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61293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线缆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线缆,其包括至少一对差分信号导体、包裹每一对差分信号导体的绝缘体及包裹在绝缘体外侧的外被层,所述绝缘体表面形成有金属镀层,金属镀层能够代替铝箔、铜箔,具有信号屏蔽功能,金属镀层与绝缘体的形状完全一致,使得差分信号导体相对金属镀层的距离在各方向上距离一致,有效保证差分信号导体的特性阻抗一致性,降低了高频传输的信号衰减和损耗,改善高频信号传输的品质。
【专利说明】线缆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线缆,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传输高频信号的线缆。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电子科技产品的发展普及,线缆作为一种传输信号的工具,广泛应用于消费性电子、家电、仪器仪表等电子设备的连接中。现有技术中,线缆为满足高频信号传输的需要,一般设置有若干对差分信号线,每一根差分信号线通常包括导体、由内向外依次包裹导体的绝缘体、信号屏蔽层、编织层、外被,屏蔽层为铝箔或铜箔。每一对差分信号线中的导体与屏蔽层的距离在各方向上高度难以保持一致性,难以保证差分信号对的特性阻抗一致性,加剧了高速传输的信号衰减与损耗。
[0003]所以,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线缆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具有降低高频传输的信号衰减和损耗的线缆。
[0005]为实现前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线缆,其包括至少一对差分信号导体、包裹每一对差分信号导体的绝缘体及包裹在绝缘体外侧的外被层,所述绝缘体表面形成有金属镀层。
[0006]本发明线缆的绝缘体表面形成有金属镀层,所述金属镀层能够代替铝箔、铜箔,具有信号屏蔽功能,金属镀层的厚度可以根据信号屏蔽的强弱进行调节,金属镀层与绝缘体的形状完全一致,使得差分信号导体相对金属镀层的距离在各方向上距离一致,有效保证差分信号导体的特性阻抗一致性,降低了高频传输的信号衰减和损耗,改善高频信号传输的品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线缆的剖面示意图。
[0008]图2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线缆的剖面示意图。
[0009]图3为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线缆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请参阅图1所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线缆100用以USB3.0传输协议,其包括第一对差分信号导体10、第二对差分信号导体20、第三对差分信号导体30、用以接地的若干接地导体40及用以传输电源信号的一电源导体50,每一对差分信号导体10、20、30包括两根差分信号导体即一正信号导体及一负信号导体,第一、第二对差分信号导体10、20用于传输高频信号,第三对差分信号导体30用于传输低频信号。
[0011]第一对差分信号导体10的外表面包覆有第一绝缘体11,第一绝缘体11为一体成型或由两第一绝缘体11通过局部热融后结合在一起,使得第一对差分信号导体10中的两导体的位置相对固定,电气性能稳定,改善传输高频信号的质量。第一绝缘体11的外表面上电镀有一层金属镀层12,该金属镀层12能够代替铝箔、铜箔,具有信号屏蔽功能,金属镀层12的厚度及疏密度可以根据信号屏蔽的强弱进行调节,金属镀层12与第一绝缘体的形状完全一致,使得第一对差分信号导体10相对金属镀层12的距离在各方向上距离一致,有效保证第一对差分信号导体10的特性阻抗一致性,降低了高频传输的信号衰减和损耗,改善高频信号传输的品质。第一绝缘体11外部包覆有一麦拉层13,一接地导体40位于该麦拉层13与金属镀层12之间。该接地导体40与第一差分信号导体10位于等腰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处。
[0012]第二对差分信号导体20的外表面包覆有第二绝缘体21,第一绝缘体21为一体成型或由两第二绝缘体21通过局部热融后结合在一起。第二绝缘体21的外表面上电镀有一层金属镀层22,该金属镀层22能够代替铝箔、铜箔,具有信号屏蔽功能,金属镀层22的厚度可以根据信号屏蔽的强弱进行调节,金属镀层22与第一绝缘体的形状完全一致,使得第二对差分信号导体20相对金属镀层22的距离在各方向上距离一致,有效保证第二对差分信号导体20的特性阻抗一致性,降低了高频传输的信号衰减和损耗,改善高频信号传输的品质。第二绝缘体21外部包覆有一麦拉层23,—接地导体40位于该麦拉层23与金属镀层22之间。该接地导体40与第二差分信号导体20位于等腰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处。
