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三相断路器的壳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67698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应用于三相断路器的壳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三相断路器的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应用于三相断路器的壳体结构。
背景技术
在三相断路器制造技术领域,有些需要在断路器内部安装盒式附件如辅助触头、 报警触头、分励脱扣器、欠电压脱扣器等,现有的三相断路器,需要打开整个面壳才能进行安装,并且需要专业操作人员才能完成,操作比较麻烦,组装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应用于三相断路器的壳体结构,在安装盒式附件时,操作简单,组装效率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应用于三相断路器的壳体结构, 包括底壳和面壳,面壳锁在底壳上,面壳上开有让断路器操作手柄伸出的中间通孔,所述的面壳处于中间通孔一侧还设有一通孔,该通孔与底壳构成的空间用于安装断路器的盒式附件。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面壳上还设置一面盖,所述的面盖上设有与面壳中间通孔相对应的通孔,进一步提高三相断路器的安全性。再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面盖与面壳的上端相铰接,使得面壳打开更为方便。本实用新型由于在面壳处于中间通孔一侧设有一通孔,该通孔与底壳构成的空间用于安装断路器的盒式附件,这样要安装盒式附件如辅助触头、报警触头、分励脱扣器或欠电压脱扣器时,就不用打开面壳,直接通过面壳处于中间通孔一侧的通孔就能进行安装,操作简单,即使非专业人员也能完成安装,组装效率就比较高。

图1是本实用新型面壳打开状态前视立体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面壳打开状态后视立体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去除面壳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至图3所示,一种应用于三相断路器的壳体结构,包括底壳1和面壳2,面壳 2锁在底壳1上,面壳2上开有让断路器操作手柄伸出的中间通孔21,所述的面壳2处于中间通孔21 —侧还设有安装断路器附件的通孔22,该通孔22与底壳1构成的空间用于安装断路器的盒式附件。所述的面壳2上还设置一面盖3,所述的面盖3上设有与面壳2中间通孔21相对应的通孔31。所述的面盖3与面壳2的上端相铰接,方便面壳的打开。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按权利要求作等同的改变都落入本案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应用于三相断路器的壳体结构,包括底壳和面壳,面壳锁在底壳上,面壳上开有让断路器操作手柄伸出的中间通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面壳处于中间通孔一侧还设有一通孔,该通孔与底壳构成的空间用于安装断路器的盒式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三相断路器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面壳上还设置一面盖,所述的面盖上设有与面壳中间通孔相对应的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三相断路器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面盖与面壳的上端相铰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应用于三相断路器的壳体结构,包括底壳和面壳,面壳锁在底壳上,面壳上开有让断路器操作手柄伸出的中间通孔,所述的面壳处于中间通孔一侧还设有一通孔,该通孔与底壳构成的空间用于安装断路器的盒式附件;所述的面壳上还设置一面盖,面盖上设有与面壳中间通孔相对应的通孔;所述的面盖与面壳的上端相铰接;本实用新型在安装盒式附件时,操作简单,组装效率高。
文档编号H01H71/02GK202332748SQ201120459519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8日
发明者蔡品花 申请人:厦门威尔圣电气实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