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太阳能电池发电模块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03665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改良太阳能电池发电模块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改良太阳能电池发电模块结构,尤指一种利用嵌入的结构、 加强肋与支撑臂的结构将含有一以玻璃、太阳能电池、封装材(EVA、PVB)、背板或玻璃层压而成的太阳能电池发电模块与一固定框体从三维的方向固定,以形成强化的太阳能电池发电模块结构。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7,其为一种现有的太阳能电池发电模块结构立体分解图式。如图所示,该现有的太阳能电池发电模块结构2具有一以前板由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 methacrylate, PMMA)、PTFE > 聚对苯二甲酸二乙酉旨(polyethylene ter 印 hthalate, PET)、玻璃、或塑料所制成、太阳能电池(单晶硅、多晶硅、非晶硅、铜铟硒化物、合物半导体)、封装材由乙酸乙烯酯(ethylene-vinyl acetate, EVA)、聚四氟乙烯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PTFE)或祷模丰对月旨(casting resin)所制成、背板由 PMMA、 PTFE、PET、玻璃、或塑料所制成(图中未示)层压而成的太阳能电池发电模块21与一固定框体22。然而,该太阳电池发电模块21在应用时是曝露于户外,除了接受强风的直接作用力、太阳的曝晒造成温度升降产生的应力与剪力之外,于寒带气候使用时必须承受积雪的重量等等,都是可能导致整体结构崩解的因素。此外,如中国台湾新型专利号453400所揭露的太阳能电池模板的承载框中,请参阅图8,其为中国台湾新型专利号453400的一代表图式。如新型专利号453400所揭露“缺口 42aX、42bX,分别设于支撑壁40aX、40bX的等高位置,缺口 42aX、42bX的开口方向均朝向矩形承载框1(本图未示)的中心方向,用以嵌夹太阳能电池模板50”,且图8所揭露的技术为二支撑壁40aX、40bX经由二衔接翼11X、21X的搭接而结合起来。然而,若以单一的结构而言,一缺口 42aX、一螺合部41aX与一支撑壁40aX的结构,仍嫌薄弱,难以应付上述的强风的直接作用力、太阳的曝晒造成温度升降产生的应力与剪力、寒带气候使用时必须承受积雪的重量等等诸多因素。且,以该新型专利号453400所揭露的连结式太阳能电池模板,若是单一的框架崩解了,其它的框架也必难以幸免。因此,还是需从单一的框架结构进行强化的工作,才是根本之道。于是,如何利用一种强化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的缺失,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的一项重要课题。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太阳能电池发电模块结构,以利用嵌入的结构、加强肋与支撑臂的结构将含有一以前板由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 methacrylate, PMMA)、PTFE、聚对苯二甲酸二乙酉旨 _ (polyethylene ter 印 hthalate, PET)、玻璃、或塑料所制成、太阳能电池(单晶硅、多晶硅、非晶硅、铜铟硒化物、化合物半导体)、封装材由乙酸乙烯酯(ethylene-vinyl acetate, EVA)、聚四氟乙烯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PTFE)或祷模丰对月旨(casting resin)所制成、背板由 PMMA、PTFE、PET、玻璃、或塑料所制成层压而成的太阳能电池发电模块与一固定框体从三维的方向固定,以形成强化太阳能电池发电模块结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改良太阳能电池发电模块结构,包括至少一太阳能电池发电模块;及至少一固定框体,该太阳能电池发电模块可嵌入于该固定框体中,且固定框体具有至少一外框架及至少一可跨接该外框架两相对方位的加强肋;其中,当太阳能电池发电模块与固定框体结合成为一体的太阳能电池发电模块结构时,该加强肋可强化该太阳能电池发电模块结构。较佳地,该太阳能电池发电模块为下列任一种单晶硅、多晶硅、非晶硅、铜铟硒化物或化合物半导体太阳能电池。较佳地,该固定框体可为下列任一种形状圆形与多边形。较佳地,该多边形为至少三边形的构形。