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型网线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53921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薄型网线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器结构,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薄型笔记计算机外接网络接口的薄化连接器结构。
背景技术
现今电子科技的快速发展,使得笔记本电脑、平板计算机等电子装置已普遍存在于社会上各个角落中,且因因特网蓬勃发展,让使用者若欲获得实时信息、传输文件或邮件等即可透过电子装置链接于网络进行作业,并藉由网络来搜寻各种信息、实时通讯或在线游戏等。再者,由于笔记本电脑、平板计算机之发展趋势皆趋向于轻薄短小设计,以致使电子装置内部电路板上之电子组件构造则必须配合其缩小且更为精密,整体的结构强度亦需随之予以强化,而一般电子装置大都会利用连接器来达成与电路板的连接,且连接器可提供网络插头接设于其内,并与复数讯号端子连接,藉此将讯号透过电路板传送至控制电路中,使电子装置链接于网络进行作业。而随着电子装置的体积越来越微小,便发展出各种不同型式之连接器,且插头型式一般可分为电话、传真机等使用之R J - I I插头及可供电子装置链接于网络、多功能事务机等使用之R J - 4 5插头,但因R J系列之连接器系标准规格并具有一定的体积,而现今笔记本电脑、平板计算机等电子装置的厚度设计要求却小于R J系列之连接器,使电子装置整体厚度将变得无法更为轻薄。为了改善上述之问题,遂有厂商设计出掀盖式连接器,其系于基座上利用枢轴枢设有一盖板,并于基座与盖板之间形成有可供复数端子穿设之插槽,当网络插头欲插入于基座之插槽内时,即可掀翻于盖板以枢轴为轴心向上开启呈一倾斜角度,藉此将网络插头以斜插方式插入于插槽内,但此种掀盖式连接器之盖板在开启时常会因向上掀翻的力量太大,造成枢轴跳脱于盖板上之轴孔,而使盖板与基座形成分离且整体结构较不稳定,此外,盖板闭合时虽可使插槽内部之空间变小来降低连接器整体高度,惟该盖板于开启时为呈一倾斜角度,造成网络插头斜插于插槽内时将会占用一定高度,使得掀盖式连接器使用上仍会占用较多的空间,则有待从事于此行业者重新设计来加以有效解决。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薄型网线连接器,解决该类连接器的旋动体易折损、耐用性差的问题。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薄型网线连接器,包括座体、活动座及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的基部及二侧同向延伸的侧臂围裹形成供活动座往复位移的滑动空间,并于座体至少一侧臂上设有导轨;所述活动座的底板与二侧壁之间形成对接空间,并于底板上定位设有复数对接端子,且活动座朝向对接网线接口的一端结合有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外壳体及外壳体上枢接的旋动体,而外壳体与导轨同侧的至少一边板上设有悬空状的卡制体,所述卡制体顺次设有推移部、摆动臂及卡扣部,其中所述推移部呈弯折状朝向外壳体外侧凸起且抵持于的导轨中并连动摆动臂向外壳体内侧偏摆位移;所述旋动体开启状态下与外壳体之间形成有插接口,且旋动体与导轨同侧的至少一侧板上设有扣持部,所述扣持部在旋动体闭合状态下与卡扣部相接合;并于活动座退出时与卡扣部相脱离。进一步地,所述座体的 导轨后方处形成有呈渐缩状的导引面。进一步地,所述座体的滑动空间底部设有镂空部,所述活动座设有复数对接端子,复数对接段子一侧的接触部位于对接空间中,且另一侧焊接部由对接空间伸出连接至连接单元上,所述连接单元穿出镂空部与默认传输接口形成电性连接,所述连接单元为软性电路板或软性平面扁平电缆。进一步地,所述座体其中一侧臂内侧处设有轨槽,并于座体与活动座之间定位有弹性组件,所述活动座的侧壁上设有一导杆,且导杆的另端于轨槽内呈一循环滑移定位。更进一步地,所述活动座的二侧壁设有定位槽,并于定位机构的外壳体二侧边板相对定位槽处设有轴部,且轴部上枢接有可朝外侧作旋转呈现开启或闭合状态的旋动体,旋动体内侧处设有可供外部插头上的弹性扣片扣持定位的限位部。