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动开关的触发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85378阅读:11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微动开关的触发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动开关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微动开关的触发机构。
背景技术
在工业现场,带有机械行程的设备或者装置(例如执行机构),往往需要向控制系统输入一个位置的反馈信息(主要是高低电平的开关信号),该反馈信号可用于控制中心监控该设备状态或者装置的位置信息,也可用于控制第三方设备。实现位置反馈信息的输入功能的核心部件是微动开关部件,而实现反馈信息输入与机械动作的同步性,则是由微动开关的触发机构完成。现有的一种微动开关的触发机构如图1和图2所示,针对执行机构的机械位置的个数,配备相应个数的触发机构并联固定在主轴01上,分别触发与各个触发机构对应的微动开关,从而输入各点的位置反馈信息。现以两个机械位置(始点和终点)为例,其结构为:主轴01与产生机械位移的执行机构刚性连接,第一止动轮03和第二止动轮07通过弹性开口销02固定在主轴01上,两个止动轮的外圆均设置有外齿,第一凸轮04和第二凸轮06均通过设置在其内圆的内齿分别与第一止动轮03和第二止动轮07的外齿啮合,保证凸轮与止动轮不发生相对转动,并在第一凸轮04和第二凸轮06之间设置复位弹簧05,顶紧两凸轮,约束凸轮的上下自由度。上述的微动开关的触发机构的工作原理是:执行机构运转前,需要根据执行机构的行程调整凸轮的初始位置,用手将第一凸轮04向上推,第一凸轮04与第一止动轮03脱离啮合,转动第一凸轮04调整位置后,松开手,在复位弹簧05的挤压下,第一凸轮04重新与第一止动轮03啮合固定, 第二凸轮06则向下按,原理同第一凸轮04 ;完成凸轮与主轴01相对位置的调节后,启动执行机构,执行机构转动,带动主轴01转动,与主轴相对位置固定的凸轮转动,当转到始点位置时,假设第一凸轮04的偏心凸起触发第一微动开关09,第一微动开关09输出始点位置的反馈信息,当执行机构转动到终点位置时,第二凸轮06的偏心凸起触发第二微动开关08,第二微动开关08输出终点位置反馈信息。上述现有的微动开关的触发机构虽然能够完成工作,但是结构比较复杂,需要用到凸轮与止动轮的齿啮合,加工与配合精度要求较高,调节凸轮位置不方便。另外由于制作工艺的要求,复位弹簧05的使用,整个触发机构占用的空间相对较大,不利于在微型产品中应用。综上所述,如何简化结构,方便操作,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动开关的触发机构,以使其结构简单,方便操作。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微动开关的触发机构,包括主轴,还包括卡盘、橡胶圈、拨轮和用于轴向定位所述拨轮的卡位件;[0011]所述卡盘套设在所述主轴上且与主轴固定联动;所述卡盘的外圆周上开设有环形的凹槽;所述橡胶圈的内圈预紧地嵌装在所述凹槽中,且所述橡胶圈的外圈与所述拨轮的内圈挤压紧贴;所述拨轮具有用于触发对应的微动开关的触发部以及不与对应的微动开关接触的非触发部。优选的,上述微动开关的触发机构中,所述拨轮是由两个同心但不同半径的半圆组合成的,其中,半径较大的半圆为触发部,半径较小的半圆为非触发部。优选的,上述微动开关的触发机构中,所述拨轮的外边缘设置有防滑面。优选的,上述微动开关的触发机构中,所述防滑面为锯齿面。优选的,上述微动开关的触发机构中,所述橡胶圈为O形橡胶圈。优选的,上述微动 开关的触发机构中,还包括用于轴向定位所述拨轮的卡位件优选的,上述微动开关的触发机构中,所述卡盘的外圆周上开设有止动槽; 所述卡位件为装卡在所述止动槽内用于轴向定位所述拨轮的卡环。优选的,上述微动开关的触发机构中,所述卡盘的内孔截面以及主轴上与所述内孔配合的截面均为鼓形面。优选的,上述微动开关的触发机构中,所述卡盘的轴向定位是通过套在所述主轴上的定位螺母和主轴上的轴肩实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微动开关的触发机构中,将橡胶圈的内圈嵌装在卡盘的凹槽内,而橡胶圈的外圈与拨轮的内圈之间挤压贴紧,通过手动转动拨轮,当手转动拨轮的力大于拨轮与橡胶圈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时,拨轮可相对卡盘转动,由于卡盘与主轴联动,从而可调整拨轮与主轴的初始相对位置;拨轮位置调整完毕后,又由于橡胶圈与卡盘之间以及橡胶圈与拨轮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大于拨轮触发微动开关的力,因此拨轮与卡盘之间不会发生相对转动,保证了控制的精度;上述拨轮与卡盘的联动运用最大静摩擦力,取代了现有技术的齿啮合联动,无需较高的加工和配合精度,并且,本实用新型的拨轮初始位置的调整仅用手拨动拨轮便可实现,取代了现有技术中的按压凸轮使其脱离啮合方可调整凸轮位置并使用复位弹簧实现再次啮合的位置调整方式,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微动开关的触发机构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另外,本实用新型没有使用复位弹簧,因此减小了使用空间,并且,不管拨轮的数量是多少,都只有一个卡盘作为止动装置,而现有技术中,一个凸轮对应一个止动轮,因此减少了零件的使用,进一步减少了使用空间,降低了零件的失效率,方便触发机构安装在微型产品中。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0028]图1为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微动开关的触发机构的结构不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微动开关的触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俯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微动开关的触发机构的卡盘的半剖示意图;图6为图5的俯视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微动开关的触发机构的拨轮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的俯视图。