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机sim卡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27105阅读:352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机sim卡座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卡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机SIM卡座,包括第一SIM卡插入部,第一SIM卡插入部包括第一绝缘底座及连接于第一绝缘底座的第一上盖,第一绝缘底座与第一上盖之间形成第一SIM卡插入口,第一绝缘底座连接有若干SIM卡接触端子,若干SIM卡接触端子的端头均设置有触点结构,触点结构为球面触点结构。本实用新型球面触点结构的设计,使得SIM卡与该球面触点结构接触时能够自由左右调整摆正,而不会造成卡壳,从而防止SIM卡抵顶SIM卡接触端子导致其弯折,进而保证不会损坏SIM卡接触端子以及球面触点结构,设计合理,实用性强。
【专利说明】 一种手机SIM卡座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卡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机SIM卡座。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通讯工具的不断发展,移动电话的结构、样式、性能更显也日益频繁,人们对移动电话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般手机的应用,大多将SIM (用户识别模块)卡插入手机内所设的SIM卡座,并在完成启用程序后,即可使用手机进行电话接收和拨打。手机的SM卡座一般包括塑胶主体及扣设于塑胶主体的外壳,塑胶主体内设置有IC电路板,IC电路板连接有SIM卡接触端子,SIM卡接触端子的端头设置有触点结构,现有技术的SIM卡接触端子的端头设置的触点结构为拱形结构,即将条形扁状的接触端子在头部的位置弯折形成一定的弧度,此种结构的触点存在较大的缺陷,当意外将手机SIM卡斜插入SIM卡座时,SIM卡会被触点结构的两侧边卡住,如果继续强行摆正或者插入SM卡都会导致接触端子包括触点结构弯折,从而导致SIM卡座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SIM卡接触端子端头结构改良,能够支持斜插SM卡的手机SIM卡座。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手机SM卡座,包括第一 SM卡插入部,所述第一 SIM卡插入部包括第一绝缘底座及连接于第一绝缘底座的第一上盖,所述第一绝缘底座与第一上盖之间形成第一 SM卡插入口,所述第一绝缘底座连接有若干SM卡接触端子,若干所述SIM卡接触端子的端头均设置有触点结构,所述触点结构为球面触点结构。
[0005]其中,还包括与第一 SM卡插入部连接的第二 SM卡插入部,所述第二 SM卡插入部与第一 SIM卡插入部相互垂直分布;
[0006]所述第二 SM卡插入部包括第二绝缘底座及连接于第二绝缘底座的第二上盖,所述第二绝缘底座与第二上盖之间形成第二 SIM卡插入口,所述第二绝缘底座连接有若干SIM卡接触端子,若干所述SIM卡接触端子的端头均设置为球面触点结构。
[0007]其中,第二 SIM卡插入部呈横向布置,第一 SIM卡插入部呈竖向布置。
[0008]其中,所述第一绝缘底座与第二绝缘底座一体成型,所述第一上盖与第二上盖一体成型。
[0009]其中,所述第一上盖与第二上盖对应所述球面触点结构的位置开设有圆孔。
[0010]其中,所述第一绝缘底座及第二绝缘底座内均设置有IC电路板,所述IC电路板与SIM卡接触端子连接,所述IC电路板还连接有PIN引脚,所述PIN引脚位于所述第一绝缘底座或者第二绝缘底座的侧边。
[0011]其中,所述第一 SM卡插入部与第二 SM卡插入部的上下两端均齐平。
[0012]其中,所述第一上盖扣设于所述第一绝缘底座,所述第二上盖扣设于所述第二绝缘底座。[0013]其中,所述第一绝缘底座与第二绝缘底座的底部设置有空间结构。
[0014]其中,所述空间结构的高度H≤1.75mm。
[00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手机SIM卡座,将第一绝缘底座11连接的若干SIM卡接触端子的端头均设置为球面触点结构,当SIM卡斜方向插入第一 SIM卡插入口时,再根据具体的位置左右调整摆正SIM卡,在此过程中,由于SIM卡接触端子的端头为球面触点结构,即SIM卡与该球面触点结构的接触面为球面,当SIM卡与该球面接触时,即实现SM卡与该球面接触的每一点都为切点,SIM卡可在该球面结构上左右前后自由地活动,从而使得SIM卡与该球面触点结构接触时,实现左右调整摆正的动作而不会造成卡壳,从而防止SIM卡抵顶SIM卡接触端子导致其弯折,进而保证不会损坏SIM卡接触端子以及球面触点结构,设计合理,实用性强。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俯视图。
[0019]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仰视图。
[0020]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主视图。
[0021]附图标记包括:
[0022]10—第一 SM卡插入部11一第一绝缘底座12—第一上盖
[0023]13—第一 SM卡插入口 20—第二 SM卡插入部 21—第二绝缘底座
[0024]22一第二上盖23—第二 SIM卡插入口 24—圆孔
[0025]25—空间结构30— SM卡接触端子 31—球面触点结构
[0026]32—PIN 引脚。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0028]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手机SM卡座,包括第一 SM卡插入部10,所述第一 SM卡插入部10包括第一绝缘底座11及连接于第一绝缘底座11的第一上盖12,所述第一绝缘底座11与第一上盖12之间形成第一 SM卡插入口 13,所述第一绝缘底座11连接有若干SM卡接触端子30,若干所述SIM卡接触端子30的端头均设置有触点结构,所述触点结构为球面触点结构31 (参见图2)。
