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口和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25291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接口和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接口及使用了该接口的电子设备。该接口是无论以哪一朝向都能插入到母口中的公口,该接口结构简单,且不会使支承体产生应力。该接口具有:支承体,其具有空开规定间隔地在内侧相面对的第一面和第二面;第一端子群,其由多个端子构成且配置于上述第一面;以及第二端子群,其由多个端子构成且配置于上述第二面;以在上述第一面及第二面朝向同一方向时,上述第一端子群的各端子的顺序和上述第二端子群的各端子的顺序形成为相同顺序的方式配置各端子,上述第一端子群和上述第二端子群中供相同信号流过的端子分别被接线在一起。
【专利说明】接口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与USB标准相对应的接口,特别是涉及一种在任何朝向下都能够插入的接口。
【背景技术】
[0002]以往,公知有一种与USB (通用串行总线)标准相对应的接口。在该接口具有插入侧的公口和与公口相嵌合的母口。而且,在各接口中,具有形成为电连接的接点的端子和供该端子配置的支承体,通过使公口插入到母口中,从而使端子之间相接触,建立电连接。
[0003]在专利文献I中,公开了一种无论公口以上下朝向中的哪一种朝向插入都能够进行电连接的接口。在该接口中,母口具有两个能在接口插入方向滑动的支承体。而且,当将公口插入到该母口中时,任一支承体退避,母口的未退避的支承体和公口的支承体电接触(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
[0004]另外,在专利文献2、3中,公开了一种接口,其在支承体的两面配置有端子,无论另一侧的接口以上下朝向中的哪一种朝向插入都能够进行电连接(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3)。
[0005]专利文献:日本特开2009-176543号公报
[0006]专利文献:日本特表2007-500921号公报
[0007]专利文献:日本特表2010-510640号公报
[0008]在专利文献I所述的发明中,需要在使接口相嵌合时用于使任一支承体向后方退避的机构。
[0009]另外,在专利文献2、3所述的发明中,在使接口相嵌合时,由于插入接口,接收侧的支承体变形。因此,结果,使支承体产生了应力。
实用新型内容
[0010]本实用新型是鉴于以上课题而做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不会使支承体产生应力的接口,以及使用了该接口的记录装置。
[0011]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在本实用新型的一技术方案中,构成如下:在与USB标准相对应的公口中,具有:支承体,其具有空开规定间隔地在内侧相面对的第一面和第二面;第一端子群,其由多个端子构成且配置于上述第一面;以及第二端子群,其由多个端子构成且配置于上述第二面;以在上述第一面及第二面朝向同一方向时,上述第一端子群的各端子的顺序和上述第二端子群的各端子的顺序形成为相同顺序的方式配置各端子。
[0012]在上述这样地构成的实用新型中,在支承体的相面对的第一面和第二面上配置有第一端子群及第二端子群。而且,第一端子群的各端子和第二端子群的各端子以在各面朝向同一方向时,各端子的配置顺序形成为规定顺序的方式配置。而且,这样配置的第一端子群和第二端子群中供相同信号流过的端子分别被接线在一起。
[0013]因此,无论接口朝向哪一朝向,由于端子的配置顺序相同,所以无论该接口以哪一朝向插入都能够与母口所具有各端子进行电连接。而且,在本实用新型的接口插入到母口中时,母口的支承体插在公口的第一面和第二面的间隙中,所以不会使支承体变形。此外,在公口中,不需要使任一支承体滑动的机构,能够以简单的构造来实现。
[0014]另外,也可以构成如下:上述支承体是在接口的插入方向开口的箱形状,上述第一面和上述第二面是上述箱形状的内侧面。
[0015]在上述这样地构成的实用新型中,通过将支承体做成箱形状,能够使支承体具有外壳的功能。因此,能够省掉外壳,从而能够使成本降低。
[0016]而且,也可以构成如下:上述第一端子群和上述第二端子群由在接口插入方向上前后地排列的第一阵列和第二阵列构成,形成上述第二阵列的各端子由能产生作用力的板簧构成。