上述图1-图8中:主轴01、弹性开口销02、第一止动轮03、第一凸轮04、复位弹簧05、第二凸轮06、第二止动轮07、第二微动开关08、第一微动开关09 ;主轴11、卡盘12、止动槽121、凹槽122、内孔123、橡胶圈13、第一拨轮14、非触发部141、触发部142、第二拨轮15、卡位件16、定位螺母17、第二微动开关18、第一微动开关19。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微动开关的触发机构,简化了结构,方便了操作。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请参考图3-图8,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微动开关的触发机构的结构不意图;图4为图3的俯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微动开关的触发机构的卡盘的半剖示意图;图6为图5的俯视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微动开关的触发机构的拨轮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的俯视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微动开关的触发机构,包括主轴11、卡盘12、橡胶圈13和拨轮;其中,主轴11与产生机械位移的执行机构刚性连接;卡盘12套在主轴11上且与主轴11固定联动;卡盘12的外圆周上开设有环形的凹槽122 ;橡胶圈13的内圈预紧地嵌装在凹槽122中,由凹槽122扩张橡胶圈13内圈产生的弹性变形应力固定橡胶圈13与卡盘12的相对位置;橡胶圈13的外圈露在凹槽122外,与拨轮的内圈相互挤压贴紧,利用产生的弹性变形应力固定橡胶圈13与拨轮的相对位置;拨轮有两部分,一部分是触发部142,用于接触与之对应的微动开关并触发该微动开关,另一部分为非触发部141,非触发部141不与对应的微动开关接触,不能触发该微动开关。在工业现场,常根据执行机构的机械位置的个数,配备相应个数的微动开关以及与微动开关对应的触发机构,触发机构可以是一个,只控制一个机械位置,触发机构还可以是两个,分别控制两个不同的机械位置(一般为始点和终点),当然,触发机构还可以是多个,现以两个触发机构为例,如图1和图2,说明其工作原理:执行机构运行,带动主轴11转动,卡盘12随主轴11联动,卡盘12上开设有两个凹槽122,均装有橡胶圈13,两个拨轮,即第一拨轮14和第二拨轮15套装在卡盘12上,分别与两个橡胶圈13挤压贴紧,假设第一拨轮14控制始点位置,第二拨轮15控制终点位置,两个拨轮的触发部的位置相对不同,当卡盘12转动时,由于橡胶圈13挤压发生弹性变形,橡胶圈13与凹槽122之间以及橡胶圈13与两个拨轮之间均存在弹性应力,则会存在最大静摩擦力,所以两个拨轮相对卡盘12不发生相对转动,并随卡盘12 —起同步转动,当执行机构转到始点位置时,第一拨轮14的触发部142开始接触第一微动开关19,第一微动开关19被触发,从而输出始点位置的反馈信息,由于橡胶圈13同第一拨轮14和卡盘12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大于第一拨轮14接触第一微动开关19所产生的作用力,因此,第一拨轮14与卡盘12的相对位置不发生变化,从而保证了控制的精度,两个拨轮继续转动,第一拨轮14的触发部142与第一微动开关19脱尚接触,非触发部141不与第一微动开关19接触,此时第一微动开关19未被触发,当执行机构转动到终点位置时,第二拨轮15的触发部开始接触第二微动开关18,第二微动开关18被触发,从而输出终点位置的反馈信息,同样由于最大静摩擦力的存在,第二拨轮15与卡盘12的相对位置不变,继续转动,第二拨轮15与第二微动开关18脱离接触,所以第二微动开关18未被触发;由于该触发机构应用于各种不同的执行机构中,而各执行机构的转动行程是不同的,因此,在使用时需要调节两个拨轮与主轴11的相对位置,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可以用手转动两个拨轮,当用手转动两个拨轮的力大于拨轮与橡胶圈13之间以及橡胶圈13与卡盘12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时,两个拨轮可以相对卡盘12转动,从而改变了拨轮与主轴11的相对位置。进一步优化上述拨轮,以第一拨轮14为例,第一拨轮14由两个同心但不同半径的半圆组合而成,半径较大的半圆为触发部142,半径较小的半圆为非触发部141 ;触发部142采用半圆的结构是为了使触发部142与第一微动开关19的接触能够保持一定长的时间,确保第一微动开关19被触发并成功输出位置反馈信息,相较于凸轮的瞬间接触更能保证触发的成功率;显而易见,本是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拨轮结构只是一个优选方案,当然,拨轮还可以是由两个半径不同但同心的非半圆组合而成,即半径较大的圆的圆心角较大,相应地,半径较小的圆的圆心角较小,或者相反,除此结构之外,能够保证触发部141与第一微动开关1·9长时间接触的结构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作为优化,在第一拨轮14的外边缘设置防滑面,增加手与第一拨轮14之间的摩擦力,以方便调整第一拨轮14的位置。进一步的,上述防滑面为锯齿面,除此之外,还可以是凸点面、波纹面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橡胶圈13采用O形橡胶圈,O形橡胶圈的采购方便,受力均匀,便于安装,将O形橡胶圈的内圆面装在凹槽122中,外圆面与第一拨轮14的内圈挤压贴紧;当然其它截面形状的橡胶圈也可以使用,比如矩形橡胶圈等。