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控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017914阅读:437来源:国知局
手控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控器,包括上壳体(100)、下壳体(200),所述上壳体(100)和下壳体(200)相互连接形成手控器的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200)上设有挂钩(300),所述挂钩(300)与所述下壳体(200)为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手控器在挂钩损坏后可进行及时的更换,不会影响手控器的使用,从而提高了手控器的使用寿命,降低了成本。
【专利说明】手控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控器,尤其涉及一种挂钩可拆卸的手控器。
【背景技术】
[0002]随着技术的发展,手控器应用的领域也越来越广泛,为方便手控器的放置,一般在手控器背部设有一个可以将手控器挂放在某处的挂钩,现有的大多数挂钩为不可拆卸的,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对于手控器来说,使用频率最高的挂钩最先被损坏,由于挂钩的不可拆卸性,一旦挂钩损坏,对应整个手控器被报废。另一方面,现有的手控器按键界面相对按键面是实体的,对应按键的受力点在中心的位置,在按键过程中,需要将力分布在按键的中心位置,这样的按键在长时间操作很容是会使按键的手指感到不适,舒适性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手控器上的挂钩不可拆卸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挂钩可拆卸的手控器。
[0004]一种手控器,包括上壳体、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相互连接形成手控器的主体,所述下壳体上设有挂钩,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与所述下壳体为可拆卸连接。
[0005]进一步地,所述挂钩包括挂钩部和连接部,所述挂钩部和连接部为一体结构;所述下壳体上设有容纳所述挂钩的连接部的开口槽,所述挂钩通过该连接部卡嵌在下壳体的开口槽内。
[0006]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上设有卡扣,在所述开口槽上设有卡槽,所述的卡扣卡装在所述下壳体的卡槽内。
[0007]优选地,所述卡扣成对称设置在连接部的两侧上,所述卡槽对称设置在所述开口槽的两侧上。
[0008]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的起始端设有突台,所述开口槽上与所述连接部的起始端相匹配的端部设有腔体,所述连接部上的突台卡嵌在所述下壳体的腔体内。
[0009]进一步地,所述卡槽上与所述卡扣外侧边接触的侧壁上设有突起,所述卡扣外侧边上设有卡嵌所述突起的槽口,所述突起位于所述的槽口内。
[0010]优选地,所述突起呈对称设置在所述卡槽的两侧壁上,所述槽口呈对称设置在所述卡扣的两外侧边上。
[0011]优选地,所述突起为楔形块,所述的槽口形状与所述的突起相匹配。
[0012]进一步地,所述上壳体上设有一按键面,所述按键面上设有若干开口,所述开口 一侧边上连接有按键。
[0013]进一步地,所述按键包括呈U形的按键框和自按键框中部延伸的按钮,所述按键框的两端连接在所述开口上。
[0014]有益效果:
[0015](I)所述挂钩相对手控器是可拆卸性的,因此所述挂钩损坏后也可进行及时的更换,不会影响手控器的使用,从而提高了手控器的使用寿命,降低了成本;
[0016](2)所述按键呈镂空设置在所述的按键面上,所述按键通过按键框的两端连接在所述开口上,在按键受力时整个按键会发生一定的弹性形变,所述按键上受力均匀,当进行按键时,无需将力集中在按键的中心位置上,只需按到按键即可,操作简单,且大大提高了按键的舒适性。
[0017]【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实用新型手控器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实用新型下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实用新型下壳体的左视图;
[0021]图4为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
[0022]图5为挂钩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图5中B的局部放大图;
[0024]图7为本实用新型上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8为图7中C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描述。
[0027]如图1所不,一种手控器的实施例,包括上壳体100、下壳体200,所述上壳体100和下壳体200相互连接形成手控器的主体,所述下壳体200上设有挂钩300,所述挂钩300与所述下壳体200为可拆卸连接。
[0028]如果使用过程中不小心损坏了挂钩300,可及时对挂钩进行拆装并换取,避免因挂钩损坏而对受控的使用造成影响;进一步地,提高了手控器的使用寿命,降低了成本。
[0029]如图2、3、4所示,所述下壳体200上设有开口槽201,在所述开口槽201的两侧上对称设置有卡槽202 ;如图5所示,所述挂钩300包括挂钩部301和连接部302,所述挂钩部301和连接部302为一体结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挂钩部301优选为弹性材料,使用灵活,可调整大小,在所述连接部302的两侧上设有卡扣303 ;所述挂钩300与所述下壳体200连接时,所述挂钩300的连接部302位于所述下壳体200的开口槽201内,所述挂钩300通过连接部302上的卡扣303卡嵌在下壳体200的卡槽202内,所述的挂钩300与所述下壳体200可拆卸连接,所述的挂钩300还通过卡扣303卡嵌在下壳体200的卡槽202内,使得挂钩300与所述下壳体200连接紧固,不易松动,提高了安装的稳固性。