更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机构外壳体的轴部上具有凸柱,并于凸柱上套设有扭簧,所述旋动体为具有呈n形状的框架,且旋动体二侧板下方端部位置设有可枢接于凸柱上的轴孔,且凸柱上的扭簧为以二端接脚分别弹性撑抵于活动座上的定位槽及框架上。进一步地,所述活动座的定位槽外侧处设有缺槽,并于旋动体下方处设有可旋动扣持于缺槽内的卡勾。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机构的外壳体至少一边板上横向剖设有破孔,并于破孔内缘处朝前方延伸设有卡制体。进一步地,所述卡制体位于卡扣部下方处设有可抵持于活动座的侧壁上的挡板。应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薄型网线连接器,提供了薄化电子设备外接RJ-45插头或RJ-Il插头的可行连接方案,顺应电子产品短小轻薄的发展趋势,且能有效防止连接器插槽的跳脱,有利于活动座平稳顺利推入于座体内,并具有操作简易之效果。

图I是本实用新型薄型网线连接器的立体外观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薄型网线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薄型网线连接器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活动座与定位机构按压前的立体外观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活动座与定位机构按压时的立体外观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活动座与定位机构收合时的立体外观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活动座与定位机构收合后的俯视剖面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活动座与定位机构收合后的立体外观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图10为图9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便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的详述,以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掌握。如图I至图4所示,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立体分解图、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图及活动座与定位机构按压前的立体外观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包括有座体I、活动座2及定位机构3。该座体I具有一基部I I,并于基部I I 二侧同向延伸有侧臂I 2,且二侧臂
I2与基部I I之间形成有可供活动座2往复位移的滑动空间I 0及位于滑动空间I 0底部的镂空部I 0 I,而座体I至少一侧臂I 2上接近于滑动空间I 0开口处则由前向后设有导轨I 2 I,并于导轨I 2 I后方处形成有呈渐缩状的导引面I 2 I I ;另,座体I与活动座2之间定位有弹性组件I 3,并于座体I其中一侧臂I 2内侧处设有具定位端
14 I的轨槽I 4,且座体I外部罩覆定位有屏蔽壳体4。·该活动座2具有底板2 I,并于底板2 I 二侧处皆形成有侧壁2 2,且二侧壁
22与底板2 I之间形成有对接空间2 0,而活动座2的底板2 I上定位有呈弯折状的复数对接端子2 3,且对接端子2 3一侧处的接触部2 3 I位于对接空间2 0处,并使接触部2 3 I另侧处的焊接部2 3 2则由对接空间2 0处伸出连接至可一软性电路板(F PC )或软性平面扁平电缆(F F C)的连接单元2 4上,此外,对接端子2 3的焊接部2 3 2可利用表面黏着技术(S M T)或穿孔(T hrough Hole )焊接的方式与连接单元
24上对应的接点2 4 I形成电性连接,并于活动座2其中一侧壁2 2上设有导杆2 5,另于活动座2的二侧壁2 2前方处则设有可供定位机构3结合定位的定位槽2 2 I,且各定位槽2 2 I外侧处皆设有缺槽2 2 2。该定位机构3包括有外壳体3 I及旋动体3 2,其中外壳体3 I罩覆定位于活动座2底部,并于外壳体3 I所具的二侧边板3 I I前方位于定位槽2 2 I处皆设有具凸柱3 I 2 I的轴部3 I 2,且其中的凸柱3 I 2 I上套设有一扭簧3 I 2 2,而外壳体