为了将拨轮更好地轴向定位在卡盘12上,不使拨轮从橡胶圈13上脱落,除了拨轮的一个端面由卡盘12的自身结构轴向定位外,还需要在靠近拨轮另一端面的位置设置卡位件16,如果只有一个拨轮,则在靠近第一拨轮14的另一端面处设置卡位件16,如果是两个拨轮,则第一拨轮14与第二拨轮15的端面彼此接触,由第二拨轮15轴向定位第一拨轮14,而在靠近第二拨轮15的另一端面处设置卡位件16,多个拨轮依上述方式轴向定位。进一步优化拨轮的轴向定位,在卡盘12的外圆周上靠近拨轮另一端面的位置开设止动槽121 ;卡位件16为装卡在止动槽121内的卡环,卡环的一个端面与拨轮的另一端面接触,达到轴向定位拨轮的目的;除了上述定位方式之外,还可以通过弹性开口销等方式轴向定位拨轮。对于卡盘12的周向定位,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卡盘12的内孔123的截面为鼓形面,同时与内孔123配合的主轴11的截面为相同的鼓形面,从而实现周向定位;当然,配合处的截面可以是半鼓形面、D形面等,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键槽定位的方式。对于卡盘12的轴向定位,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主轴11上的轴肩以及拧紧在主轴上的定位螺母17实现;当然还可以是弹性开口销或卡环的方式,在此不做具体限定。上述实施例中的适用于第一拨轮14的技术方案同样适用于第二拨轮15。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 的最宽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微动开关的触发机构,包括主轴(1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卡盘(12)、橡胶圈(13)和拨轮;所述卡盘(12)套设在所述主轴(11)上且与主轴(11)固定联动; 所述卡盘(12)的外圆周上开设有环形的凹槽(122); 所述橡胶圈(13)的内圈预紧地嵌装在所述凹槽(122)中,且所述橡胶圈(13)的外圈与所述拨轮的内圈挤压紧贴; 所述拨轮具有用于触发对应的微动开关的触发部(142)以及不与对应的微动开关接触的非触发部(14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微动开关的触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拨轮是由两个同心但不同半径的半圆组合成的,其中,半径较大的半圆为触发部(142),半径较小的半圆为非触发部(14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微动开关的触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拨轮的外边缘设置有防滑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微动开关的触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面为锯齿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微动开关的触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圈(13)为O形橡胶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微动开关的触发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轴向定位所述拨轮的卡位件(1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微动开关的触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盘(12)的外圆周上开设有止动槽(121);· 所述卡位件(16)为装卡在所述止动槽(121)内用于轴向定位所述拨轮的卡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微动开关的触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盘(12)的内孔(123)截面以及主轴(11)上与所述内孔(123)配合的截面均为鼓形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微动开关的触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盘(12)的轴向定位是通过套在所述主轴(11)上的定位螺母(17)和主轴(11)上的轴肩实现。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动开关的触发机构,包括主轴、卡盘、橡胶圈和拨轮;所述卡盘套设在所述主轴上且与所述主轴固定联动;所述卡盘的外圆周上开设有环形的凹槽;所述橡胶圈的内圈嵌装在所述凹槽中,且所述橡胶圈的外圈与所述拨轮的内圈挤压紧贴;所述拨轮具有用于触发对应的微动开关的触发部以及不与对应的微动开关接触的非触发部。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微动开关的触发机构中,拨轮与卡盘的联动运用橡胶圈的摩擦力,取代了齿啮合联动,且本实用新型的拨轮位置的调整为用手拨动拨轮,取代了按压凸轮使其脱离啮合方可调整并使用复位弹簧实现再次啮合的位置调整方式,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微动开关的触发机构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文档编号H01H3/32GK203134597SQ201220728708
公开日2013年8月1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6日
发明者颜炳良, 钟盛辉 申请人:重庆川仪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