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蓄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33827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铅蓄电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铅蓄电池,具体地说,涉及端极柱的稳定性和耐振动性良好、而且整个电池的耐振动性良好、内阻小、高率放电特性优良的铅蓄电池。
背景技术
铅蓄电池不仅用于起动车辆的电源和后备电源,也广泛用于主电源用途,即用作独立充放电设备用电源例如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电动滑板车、小型电动助力车、高尔夫球车等的动力电源,太阳能用电池等。在这些用途中,铅蓄电池在启动时电流大,而且在使用过程中,车辆在道路、郊外运行,颠簸非常多,两电极端子部位受到的振动大且很频繁,所以需要考虑铅蓄电池的电极端子部位的耐振动性以及铅蓄电池的高率放电特 性。与此同时,也要求减少铅蓄电池的维护保养,特别是要求其具有较长的循环寿命,以及具有较小的体积和较高的充放电容量。关于如何提高铅蓄电池的综合性能,现有技术中已经在各个方面进行了考虑,而且鉴于电极端子和极柱的结构和性能大大影响着铅蓄电池的体积、充放电特性以及循环寿命,所以对电极端子和极柱一直在进行各种研究。日本专利特开平6-84510公开了一种铅蓄电池,其中没有使用极柱,金属制的端子板的一端直接与极板组的汇流排接合,该接合部位被收纳在电池中盖的凹部并通过流入该凹部的粘接剂将该接合部位粘接在一起,上述粘接剂与将电池电槽的上端部与电池中盖的嵌合部进行粘接的粘接剂可以同时流入,从而可以将两个粘合剂的固化工序一次性完成,由此简化了粘合剂的固化工序,得到了小型且具有优良性能的铅蓄电池。但是,现有技术中还没有考虑如何通过端极柱与极板组或汇流排的接合结构的设计来确保铅畜电池的耐振动性大大提闻、而且使得内阻小、闻率放电特性提闻。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端极柱的稳定性和耐振动性良好、而且整个电池的耐振动性良好、内阻小、高率放电特性优良的铅蓄电池。解决该技术问题的手段本实用新型通过对端极柱与极板组以及中盖的连接固定结构进行特定设计,从而解决了上述的技术问题。S卩,本实用新型涉及如下内容。1、一种铅蓄电池,其特征在于,其具有电槽、中盖、极板组和端极柱,所述端极柱为U型极柱,该U型极柱的一端贯穿所述中盖,该U型极柱的另一端与极板组的汇流排和极耳进行侧面焊接而形成焊接体,在所述中盖的与所述焊接体对应的内表面上具有由挡板围成的凹形容纳部,所述焊接体嵌入到该凹形容纳部中并且通过设置在该凹形容纳部的粘接剂将所述焊接体和所述凹形容纳部粘接固定在一起,该凹形容纳部的一端侧嵌入所述U型极柱中的中空部分。2、根据上述I所述的铅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极柱的所述一端的长度比所述另一端的长度长。3、根据上述I所述的铅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极柱的所述一端的宽度为所述另一端的宽度以下。4、根据上述I 3任一项中所述的铅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极柱为臂爪形,其的一端为臂形部,另一端为爪形部。5、根据上述4所述的铅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爪形部包含3 6个爪体,这些爪体分别与所述汇流排和所述极耳进行侧面焊接。 6、根据上述I 3任一项所述的铅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体嵌入到所述凹形容纳部的40 90%的深度。7、根据上述I 3任一项所述的铅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极柱的所述一端的长度与所述另一端的长度之比为4/1 1. 5/1。8、根据上述I 3任一项所述的铅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极柱的所述一端的宽度与所述另一端的宽度之比为1/5 1/1。