[0017]在USB3.0标准中,在接口插入方向的前后配置两个端子阵列。而且一侧的端子阵列由板簧构成。在这种情况下,难以将两个端子阵列分别配置在支承体的两面上。而在本实用新型中,对于端子的配置而言,由于在第一面和第二面这两个不同的面上配置端子,所以即使是USB3.0标准,也能够容易地配置各端子。
[0018]另外,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其它技术方案,也可以构成如下:上述第一端子群和上述第二端子群中供相同信号流过的端子分别被接线在一起。
[0019]另外,本实用新型不限定于接口,也能够应用于电子设备,该设备具有上述接口 ;以及与上述接口的上述第一端子群和上述第二端子群电连接的控制电路板;上述第一端子群和上述第二端子群中供相同信号流过的端子分别电连接于上述控制电路板上。
[0020]如上述说明的那样采用本实用新型,在可两面安装的公口中,能够在不会使支承体产生过度的应力的情况下进行接口间的嵌合。而且,不需要具有用于进行接口间的嵌合的多余的机构,能够将装置做得紧凑。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1]图1的(a)和(b)是说明USB存储器I和PC100的连接的立体图。
[0022]图2是表示USB存储器结构的立体图。
[0023]图3是USB存储器I的结构框图。
[0024]图4的(a)、(b)和(C)是表示接口内部的图。
[0025]图5的(a)和(b)是表示接口内部的图。
[0026]图6的(a)和(b)是说明接口 10和插座30之间的嵌合的剖视图。
[0027]图7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USB存储器I的立体图。
[0028]图8的(a)和(b)是说明接口 110和插座30之间的嵌合的剖视图。
[0029]图9的(a)、(b)和(C)是说明与USB3.0相对应的接口的图。
[0030]图10是USB存储器I的结构框图。
[0031]附图标记翻译
[0032]IUSB存储器;10接口 ; 11支承体;I Ia第一面;I Ib第二面;12、13端子群;14插头壳;15第一片;16第二片;20壳体;30插座;31支承体;32端子群;33壳体接收部;110接口 ;111支承体;llla第一面;lllb第二面;112、113端子群;120壳体;210接口 ;211支承体;211a第一面;211b第二面;212、213端子群【具体实施方式】
[0033]以下,参照附图并按照下述的顺序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标注了相同附图标记的部位表示相同及等同的部位,不对其进行重复说明。
[0034]1.第一实施方式
[0035]2.第二实施方式
[0036]3.其它实施方式
[0037]1.第一实施方式
[0038]图1是说明USB存储器I和PC100的连接的立体图。另外,图2是表示USB存储器结构的立体图。而且,图3是USB存储器I的结构框图。此外,图4、图5是表示接口内部的图。
[0039]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接口作为USB存储器I的一部分。在该实施方式中,如图1的(a)、图1的(b)所示,USB存储器I是通过插拔于PC100的与USB2.0/1.0相对应的插座(母口)30来使用的。在USB存储器I的内部内置EPROM (可擦除可编程ROM)等存储器,根据来自PC100的信号,进行数据的记录或再现。
[0040]如图2所示,USB存储器I具有接口 10及壳体20。另外,如图3所示,在壳体20的内部,收容有印刷电路板21。而且,该印刷电路板21具有USB控制器22和存储器23。
[0041]接口 10与印刷电路板21电连接。而且,接口 10具有支承体11,端子群12、13,以及插头壳(外壳)14。
[0042]如图1、2、4所示,支承体11具有在接口 10的内部从壳体20的前部以直线状延伸设置的矩形的第一片15,以及在接口 10的内部与该第一片15水平地从壳体20延伸设置的第二片16。而且,第一片15和第二片16的向内地相对的面成为第一面Ila和第二面lib。在该第一面Ila上配置有端子群12,在该第二面Ilb上配置有端子群13。
[0043]第一面Ila和第二面Ilb之间的间隔si需要宽于插座30的支承体31的厚度,优选的是间隔Si是与支承体31的厚度大致相同的尺寸。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支承体11做成侧面为日文片假名-形,从而在第一片15和第二片16之间形成间隔Si,但支承体11的形状并不限定于此。