较佳地,该外框架具有至少一接受部与至少一结构强化部,该接受部可接收该太阳能电池发电模块的一外缘,以将该外缘嵌入于接受部中,且接受部相邻于该结构强化部的一端,结构强化部呈现一框架形,该框架形与该加强肋相邻的一边的一内侧具有至少一锁固结构,框架形与加强肋相邻的该边的一相对边具有至少一第一固定孔,且框架形与加强肋相邻的边具有至少一第二固定孔,该第二固定孔相对于该第一固定孔,如此,一第一锁固件可以从第一固定孔穿入,再进入第二固定孔,并再进入加强肋的一第一锁固孔,该第一锁固件于是以与加强肋平行的势将结构强化部与加强肋相互固定。较佳地,该结构强化部相邻于该接受部的该端的相对端具有一延伸部,该延伸部以平行于该加强肋的势自该结构强化部向外延伸,并抵顶住该加强肋,且与该锁固件配合, 进而形成固定该加强肋。较佳地,该外框架具有至少一接受部与至少一结构强化部,该接受部可接收该太阳能电池发电模块的一外缘,以将该外缘嵌入于接受部中,且接受部相邻于该结构强化部的一端,结构强化部呈现一框架形,该框架形与该加强肋相邻的一边的一内侧具有至少一锁固结构,结构强化部相邻于该接受部的该端的相对端具有一延伸部,该延伸部以平行于该加强肋的势自结构强化部向外延伸,并抵顶住加强肋,延伸部具有一第三固定孔,如此, 一第二锁固件可以从该第三固定孔穿入,再进入加强肋的一第二锁固孔,该第二锁固件于是以与加强肋垂直的势将结构强化部与加强肋相互固定。较佳地,该外框架具有至少一接受部与至少一结构强化部,该接受部可接收该太阳能电池发电模块的一外缘,以将该外缘嵌入于接受部中,且接受部相邻于该结构强化部的一端,结构强化部呈现一框架形,该框架形与该加强肋相邻的一边的一内侧具有至少一锁固结构,框架形与加强肋相邻的该边的一相对边具有至少一第四固定孔,且框架形与加强肋相邻的边具有至少一第五固定孔,该第五固定孔相对于该第四固定孔,如此,一第三锁固件可以从第四固定孔穿入,再进入第五固定孔,并再进入加强肋的一第三锁固孔,该第三锁固件于是以与加强肋平行的势将结构强化部与加强肋相互固定,结构强化部相邻于接受部的该端的相对端具有一延伸部,该延伸部以平行于加强肋的势自结构强化部向外延伸, 并抵顶住加强肋,延伸部具有一第六固定孔,如此,一第四锁固件可以从该第六固定孔穿入,再进入加强肋的一第四锁固孔,该第四锁固件于是以与加强肋垂直的势将结构强化部与加强肋相互固定。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良太阳能电池发电模块结构一第一较佳实施例立体分解图式;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良太阳能电池发电模块结构一第二较佳实施例立体分解图式;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良太阳能电池发电模块结构一第三较佳实施例立体分解图式;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良太阳能电池发电模块结构的太阳能电池发电模块与固定框体的外框架、加强肋相互结合固定的一第一应用上视剖面图式;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良太阳能电池发电模块结构的太阳能电池发电模块与固定框体的外框架、加强肋相互结合固定的一第二应用上视剖面图式;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良太阳能电池发电模块结构的太阳能电池发电模块与固定框体的外框架、加强肋相互结合固定的一第三应用上视剖面图式;图7为一种现有的太阳能电池发电模块结构立体分解图式;及图8为中国台湾新型专利号453400的一代表图式。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 改良太阳能电池发电模块结构11 太阳能电池发电模块IlX 衔接翼111 外缘12 固定框体121 外框架122 加强肋123 加强肋1211 第一边1212 第二边1213 第三边1214 第四边1,改良太阳能电池发电模块结构11, 太阳能电池发电模块12, 固定框体121, 外框架122, 加强肋123’ 加强肋1211, 第一边1212, 第二边1213, 第三边1214,第四边[0046]1”改良太阳能电池发电模块结构11”太阳能电池发电模块12”固定框体121”外框架122”加强肋123”加强肋124"加强肋125”加强肋1211”第一边1212”第二边1213”第三边1214”第四边121A 接受部121B 结构强化部111 外缘121BC 边12IBA 边12 IBl 锁固结构121B2 锁固结构12IBB 边121B3 第一固定孔121B4 第二固定孔12IBD 边121C 延伸部121B5 第三固定孔1222 第二锁固孔121B6 第四固定孔121B7 第五固定孔1223 第三锁固孔121B8 第六固定孔1224 第四锁固孔2太阳能电池发电模块结构21太阳能电池发电模块2IX 衔接翼22固定框体42aX 缺口42bX 缺口40aX 支撑壁40bX 支撑壁[0085]P第一锁固件P,第二锁固件P”,第三锁固件P””第四锁固件。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良太阳能电池发电模块结构一第一较佳实施例立体分解图式。