9、根据上述I 3任一项所述的铅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体的焊点位置在所述另一端的长度的从上开始数的1/5 1/1. 5处。10、根据上述I 3任一项所述的铅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极柱是通过铸造一体成型的。实用新型的效果根据本实用新型,通过对端极柱与极板组以及中盖的连接固定结构进行特定设计,从而使得端极柱的稳定性和耐振动性良好、而且整个电池的耐振动性良好、内阻小、高率放电特性优良。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铅蓄电池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铅蓄电池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铅蓄电池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铅蓄电池的又一个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铅蓄电池中可以采用的U型极柱的一个形态的放大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铅蓄电池中可以采用的U型极柱的一个优选形态的放大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铅蓄电池中的焊接体的形成和对其进行粘接固定的工艺的工序不意图。图8是比较例I的铅蓄电池的示意图。图9是比较例2的铅蓄电池的示意图。图10是比较例3的铅蓄电池的示意图。图11是比较例4的铅蓄电池的示意图。图12是比较例5的铅蓄电池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在附图中,为了简化说明,对具有实质上相同的功能的构成要件用同一参考符号表示。另外,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以下的实施方式。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铅蓄电池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铅蓄电池具有电槽5、中盖6、极板组4和端极柱7,上述端极柱为U型极柱,上述U型极柱的一端8贯穿上述中盖6,该U型极柱的另一端9与极板组4的汇流排3和极耳2进行侧面焊接而形成焊接体,在上述中盖的与上述焊接体对应的内表面上具有由挡板围成的凹形容纳部6a,上述焊接体嵌入到该凹形容纳部6a中并且通过设置在该凹形容纳部的粘接剂10将上述焊接体和上述凹形容纳部粘接固定在一起,该凹形容纳部的一端侧嵌入上述U型极柱中的中空部分。通过上述对端极柱与极板组以及中盖的连接固定结构进行特定设计,从而使得端极柱的稳定性和耐振动性大大提高,从而使得整个电池的耐振动性良好、内阻小、高率放电 特性优良的铅蓄电池。在本实用新型的铅蓄电池中,为了使得上述U型极柱的一端8贯穿上述中盖6,上述U型极柱的上述一端8的长度(LI)比上述另一端9的长度(L2)长。在本实用新型的铅蓄电池中,优选上述U型极柱的上述一端8的长度(LI)与上述另一端9的长度(L2)的长度之比(L1/L2)为4/1 1.5/1。在该长度之比的数值范围内,数值越小,内阻越小,高率放电特性越好,耐振动性越好。另一方面,从尺寸本身角度考虑,优选上述一端8的长度(LI)与上述另一端9的长度(L2)之差为30mm 5mm,进一步优选为 1 7mm 13mm。在本实用新型的铅蓄电池中,优选上述焊接体的焊点位置(G)在上述另一端9的长度(L2)的从上开始数的1/5 1/1. 5处。在该数值范围内,数值越大,内阻越小,高率放电特性越好,耐振动性越好。例如,对于上述一端的长度为28mm、上述另一端的长度为IOmm的U型极柱来说,上述焊点位置(G)优选为上述另一端的长度的从上开始数的2mm 6. 7mm处。