[0044]而且,构成支承体11的第一片15和第二片16的厚度需要薄于插座30内部的支承体31和壳体接收部33的内壁之间的间隙s2、s3。
[0045]图4的(a)是表示配置于支承体11的第一面Ila上的端子群(第一端子群)12的图。另外,图4的(b)是表示配置于支承体11的第二面Ilb上的端子群(第二端子群)13的图。而且,图4的(c)是表示从接口的开口侧观察到的各端子的配置的图。
[0046]在配置于第一面Ila的端子群12及配置于第二面Ilb的端子群13中,流过Vcc信号、D+信号、D-信号和GND信号这四种信号。如图4的(a)所示,端子群12是由供Ncc信号流过的Vcc端子12a、供D+信号流过的D+端子12b、供D-信号流过的D-端子12c及供GND信号流过的接地端子12d构成的。
[0047]而且,如图4的(b)所示,与端子群12 —样,端子群13是由Vcc端子13a、D+端子13b、D-端子13c及接地端子13d构成,4种信号在相应的各端子中流过。
[0048]端子群12和端子群13的各端子的配置顺序如下:在第一面Ila和第二面Ilb朝向同一方向的情况下,在与接口插入方向垂直的方向(宽度方向)上,以形成Vcc端子12a(13a)、D+端子12b (13b)、D-端子12c (13c)及接地端子12d (13d)这样的顺序的方式配置有各端子。因此,如图4的(c)所示,端子群12和端子群13在相面对的状态下,以供相同信号流过的端子之间成为点对称的方式配置于第一面Ila和第二面lib。
[0049]另外,如图4所示,各端子的配置顺序仅是一例,并不限定于此。
[0050]此外,供相同信号流过的端子分别被接线在一起,使得无论端子群12、13中的哪一个端子群与插座30的端子群32 (后述)相接触,信号都能流过。图5的(a)是说明Vcc端子12a、13a的接线的剖视图。并且,在图5的(a)中,为了方便,仅示出Vcc端子12a、13a的接线,其它的端子也是相同的结构。在接口的后方用布线图(日文:配線〃夕一 >)17a将Vcc端子12a和Vcc端子13a接线在一起。而且,该布线图17a被接线于印刷电路板21的布线图21a。而且,该布线图21a与USB控制器22的端口 22a相连接,从而Vcc端子12a、13a均与USB控制器22电连接(图3)。
[0051]同样,如图3所示,D+端子12b和D+端子13b在接口 10的后方用布线图17b来接线,该布线图17b与印刷电路板21的USB控制器22的D+端口 22b相连接。而且,D-端子12c和D-端子13c在接口 10的后方用布线图17c来接线,该布线图17c和D-端口 22c相连接。此外,接地端子12d和接地端子13d在接口 10的后方用布线图17d来接线,该布线图17d和端口 22d相连接。因此,各布线图17a?17d以交叉的方式配置在接口 10的后方。通过在接口 10侧对端子群12、13进行接线,从而能够将印刷电路板21的接线转用于只在单面具有端子的以往的接口。而且,布线图17a?17d除了由图形形状(日文:)来构成之外,也可是采用有线接线(日文:7 4 Y—配線)的结构。
[0052]此外,作为端子群12、13的接线方法,除了在接口 10的后方对各端子进行接线之夕卜,也可以如图5的(b)所示的那样,在印刷电路板21侧对各端子进行接线。即,Vcc端子12a通过布线图18a接线于印刷电路板21的布线图21a上,Vcc端子13a通过布线图19a接线于印刷电路板21的布线图21a上。因此,Vcc端子12a和Vcc端子13a使用布线图18a、19a、21a接线在印刷电路板21上。当然,和Vcc端子12a、13a—样,D+端子12b、13b,D-端子12c、13c以及接地端子12d、13d也在印刷电路板21侧接线,从而与各相应部分相连接。
[0053]作为支承体11的制造方法,例如,通过树脂成形来一体地成形第一片15和第二片16从而制造支承体11。
[0054]另外,作为将端子群12、13配置于第一面11a、第二面Ilb的方法,在对支承体11进行树脂成形的情况下,各端子通过注射成形来配置。
[0055]插头壳14为朝接口插入方向开口的箱形形状,其内部收容有支承体11。而且,插头壳14发挥插入到插座30的壳体接收部33中的插入部的功能。插头壳14在接口插入方向的外周需要小于插座30的壳体接收部33的内周。
[0056]插头壳14的制造方法例如是通过对金属片进行弯折加工来形成。
[0057]USB控制器22在接口 10的D+端子12b (13b)、D_端子12c (13c)之间对数据信号(D+信号、D-信号)进行通信。
[0058]而且,USB控制器22与存储器23连接在一起。因此,USB控制器22除了能够在将接收到的数据信号写入到存储器23的规定地址之外,还能够将从存储器23读出的数据信号输出到D+端子12b (13b)及D-端子12c (13c)。[0059]接着,以图1的(b)为基础,对插座30的结构进行说明。