[0030]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在所述连接部302的起始端设有突台304 ;如图2所示,所述开口槽201上与所述连接部302的起始端相匹配的端部设有腔体203,所述的挂钩300与所述下壳体200连接后,所述的突台304卡装在所述的腔体203内,进一步提高了所述挂钩300与所述下壳体200安装的稳固性。
[0031]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所述卡槽202上与所述卡扣303外侧边接触的两侧壁上设有突起204 ;如图5所示,所述卡扣303外侧边上设有卡嵌所述突起204的槽口 305,所述挂钩300与所述下壳体200连接时,所述突起204位于所述的槽口 305内,且所述突起204为楔形块,所述突起204的大小沿连接方向呈递减分布,所述的槽口 305形状与所述的突起204相匹配,当所述挂钩300连接时,所述的突起204的大头刚好卡紧在所述的槽口 305内,进一步提高了所述挂钩300与所述下壳体200安装的稳固性;当所述挂钩300拆卸时,由于槽口 305的形状与所述突起相匹配,所以挂钩300易于拆卸。
[0032]如图7、8所示,所述上壳体100上设有一按键面,所述按键面上依次设有若干开口101,所述开口 101 —侧边上连接有按键102,所述按键102包括呈U形的按键框103和自按键框103中部延伸的按钮104,所述按键框103的两端连接在所述开口 101上。
[0033]使用时,手指按在按键102的按钮104上,整个按键102会发生一定的弹性形变,从而缓冲部分手指的作用力,所示长时间操作也不会使手指感到不适。
[0034]上述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优选举例说明。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或补充或等同替代,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手控器,包括上壳体(100)、下壳体(200),所述上壳体(100)和下壳体(200)相互连接形成手控器的主体,所述下壳体(200)上设有挂钩(300),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300)与所述下壳体(200)为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300)包括挂钩部(301)和连接部(302),所述挂钩部(301)和连接部(302)为一体结构;所述下壳体(200)上设有容纳所述挂钩(300)的连接部(302)的开口槽(201),所述挂钩(300)通过该连接部(302)卡嵌在下壳体(200)的开口槽(201)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302)上设有卡扣(303),在所述开口槽(201)上设有卡槽(202),所述的卡扣(303)卡装在所述下壳体(200)的卡槽(202)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303)成对称设置在连接部(302)的两侧上,所述卡槽(202)对称设置在所述开口槽(201)的两侧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302)的起始端设有突台(304),所述开口槽(201)上与所述连接部(302)的起始端相匹配的端部设有腔体(203),所述连接部(302)上的突台(304)卡嵌在所述下壳体(200)的腔体(203)内。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202)上与所述卡扣(303)外侧边接触的侧壁上设有突起(204),所述卡扣(303)外侧边上设有卡嵌所述突起(204)的槽口(305),所述突起(204)位于所述的槽口(305)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手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204)呈对称设置在所述卡槽(202)的两侧壁上,所述槽口(305)呈对称设置在所述卡扣(303)的两外侧边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手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204)为楔形块,所述的槽口(305)形状与所述的突起(204)相匹配。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手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100)上设有一按键面,所述按键面上设有若干开口(101),所述开口(101) —侧边上连接有按键(102)。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手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102)包括呈U形的按键框(103)和自按键框(103)中部延伸的按钮(104),所述按键框(103)的两端连接在所述开口(101)上。
【文档编号】H01H9/02GK203397950SQ201320379276
【公开日】2014年1月15日 申请日期:2013年6月28日 优先权日:2013年6月28日
【发明者】陆小健, 彭沙鹏, 李博 申请人:浙江捷昌线性驱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