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42659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行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行动装置,特别是一种天线本体冲刷出固定凸块对应嵌入机壳上的凹洞同时挟持机壳如此可固定天线本体的行动装置。
背景技术
行动装置(如移动通信终端、个人数字助理、平板电脑等)使用内藏式天线取代外露式天线的设计,近年来得到了使用者广泛的接受,其优点不但可以使行动装置的外观更精简,也更节省开发与组装的成本,然而要使内藏式天线能固定于行动装置的内部,不至于松脱碰触至其它电子组件,习知技术采用手段不外乎使用背胶、定位柱或热熔柱等,以图1为例,图1绘示了现有技术中的行动装置的示意图,天线20因设计需求设计成立体的样态(非平面天线),在机壳10上设置定位柱101与102以及热熔柱103与104来限制天线20不会在机壳10内移动,另外可以在天线端部21的部份以黏胶黏附于机壳内部,以此先前技术固定天线20的缺失在于在机壳10上需设置定位柱101与102以及热熔柱103与104,如此会占据机壳内部的空间影响设计者的空间以及内部散热的效能,另外需要上背胶的程序更会影响组装的速度。

发明内容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行动装置,解决现有技术行动装置中内藏式天线占用较大空间的问题,使天线的组装方式更简化,壳体结构更单纯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行动装置包括机壳与天线,天线具有挟持机构,机壳具有突出部设置于该机壳的内部空间,挟持机构用以挟持上述突出部,使该天线固定于该内部空间。行动装置内可配置电子电路、电池电源或中央处理器等,上述组件并非本专利所要讨论的范围,在此不多赘述。本发明揭露的挟持机构包括第一挟持部、第二挟持部与可挠部,可挠部连接第一挟持部与第二挟持部,并提供挟持力,使第一挟持部与第二挟持部挟持上述突出部,使天线固定于上述机壳上,突出部更包括第一面与第二面,分别对应该第一挟持部与该第二挟持部。上述第二挟持部更包括凸出部对应该第二面的凹槽卡固。本发明更揭露上述凸出部更包括至少两轴向的突起,较佳的上述至少两个轴向的突起相互垂直。另外凸出部可以更包括次凸出部同样可包括至少两轴向的突起,较佳的,次凸出部的两个轴向的突起相互垂直。上述的凹槽的形状对应该凸出部与次凸出部。本发明的好处在于,提供一种简易的天线的组装方式,也可使壳体的结构更单纯。

图1绘示了现有技术中的行动装置的示意图;图2绘示了本发明的行动装置的天线设置的示意图;图3绘示了图2中天线沿A-A’线的剖面图4绘示了凸出部与次凸出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请参考图2和图3,图2绘示了本发明的行动装置的天线设置的示意图,图3绘示了图2中天线沿A-A’线的剖面图。本发明提供的行动装置包括机壳30与天线40,天线40具有挟持机构,机壳30具有突出部31设置于机壳30的内部空间,挟持机构用以挟持上述突出部31,使天线40固定于机壳30的内部空间,本发明的天线更适用于立体型的天线,例如本发明的天线40更包括金属片41、42、43与44,相关位置可参见图3所示,金属片43即为挟持机构,金属片43更包括第一挟持部431、可挠部432与第二挟持部433。第一挟持部431例如为金属片,金属片431与44为同平面的金属片,金属片41与42相对金属片431与44立于另一个轴向。机壳30的内部的突出部31具有第一面311与第二面312,第一挟持部431与第二挟持部433分别面对第一面311与第二面312,可挠部432具有一个夹角且具有挟持力挟持突出部31,设计者可依据夹角的角度调整以及磨擦力的选择可使天线40稳固的设置于壳体40上。本发明更揭露在第二挟持部433上于制作的同时冲出凸出部4331,并于突出部31的第二面312上设置凹槽313,在安装时凸出部4331可对应凹槽313卡固,如图4所示,图4绘示了凸出部与次凸出部的示意图,凸出部4331可以对应X轴与Y轴分别设置突起,其可为垂直设置,同样的,在凸出部4331的底部可以另外设置一个次凸出部4332以相异于凸出部4331的形状(于本实施力为十字型)制作,同样的可以用垂直的方向设置突起,次凸出部4332与凸出部4331以不同的形状设置的好处在于能够使第二挟持部433更能够被限制于X-Y的方向的位置,不至于移动;凹槽313对应次凸出部4332与凸出部4331的形状设置,已达到较佳的稳定性。综上所述,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行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天线,具有挟持机构;机壳,具有突出部,该突出部设置于该机壳的内部空间,该挟持机构挟持该突出部,使该天线固定于该内部空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挟持机构更包括第一挟持部;第二挟持部;以及可挠部,连接该第一挟持部与该第二挟持部,该可挠部提供挟持力挟持该突出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行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突出部更包括第一面与第二面,该第一面与该第二面分别对应该第一挟持部与该第二挟持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行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突出部的该第二面上设置凹槽,该第二挟持部更包括凸出部,该凸出部对应该凹槽卡固。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行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凸出部更包括至少两轴向的凸出。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行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两个轴向的突起相互垂直。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行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凸出部更包括次凸出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行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次凸出部更包括至少两轴向的突起。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行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次凸出部的两个轴向的突起相互垂直。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行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凹槽的形状对应该凸出部与次凸出部。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行动装置,包括机壳与天线,天线具有第一挟持部、第二挟持部与可挠部,可挠部连接第一挟持部与第二挟持部,提供挟持力,使第一挟持部与第二挟持部挟持机壳内部的突出部,使天线固定于上述机壳内部,突出部更提供凹槽对应天线的凸出部卡固,使天线更简易的固定于机壳上且内部空间更简化。
文档编号H01Q1/22GK102569992SQ20121001582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18日
发明者林廷翊 申请人:佳世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