该改良太阳能电池发电模块结构1包括一太阳能电池发电模块11,该太阳能电池发电模块11为一单晶硅、多晶硅、非晶硅、铜铟硒化物或化合物半导体太阳能电池;及一固定框体12,太阳能电池发电模块11可嵌入于该固定框体12中,且固定框体12具有一外框架121及二可跨接该外框架121两相对方位的加强肋122、123,该固定框体12的外框架121可为下列任一种形状圆形与多边形,其中,该多边形可为至少三边形的构形, 本实施例以一四边形为例,也就是一第一边1211、一第二边1212、一第三边1213及一第四边1214 ;其中,当太阳能电池发电模块11与固定框体12结合成为一体的太阳能电池发电模块结构1时,该加强肋122、123可强化该太阳能电池发电模块结构1的结构强度。本实施例中,加强肋122、123从水平的方位将太阳能电池发电模块11平分为受力的三等份,故可以三等分分散太阳能电池发电模块11所受到的剪力与应力。请参阅图2,其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良太阳能电池发电模块结构一第二较佳实施例立体分解图式。该改良太阳能电池发电模块结构1’包括一太阳能电池发电模块11’,该太阳能电池发电模块11’为一单晶硅、多晶硅、非晶硅、铜铟硒化物或化合物半导体的太阳能电池;及一固定框体12’,太阳能电池发电模块11’可嵌入于该固定框体12’中,且固定框体12’具有一外框架121’及二可跨接该外框架121’两相对方位的加强肋122’、123’,该固定框体12’的外框架121’可为下列任一种形状圆形与多边形,其中,该多边形可为至少三边形的构形,本实施例以一四边形为例,也就是一第一边1211’、一第二边1212’、一第三边1213’及一第四边1214’ ;其中,当太阳能电池发电模块11’与固定框体12’结合成为一体的太阳能电池发电模块结构1’时,该加强肋122’、123’可强化太阳能电池发电模块结构 1’的结构强度。本实施例中,加强肋122’、123’从垂直的方位将太阳能电池发电模块11分为受力的三部分,故可以分散太阳能电池发电模块11’所受到的剪力与应力。请参阅图3,其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良太阳能电池发电模块结构一第三较佳实施例立体分解图式。该改良太阳能电池发电模块结构1”包括一太阳能电池发电模块11”,该太阳能电池发电模块11”为一单晶硅、多晶硅、非晶硅、铜铟硒化物或化合物半导体太阳能电池;及一固定框体12”,太阳能电池发电模块11”可嵌入于该固定框体12”中,且固定框体12”具有一外框架121”及四可跨接该外框架121”两相对方位的加强肋122”、123”、124” 及125”,该固定框体12”的外框架121”可为下列任一种形状圆形与多边形,其中,该多边形可为至少三边形的构形,本实施例以一四边形为例,也就是一第一边1211”、一第二边 1212”、一第三边1213”及一第四边1214”;其中,当太阳能电池发电模块11”与固定框体12” 结合成为一体的太阳能电池发电模块结构1”时,该加强肋122”、123”、124”及125”可强化太阳能电池发电模块结构1”的结构强度。本实施例中,加强肋122”、123”从水平的方位与加强肋1对”、125”从垂直的方位将太阳能电池发电模块11”分为受力的九部份,故可以分散太阳能电池发电模块11所受到的剪力与应力。请参阅图4,其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良太阳能电池发电模块结构的太阳能电池发电模块与固定框体的外框架、加强肋相互结合固定的一第一应用上视剖面图式。该外框架121 具有一接受部121A与一结构强化部121B,该接受部121A呈凹形状,以可接收该太阳能电池发电模块11的一外缘111,以将该外缘111嵌入于接受部121A中,且接受部121A相邻于该结构强化部121B的一边121BC,结构强化部121B呈现一框架形,该框架形与该加强肋122 相邻的一边121BA的一内侧具有二锁固结构121B 1、121B2,以供二螺丝(图中未示)或其它固定件(图中未示)穿入,而将改良太阳能电池发电模块结构1固定于其它物体上,框架形与加强肋122相邻的该边121BA的一相对边121BB具有一第一固定孔121B3,且框架形与加强肋122相邻的边121BA具有一第二固定孔121B4,该第二固定孔121B4相对于该第一固定孔121B3,如此,一第一锁固件P可以从第一固定孔121B3穿入,再进入第二固定孔 121B4,并再进入加强肋122的一第一锁固孔1221,该第一锁固件P于是以与加强肋122平行的势将结构强化部121B与加强肋122相互固定,其中,该结构强化部121B相邻于该接受部121A的该边121BC的相对边121BD具有一延伸部121C,该延伸部121C以平行于加强肋 122的势自结构强化部121B向外延伸,并抵顶住加强肋122,且与该锁固件P配合,进而形成固定加强肋122。请参阅图5,其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良太阳能电池发电模块结构的太阳能电池发电模块与固定框体的外框架、加强肋相互结合固定的一第二应用上视剖面图式。