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频带天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12718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频带天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天线,并且更具体地涉及用于无线通信装置中的天线。
背景技术
我们认为以下美国专利文献给出了当前的现有技术美国专利7,230,571和 7,369,828。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g在提供ー种用于无线通信装置中的改进的紧凑型多频带天线。由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天线,包括馈送连接部;接地连接部,其定位成邻近并基本平行于馈送连接部;以及曲折的辐射元件,其与接地连接部邻接并包括第一分支和第二分支,该第二分支包括从第二分支延伸的开放端柱脚。优选地,馈送连接部、接地连接部和曲折的福射元件包括单件式结构。优选地,第一分支包括附加分支节段。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第一分支在高频带中辐射,第二分支在至少低频带中辐射。优选地,高频带包括DCS 1710-1880MHz、PCS 1850_1990MHz 和 WCDMAl1920-2170MHz。优选地,低频带包括880-960MHZ。优选地,第二分支在高频带中调和地福射。优选地,高频带包括DCS 1710-1880MHz、PCS 1850_1990MHz 和 WCDMAl1920-2170MHz。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ー个优选的实施方式,天线由镀镍不锈钢形成。优选地,天线由托架支承。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接地连接部和馈送连接部分别包括第一支脚和第二支脚,第一支脚位于第一平面中,第二支脚与第一支脚平行且共面并通过位于第一平面中的第一短直部分连接至第一支脚,第一支脚和第二支脚相对于第一平面垂直地弯曲以终止在第二平面中。优选地,曲折的辐射元件的第一分支包括细长的第二部分,其从第一支脚的中间点垂直地延伸,该第二部分位于第一平面中;第三短直部分,其与第二部分邻接、共面且垂直;以及第四部分,其与第三部分邻接且垂直并终止在垂直地弯曲的拐角段,该拐角段通过阶梯形构造下降到第三平面内,该第三平面相对于第一平面成鋭角。优选地,曲折的辐射元件的第二分支包括第五短直部分,其与第四部分邻接且共面;第六部分,其与第五部分邻接且垂直并位于第三平面中;第七部分,其与第六部分邻接且垂直;细长的第八部分,其与第七部分邻接且垂直;第九短直部分,其与第八部分邻接且垂直;第十部分,其与第九部分邻接,该第十部分包括第一短直段、第二拐角段和从第二拐角段的尖端延伸的第三段,该第一短直段位于相对于第三平面成鋭角的第四平面中,该第二拐角段位于相对于第四平面和第一平面成鋭角的第五平面中,该第三段位于第五平面中并相对于第二段成鋭角;第十一扇形部分,其与第三段邻接并位于第四平面中;以及第十二凹ロ部分,其与第十一部分邻接并位于第六平面中,该第六平面相对于第三平面和第四平面成锐角并相对于第一平面垂直,该第十二部分包括第一直节段和第二直节段,第二直节段平行于第一节段并通过凹ロ与第一节段分隔开,第一节段被共线地挤出以形成开放端柱脚。

通过
以下结合附图进行的详细说明将更完全地明白和理解本实用新型,在附图中图1A、图1B、图IC和图ID分别是根据有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构造和操作的天线的简化的透视图、俯视图、仰视图和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參照图1A、图1B、图IC和图1D,其中,图1A、图1B、图IC和图ID分别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构造和操作的天线的简化的透视图、俯视图、仰视图和侧视图。如图1A-1D中所见,提供优选地由托架102支承的天线100。天线100包括接地连接部104和馈送连接部106,该馈送连接部106优选地定位成邻近并基本平行于接地连接部104,如在图IC中最为清楚地所见。接地连接部104优选地适于连接至印刷电路板(PCB)上的接地区域,馈送连接部106优选地适于连接至天线馈送端ロ(未示出)。接地连接部104优选地与馈送连接部106通过间隙108分隔开,该间隙108的尺寸优选地影响天线100对于射频(RF)源的阻抗匹配。优选地,间隙108的尺寸被选择成使天线100与50欧姆的RF源匹配。然而,可以理解,根据天线100的操作要求,间隙108的尺寸可替代地选择成使天线100与其它输入阻抗匹配。曲折的辐射元件110优选地设置成与接地连接部104邻接。曲折的辐射元件110优选地包括第一辐射分支112和第二辐射分支114。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特别的特征是,开放端柱脚(open-ended stub) 116优选地设置成从第二福射分支114延伸。