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插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96487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插座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插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插座。
技术背景:插座又称电源插座,开关插座,是指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电路接线可插入的座,通过它可插入各种接线,便于与其他电路接通。据调查,居民搬进新居后,普遍反映电源插座数量太少,使用极不方便,造成住户私拉乱接电源线和加装插座接线板,常常引起人身电击和电气火灾事故,给人身财产安全带来重大隐患。所以,电源插座的设计也是评价住宅电气设计的重要依据。传统的插座的插套之间的距离偏大,浪费材料,内部的组件都是组装成型的,通过焊接或铆接连接,易脱落,且占用空间大,制作成本高。现在市面上一些插座内部使用一体成型,但由于技术的限制,只能实现部分的插套一体化成型,内部的结构仍然复杂,还是存在松动的现象,安全系数不够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插座,它内部结构紧凑,节约了材料,并提高了插座本身的实用性,安全性高,避免了因插孔松动而引起的麻烦。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上壳体1、下壳体2、两极底座3、三极底座4、三极E极铜条5、三极N极铜条6、三极L极铜条7、两极L极铜条8、L极铜条9、两极N极铜条10、N极铜条U、右插套一 12、右插套二 13、左插套一 14、左插套二 15、三极中插套16、三极左插套一 17、三极左插套二 18、三极右插套一19、三极右插套二 20 ;上壳体I设置在下壳体2的上方,下壳体2内的两极底座3和三极底座4与下壳体2 —体式成型,三极E极铜条5、三极N极铜条6、三极L极铜条7、两极L极铜条8和两极N极铜条10均设置在上壳体I和下壳体2所形成的空腔内,数个三极中插套16通过三极E极铜条5连为一体,三极中插套16的一侧设有三极左插套一 17和三极左插套二 18,且三极左插套一 17和三极左插套二 18与三极N极铜条6 —体式成型,三极中插套16的另一侧设有三极右插套一 19和三极右插套二 20,且三极右插套一 19和三极右插套二20与三极L极铜条7 —体式成型,数个右插套一 12通过两极N极铜条10连为一体,数个右插套二 13通过N极铜条11连为一体,数个左插套一 14通过两极L极铜条8连为一体,数个左插套二 15通过L极铜条9连为一体。所述的三极N极铜条6设置在三极L极铜条7的上方,三极左插套一 17、三极左插套二 18、三极右插套一 19、三极右插套二 20设置在三极N极铜条6和三极L极铜条7之间,且三极左插套一 17、三极左插套二 18与三极L极铜条7之间的距离为2-6mm。所述的右插套一 12和左插套一 14设置在两极L极铜条8与两极N极铜条10之间,右插套二 13和左插套二 15设置在L极铜条9与N极铜条11之间。所述的三极中插套 16设置在三极E极铜条5的内侧。[0011]所述的上壳体I上设有绝缘片21,且绝缘片21位于三极右插套一 19与三极N极铜条6之间。所述的三极底座4上设有三极L极铜条固定点22,三极L极铜条固定点22的一侧设有三极N极铜条固定点23,且三极N极铜条固定点23比三极L极铜条固定点22高3~1 Omnin所述的两极底座3上设有第一固定点24和第二固定点25。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紧凑,节约了材料,并提高了插座本身的实用性,安全性高,避免了因插孔松动而引起的麻烦。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上壳体I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下壳体2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4,本具体实施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上壳体1、下壳体2、两极底座3、三极底座4、三极E极铜条5、三极N极铜条6、三极L极铜条7、两极L极铜条8、L极铜条9、两极N极铜条10、N极铜条11、右插套一 12、右插套二 13、左插套一 14、左插套二15、三极中插套16、三极左插套一 17、三极左插套二 18、三极右插套一 19、三极右插套二 20 ;上壳体I设置在下壳体2的上 方,下壳体2内的两极底座3和三极底座4与下壳体2 —体式成型,三极E极铜条5、三极N极铜条6、三极L极铜条7、两极L极铜条8和两极N极铜条10均设置在上壳体I和下壳体2所形成的空腔内,数个三极中插套16通过三极E极铜条5连为一体,三极中插套16的一侧设有三极左插套一 17和三极左插套二 18,且三极左插套一 17和三极左插套二 18与三极N极铜条6 —体式成型,三极中插套16的另一侧设有三极右插套一 19和三极右插套二 20,且三极右插套一 19和三极右插套二 20与三极L极铜条7一体式成型,数个右插套一 12通过两极N极铜条10连为一体,数个右插套二 13通过N极铜条11连为一体,数个左插套一 14通过两极L极铜条8连为一体,数个左插套二 15通过L极铜条9连为一体。