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电磁铁轴套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91978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比例电磁铁轴套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比例电磁铁,尤其涉及一种比例电磁铁轴套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比例电磁铁由于其要求通过输入不同电磁,使其输出不同大小的力,让电枢停留在不同的位置,实现对阀体流量的精确控制,从而满足不同客户对产品的使用要求。但是一些主要的参数如磁滞的大小,力滞环的大小都会影响电磁铁在实际运用中的价值。目前的比例电磁铁结构中导套和电枢之间采用面接触连接,电枢和推杆在导套中移动时摩擦较大,产生的力滞环也较大,从而影响产品的精度。如何更有效的使产品能够更好地满足使用要求,同时要兼顾产品的使用寿命及性能要求,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比例电磁铁轴套支撑结构,能够有效减少电枢和推杆与导套及电磁铁外壳之间的摩擦力,减少力滞环,提升产品的精度控制和应用价值。本发明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比例电磁铁轴套支撑结构,包括内部具有空腔的电磁铁壳体、线圈组件、导套、电枢和推杆,线圈组件固设于电磁铁壳体上,电枢置于电磁铁壳体的空腔内,推杆穿套于电枢内且与所述电枢固定连接,所述推杆的两端部分别活动穿设于所述电磁铁壳体相对的两端壁内并能够沿该推杆轴线方向相对所述电磁铁壳体移动;所述导套设于所述电枢外侧面外与所述电磁铁壳体固连,所述电枢能够相对该导套沿所述 推杆轴线方向相对该导套往返运动,在所述电枢和导套靠近所述电磁铁壳体一端壁的部分之间设有第一轴承,在所述推杆和电磁铁壳体另一端壁之间设有第二轴承。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均为聚四氟乙烯(铁氟龙)材质制成。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电枢和导套之间以及推杆和电磁铁外壳之间增加轴承结构,实现电枢的架空,将面摩擦转化为点摩擦,有效减少了产品的摩擦副和产品的力滞环,从而提升产品的精度和应用价值。


图1为本发明剖面结构示意图。结合附图,作以下说明:I——电磁铁壳体2——线圈组件3-导套4-电枢5——推杆6——第一轴承7——第二轴承
具体实施例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实施例,即但凡以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发明专利涵盖范围之内。如图1所示,一种比例电磁铁轴套支撑结构,包括内部具有空腔的电磁铁壳体1、线圈组件2、导套3、电枢4和推杆5,线圈组件固设于电磁铁壳体上,电枢置于电磁铁壳体的空腔内,推杆穿套于电枢内且与所述电枢固定连接,所述推杆的两端部分别活动穿设于所述电磁铁壳体相对的两端壁内并能够沿该推杆轴线方向相对所述电磁铁壳体移动;所述导套设于所述电枢外侧面外与所述电磁铁壳体固连,所述电枢能够相对该导套沿所述推杆轴线方向相对该导套往返运动,在所述电枢和导套靠近所述电磁铁壳体一端壁的部分之间设有第一轴承6,在所述推杆和电磁铁壳体另一端壁之间设有第二轴承7。这样,通过两个第
一、二轴承的设置,将电枢架空,实现电枢和推杆与导套之间的摩擦由原来的面摩擦转化为点摩擦,由于点摩擦有润滑作用,因此可以减少产品的副摩擦,从而减少比例电磁铁的力滞环。优选的,所述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均为聚四氟乙烯(铁氟龙)材质制成。由于铁氟龙具有高耐磨性及高抗腐蚀性的功能,因此能够长期的液压环境下能够很好的满足使用方面 的要求。
权利要求
1.一种比例电磁铁轴套支撑结构,包括内部具有空腔的电磁铁壳体(I)、线圈组件(2)、导套(3)、电枢(4)和推杆(5),线圈组件固设于电磁铁壳体上,电枢置于电磁铁壳体的空腔内,推杆穿套于电枢内且与所述电枢固定连接,所述推杆的两端部分别活动穿设于所述电磁铁壳体相对的两端壁内并能够沿该推杆轴线方向相对所述电磁铁壳体移动;所述导套设于所述电枢外侧面外与所述电磁铁壳体固连,所述电枢能够相对该导套沿所述推杆轴线方向相对该导套往返运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枢和导套靠近所述电磁铁壳体一端壁的部分之间设有第一轴承(6),在所述推杆和电磁铁壳体另一端壁之间设有第二轴承(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比例电磁铁轴套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均为聚四氟乙烯材质制成 。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比例电磁铁轴套支撑结构,包括内部具有空腔的电磁铁壳体、线圈组件、导套、电枢和推杆,线圈组件固设于电磁铁壳体上,电枢置于电磁铁壳体的空腔内,推杆穿套于电枢内且与所述电枢固定连接,推杆的两端部分别活动穿设于电磁铁壳体相对的两端壁内并能够沿该推杆轴线方向相对电磁铁壳体移动;导套设于电枢外侧面外与电磁铁壳体固连,电枢能够相对该导套沿推杆轴线方向相对该导套往返运动,在电枢和导套靠近电磁铁壳体一端壁的部分之间设有第一轴承,在推杆和电磁铁壳体另一端壁之间设有第二轴承。该比例电磁铁轴套支撑结构,能够有效减少电枢和推杆与导套及电磁铁外壳之间的摩擦力,减少力滞环,提升产品的精度控制和应用价值。
文档编号H01F7/08GK103227024SQ20131016712
公开日2013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2013年5月8日 优先权日2013年5月8日
发明者龚斌 申请人:艾通电磁技术(昆山)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