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硅橡胶绝缘及护套耐热软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29499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硅橡胶绝缘及护套耐热软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线电缆,尤其涉及一种硅橡胶绝缘及护套耐热软线。
背景技术
电线电缆行业是中国仅次于汽车行业的第二大行业,产品品种满足率和国内市场占有率均超过90%。在世界范围内,中国电线电缆总产值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一大电线电缆生产国。伴随着中国电线电缆行业高速发展,新增企业数量不断上升,行业整体技术水平得到大幅提高。交流额定电压0.6/lkV及以下的硅橡胶电缆,主要是用于固定敷设用动力传输线 或移动电器连接线用,硅橡胶一般具有良好的耐热辐射、耐寒、耐酸碱及腐蚀性气体、防水等特性,电缆结构柔软,辐射方便,高温(高寒)环境下电气性能稳定,抗老化性能突出,使用寿命长,广泛用于冶金、电力、石化、电子、汽车制造等行业。原先的耐热软线由于抗挤压性能和抗撕裂性能达不到实际工作环境的需求,缆芯极易出现断芯现象,导致电缆传递信息稳定性得不到保障。实用新型内容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硅橡胶绝缘及护套耐热软线,结构设计合理,抗挤压性能、抗撕裂性能优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硅橡胶绝缘及护套耐热软线,包括导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体采用18 125根直径为0. 12 0. 36mm合金丝单线束绞内层后再复绞外层构成,导体外挤塑成型有椭圆形的抗压层,抗压层内设有一圈钢丝编织成网状的骨架,抗压层外挤塑有硅橡胶绝缘层,硅橡胶绝缘层外依次设有耐火层、玻璃纤维护层,玻璃纤维护层是护套层的护套料经过挤塑与玻璃纤维丝编织呈网状编织层形成一体。所述的硅橡胶绝缘及护套耐热软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编织层的编织密度不小于 85%。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通过抗压层和玻璃纤维护层,有效地提高了电缆的抗挤压性能和抗撕裂性能,有效地保护缆芯,保障了信息传递的稳定性。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 :硅橡胶绝缘及护套耐热软线,包括导体1,导体I采用18 125根直径为0. 12 0. 36mm合金丝单线束绞内层后再复绞外层构成,导体I外挤塑成型有椭圆形的抗压层2,抗压层2内设有一圈钢丝编织成网状的骨架3,抗压层2外挤塑有硅橡胶绝缘层4,硅橡胶绝缘层4外依次设有耐火层5、玻璃纤维护层,玻璃纤维护层是护套层6的护套料经过挤塑与玻璃纤维丝编织呈网状编织层7形成一体。[0019]编织层7的编织密度不小于85%,电缆可以长期允许的工作温度范围为-60°C +180°C,在室温浸水24h后,能经受16min2000V交流电压试验。
权利要求1.一种硅橡胶绝缘及护套耐热软线,包括导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体采用18 125根直径为0. 12 0. 36mm合金丝单线束绞内层后再复绞外层构成,导体外挤塑成型有椭圆形的抗压层,抗压层内设有一圈钢丝编织成网状的骨架,抗压层外挤塑有硅橡胶绝缘层,硅橡胶绝缘层外依次设有耐火层、玻璃纤维护层,玻璃纤维护层是护套层的护套料经过挤塑与玻璃纤维丝编织呈网状编织层形成一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橡胶绝缘及护套耐热软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编织层的编织密度不小于8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硅橡胶绝缘及护套耐热软线,包括导体,导体采用18~125根直径为0.12~0.36mm合金丝单线束绞内层后再复绞外层构成,导体外挤塑成型有椭圆形的抗压层,抗压层内设有一圈钢丝编织成网状的骨架,抗压层外挤塑有硅橡胶绝缘层,硅橡胶绝缘层外依次设有耐火层、玻璃纤维护层,玻璃纤维护层是护套层的护套料经过挤塑与玻璃纤维丝编织呈网状编织层形成一体。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通过抗压层和玻璃纤维护层,有效地提高了电缆的抗挤压性能和抗撕裂性能,有效地保护缆芯,保障了信息传递的稳定性。
文档编号H01B7/04GK202839004SQ201220425409
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5日
发明者祖恩建, 胡成志, 叶珊珊, 刘流, 周斌, 彭鹏, 丁曾树, 王岳嵩 申请人:安徽海纳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