3I至少一边板3 I I上横向剖设有一破孔3 I I I,并于破孔3 I I I内缘处朝前方延伸设有呈悬空状的卡制体3 I 3,此卡制体3 I 3—侧处具有朝破孔3 I I I位置向外转折凸出于边板3 I I外侧处的推移部3 I 3 I,其推移部3 I 3 I末端形成有与边板3 I I呈错开状的摆动臂3 13 2,并于摆动臂3132上设有一卡扣部3133及卡扣部3 I 3 3下方处的挡板3 I 3 4,且挡板3 I 3 4抵持于活动座2的侧壁2 2上,用以防止摆动臂3 I 3 2产生过度的变形与偏位。再者,定位机构3位于外壳体3 I的轴部3 I 2上枢接有旋动体3 2,且旋动体3 2与外壳体3 I之间形成有一插接口 3 0,而旋动体3 2则具有一呈n形状的框架3 2 0,并于框架3 2 0的二侧板3 2 I下方端部位置设有可枢接于凸柱3 I 2 I上的轴孔3 2 0 I,且框架3 2 0内侧中央处设有限位部3 2 2及位于限位部3 2 2 二侧所向后弯折延伸的导轨片3 2 2 I,此外,框架3 2 0上至少一侧板3 2 I对应于卡制体3 I 3的卡扣部3 I 3 3处设有扣持部3 2 I I,且该卡制体3 I 3的卡扣部3 I 3 3与侧板3 2 I的扣持部3 2 I I可呈相对应扣持定位的凸扣与凹槽,并于扣持部3 2 I I下方处则设有可旋动扣持于缺槽2 2 2内的卡勾3 2 12。当本实用新型于组装时,系先将活动座2推入于座体I的滑动空间I 0内,并使底板2 I上复数对接端子2 3所连接的连接单元2 4穿出滑动空间I O的镂空部I O I处而露出于座体I的外,再将连接单元2 4另端的插接部(图中未示出)与默认传输接口(如连接器或传输座)形成电性连接,或是可透过默认传输接口与电路板形成电性连接。然而,座体I的基部I I前方处凹设有限位槽I I I,并于活动座2的底板2 I后方处凸设有定位柱2 I I,即可将弹性组件I 3—端穿入于限位槽I I I内,而另端则套设于定位柱2 I I上呈一定位,此外,活动座2于侧壁2 2上的导杆2 5—端定位于侧壁2 2外侧处的穿孔2 2 0内,而另端则位于轨槽I 4内呈一循环滑移定位,续将定位机构3的外壳体3 I罩覆定位于活动座2底部,并使外壳体3 I 二侧边板3 I I上的扣片3 I 4扣持于活动座2的二侧壁2 2对应的扣槽2 2 3内呈一定位,其旋动体3 2的框架3 2 0则由轴孔3 2 0 I枢接于外壳体3 I对应的轴部3 I 2上的凸柱3 I 2 1,且凸柱3 I 2 I上的扭簧3 I 2 2以二端接脚分别弹性撑抵于活动座2侧壁2 2上的定位槽
22 I及框架3 2 0上,而使旋动体3 2具有弹性复位的功能,同时藉由外壳体3 I的二边板3 I I抵持于旋动体3 2对应的轴孔3 2 0 1周缘处,用以防止旋动体3 2旋转时退出于轴部3 I 2上的凸柱3 I 2 I外的情况发生,以此确保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如图5至图8所示,分别本实用新型活动座与定位机构按压时的立体外观图、收合时的立体外观图、收合后的俯视剖面图及收合后的立体外观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当使用者欲将活动座2自座体I的滑动空间I Q内收合时,仅需先扳动于定位机构3的旋动体
32以外壳体3 I的轴部3 I 2轴心朝内侧作旋转呈现闭合状态,而旋动体3 2旋转的过程中,可由框架3 2 0的侧板3 2 I边缘向下推顶于外壳体3 I边板3 I I的卡制体3 I 3的卡扣部3 I 3 3 (如凸扣)上,并连动于摆动臂3 I 3 2产生向内弹性偏摆位移,且待侧板3 2 I上的扣持部3 2 I I (如凹槽)对正于卡扣部3 I 3 3后,便可藉由摆动臂
3I 3 2所具的弹性恢复力,而使卡扣部3 I 3 3扣持于扣持部3 2 I I内来限制旋动体
32朝外侧自由旋转开启的阻挡定位,即可将框架3 2 0抵贴于活动座2上呈一平整状,以有效防止活动座2推入时旋动体3 2卡制于座体I的滑动空间I 0开口处的情况发生,以利于活动座2平稳顺利推入于座体I的滑动空间I 0内,并具有操作简易的效果。而后便可按压于活动座2上,并由活动座2挤压于弹性组件I 3呈一弹性变形,其导杆2 5便会沿着侧臂I 2内侧处的轨槽I 4作一循环滑移抵持及定位动作,使活动座2位于座体I的滑动空间I 0内作横向往复滑动位移,且该活动座2继续推入的过程中,可使卡制体3 I 3凸出于边板3 I I外侧处的推移部3 I 3 I抵持于座体I至少一侧臂
