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车用外方内圆腔室变压器油膨胀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54659阅读:3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机车用外方内圆腔室变压器油膨胀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车用外方内圆腔室变压器油膨胀箱,它是铁路电力机车 (包括城轨、地铁)上变压器油路的一种介质膨胀缓冲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代电力机车的主变压器一般是采用专用变压器油进行冷却,变压器油既是绝缘介质,也是冷却介质。变压器油工作前后的温度变化一般会达到60K(从25°C升至85°C ), 北方及高原地区,温升更大,受热胀冷缩影响,变压器油的体积会发生比较大变化。为给变压器油提供缓冲,保证循环回路的压力稳定,机车都要串联或并联一个油膨胀箱,串联式油膨胀箱需要能够容纳全部变压器油,体积很大,不经济,并联式油膨胀箱只需要能够容纳热胀冷缩产生的体积变化,体积较小。目前国内外交流电力机车变压器普遍使用的是并联式偏置的油膨胀箱,与冷却塔机架合并为一体,油膨胀箱焊接在机车冷却塔机架的一个侧面,风机处于油膨胀箱外。目前国内外油膨胀箱有下面一些问题一、引起冷却塔机架重心偏移,装卸不方便。二、冷却塔空间利用率有限,电力机车变压器容量加大时,缓冲容积不足。三、受结构限制,油膨胀箱刚度不太高,密封检测压力太大,否则引起较大变形,所以密封性能差,漏油严重,甚至产生机破,给机车造成交大安全隐患及经济损失。四、原冷却风机悬空安装在油膨胀箱外部,进风口需要采用专用的密封结构和密封材料,对部件精度要求高,成本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在保证变压器油缓冲容积的前提下,提供一种结构紧凑,重量轻、制造成本低,维修方便,同时结构刚度大为改善的机车用外方内圆腔室变压器油膨胀箱。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机车用外方内圆腔室变压器油膨胀箱,包括变压器、油泵、金属软管、散热器、缓冲油管、油膨胀箱和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膨胀箱为外方内圆腔室结构,即油膨胀箱由左板、顶板、内筒、右板、底板、前板焊接成一个密闭的环腔容器而构成油膨胀箱主体,该油膨胀箱内焊接有用于连接风机的四组风机支架、用于装卸整个冷却塔的四套起吊螺母和一套油位显示管;所述的油膨胀箱的左板上端设有一个呼吸口,油膨胀箱与变压器之间通过缓冲油管连通,即缓冲油管一端与油膨胀箱下方的底板相连,另一端与变压器顶板相连接;所述的油膨胀箱的前板下方设有用于便于对油膨胀箱下方的散热器进行清扫维护作业的维护窗板;所述的风机设置在油膨胀箱内的四组风机支架上,其风机的安装法兰与油膨胀箱的顶板密封连接,风机的出风筒安装在油膨胀箱的中间圆形空腔(内筒)内。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点是将原来布置在机车冷却塔机架单一侧面的油膨胀箱扩展到整个冷却塔机架上部分;油膨胀箱结构由原来的立式矩形柜体改为横放的外方内圆结构;原来分布在油膨胀箱外部的风机支架,改为密封焊接在油膨胀箱内部兼起纵向支撑和横向加强筋的作用;冷却风机安装方式改为法兰面直接与油膨胀箱顶板平面连接,省去了风机进风口的密封部件,降低了连接部件的制造精度要求。本实用新型增大了油膨胀箱容积,减小了冷却塔整体尺寸,改善了机车冷却塔的操作维护性能,大量节约了人力资源,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油膨胀箱结构分布均匀,重心合理,便于装卸,结构刚度得到改善,能够增大密封检测压力,提高密封性能,改进了风机安装方式,降低了风机进风口的密封要求以及相关部件的制造成本,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图I为电力机车变压器油路冷却系统示意图;图2为油膨胀箱结构示意图;图3为油膨胀箱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变压器,2-油泵,3-金属软管,4-散热器,5_、缓冲油管,6-油膨胀箱, 7-风机,8-左板,9-风机支架,10-起吊螺母,11-呼吸口,12-顶板,13-内筒,14-右板, 