在本实用新型的铅蓄电池中,从焊接的强度和电流传输路径以及耐振动性等因素综合考虑,优选上述U型极柱的上述一端的宽度为上述另一端的宽度以下,更优选上述U型极柱的上述一端的宽度(Wl)与上述另一端的宽度(W2)之比(W1/W2)为1/5 1/1。在本实用新型的铅蓄电池中,上述U型极柱只要是能够与汇流排和极耳等焊接的U型形状即可,其形状没有特别的限制。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铅蓄电池中可以采用的U型极柱的一个形态的放大示意图,其为臂斗形,其的一端为臂形部,另一端为斗形部。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铅蓄电池中可以采用的U型极柱的一个优选形态的放大示意图,其为臂爪形,其的一端为臂形部,另一端为爪形部。无论是臂斗形还是臂爪形,其结构参数的适宜范围均为上述范围。从焊接的强度和电流传输路径以及耐振动性等因素综合考虑,上述U型极柱优选为图6的臂爪形,其的一端为臂形部11,另一端为爪形部12,该爪形部包含几个爪体。虽然图6示出了 3个爪体,但该爪体的个数并不限于此,优选为3 6个。这些爪体分别与上述汇流排和上述极耳进行侧面焊接,但焊接完毕后这些爪体是整体连接在一起的,从而提高了极柱与汇流排和极耳的接触面积,有利于焊接体的稳定性和耐振动性。上述接触面积根据焊接体的尺寸不同而不同,通常优选为80mm2 400mm2的数值范围。在该数值范围内,内阻小,高率放电性能好,耐振动性好。在本实用新型的铅蓄电池中,为了保证焊接体粘接固定结构的稳固性,优选上述焊接体嵌入到上述凹形容纳部的40 90%的深度。对于本实用新型的铅蓄电池来说,可以采用与汇流排铸焊工艺(COS工艺)类似的工艺步骤来实现上述粘接固定。具体地说,上述粘接固定可以通过下述工艺来实现的在上述中盖的凹形容纳部中设置粘接剂,将上述焊接体嵌入到在上述凹形容纳部中的上述粘接剂中,进行固化工艺将上述焊接体和上述凹形容纳部粘接固定在一起,然后将所得的焊接体粘接固定结构体翻转过来而正立放置。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铅蓄电池中的焊接体的形成和对其进行粘接固定的工艺的工序示意图。上述工艺具体包括下述步骤Ca)将U型极柱与极板组的汇流排和极耳进行侧面焊接而形成焊接体;(b)将形成了上述焊接体的极板组放入电槽5中;(C)在上述中盖的内表面上的凹形容纳部中设置粘接剂;(d)将上述焊接体嵌入到在上述凹形容纳部中的上述粘接剂中,进行固化工艺将上述焊接体和上述凹形容纳部粘接固定在一起4P(e)将所得的焊接体粘接固定结构体翻转过来而正立放置。上述粘接剂可以是在铅蓄电池领域中常用的粘接剂,没有特别的限定。在本实用新型的铅蓄电池中,优选上述U型极柱是通过铸造进行一体成型的。如图1所示,上述U型极柱的一端8贯穿上述中盖后可以直接作为端子使用,而不需要再连接端子。但是,也可以如图2所示,在上述U型极柱的一端8的末端再连接一个L端子13。另外,为了保证在大电流放电的情况下也能正常使用,可以如图3所示在上述U型极柱中插入铜芯14。另外,为了进一步提高耐振动性,可以如图4所示将极柱部分的尺寸缩减,即将上述U型极柱的一端8的高度缩减。基于对上述铅蓄电池中的各个构成要素进行选择,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实施,得到了以下的实施方式。(实施方式I)本实施方式的铅蓄电池如图1所示,具有电槽5、中盖6、极板组4和端极柱7,上述端极柱为U型极柱,上述U型极柱的一端8贯穿上述中盖6,该U型极柱的另一端9与极板组4的汇流排3和极耳2进行侧面焊接而形成焊接体,在上述中盖的与上述焊接体对应的内表面上具有由挡板围成的凹形容纳部6a,上述焊接体嵌入到该凹形容纳部6a中并且通过设置在该凹形容纳部的粘接剂10将上述焊接体和上述凹形容纳部粘接固定在一起,该凹形容纳部的一端侧嵌入上述U型极柱中的中空部分。在本实施方式的铅蓄电池中,为了使得上述U型极柱的一端贯穿上述中盖,上述U型极柱的上述一端8的长度(LI)比上述另一端9的长度(L2)长。在本实施方式的铅蓄电池中,优选上述U型极柱的上述一端8的长度(LI)与上述另一端9的长度(L2)的长度之比(L1/L2)为4/1 1.5/1。在该长度之比的数值范围内,数值越小,内阻越小,高率放电特性越好,耐振动性越好。另一方面,从尺寸本身角度考虑,优选上述一端8的长度(LI)与上述另一端9的长度(L2)之差为30mm 5mm,进一步优选为 1 7mm 13mm。