设置在压板(4)上的两个挡片IK43)。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种五孔插座的保护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保护门( 两侧对应两极插头插入的部位各设有第一楔形凹陷部0 ;所述下保护门 (3)两侧对应三级插头的L插极和N插极插入的部位设有第二楔形凹陷部(3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五孔插座的保护门结构,包括依次设置的面板、压板、插套组件以及底座,压板上设有上保护门与下保护门,所述上保护门中部与下保护门中部之间通过一根复位弹簧相抵接;所述压板上设有对应插套组件中接地插套的第一接地插孔,所述上保护门上设有对应第一接地插孔的第二接地插孔。本实用新型不仅安全性能大大提高,而且相比现有的双保护门五孔插座,在结构上更加简单、合理,便于生产制造,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文档编号H01R13/453GK202259854SQ201120360658
公开日2012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23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23日
发明者池永生 申请人:杭州鸿雁电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