该外框架121 具有一接受部121A与一结构强化部121B,该接受部121A呈凹形状,以可接收该太阳能电池发电模块11的一外缘111,以将该外缘111嵌入于接受部121A中,且接受部121A相邻于该结构强化部121B的一边121BC,结构强化部121B呈现一框架形,该框架形与该加强肋122 相邻的一边121BA的一内侧具有二锁固结构121B1、121B2,以供二螺丝(图中未示)或其它固定件(图中未示)穿入,而将改良太阳能电池发电模块结构1固定于其它物体上,结构强化部121B相邻于该接受部121A的该边121BC的相对边121BD具有一延伸部121C,该延伸部121C以平行于该加强肋122的势自结构强化部121B向外延伸,并抵顶住加强肋122,延伸部121C具有一第三固定孔121B5,如此,一第二锁固件P,可以从该第三固定孔121B5穿入,再进入加强肋122的一第二锁固孔1222,该第二锁固件P’于是以与加强肋122垂直的势将结构强化部121B与加强肋122相互固定。请参阅图6,其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良太阳能电池发电模块结构的太阳能电池发电模块与固定框体的外框架、加强肋相互结合固定的一第三应用上视剖面图式。该外框架121 具有一接受部121A与一结构强化部121B,该接受部121A呈凹形状,以可接收该太阳能电池发电模块11的一外缘111,以将该外缘111嵌入于接受部121A中,且接受部121A相邻于该结构强化部121B的一边121BC,结构强化部121B呈现一框架形,该框架形与该加强肋122 相邻的一边121BA的一内侧具有二锁固结构121B1、121B2,以供二螺丝(图中未示)或其它固定件(图中未示)穿入,而将改良太阳能电池发电模块结构1固定于其它物体上,框架形与加强肋122相邻的该边121BA的一相对边121BB具有一第四固定孔121B6,且框架形与加强肋122相邻的边121BA具有至少一第五固定孔121B7,该第五固定孔121B7相对于该第四固定孔121B6,如此,一第三锁固件P”’可以从第四固定孔121B6穿入,再进入第五固定孔 121B7,并再进入加强肋122的一第三锁固孔1223,该第三锁固件P”’于是以与加强肋122
9平行的势将结构强化部与加强肋122相互固定,其中,结构强化部121B相邻于接受部121A 的该边121BC的相对边121BD具有一延伸部121C,该延伸部121C以平行于加强肋122的势自结构强化部121B向外延伸,并抵顶住加强肋122,延伸部121C具有一第六固定孔121B8, 如此,一第四锁固件P””可以从该第六固定孔121B8穿入,再进入加强肋122的一第四锁固孔1224,该第四锁固件P””于是以与加强肋122垂直的势将结构强化部121B与加强肋122 相互固定。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改良太阳能电池发电模块结构,是利用嵌入的结构、加强肋与支撑臂的结构将含有一太阳能电池发电模块与一固定框体从三维的方向固定,以形成强化太阳能电池发电模块结构。因而,目前种种可能导致整体结构崩解的因素,如强风的直接作用力、太阳的曝晒造成温度升降产生的应力与剪力、于寒带气候使用时必须承受积雪的重量等等,都一并解决了。于是,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案利用申请人丰富的经验,以极富创意的构思,设计出简单却能充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案确实符合具有新颖性与进步性的专利要件。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当不能以的限制本实用新型范围。即大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及修饰,仍将不失本实用新型的要义所在,亦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故都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状况。
权利要求1.一种改良太阳能电池发电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太阳能电池发电模块;及至少一固定框体,该太阳能电池发电模块嵌入于该固定框体中,且该固定框体具有至少一外框架及至少一可跨接该外框架两相对方位的加强肋;其中,当该太阳能电池发电模块与该固定框体结合成为一体的太阳能电池发电模块结构时,该加强肋用于强化该太阳能电池发电模块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太阳能电池发电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太阳能电池发电模块为下列任一种单晶硅、多晶硅、非晶硅、铜铟硒化物与化合物半导体太阳能电