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卫星通信手持终端天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27106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移动卫星通信手持终端天线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移动卫星通信手持终端天线,包括外壳、置于外壳内的天线辐射体、阻抗匹配电路和圆极化形成电路。所述天线辐射体包括四根金属螺旋线,并从下向上盘旋形成一个圆柱体;所述金属螺旋线的下端通过馈线与阻抗匹配电路和圆极化形成电路相连。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辐射效率高,不仅便于安装和使用,还可增强卫星通信手持终端的通信能力。同时,还具有较宽的工作频段,能够满足卫星通信收发两个频段的工作要求。
【专利说明】移动卫星通信手持终端天线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卫星通信设备,尤其是一种移动卫星通信手持终端天线。
【背景技术】
[0002]目前,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通信系统的小型化和便携性显得愈加重要,产品要求越做越小,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对天线设计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为使卫星通信手持终端设备既保证其携带方便,又保证其优良的通信性能,急需设计一种体积小,重量轻、功能强的手持终端天线。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日益广泛的移动卫星通信领域,提供一种体积小,重量轻、功能强的手持终端天线。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移动卫星通信手持终端天线,包括外壳、置于外壳内的天线辐射体、阻抗匹配电路和圆极化形成电路。所述天线辐射体包括四根金属螺旋线,并从下向上盘旋形成一个圆柱体;所述金属螺旋线的下端通过馈线与阻抗匹配电路和圆极化形成电路相连。
[0006]所述金属螺旋线盘旋形成的圆柱体的直径为14mm,高度为130mm。
[0007]所述外壳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上盖板和下盖板。
[0008]所述阻抗匹配电路和圆极化形成电路位于下盖板的下方。
[000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10]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辐射效率高,不仅便于安装和使用,还可增强卫星通信手持终端的通信能力。同时,还具有较宽的工作频段,能够满足卫星通信收发两个频段的工作要求。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2]其中,1-金属螺旋线;2_外壳;3_上盖板;4_下盖板;5_馈线;6_阻抗匹配电路;7-电缆;8-圆极化形成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4]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外壳2、置于外壳2内的天线辐射体、阻抗匹配电路6和圆极化形成电路8。所述外壳2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上盖板3和下盖板4。所述天线辐射体包括四根金属螺旋线1,并从下向上盘旋形成一个直径为14mm,高度为130mm的圆柱体。所述金属螺旋线I封装在所述外壳及上下盖板内,其下端通过馈线5与位于下盖板4的下方的阻抗匹配电路6和圆极化形成电路8相连。[0015]上述天线设置于手持终端上方,并通过电缆与手持终端相连。电缆传输的信号通过圆极化形成电路和阻抗匹配电路,被分为四路,相互之间的相位差是90°,即分别为0°、90°、180°、270°。天线上的每根螺旋辐射线分别对应一路信号,并可在收发频段产生谐振,发射和接收卫星信号。
[0016]本实用新型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权利要求】
1.一种移动卫星通信手持终端天线,包括外壳、置于外壳内的天线辐射体、阻抗匹配电路和圆极化形成电路,其特征是所述天线辐射体包括四根金属螺旋线,并从下向上盘旋形成一个圆柱体;所述金属螺旋线的下端通过馈线与阻抗匹配电路和圆极化形成电路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移动卫星通信手持终端天线,其特征是所述金属螺旋线盘旋形成的圆柱体的直径为14mm,高度为13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移动卫星通信手持终端天线,其特征是所述外壳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上盖板和下盖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移动卫星通信手持终端天线,其特征是所述阻抗匹配电路和圆极化形成电路位于下盖板的下方。
【文档编号】H01Q1/44GK203503782SQ201320644369
【公开日】2014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18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18日
【发明者】刘剑锋, 李飞, 冯采丹 申请人:南京移动卫星通信工程技术研究发展中心, 南京熊猫汉达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