在本实施方式的铅蓄电池中,优选上述焊接体的焊点位置(G)在上述另一端9的长度的从上开始数的1/5 1/1. 5处。在该数值范围内,数值越大,内阻越小,高率放电特性越好,耐振动性越好。例如,对于上述一端的长度为28mm、上述另一端的长度为IOmm的U型极柱来说,上述焊点位置(G)优选为上述另一端的长度的从上开始数的2mm 6. 7mm处。在本实施方式的铅蓄电池中,从焊接的强度和电流传输路径以及耐振动性等因素综合考虑,上述U型极柱的上述一端的宽度为上述另一端的宽度以下,优选上述U型极柱的上述一端的宽度(Wl)与上述另一端的宽度(W2)之比为1/5 1/1。在本实施方式的铅蓄电池中,上述U型极柱优选为图6的臂爪形,其的一端为臂形 部11,另一端为爪形部12,该爪形部包含几个爪体。虽然图6示出了 3个爪体,但该爪体的个数并不限于此,优选为3 6个。这些爪体分别与上述汇流排和上述极耳进行侧面焊接,但焊接完毕后这些爪体是整体连接在一起的,从而提高了极柱与汇流排和极耳的接触面积,有利于焊接体的稳定性和耐振动性。上述接触面积根据焊接体的尺寸不同而不同,通常优选为80mm2 400mm2的数值范围。在该数值范围内,内阻小,高率放电性能好,耐振动性好。在本实施方式的铅蓄电池中,为了保证焊接体粘接固定结构的稳固性,优选上述焊接体嵌入到上述凹形容纳部的40 90%的深度。对于本实施方式的铅蓄电池来说,采用与汇流排铸焊工艺(COS工艺)类似的工艺步骤来实现上述粘接固定。具体地说,上述粘接固定可以通过下述工艺来实现的在上述中盖的凹形容纳部中设置粘接剂,将上述焊接体嵌入到在上述凹形容纳部中的上述粘接剂中,进行固化工艺将上述焊接体和上述凹形容纳部粘接固定在一起,然后将所得的焊接体粘接固定结构体翻转过来而正立放置。上述粘接剂可以是在铅蓄电池领域中常用的粘接剂,没有特别的限定。在本实施方式的铅蓄电池中,上述U型极柱是通过铸造进行一体成型的。如图1所示,上述U型极柱的一端8贯穿上述中盖后可以直接作为端子使用,而不需要再连接端子。(实施方式2)实施方式2的铅蓄电池I是在实施方式I的铅蓄电池I的基础上,如图2所示,在上述U型极柱的一端8的末端再连接一个L端子13。根据最终所要达到的技术效果,其它构成要素可以从前面的详细描述中适宜地选取即可。(实施方式3)实施方式3的铅蓄电池I是在实施方式I的铅蓄电池I的基础上,如图3所示在上述U型极柱中插入一个铜芯14,从而保证了在大电流放电的情况下也能正常使用。根据最终所要达到的技术效果,其它构成要素可以从前面的详细描述中适宜地选取即可。(实施方式4)实施方式4的铅蓄电池I是在实施方式3的铅蓄电池I的基础上,如图4所示将极柱部分的尺寸缩减,即将上述U型极柱的一端8的高度缩减,从而进一步提高耐振动性。根据最终所要达到的技术效果,其它构成要素可以从前面的详细描述中适宜地选取即可。以下,基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地说明,但这些实施例只是是本实用新型的例示,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实施例1)实施例1是实施方式I的一个具体例子。其中,上述U型极柱为图6所示的臂爪形,爪形部包含3个爪体。其它各个构成要素的参数以及上述铅蓄电池的内阻、高率放电特性和耐振动性的数值参见后述表I中所示的值。其中,焊接体被埋入到粘接剂中,同时极柱与汇流排和极耳两者焊接,所以耐振动性良好,高率放电特性也良好。 下面对铅蓄电池的内阻、高率放电特性和震动特性的测定方法和测定条件进行说明。(I)电池内阻测定条件充电终了后将电池在25±2°C的环境温度下放置12小时;测定方法使用标准电压表测定电池内阻R (数据读取)。(2)电池高率放电特性(3CA)测定条件充电终了后将电池在25±2°C的环境温度下放置12小时;测定方法以3CA(3倍于20AH率容量值)的电流对电池进行放电,直至每个单元格电池的电压达到1. 6V (1. 6V/cell)为止,记录放电时间T (分钟);(3)耐振动性测定条件电池补充满电电池;电池放置正立放置振动方向冰平&垂直振幅4mm振动频率16. 7HZ时间1小时测定方法将电池放在专门的振动试验设备上,按上述条件开始进行振动试验,终了后确认①电池内阻和电压(静特性);以及②外观。通过将此时测定的电池内阻与上述(I)中测定的电池内阻相比升高的幅度来判定耐振动性,内阻升高得越多,表明耐振动性越差。(实施例2)实施例2是实施方式2的一个具体例子。