[0060]插座30配置于PC100的前部。插座30具有支承体31、端子群32及壳体接收部33。
[0061]例如以在PC100的机壳前表面开口的凹部来构成壳体接收部33。而且,支承体31以在图中分别在上下形成间隙s2、s3的方式安装在壳体接收部33的内部。
[0062]支承体31用于将端子群32支承在规定位置。而且,支承体31以矩形的片从壳体接收部33的里侧的壁部延伸设置的方式来配置。
[0063]端子群32配置在支承体31的面31a上,供与USB2.0/1.1相对应的4种信号(Vcc信号、D+信号、D-信号、GND信号)流过。因此,端子群32由供Vcc信号流过的Vcc端子、供D+信号流过的D+端子、供D-信号流过的D-端子以及供GND信号流过的接地端子这4个端子构成。而且,端子群32在PC100的内部接线于未图示的电路。另外,构成端子群32的各端子的配置顺序与接口 10所具有的端子群12、13的各端子的配置顺序相对应。
[0064]支承体31例如通过树脂成形来制造。
[0065]而且,端子群32通过注射成形而配置于支承体31。
[0066]接着,说明接口 10与插座30之间的电连接。
[0067]图6是说明接口 10和插座30之间的嵌合的剖视图。
[0068]如图6的(a)所示,以将第一面Ila朝向下方的状态,将接口 10插入到插座30的壳体接收部33中。于是,支承体11的第一片15插入到壳体接收部33的内壁和支承体31之间的间隙s2中,支承体11的第二片16插入到壳体接收部33的内壁和支承体31之间的间隙s3中,插座30的支承体31插入到第一面Ila和第二面Ilb之间的间隙si中。因此,端子群12的Vcc端子12a、D+端子12b、D_端子12c、接地端子12d分别与端子群32的Vcc端子、D+端子、D-端子、接地端子相接触,从而两者电连接在一起。
[0069]此时,利用插头壳14,第一面Ila和第二面Ilb从图中上下方向夹住支承体31,从而将两者的连接做得可靠。
[0070]另一方面,如图6的(b)所示,以将第二面Ilb朝向下方的状态,将接口 10插入到插座30的壳体接收部33中。于是,支承体31插入到支承体11的第一面IIa和第二面Ilb之间的间隙Si中。在该状态下,端子群13的Vcc端子13a、D+端子13b、D_端子13c、接地端子13d分别与端子群32的Vcc端子、D+端子、D-端子、接地端子相接触,从而两者电连接
在一起。
[0071]如上述说明的那样,在该第一实施方式中,在无论以哪一朝向将接口 10插入到插座(母口)30中的情况下,供相同信号流过的端子彼此都能够相接触,并建立电连接。
[0072]而且,插座30的支承体31被插入到公口的第一面Ila和第二面Ilb之间的间隙中,所以,不会使支承体31产生过度的变形。
[0073]此外,在公口中,不需要具有使任一支承体滑动等的机构,能够做成简单的结构。
[0074]2.第二实施方式
[0075]图7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USB存储器I的立体图。另外,图8是说明接口 110和插座30之间的嵌合的剖视图。
[0076]第二实施方式的USB存储器I具有接口 110和壳体120。而且,接口 110具有支承体111和端子群112、113。在该第二实施方式中,在支承体111的具有插头壳功能的结构方面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
[0077]如图7、图8所示,支承体111是在接口插入方向具有开口的箱形形状。S卩,支承体111发挥插入到插座30的壳体接收部33中的插入部的功能。因此,支承体111的外周需要小于壳体接收部33的内周。而且,支承体111可以由金属来形成,但优选与端子群112、113绝缘。
[0078]与第一实施方式一样,第一面Illa和第二面Illb之间的间隔si需要宽于插座30的支承体31的厚度,优选的是间隔Si是与支承体31的厚度大致相同的尺寸。
[0079]而且,与第一实施方式一样,支承体111的厚度需要薄于插座30中的支承体31和壳体接收部33的内壁之间的间隙s2、S3。
[0080]而且,第一面11 Ia和第二面Illb是通过在箱形形状的支承体11的内侧相面对的面来实现的。而且,在该第一面Illa上配置有端子群112,在该第二面Illb上配置有端子群113。端子群112、113例如通过将片状的端子群分别贴合于第一面Illa及第二面Illb来配置。而且,与第一实施方式一样,该端子群112、113在壳体120的内部与USB控制器22电连接起来。