[0013]第三对差分信号导体30外表面包覆有第三绝缘体31,第三绝缘体31为分体设计,即每一根差分信号导体30外侧包覆有一层第三绝缘体31,一内置绝缘皮32包覆该两层第三绝缘体31,使该两层第三绝缘体31紧密靠贴在一起。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三对差分信号导体30外表面的两第三绝缘体31可以设置为一体式。
[0014]其中接地导体40与电源导体50相邻,该接地导体40外表面包覆有第四绝缘体41,电源导体50外表面包覆有第五绝缘体51,第四、第五绝缘体41、51分开设置后再相靠贴在一起。
[0015]所述内置绝缘皮32、麦拉层13、23、第四、第五绝缘体41、51相靠贴在一起后的外围,由内向外,分别包覆有一招箔层61、一编织层62及一外被层63,招箔层61与编织层62之间还夹持有一接地导体40,该接地导体40位于电源导体50的旁侧,线缆100的横截面为圆形,当然也可以设置为椭圆形。
[0016]请参图2所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线缆200为扁平形,其第一、第二、第三对差分信号导体15、25、35、接地导体45与电源导体55的中心位于同一直线上,至少一对差分信号导体15、25、35的两侧分别排布有一接地导体45,第一、第二、第三对差分信号导体15、25、35外侧分别包裹有一体式绝缘体16、26、36,绝缘体16、26、36外面电镀有金属镀层17、27、37,金属镀层17、27、37外部包覆有一麦拉层18、28、38,接地导体45被夹持在金属镀层17、27,37与麦拉层18、28、38之间,通过设置金属镀层17、27、37,该线缆200同样可以达成本发明的目的。
[0017]请参图3所示的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线缆300也设置为扁平形,与第二实施方式相比,位于金属镀层170、270、30与麦拉层180、280、380之间的接地导体450的位置不同,接地导体45与第一、第二、第三对差分信号导体150、250、350位于等腰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处,通过设置金属镀层170、270、370,该线缆300同样可以达成本发明的目的。
[0018]尽管为示例目的,已经公开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在不脱离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公开的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各种改进、增加以及取代是可能的。
【权利要求】
1.一种线缆,其包括至少一对差分信号导体、包裹每一对差分信号导体的绝缘体及包裹在绝缘体外侧的外被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体表面形成有金属镀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裹每一对差分信号导体的绝缘体为一体式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包括包覆绝缘体的麦拉层及夹持在金属镀层与麦拉层之间的一接地导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对差分信号导体与一接地导体排布在等腰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对差分信号导体与一接地导体的中心排布在同一直线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包括第一、第二对差分信号导体,第一对差分信号导体的外表面包覆有第一绝缘体,第一绝缘体的外表面设有一层金属镀层,第一绝缘体外部包覆有一麦拉层,一接地导体位于该麦拉层与金属镀层之间,该接地导与第一差分信号导体位于等腰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处,第二对差分信号导体的外表面包覆有第二绝缘体,第二绝缘体的外表面也设有一层金属镀层,第二绝缘体外部包覆有一麦拉层,第一、第二差分信号导体外侧的麦拉层相互抵靠在一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还包括由内向外依次包覆在麦拉层上的铝箔层、编织层及绝缘外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包括中心位于同一直线上的至少三对差分信号导体及若干接地导体。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其中一项所述的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为圆形、椭圆形或扁平形。
【文档编号】H01B7/17GK104347166SQ201310319528
【公开日】2015年2月11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26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26日
【发明者】冯云 申请人:昆山联滔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