开放端柱脚116的存在用于分配电流并因此降低沿第二辐射分支114的电流密度,由此缓和人手效应对于天线100的操作的影响。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另ー个特别的特征是,无论辐射元件110的紧凑构造如何,其都能够在四个频带中进行辐射。因此,天线100可作为高度紧凑的四频带天线进行操作。可以理解,尽管出于描述接地连接部104、馈送连接部106以及包括第一辐射分支112和第二辐射分支114的辐射元件100的功能的目的,接地连接部104、馈送连接部106和包括第一辐射分支112和第二辐射分支114的辐射元件100在此是区分开的,但它们优选地形成为单件式传导结构。天线100优选地借助于多个热熔柱118和舌片(tab) 120附接至托架102。天线100优选地定位在移动电话的中央部分中,并优选地容置在壳体(未示出)中。然而,可以理解,天线100可替代地可被结合在移动电话内的不同位置中并通过任何适当的附接装置附接至该位置。此外,可以理解,天线100可结合在除移动电话之外的无线通信装置中。在天线100的操作中,福射元件110的第一分支112优选地用作高频带福射元件,优选地在DCS、PCS和WCDMAl频带中谐振,并且辐射元件110的第二分支114优选地用作低频带福射元件,优选 地在GSM 900频带中谐振。此外,第二分支114的长度被选择成使得第二分支114能够在DCS、PCS和WCDMAl频带中调和地辐射。可以理解,天线100由此构成四频带天线,其能够在 GSM(880-960MHz)、DCS(1710-1880MHz)、PCS(1850-1990MHz)和WCDMAl (1920-2170MHz)频带中操作。天线100在GSM 900、DCS、PCS和WCDMAl频带中的带宽优选地受到接地连接部104与馈送连接部106之间的间隙108的大小的影响。DCS和PCS频带中的谐振频率优选地受到附加分支节段124的存在的影响,该附加分支节段124优选地从第一分支112延伸。DCS和PCS频带中的谐振频率倾向于随着分支124的长度的缩短而増大。天线100优选地由带有选择性地金覆层的镀镍不锈钢薄板形成。可替代地,天线100可由具有适当的传导性能的任何其它材料通过现有技术中已知的适合的方法形成。托架102优选地由聚碳酸酯形成,并可作为示例,其长度为大约53. 3mm,宽度为大约16. 4mm,厚度为大约7. 1mm。然而,可以理解,天线100和托架102的尺寸可根据主机装置的设计要求而变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特别优选的实施方式,天线100包括位于第一平面中的第一支脚(prong) 130和与第一支脚130平行且共面的第二支脚132,如在图IA中最为清楚地所见。第一支脚130和第二支脚132借助于第一短直部分134相连,该第一部分134垂直于第一支脚130和第二支脚132并位于第一平面中。第一支脚130和第二支脚132相对于第一平面垂直地弯曲,以终止在第二平面中,该第二平面平行于第一平面并从第一平面偏移,如在图IC中最为清楚地所见。第一支脚130和第二支脚132的上述结构是相应的接地连接部104和馈送连接部106的特别优选的实施方式。细长的第二部分136从第一支脚130的中间点138垂直地延伸。第二部分136位于第一平面中,并且垂直地弯曲以形成第三短直共面部分140。第三部分140接着沿平行于第二部分136的方向垂直地弯曲,以形成第四部分142。第四部分142終止在垂直地弯曲的拐角段144,该拐角段144通过阶梯形构造146下降到第三平面内,第三平面相对于第一平面成鋭角,如在图IA中最为清楚地所见。第二部分136和第三部分140的上述结构是辐射元件110的第一分支112的特别优选的实施方式。第四部分142的上述结构是分支124的特别优选的实施方式。返回至第二部分140,第五短直部分148从第二部分140的終止点150共线地出现。第五部分148下降到第三平面内,井随后沿平行于第四部分142的方向垂直地弯曲,以形成第六部分152。第七部分154从第六部分152垂直地延伸。第七部分154垂直地弯曲以形成细长的第八部分156。第九短直部分158沿朝向第一部分134的方向垂直地延伸至第八部分156。第九部分158垂直地弯曲以形成第十部分160。第十部分160包括第一短直段162和第二拐角段164,第一短直段162位于相对于第三平面成鋭角的第四平面中,第ニ拐角段164位于相对于第四平面和第一平面成鋭角的第五平面中。第三段166从第二拐角段164的尖端168出现。第三段166位于第五平面中,并相对于第二段164成鋭角。第十一扇形部分170从第三段166出现。第十一部分170位于第四平面中,并终止在第十二凹ロ部分172中。第十二部分172位于第六平面中,该第六平面相对于第三平面和第四平面成鋭角,并相对于第一平面垂直。如在图ID中最为清楚地所见,第十二部分172包括第一直节段174和平行于第一节段174的第二直节段176。第一节段174和第二节段176通过凹ロ 178分隔开。第一节段174的端部被共线地挤出,以形成开放柱脚180。第五-第十二部分148-172的上述结构是辐射元件110的第二分支114的特别优选的实施方式。挤出的柱脚180的上述结构是开放端柱脚116的特别优选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不受在下文中已经特别要求保护的方案的限制。而是,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包括在上文中描述的特征的各种组合和次级组合,以及本领域技术人员在參照附图阅读上述说明书时将会想到的并且不在现有技术中的特征的 改进和变型。