[0081]而且,壳体120及壳体120的内部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所以省略说明。
[0082]接着,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接口的连接方法。
[0083]如图8的(a)所示,以将第一面Illa朝向下方的状态,将接口 110插入到插座30中。于是,插座30的支承体31插入到支承体111的第一面Illa和第二面Illb之间的间隙中。因此,端子群112和端子群32相接触,从而两者电连接在一起。
[0084]另一方面,如图8的(b)所示,以将第二面Illb朝向下方的状态,将接口 110插入到PC100的插座30中。于是,插座30的支承体31插入到支承体111的第一面Illa和第二面Illb之间的间隙中。在该状态下,端子群113与端子群32相接触,从而两者电连接在一起。
[0085]如以上说明的那样,该第二实施方式在第一实施方式的效果的基础上,获得了以下的效果。即,通过使支承体111具有插头壳的功能,从而能够通过利用支承体111与插座30的支承体31相嵌合来使端子间更牢固地接触。而且,由于省掉了插头壳,所以能够将接口 110的结构做得更加简单。
[0086]3.其它实施方式
[0087]USB存储器I采用的标准也可以是USB3.0。在USB3.0的情况下,Vcc信号、D+信号、D-信号、GND信号,以及Rx+信号、Rx-信号、GND信号、Tx+信号、Tx-信号各自流过相应的各端子。因此,在该实施方式中,相较于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配置于支承体上的端子数量变得不同。
[0088]图9是说明与USB3.0相对应的接口的图。此外,图10是USB存储器I的结构框图。
[0089]如图9、图10所不,与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一样,USB存储器I具有接口210和壳体260。
[0090]而且,在壳体260的内部,收容有印刷电路板221。而且,该印刷电路板221具有USB控制器222和存储器223。
[0091]图9的(a)是接口的侧剖视图。该接口 210具有支承体211,端子群212、213,以及插头壳214。支承体211具有向内地相面对的第一面211a及第二面211b,在第一面211a上配置有端子群(第一端子群)212,在第二面21 Ib上配置有端子群(第二端子群)213,而且,配置于第一面211a的端子群212及配置于第二面211b的端子群213在接口插入方向上由两列阵列组(第一阵列220、240、第二阵列230、250)构成。
[0092]图9的(b)是表示配置在接口的第一面211a上的端子的图。第一阵列220是以规定的顺序配置供Vcc信号流过的Vcc端子220a、供D+信号流过的D+端子220b、供D-信号流过的D-端子220c以及供GND信号流过的接地端子220d来构成的。
[0093]而且,在第一面211a的比第一阵列220靠后方的位置处,配置有第二阵列230。在该第二阵列230中,以规定的顺序配置有供Rx+信号流过的Rx+端子230a、供Rx-信号流过的Rx-端子230b、供GND信号流过的接地端子230c、供Tx+信号流过的Tx+端子230d以及供Tx-信号流过的Tx-端子230e这些端子。
[0094]而且,图9的(C)是表示配置在接口的第二面211b上的端子的图。配置于第二面211b上的第一阵列240是以规定的顺序配置供Vcc信号流过的Vcc端子240a、供D+信号流过的D+端子240b、供D-信号流过的D-端子240c以及供GND信号流过的接地端子240d来构成的。
[0095]而且,在第二面211a的比第一阵列240靠后方的位置处,配置有第二阵列250。在第二阵列250中,以规定的顺序配置有供Rx+信号流过的Rx+端子250a、供Rx-信号流过的Rx-端子250b、供GND信 号流过的接地端子250c、供Tx+信号流过的Tx+端子250d以及供Tx-信号流过的Tx-端子250e这些端子。
[0096]构成第一阵列220、240的各端子是图形形状,而构成第二阵列230、250的各端子由能产生作用力的板簧构成。而且,与第一实施方式及第二实施方式相同,以在第一面211a和第二面211b为相同的朝向时,各端子的配置顺序形成为相同顺序的方式配置各端子。另外,构成端子群212、213的端子的配置顺序只不过是一例,并不限定于图9所示的顺序。
