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检测直流分量的零序互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93499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检测直流分量的零序互感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电力系统中含有直流分量情况下,当发生漏电时,可以将其准确变换到二次侧的零序互感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零序互感器一般由铁芯、次级线圈组成,初级线圈为系统的火线和零线,同时穿过零序互感器的中心孔,通过电磁感应,次级线圈感应输出的电流信号或电压信号供仪器仪表测量用,铁芯一般采用普通的微晶铁芯。在一般的零序漏电保护中,所用到的零序互感器只能测量纯交流的漏电情况,当电路中含有直流成分,零序互感器的输出将会失真,甚至不能检测到漏电的情况,从而存在安全隐患,尤其是当今电子行业迅猛发展,家用电器要求功耗越来越低,一些开关电源应运而生,绝大部分都采用了全波整流或者半波整流模块,电网中含有的直流成分占很大比例,当检测漏电等故障时,一般零序互感器不能检测,从而需要采用霍尔器件,但是这种霍尔器件成本较高,相对漏保领域来说,对零序互感器又不是需要太高的精度,所以采用霍尔器件大大增加了成本,给使用带来不便。并且现有的零序互感器的尺寸较大,微晶铁芯的尺寸也较大,加工使用不方便,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检测直流分量的零序互感器,其在半波整流即存在直流分量情况下,输出依然能准确将初级侧的波形变换到二次侧,安全性能好,并且整体体积小,易于制造,成本低。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检测直流分量的零序互感器,其关键技术在于:其包括绝缘外壳和位于绝缘外壳内的次级线圈,所述次级线圈包括坡莫合金材质的高导磁铁芯和绕在高导磁铁芯外面的漆包线,所述次级线圈的头和尾分别和次级输出引线相连接;所述高导磁铁芯为圆环型结构,其内径d2为小13 111111,外径(11为Φ 17 mm,高度为
3.2 mm ;所述绝缘外壳中心部位设有中心孔,所述绝缘外壳的外径为Φ 22.9 mm ;所述绝缘外壳、次级线圈和次级输出引线由环氧树脂封装为一体。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如下:I)本实用新型的高导磁铁芯性能好,体积小,并且整个零序互感器的整体体积较小,成本低,易于制造,安装使用方便。2)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性能良好,在含有直流分量的情况下,零序电流互感器的输出依然能准确将初级侧的波形变换到二次侧,输出的电流信号或电压信号供仪器仪表测量用,并能达到漏电保护的要求。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闻导磁铁芯的不意图;图3是图2的侧视图;其中:1、初级引线,2、次级输出引线,3、漆包线,4、绝缘外壳、5、高导磁铁芯,6、中心孔。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1、附图2和3,本实用新型包括绝缘外壳4和位于绝缘外壳4内的I个次级线圈,所述次级线圈包括坡莫合金材质的高导磁铁芯5和绕在高导磁铁芯5外面的漆包线,所述次级线圈的头和尾分别和次级输出引线2相连接,所述漆包线3为二次绕组线;所述高导磁铁芯5为圆环型结构,其内径d2为小13 111111,外径(11为φ 17 mm,高度为3.2 mm ;所述绝缘外壳4中心部位设有中心孔6,所述绝缘外壳4的外径为Φ 22.9 mm ;所述绝缘外壳4、次级线圈和次级输出引线2由环氧树脂封装为一体。上述尺寸也可根据需要进行改变。检测时,待测系统的初级引线I作为初级线圈通过中心孔6,初级引线I为系统的火线、零线,其可以为多股软铜线,也可以为单股硬线。高导磁铁芯5为坡莫合金,其经退火工艺处理。本实用新型可用在断路器等设备中。
权利要求1.可检测直流分量的零序互感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绝缘外壳(4)和位于绝缘外壳(4)内的次级线圈,所述次级线圈包括坡莫合金材质的高导磁铁芯(5)和绕在高导磁铁芯(5)外面的漆包线(3),所述次级线圈的头和尾分别和次级输出引线(2)相连接; 所述高导磁铁芯(5)为圆环型结构,其内径d2为(^口^^外径也为Φ 17 mm,高度为·3.2 mm ;所述绝缘外壳(4)中心部位设有中心孔(6),所述绝缘外壳(4)的外径为Φ 22.9 mm ;所述绝缘外壳(4)、次级线圈 和 次级输出引线(2)由环氧树脂封装为一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检测直流分量的零序互感器,其包括绝缘外壳和位于绝缘外壳内的次级线圈,次级线圈包括坡莫合金材质的高导磁铁芯和绕在高导磁铁芯外面的漆包线,次级线圈的头和尾分别和次级输出引线相连接;高导磁铁芯为圆环型结构,其内径d2为φ13㎜,外径d1为φ17㎜,高度为3.2㎜;绝缘外壳中心部位设有中心孔,绝缘外壳的外径为φ22.9㎜;绝缘外壳、次级线圈和次级输出引线由环氧树脂封装为一体。本实用新型在半波整流即直流分量情况下,输出依然能准确将初级侧的波形变换到二次侧,安全性能好,并且整体体积小,易于制造,成本低。
文档编号H01F27/28GK203070916SQ201320029978
公开日2013年7月17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2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21日
发明者冯长泳, 李敬洁, 王灿, 郑尧 申请人:河北申科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