所述的三极N极铜条6设置在三极L极铜条7的上方,三极左插套一 17、三极左插套二 18、三极右插套一 19、三极右插套二 20设置在三极N极铜条6和三极L极铜条7之间,且三极左插套一 17、三极左插套二 18与三极L极铜条7之间的距离为2-6mm。所述的右插套一 12和左插套一 14设置在两极L极铜条8与两极N极铜条10之间,右插套二 13和左插套二 15设置在L极铜条9与N极铜条11之间。所述的三极中插套16设置在三极E极铜条5的内侧。所述的上壳体I上设有绝缘片21,且绝缘片21位于三极右插套19与三极N极铜条6之间。所述的三极底座4上设有三极L极铜条固定点22,三极L极铜条固定点22的一侧设有三极N极铜条固定点23,且三极N极铜条固定点23比三极L极铜条固定点22高3-10mmo所述的两极底座3上设有第一固定点24和第二固定点25。本具体实施内部结构紧凑,节约了材料,并提高了插座本身的实用性,安全性高,避免了因插孔松动而 引起的麻烦。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插座,其特征在于它包含上壳体(I)、下壳体(2)、两极底座(3)、三极底座(4)、三极E极铜条(5)、三极N极铜条(6)、三极L极铜条(7)、两极L极铜条(8)、L极铜条(9)、两极N极铜条(10)、N极铜条(11)、右插套一(12)、右插套二(13)、左插套一(14)、左插套二(15)、三极中插套(16)、三极左插套一(17)、三极左插套二(18)、三极右插套一(19)、三极右插套二(20);上壳体(I)设置在下壳体(2)的上方,下壳体(2)内的两极底座(3)和三极底座(4)与下壳体(2) —体式成型,三极E极铜条(5)、三极N极铜条¢)、三极L极铜条(7)、两极L极铜条(8)和两极N极铜条(10)均设置在上壳体(I)和下壳体(2)所形成的空腔内,数个三极中插套(16)通过三极E极铜条(5)连为一体,三极中插套(16)的一侧设有三极左插套一(17)和三极左插套二(18),且三极左插套一(17)和三极左插套二(18)与三极N极铜条(6) —体式成型,三极中插套(16)的另一侧设有三极右插套一(19)和三极右插套二(20),且三极右插套一(19)和三极右插套二(20)与三极L极铜条(7) —体式成型,数个右插套一(12)通过两极N极铜条(10)连为一体,数个右插套二(13)通过N极铜条(11)连为一体,数个左插套一(14)通过两极L极铜条(8)连为一体,数个左插套二(15)通过L极铜条(9)连为一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极N极铜条(6)设置在三极L极铜条(7)的上方,三极左插套一(17)、三极左插套二(18)、三极右插套一(19)、三极右插套二(20)设置在三极N极铜条(6)和三极L极铜条(7)之间,且三极左插套一(17)、三极左插套二(18)与三极L极铜条(7)之间的距离为2-6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右插套一(12)和左插套一(14)设置在两极L极铜条(8)与两极N极铜条(10)之间,右插套二(13)和左插套二(15)设置在L极铜条(9)与N 极铜条(11)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壳体(I)上设有绝缘片(2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极底座(4)上设有三极L极铜条固定点(22),三极L极铜条固定点(22)的一侧设有三极N极铜条固定点(2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极底座(3)上设有第一固定点(24)和第二固定点(25)。
专利摘要一种新型插座,它涉及插座领域,上壳体设置在下壳体的上方,下壳体内的两极底座和三极底座与下壳体一体式成型,三极E极铜条、三极N极铜条、三极L极铜条、两极L极铜条和两极N极铜条均设置在上壳体和下壳体所形成的空腔内,数个三极中插套通过三极E极铜条连为一体,三极中插套的一侧设有三极左插套一和三极左插套二,且三极左插套一和三极左插套二与三极N极铜条一体式成型,它内部结构紧凑,节约了材料,并提高了插座本身的实用性,安全性高,避免了因插孔松动而引起的麻烦。
文档编号H01R27/00GK203166166SQ20132010976
公开日2013年8月28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11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11日
发明者罗立芬 申请人:罗立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