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太阳能电池发电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固定框体为下列任一种形状圆形与多边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改良太阳能电池发电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多边形为至少三边形的构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太阳能电池发电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外框架具有至少一接受部与至少一结构强化部,该接受部用于接收该太阳能电池发电模块的一外缘, 以将该外缘嵌入于该接受部中,且该接受部相邻于该结构强化部的一端,该结构强化部呈现一框架形,该框架形与该加强肋相邻的一边的一内侧具有至少一锁固结构,该框架形与该加强肋相邻的该边的一相对边具有至少一第一固定孔,且该框架形与该加强肋相邻的边具有至少一第二固定孔,该第二固定孔相对于该第一固定孔,如此,一第一锁固件从该第一固定孔穿入,再进入该第二固定孔,并再进入该加强肋的一第一锁固孔,使该第一锁固件与该加强肋呈平行的势将该结构强化部与该加强肋相互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改良太阳能电池发电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结构强化部相邻于该接受部的该端的相对端具有一延伸部,该延伸部以平行于该加强肋的势自该结构强化部向外延伸,并抵顶住该加强肋,且与该锁固件配合,进而形成固定该加强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太阳能电池发电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外框架具有至少一接受部与至少一结构强化部,该接受部用于接收该太阳能电池发电模块的一外缘, 以将该外缘嵌入于该接受部中,且该接受部相邻于该结构强化部的一端,该结构强化部呈现一框架形,该框架形与该加强肋相邻的一边的一内侧具有至少一锁固结构,该结构强化部相邻于该接受部的该端的相对端具有一延伸部,该延伸部以平行于该加强肋的势自该结构强化部向外延伸,并抵顶住该加强肋,该延伸部具有一第三固定孔,如此,一第二锁固件从该第三固定孔穿入,再进入该加强肋的一第二锁固孔,使该第二锁固件与该加强肋呈垂直的势将该结构强化部与该加强肋相互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太阳能电池发电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外框架具有至少一接受部与至少一结构强化部,该接受部用于接收该太阳能电池发电模块的一外缘, 以将该外缘嵌入于该接受部中,且该接受部相邻于该结构强化部的一端,该结构强化部呈现一框架形,该框架形与该加强肋相邻的一边的一内侧具有至少一锁固结构,该框架形与该加强肋相邻的该边的一相对边具有至少一第四固定孔,且该框架形与该加强肋相邻的一边具有至少一第五固定孔,该第五固定孔相对于该第四固定孔,如此,一第三锁固件从该第四固定孔穿入,再进入该第五固定孔,并再进入该加强肋的一第三锁固孔,该第三锁固件以与该加强肋平行的势将该结构强化部与该加强肋相互固定,该结构强化部相邻于该接受部的该端的相对端具有一延伸部,该延伸部以平行于该加强肋的势自该结构强化部向外延伸,并抵顶住该加强肋,该延伸部具有一第六固定孔,如此,一第四锁固件从该第六固定孔穿入,再进入该加强肋的一第四锁固孔,使该第四锁固件与该加强肋呈垂直的势将该结构强化部与该加强肋相互固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改良太阳能电池发电模块结构,尤指一种利用嵌入的结构、加强肋与支撑臂的结构将含有一以玻璃、太阳能电池、封装材(EVA、PVB)、背板或玻璃层压而成的太阳能电池发电模块与一固定框体从三维的方向固定,以形成强化的太阳能电池发电模块结构。该改良太阳能电池发电模块结构包括至少一太阳能电池发电模块;及至少一固定框体,该太阳能电池发电模块可嵌入于该固定框体中,且固定框体具有至少一外框架及至少一可跨接该外框架两相对方位的加强肋;其中,当太阳能电池发电模块与固定框体结合成为一体的太阳能电池发电模块结构时,该加强肋可强化该太阳能电池发电模块结构。
文档编号H01L31/048GK202259378SQ201120429908
公开日2012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27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27日
发明者周鸿达, 巫洧源 申请人: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