其中,上述U型极柱为图6所示的臂爪形,爪形部包含3个爪体。其它各个构成要素的参数以及上述铅蓄电池的内阻、高率放电特性和耐振动性的数值参见后述表I中所示的值。其中,焊接体被埋入到粘接剂中,并且极柱与汇流排和极耳两者焊接,而且连接了L端子,所以耐振动性良好。但是,由于连接了 L端子,导致高率放电特性有所降低。(实施例3)实施例3是实施方式3的一个具体例子。其中,上述U型极柱为图6所示的臂爪形,爪形部包含3个爪体。其它各个构成要素的参数以及上述铅蓄电池的内阻、高率放电特性和耐振动性的数值参见后述表I中所示的值。其中,焊接体被埋入到粘接剂中,同时极柱与汇流排和极耳两者焊接,而且极柱中插入了铜芯,所以耐振动性良好,而且高率放电特性良好。从实施例3与实施例1比较可知,由于在极柱中埋入了铜芯,所以高率放电特性增强。(实施例4)实施例4是实施方式4的一个具体例子。其中,上述U型极柱为图6所示的臂爪形,爪形部包含3个爪体。其它各个构成要素的参数参见后述表I中所示的值。其中,焊接体被埋入到粘接剂中,同时极柱与汇流排和极耳两者焊接,极柱中插入了铜芯,而且降低了极柱的高度,所以耐振动性良好,而且高率放电特性良好,增加了稳定性,并降低了成本。·实施例5 8中使上述U型极柱的上述一端的长度(LI)和上述另一端的长度(L2)、以及长度之比(L1/L2)发生变化,其它构成要素与实施例4相同。实施例9 12中使上述U型极柱的上述一端的宽度(Wl)和上述另一端的宽度(W2)、以及宽度之比(W1/W2)发生变化,并相应地使极柱与汇流排和极耳的接触面积发生变化,其它构成要素与实施例4相同。实施例13 19中使上述U型极柱的爪形部的爪体个数发生变化或者使得焊点位置发生变化,其它构成要素与实施例4相同。实施例20 23中使焊接体嵌入到凹形容纳部的深度发生变化,其它构成要素与实施例4相同。实施例4 23所得铅蓄电池的内阻、高率放电特性和耐振动性的数值参见后述表I中所示的值。从实施例5 23与实施例4比较可知,通过使U型极柱的长度之比(L1/L2)、宽度之比(W1/W2)、极柱与汇流排和极耳的接触面积、爪形部的爪体个数、焊点位置以及焊接体嵌入到凹形容纳部的深度之中的至少之一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都能导致铅蓄电池的内阻、高率放电特性和耐振动性发生改变。(比较例I)采用图8所示的方式将极柱7与极板组4的汇流排3进行焊接来得到铅蓄电池,其中汇流排3和极耳2未埋入到粘接剂中,所以耐振动性低,但极柱与汇流排接触面积较大,所以高率放电特性还可以。上述铅蓄电池的内阻、高率放电特性和耐振动性的数值参见后述表I中所示的值。(比较例2)采用图9所示的方式将极柱与极板组的汇流排进行焊接来得到铅蓄电池,其中汇流排和极耳未埋入到粘接剂中,且极柱与汇流排接触面积较小,所以耐振动性不好,且高率放电特性较差。上述铅蓄电池的构成要素以及内阻、高率放电特性和耐振动性的数值参见后述表I中所示的值。(比较例3)采用图10所示的方式将电极端子13b与极板组的汇流排3进行焊接,其中电极端子13b的大部分、汇流排3和极耳2被埋入到粘接剂10中,但是因为没有使用极柱,而只使用了电极端子13b,而且电极端子13b没有与极耳2接触,所以耐振动性降低。而且,电池组装时(极板组倒立时),粘接剂容易向下流出,会使端子的另一个末端也粘附上粘接剂,由于粘接剂为绝缘材料,因而会造成电池内阻增加。同时,端子与汇流排接触面积较小,所以高率放电特性也较差。上述铅蓄电池的内阻、高率放电特性和耐振动性的数值参见后述表I中所示的值。(比较例4)采用图11所示的方式将极柱7的一端与极板组的汇流排3焊接、将极柱的另一端与电极端子13c连接,极柱7、汇流排3和极耳2的一部分均被埋入到粘接剂10中,但是极柱没有与极耳接触,所以耐振动性较低。而且,电池组装时 (极板组倒立时),粘接剂容易向下流出,会使端子的另一个末端也粘附上粘接剂,由于粘接剂为绝缘材料,因而会造成电池内阻增加。同时,端子与汇流排接触面积较小,所以高率放电特性也较差。上述铅蓄电池的内阻、高率放电特性和耐振动性的数值参见后述表I中所示的值。(比较例5)采用图12所示的极柱焊接方式来得到铅蓄电池,其中除了未使用粘接剂,即极柱、汇流排和极耳均未埋入到粘接剂中之外,其它设置条件完全与实施例4相同。从比较例5与实施例4比较可知,由于没有用粘接剂对焊接体进行粘接固定,所以耐振动性显著降低。