15-油位显示管,16-底板,17-前板,18-维护窗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具体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种机车用外方内圆腔室变压器油膨胀箱,包括变压器I、油泵2、金属软管3、散热器4、缓冲油管5、油膨胀箱6和风机7,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膨胀箱6为外方内圆腔室结构,即油膨胀箱6由左板8、顶板12、内筒13、 右板14、底板16、前板17焊接成一个密闭的环腔容器而构成油膨胀箱主体,该油膨胀箱6 内焊接有用于连接风机7的四组风机支架9、用于装卸整个冷却塔的四套起吊螺母10和一套油位显示管(15);所述的油膨胀箱6的左板8上端设有一个呼吸口 11,油膨胀箱6与变压器I之间通过缓冲油管5连通,即缓冲油管5 —端与油膨胀箱6下方的底板16相连,另一端与变压器I顶板相连接;所述的油膨胀箱6的前板17下方设有用于便于对油膨胀箱下方的散热器进行清扫维护作业的维护窗板18 ;所述的风机7设置在油膨胀箱6内的四组风机支架9上,其风机7的安装法兰与油膨胀箱6的顶板11密封连接,风机7的出风筒安装在油膨胀箱6的中间圆形空腔(内筒 13)内。如图I所示,变压器I安装在电力机车底部,散热器4安装在电力机车机械室内, 油泵2将变压器油通过金属软管3输送到散热器油路部分,在风机7的作用下,将热量散入大气,缓冲油管5连通变压器I与油膨胀箱6。风机7的安装法兰与油膨胀箱6的顶板11 密封连接,风机出风筒安装在油膨胀箱6的中间圆形空腔,四周的空间都是油膨胀箱的有效容积,空间利用率达到了最大化。在油膨胀箱6内焊接有用于连接风机7的四组风机支架9,将整个膨胀箱连成整体,兼起支撑和加强的作用;四套起吊螺母10用于装卸整个冷却塔,左板8上端开有一个呼吸口 11,通过专用的除湿装置(另外连接)使油膨胀箱内部与外界大气相通,油位显示管15用于监测显示油膨胀箱内的冷却 油量。当变压器I中的油发生热胀冷缩时,通过缓冲油管5向油膨胀箱进行缓冲,保证变压器I内的油压不会产生较大变化,保证油泵维持在稳定的工作点,从而使冷却回路的冷却油流量以及冷却功率基本稳定。 维护窗板18便于对油膨胀箱下方的散热器进行清扫维护作业。
权利要求1.一种机车用外方内圆腔室变压器油膨胀箱,包括变压器(I)、油泵(2)、金属软管(3)、散热器(4)、缓冲油管(5)、油膨胀箱(6)和风机(7),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油膨胀箱(6)为外方内圆腔室结构,即油膨胀箱(6)由左板(8)、顶板(12)、内筒(13)、右板(14)、底板(16)、前板(17)焊接成一个密闭的环腔容器而构成油膨胀箱主体,该油膨胀箱(6)内焊接有用于连接风机(7)的四组风机支架(9)、用于装卸整个冷却塔的四套起吊螺母(10)和一套油位显示管(15); 所述的油膨胀箱(6)的左板⑶上端设有一个呼吸口(11),油膨胀箱(6)与变压器(I)之间通过缓冲油管(5)连通,即缓冲油管(5) —端与油膨胀箱(6)下方的底板(16)相连,另一端与变压器(I)顶板相连接; 所述的油膨胀箱出)的前板(17)下方设有用于便于对油膨胀箱下方的散热器进行清扫维护作业的维护窗板(18);所述的风机(7)设置在油膨胀箱(6)内的四组风机支架(9)上,其风机(7)的安装法兰与油膨胀箱(6)的顶板(11)密封连接,风机(7)的出风筒安装 在油膨胀箱(6)的内筒(13)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车用外方内圆腔室变压器油膨胀箱,包括变压器、油泵、金属软管、散热器、缓冲油管、油膨胀箱和风机,特征是油膨胀箱为外方内圆腔室结构,该油膨胀箱内焊接有用于连接风机的风机支架、用于装卸起吊螺母和一个油位显示管;油膨胀箱与变压器之间通过缓冲油管连通,风机设置在油膨胀箱内的风机支架上,风机的安装法兰与油膨胀箱的顶板密封连接,风机的出风筒安装在油膨胀箱的中间圆形空腔(内筒)内。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重量轻、制造成本低,维修方便,增大了油膨胀箱容积,减小了整体尺寸,油膨胀箱结构分布均匀,重心合理,便于装卸,改进了风机安装方式,降低了风机进风口的密封要求以及相关部件的制造成本。
文档编号H01F27/14GK202473517SQ20122008395
公开日2012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8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8日
发明者汪克强, 王先海, 王金花, 邓伟民 申请人:株洲联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