权利要求1.一种天线,包括 馈送连接部; 接地连接部,所述接地连接部定位成邻近并基本平行于所述馈送连接部;以及曲折的辐射元件,所述曲折的辐射元件与所述接地连接部邻接并包括第一分支和第二分支,所述第二分支包括从所述第二分支延伸的开放端柱脚。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天线,其中,所述馈送连接部、所述接地连接部和所述曲折的辐射元件包括单件式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I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其中,所述第一分支包括附加分支节段。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天线,其中,所述第一分支在高频带中辐射,所述第二分支在至少低频带中福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天线,其中,所述高频带包括DCS1710-1880MHZ、PCS1850-1990MHz 和 WCDMAl 1920_2170MHz。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天线,其中,所述低频带包括GSM880-960MHZ。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天线,其中,所述第二频带在所述高频带中调和地辐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天线,其中,所述高频带包括DCS1710-1880MHZ、PCS1850-1990MHz 和 WCDMAl 1920_2170MHz。
9.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天线,其中,所述天线由镀镍不锈钢形成。
10.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天线,其中,所述天线由托架支承。
11.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天线,其中,所述接地连接部和所述馈送连接部分别包括第一支脚和第二支脚,所述第一支脚位于第一平面中,所述第二支脚与所述第一支脚平行且共面并通过位于所述第一平面中的第一短直部分连接至所述第一支脚,所述第一支脚和所述第二支脚相对于所述第一平面垂直地弯曲,以便终止在第二平面中。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天线,其中,所述曲折的辐射元件的所述第一分支包括 细长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从所述第一支脚的中间点垂直地延伸,所述第二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平面中; 第三短直部分,所述第三短直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邻接、共面并且垂直;以及第四部分,所述第四部分与所述第三部分邻接且垂直并终止在垂直地弯曲的拐角段中,所述拐角段通过阶梯形构造下降到第三平面内,所述第三平面相对于所述第一平面成鋭角。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天线,其中,所述曲折的辐射元件的所述第二分支包括 第五短直部分,所述第五短直部分与所述第四部分邻接且共面; 第六部分,所述第六部分与所述第五部分邻接且垂直并位于所述第三平面中; 第七部分,所述第七部分与所述第六部分邻接且垂直; 细长的第八部分,所述第八部分与所述第七部分邻接且垂直; 第九短直部分,所述第九短直部分与所述第八部分邻接且垂直; 第十部分,所述第十部分与所述第九部分邻接且垂直,所述第十部分包括第一短直段、第二拐角段和从所述第二拐角段的尖端延伸的第三段,所述第一短直段位于相对于所述第三平面成鋭角的第四平面中,所述第二拐角段位于相对于所述第四平面和所述第一平面成鋭角的第五平面中,所述第三段位于所述第五平面中并相对于所述第二段成鋭角;第十一扇形部分,所述第十一扇形部分与所述第三段邻接并位于所述第四平面中;以及 第十二凹ロ部分,所述第十二凹ロ部分与所述第十一部分邻接并位于第六平面中,所述第六平面相对于所述第三平面和所述第四平面成鋭角并相对于所述第一平面垂直,所述第十二部分包括第一直节段和第二直节段,所述第二直节段平行于所述第一节段并通过凹ロ与所述第一节段分隔开,所述第一节段被共线地挤出以形成所述开放端柱脚。
专利摘要一种天线,包括馈送连接部;接地连接部,其定位成邻近并基本平行于馈送连接部;以及曲折的辐射元件,其与接地连接部邻接并包括第一分支和第二分支,第二分支包括从第二分支延伸的开放端柱脚。
文档编号H01Q1/36GK202503103SQ20122012813
公开日2012年10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29日
发明者李允雨, 金南奎 申请人:盖尔创尼克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