权利要求1.一种铅蓄电池,其特征在于,其具有电槽、中盖、极板组和端极柱,所述端极柱为U型极柱,该U型极柱的一端贯穿所述中盖,该U型极柱的另一端与极板组的汇流排和极耳进行侧面焊接而形成焊接体,在所述中盖的与所述焊接体对应的内表面上具有由挡板围成的凹形容纳部,所述焊接体嵌入到该凹形容纳部中并且通过设置在该凹形容纳部的粘接剂将所述焊接体和所述凹形容纳部粘接固定在一起,该凹形容纳部的一端侧嵌入所述U型极柱中的中空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铅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极柱的所述一端的长度比所述另一端的长度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铅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极柱的所述一端的宽度为所述另一端的宽度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中所述的铅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极柱为臂爪形,其的一端为臂形部,另一端为爪形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铅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爪形部包含3 6个爪体,这些爪体分别与所述汇流排和所述极耳进行侧面焊接。
6.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铅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体嵌入到所述凹形容纳部的40 90%的深度。
7.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铅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极柱的所述一端的长度与所述另一端的长度之比为4/1 1. 5/1。
8.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铅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极柱的所述一端的宽度与所述另一端的宽度之比为1/5 1/1。
9.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铅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体的焊点位置在所述另一端的长度的从上开始数的1/5 1/1. 5处。
10.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铅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极柱是通过铸造一体成型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铅蓄电池,其特征在于,其具有电槽、中盖、极板组和端极柱,上述端极柱为U型极柱,该U型极柱的一端贯穿上述中盖,该U型极柱的另一端与极板组的汇流排和极耳进行侧面焊接而形成焊接体,在上述中盖的与上述焊接体对应的内表面上具有由挡板围成的凹形容纳部,上述焊接体嵌入到该凹形容纳部中并且通过设置在该凹形容纳部的粘接剂将上述焊接体和上述凹形容纳部粘接固定在一起,该凹形容纳部的一端侧嵌入上述U型极柱中的中空部分。本实用新型通过对端极柱与极板组以及中盖的连接固定结构进行特定设计,从而使得端极柱的稳定性和耐振动性良好、而且整个电池的耐振动性良好、内阻小、高率放电特性优良。
文档编号H01M2/30GK202839826SQ201220504558
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8日
发明者潘宇亮, 胡亚杰, 中岛孝, 井门勲, 佐佐木健浩 申请人:松下蓄电池(沈阳)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