12上的导轨I 2 I,并由推移部3 I 3 I沿着导轨I 2 I后方处的导引面I 2 I I受到推顶作用后连动摆动臂3 I 3 2产生向内弹性偏摆位移,其卡扣部3 I 3 3便会脱离于旋动体3 2的扣持部3 2 I I的限制,使活动座2退出时旋动体3 2可朝外侧自由旋转开启,同时藉由活动座2二侧边处所凸设的滑块2 2 4分别沿着二侧臂I 2上的槽道I 2 2滑动位移的导引与限位作用,使活动座2滑移过程中平稳顺利,当活动座2带动于导杆
25滑移至轨槽I 4的定位端I 4 I时,即可放开活动座2收合至座体I内部而呈现闭合状态,便完成第一次按压定位动作。然而,当使用者欲将活动座2自座体I的滑动空间I 0内退出时,仅需再按压一次活动座2并挤压于弹性组件I 3呈一弹性变形,当活动座2带动导杆2 5沿着轨槽I 4脱离定位端I 4 I的限制时,即可放开活动座2藉由释放挤压中的弹性组件I 3带动活动座2横向退出于座体I内部,且因旋动体3 2的扣持部3 2 I I脱离外壳体3 I卡制体
3I 3的卡扣部3 I 3 3的限制,使旋动体3 2可透过扭簧3 I 2 2的弹性复位功能以外壳体3 I的轴部3 I 2轴心朝外侧作旋转而呈现开启的状态,便完成第二次按压定位动作,以此二次按压方式,让使用者可透过按压于活动座2位于座体I内的滑动空间I O作横向往复滑动位移,辅助活动座2顺利的完成收合或退出,整体高度降低且更薄型化,以符合产品轻薄短小的设计需求。当旋动体3 2旋转的过程中,可透过侧板3 2 I下方处的卡勾3 2 I 2分别旋动扣持于活动座2各侧壁2 2对应的缺槽2 2 2内,用以限制旋动体3 2以外壳体3 I的轴部3 I 2轴心朝外侧作旋转最大的角度范围,并使旋动体3 2与活动座2形成一垂直角度,且该旋动体3 2与外壳体3 I之间所形成的插接口 3 0空间则变大,以利于外部电连接器所具的R J — 4 5插头5 (如第九、十图所示)由插接口 3 0处横向插接于活动座2的对接空间2 0内,并与复数对接端子2 3形成电性对接状态。 另请如图9和图10所示,分别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及第九图的局部放大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可应用于计算机、笔记本电脑、平板计算机或其它电子装置6上,而电子装置6上的本体6 I与座体I可一体成型或分开组构而成,且活动座2上的复数对接端子2 3连接的连接单元2 4即可透过默认传输接口与本体6 I内部的电路板形成电性连接,用以进行传输外部网络讯号的输入与输出以及供应电源的使用。当使用者以手动方式扳动于活动座2或二次按压时,便可将活动座2自座体I的滑动空间I 0内退出,且该活动座2滑移的过程中,由于各对接端子2 3定位于活动座2的底板2 I上,即可透过连接单元2 4来延长对接端子2 3与电子装置6内的电路板连接的距离,以防止对接端子2 3在活动座2滑移的过程中所造成电性连接失效的情况发生,而活动座2横向退出后,再将外部插头5由插接口 3 0处沿着导轨片3 2 2 I横向插接于活动座2的对接空间2 0内,并与复数对接端子2 3形成良好的电性对接状态,且外部插头5上的弹性扣片5 I稳固扣持于旋动体3 2的限位部3 2 2内呈一定位,便可藉由连接单元2 4连接至电子装置6上进行讯号传输、沟通处理等动作。上述详细说明针对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的可行实施例说明而已,惟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申请专利范围,凡其它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艺精神下所完成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变更,均应包含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专利范围中。
