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接装置及便携移动通信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21631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一种连接装置及便携移动通信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连接装置及便携移动通信系统,其中所述连接装置包括:连接组件和转轴,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用于连接第一移动终端的第一连接部件,以及用于连接第二移动终端的第二连接部件,所述第一连接部件通过所述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部件,所述第一连接部件相对于所述第二连接部件绕所述转轴在指定角度范围内转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能够实现两个移动终端的有效管理,使用方便,便于携带。
【专利说明】一种连接装置及便携移动通信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接装置及便携移动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0002]为了区分工作客户与日常生活的联络,或者为了多个地区号码的管理,人们通常需要携带多个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实现多个通信号码同时使用。多个移动终端同时携带会造成寻找麻烦、使用混淆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连接装置及便携移动通信系统,能够实现两个移动终端的有效管理,使用方便,便于携带。
[0004]具体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接装置,其可包括:连接组件和转轴,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用于连接第一移动终端的第一连接部件,以及用于连接第二移动终端的第二连接部件,所述第一连接部件通过所述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部件,所述第一连接部件相对于所述第二连接部件绕所述转轴在指定角度范围内转动。
[0005]具体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便携移动通信系统,其可包括:连接装置、第一移动终端和第二移动终端,所述的连接装置为前述的连接装置。
[000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采用一种连接装置,可连接两个移动终端,并将其组合起来,实现两个移动终端的有效管理,使用方便,便于携带。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08]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接装置的一结构组成示意图;
[0009]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接装置的另一结构组成示意图;
[0010]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路板的一电路结构组成示意图;
[0011]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便携移动通信系统的一结构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连接装置及便携移动通信系统,能够实现两个移动终端的有效管理,使用方便,便于携带。
[0014]下面结合附件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接装置的结构组成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接装置包括:连接组件和转轴20,连接组件包括用于连接第一移动终端的第一连接部件10,以及用于连接第二移动终端的第二连接部件11,第一连接部件10通过转轴转动20连接于第二连接部件11,第一连接部件10相对于第二连接部件11绕转轴20在指定角度范围内转动。
[0016]可一并参照图2所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连接装置的结构组成示意图,连接组件还包括用于与第一移动终端和第二移动终端建立通信连接的通信接口组件、以及线路组件,其中,通信接口组件包括用于与第一移动终端建立通信连接的第一通信接口 13、以及用于与第二移动终端建立通信连接的第二通信接口 14,线路组件包括第一线路15和第二线路16,第一通信接口 13和第一线路15位于第一连接部件10上,第二通信接口 14和第二线路16位于第二连接部件11上,转轴20中的电路板30通过第一线路15与第一通信接口 13相连接,转轴20中的电路板30通过第二线路16与第二通信接口 14相连接。
[0017]当建立上述结构关系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接装置即可有效管理两个移动终端。
[001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接装置的转轴20中采用的电路板20能够控制与连接装置相连接的第一移动终端和第二移动终端,当第一移动终端与连接装置的第一连接部件10相连接,第二移动终端与连接装置的第二连接部件11相连接时,电路板30可将第一移动终端设定或默认为主控移动终端,并将第二移动终端设定或默认为从控移动终端,从第二移动终端的操作界面获取用户的操作信息,并将操作信息反馈至第一移动终端进行处理,如,电路板可屏蔽第二移动终端的基带通信功能,将第一移动终端的通信功能设置为第一移动终端和第二移动终端对外通信的接受发射控制装置,当有来电时,用户可通过第一移动终端接收来电,并通过第二移动终端进行操作,选择接听;在通话过程中,第二移动终端可将用户发出的声音获取并传输至第一移动终端,由第一移动终端进行通讯。
[0019]具体实现中,通信接口组件的第一通信接口 13和第二通信接口 14均采用并行的第一线路15和第二线路16与转轴20中的电路板30建立连接,如图3所示的电路图中,并行接口 RTSl、CTSl、DTRURl1、TXDl和RXDl用于通过第一线路15与第一通信接口 13建立连接,并行接口 RTS2、CTS2、DTR2、R12、TXD2和RXD2用于通过第二线路16与第二通信接口14建立连接,电路中EN接口用于主控移动终端默认和切换,电路板30用于为第一移动终端和第二移动终端之间传输包括通信信号、语音信号、控制信号等各类信号。此外,第一移动终端与第二移动终端之间的控制关系还可以互换,可通过连接装置进行具体设置和切换。
[002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接装置采用第一连接部件和第二连接部件均带有凹槽结构,能够将第一移动终端或第二移动终端较好地固定在指定位置。
[002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接装置采用连接组件为硬性材质,能够起到保护移动终端以及灵活移动第一移动终端或第二移动终端的目的。
[002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接装置中,第一连接部件10可相对于第二连接部件11绕转轴20在指定角度范围内移动,其中,所提及的指定角度可以根据连接装置采用的材质、以及支持的移动终端的重量、以及用户的使用习惯进行分析后规定,可以参考范围包括O度至360度。
[002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接装置的转轴中采用的电路板可以为柔性电路板,采用柔性电路板的好处在于可以防止强烈的外力或过多的转动造成的电路损坏,也可以更进一步地保护与连接装置相连接的第一移动终端和第二移动终端免受软硬件损害。