[0097]而且,如图10所示,供相同信号流过的端子分别被接线在一起,无论端子群212、213中的哪一个端子群与插座30的端子群32相接触,都会让信号流过。因此,例如,Vcc端子220a和Vcc端子240a通过使用在接口 10的后方交叉的布线图217a相连接,该布线图217a与USB控制器222的端口 222a连接在一起。同样,将D+端子220b、240b接线在一起的布线图217b与D+端口 222b连接在一起。而且,将D-端口 220c、240c接线在一起的布线图217c接线于D-端口 222c。此外,将接地端子220d、240d接线在一起的布线图217d接线于端口 222d。
[0098]此外,将Rx+端子230a、250a接线在一起的布线图217e与USB控制器222的Rx+端口 222e连接在一起。而且,将Rx-端子230b、250b接线在一起的布线图217f与Rx-端口 222f连接在一起。而且,将接地端子230c、250c接线在一起的布线图217g接线于接地端口 222g。此外,将Tx+端子230d、250d接线在一起的布线图217h与Tx+端口 222h连接在一起。而且,将Tx-端子230e、250e接线在一起的布线图217i与Tx-端口 222i连接在一起。
[0099]此外,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各端子除了通过在接口 210侧使用布线图217a~217?来接线之外,也可以预先对各端子分别进行接线,再在印刷电路板221侧以相同的布线图进行接线。[0100]在此,在为使接口 210能够两面插入,而在支承体31的两面上分别配置有在接口插入方向前后地排列的端子群的情况下,存在若支承体31的厚度较薄,则难以将端子配置于两面的情况。另一方面,在该实施方式中,各端子群212、213分别配置于第一面211a和第二面211b这两个不同的面上,所以不需要在支承体211的两面上配置多个端子。因此,能够容易地应对USB3.0标准的端子结构。
[0101]而且,接口并不限定于USB存储器所具有的公口。例如,也可以是USB线缆(USBcable)、无线装置、单波段接收装置所具有的公口。
[0102]另外,不言而喻,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
[0103]S卩,也可以对在上述实施例中公开的、能够彼此替换的构件及结构等的适当的组合进行变更。
[0104]也可以适当地替换成现有技术中的、能够与上述实施例中公开的构件及结构等彼此替换的构件及结构等,并对其组合进行变更。
[0105]也可以适当地替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基于现有技术等作为上述实施例中公开的构件及结构等的替代品而能够想到的构件及结构,并对其组合进行变更。
【权利要求】
1.一种接口,其是与USB标准相对应的公口,其特征在于,具有: 支承体,其具有空开规定间隔地在内侧相面对的第一面和第二面; 第一端子群,其由多个端子构成且配置于上述第一面;以及 第二端子群,其由多个端子构成且配置于上述第二面; 以在上述第一面及第二面朝向同一方向时,上述第一端子群的各端子的顺序和上述第二端子群的各端子的顺序形成为相同顺序的方式配置各端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口,其特征在于, 上述支承体是在接口的插入方向开口的箱形状, 上述第一面和上述第二面是上述箱形状的内侧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接口,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端子群和上述第二端子群由在接口插入方向上前后地排列的第一阵列和第二阵列构成, 形成上述第二阵列的各端子由能产生作用力的板簧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口,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端子群和上述第二端子群中供相同信号流过的端子分别被接线在一起。
5.—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具有: 上述权利要求4所述的接口 ;以及 与上述接口的上述第一端子群和上述第二端子群电连接的控制电路板; 上述第一端子群和上述第二端子群中供相同信号流过的端子分别电连接于上述控制电路板上。
【文档编号】H01R13/46GK203434346SQ201320599465
【公开日】2014年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6日
【发明者】石彻白敬 申请人:巴法络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