权利要求1.薄型网线连接器,包括座体、活动座及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座体的基部及二侧同向延伸的侧臂围裹形成供活动座往复位移的滑动空间,并于座体至少一侧臂上设有导轨; 所述活动座的底板与二侧壁之间形成对接空间,并于底板上定位设有复数对接端子,且活动座朝向对接网线接口的一端结合有定位机构; 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外壳体及外壳体上枢接的旋动体,而外壳体与导轨同侧的至少一边板上设有悬空状的卡制体,所述卡制体顺次设有推移部、摆动臂及卡扣部,其中所述推移部呈弯折状朝向外壳体外侧凸起且抵持于的导轨中并连动摆动臂向外壳体内侧偏摆位移;所述旋动体开启状态下与外壳体之间形成有插接口,且旋动体与导轨同侧的至少一侧板上设有扣持部,所述扣持部在旋动体闭合状态下与卡扣部相接合;并于活动座退出时与卡扣部相脱离。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薄型网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的导轨后方处形成有呈渐缩状的导引面。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薄型网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的滑动空间底部设有镂空部,所述活动座设有复数对接端子,复数对接段子一侧的接触部位于对接空间中,且另一侧焊接部由对接空间伸出连接至连接单元上,所述连接单元穿出镂空部与默认传输接口形成电性连接,所述连接单元为软性电路板或软性平面扁平电缆。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薄型网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其中一侧臂内侧处设有轨槽,并于座体与活动座之间定位有弹性组件,所述活动座的侧壁上设有一导杆,且导杆的另端于轨槽内呈一循环滑移定位。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薄型网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座的二侧壁设有定位槽,并于定位机构的外壳体二侧边板相对定位槽处设有轴部,且轴部上枢接有可朝外侧作旋转呈现开启或闭合状态的旋动体,旋动体内侧处设有可供外部插头上的弹性扣片扣持定位的限位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薄型网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外壳体的轴部上具有凸柱,并于凸柱上套设有扭簧,所述旋动体为具有呈n形状的框架,且旋动体二侧板下方端部位置设有可枢接于凸柱上的轴孔,且凸柱上的扭簧为以二端接脚分别弹性撑抵于活动座上的定位槽及框架上。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薄型网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座的定位槽外侧处设有缺槽,并于旋动体下方处设有可旋动扣持于缺槽内的卡勾。
8.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薄型网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的外壳体至少一边板上横向剖设有破孔,并于破孔内缘处朝前方延伸设有卡制体。
9.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薄型网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制体位于卡扣部下方处设有可抵持于活动座的侧壁上的挡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薄型网线连接器,在其座体内部形成有可供活动座往复位移的滑动空间,并于活动座上定位有复数对接端子,而活动座前方结合有定位机构的外壳体及外壳体上枢接的旋动体,且外壳体至少一边板上朝前方延伸设有具推移部及摆动臂上的卡扣部的悬空状卡制体,当旋动体旋转的过程中,可由侧板推顶于卡制体的卡扣部,并连动摆动臂产生向内偏摆位移,且待侧板上的扣持部为对正于卡扣部后,便可藉由摆动臂的弹性恢复力,而使卡扣部扣持于扣持部内来限制旋动体朝外侧旋转开启的阻挡定位,以利于活动座平稳顺利推入座体的滑动空间内,具有操作简易之效果。
文档编号H01R13/502GK202503144SQ20122007246
公开日2012年10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1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1日
发明者刘显钧 申请人:昆山上正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