[002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为两个移动终端的连接装置,实际生产和应用的过程中,也可安置多个连接部件用于固定和连接多个移动终端,实现同时控制多个移动终端的效果。
[002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接装置能够连接两个移动终端,并将其组合起来,实现了两个移动终端的有效管理,使用方便,便于携带。
[002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便携移动通信系统,可参照图4所示的结构组成示意图,其可包括连接装置100、第一移动终端200和第二移动终端201,其中,第一移动终端200连接并连接于连接装置100的第一连接部件,与第一连接部件的第一通信接口建立连接,第二移动终端201连接并连接于连接装置100的第二连接部件,与第二连接部件的第二通信接口相连接,第一移动终端200跟随第一连接部件相对于第二移动终端201绕转轴在指定角度范围内转动。
[0027]当上述结构关系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便携移动通信系统即可实现两个移动终端的有效管理。
[002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接装置的转轴中包括的电路板能够控制第一移动终端200和第二移动终端201,当第一移动终端200、第二移动终端201以及连接装置100之间建立连接时,连接装置中的电路板可将第一移动终端200设定或默认为主控移动终端,并将第二移动终端201设定或默认为从控移动终端,从第二移动终端201的操作界面获取用户的操作信息,并将操作信息反馈至第一移动终端200进行处理,如,连接装置100可屏蔽第二移动终端201的基带通信功能,将第一移动终端200的通信功能设置为第一移动终端200和第二移动终端201对外通信的接受发射控制装置,当有来电时,用户可通过第一移动终端200接收来电,并通过第二移动终端201进行操作,选择是否接听;在通话过程中,第二移动终端201可将用户发出的声音获取并传输至第一移动终端200,由第一移动终端200进行通讯。
[0029]具体实现中,与第一移动终端200建立连接的第一通信接口组件、以及与第二移动终端201建立连接的第二通信接口均采用并行接口,连接装置100可在第一移动终端200和第二移动终端201之间传输包括通信信号、语音信号、控制信号等各类信号。此外,第一移动终端200与第二移动终端201之间的控制关系还可以互换,可通过连接装置100进行具体设置和切换。
[003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的连接装置中第一连接部件和第二连接部件均带有凹槽结构,能够将第一移动终端或第二移动终端较好地固定在指定位置。
[003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的连接装置中第一连接部件和第二连接部件均为硬性材质,能够起到保护移动终端以及灵活移动第一移动终端或第二移动终端的目的。
[003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接装置中,第一移动终端200跟随第一连接部件相对于第二移动终端201绕转轴在指定角度范围内转动,其中,所提及的指定角度可以根据连接装置采用的材质、以及支持的移动终端的重量、以及用户的使用习惯进行分析后规定,可以参考范围包括O度至360度。
[003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的连接装置内部的电路板可以为柔性电路板,采用柔性电路板的好处在于可以防止强烈的外力或过多的转动造成的电路损坏,也可以更进一步地保护与连接装置相连接的第一移动终端和第二移动终端免受软硬件损害。
[003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及的为应用于两个移动终端的连接装置,实际生产和应用的过程中,也可采用前述的用于固定和连接多个移动终端的连接装置,实现同时控制多个移动终端的效果。
[003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便携移动通信系统通过连接装置将两个移动终端组合起来,实现了两个移动终端的有效管理,使用方便,便于携带。
[0036]本发明实施例方法中的步骤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顺序调整、合并和删减。
[0037]本发明实施例终端中的模块或单元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并、划分和删减。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组件和转轴,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用于连接第一移动终端的第一连接部件,以及用于连接第二移动终端的第二连接部件,所述第一连接部件通过所述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部件,所述第一连接部件相对于所述第二连接部件绕所述转轴在指定角度范围内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用于与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和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建立通信连接的通信接口组件、以及线路组件,所述转轴中包括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和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通信信号的电路板,所述电路板通过所述线路组件与所述通信接口组件相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接口组件包括用于与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建立通信连接的第一通信接口、以及用于与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建立通信连接的第二通信接口,所述线路组件包括第一线路和第二线路,所述第一通信接口和所述第一线路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件上,所述第二通信接口和所述第二线路位于所述第二连接部件上,所述转轴中的所述电路板通过所述第一线路与所述第一通信接口相连接,所述转轴中的所述电路板通过所述第二线路与所述第二通信接口相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件均带有凹槽结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为硬性材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指定角度为O度至360度。
7.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为柔性电路板。
8.一种便携移动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装置、第一移动终端和第二移动终端,所述第一移动终端连接于所述连接装置中的连接组件中的第一连接部件,所述第二移动终端连接于所述连接装置中的所述连接组件中的第二连接部件,所述连接装置为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连接装置。
【文档编号】H01R35/04GK203423720SQ201320509338
【公开日】2014年2月5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20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20日
【发明者】史军峰 申请人: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