[0029]现有技术的SM卡与触点结构接触时,SM必须按照触点结构的正面方向插入,如果意外进行斜插则会导致SIM卡接触端子30以及触点结构弯折。本实用新型将第一绝缘底座11连接的若干SM卡接触端子30的端头均设置为球面触点结构31,当SM卡斜方向插入第一 SM卡插入口 13时,再根据具体的位置进行左右调整摆正SM卡,在此过程中,由于SIM卡接触端子30的端头为球面触点结构31,即SIM卡与该球面触点结构31的接触面为球面,当SIM卡与该球面接触时,即实现SM卡与该球面接触的每一点都为切点,SIM卡可在该球面结构上左右前后自由地活动,从而使得SIM卡与该球面触点结构31接触时,实现左右调整摆正的动作而不会造成卡壳,从而防止SIM卡抵顶SIM卡接触端子30导致其弯折,进而保证不会损坏SIM卡接触端子30以及球面触点结构31 ;当然,当Micro-SIM卡套不小心插入本技术方案的第一 SIM卡插入口 13时,由于球面触点结构31的设计,亦可以防止Micro-SM卡套损坏SM卡接触端子30以及球面触点结构31,设计合理,实用性强。
[0030]其中,本技术方案的SM卡座能持续耐久使用5000次,插入力Max达到2kg,,拔出力Min达到100g,SIM卡接触端子30的正向力为50gf/pin。
[0031]本实施例中,还包括与第一 SM卡插入部连接的第二 SM卡插入部20,所述第二SIM卡插入部20与第一 SM卡插入部10相互垂直分布;所述第二 SM卡插入部20包括第二绝缘底座21及连接于第二绝缘底座21的第二上盖22,所述第二绝缘底座21与第二上盖22之间形成第二 SM卡插入口 23,所述第二绝缘底座21连接有若干SM卡接触端子30,若干所述SIM卡接触端子30的端头均设置为球面触点结构31。本技术方案设置有第一 SIM卡插入部10和第二 SM卡插入部20,确保同时能够容置两张SM卡,第一 SM卡插入部10和第二 SM卡插入部20分别单独、互不干扰地进行SM卡的插入安装和拔出,实现多功能应用;具体的,所述第一上盖12扣设于所述第一绝缘底座11,所述第二上盖22扣设于所述第二绝缘底座21。
[0032]本实施例中,第二 SM卡插入部20呈横向布置,第一 SM卡插入部10呈竖向布置;第二 SIM卡插入部20与第一 SIM卡插入部10相互垂直分布设置,有利于手机内部的电路布局,能够节省空间,又能保证SM卡的正常插拔。
[0033]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绝缘底座11与第二绝缘底座21 —体成型,所述第一上盖12与第二上盖22 —体成 型;一体成型的设计则有利于生产制造,以及后期手机SM卡座的安装。
[0034]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上盖12与第二上盖22对应所述球面触点结构31的位置开设有圆孔24 ;圆孔24的设计一方面可以防止在未插有SM卡时,SIM接触端子的球面触点结构31与第一上盖12或者第二上盖22直接接触,造成短路现象;另外一方面,可以在该圆孔24结构位置上对SIM接触端子的球面触点结构31进行触点高度的检测,从而确定球面触点结构31是否符合工作性能要求。
[0035]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绝缘底座11及第二绝缘底座21内均设置有IC电路板,SM卡接触端子30的一端与所述IC电路板连接,SIM卡接触端子30的另一端为球面触点结构31 ;所述IC电路板连接有PIN引脚32,所述PIN引脚32位于所述第一绝缘底座11或者第二绝缘底座21的侧边;PIN引脚32用于连接手机内部的电路,从而使得SM卡能够与手机内的电路连通,检测本实用新型是否安装到位;另外,PIN引脚32还能起到防静电的作用;同时,本技术方案的IC电路板均由第一绝缘底座11和第二绝缘底座21包住,保证整体平整的平面度。
[0036]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 SM卡插入部10与第二 SM卡插入部20的上下两端均齐平;此种设计可以保证第一 SM卡插入部10与第二 SM卡插入部20规格统一,生产制造更加方便。
[0037]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绝缘底座11与第二绝缘底座21的底部设置有空间结构25,即第一绝缘底座11的端部和第二绝缘底座21的端部设置有支撑固定脚,支撑固定脚将第一绝缘底座11的端部和第二绝缘底座21固定于手机内,同时支撑固定脚之间形成空间结构25 ;具体的,所述空间结构25的高度H≤1.75mm。空间结构25可以布置其他零件,起到合理使用空间的作用。
[0038]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权利要求】
1.一种手机SM卡座,包括第一 SM卡插入部(10),所述第一 SM卡插入部(10)包括第一绝缘底座(11)及连接于第一绝缘底座(11)的第一上盖(12),所述第一绝缘底座(11)与第一上盖(12)之间形成第一 SM卡插入口( 13),所述第一绝缘底座连接有若干SM卡接触端子(30),若干所述SIM卡接触端子(30)的端头均设置有触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触点结构为球面触点结构(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机SIM卡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第一SIM卡插入部(10)连接的第二 SM卡插入部(20),所述第二 SM卡插入部(20)与第一 SM卡插入部(10)相互垂直分布; 所述第二 SM卡插入部(20)包括第二绝缘底座(21)及连接于第二绝缘底座(21)的第二上盖(22),所述第二绝缘底座(21)与第二上盖(22)之间形成第二 SM卡插入口(23),所述第二绝缘底座(21)连接有若干SM卡接触端子(30),若干所述SM卡接触端子(30)的端头均设置为球面触点结构(3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手机SM卡座,其特征在于:第二SM卡插入部(20)呈横向布置,第一 SIM卡插入部(10)呈竖向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手机SIM卡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底座(11)与第二绝缘底座(21) —体成型,所述第一上盖(12)与第二上盖(22) —体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手机SM卡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盖(12)与第二上盖(22)对应所述球面触点结构(31)的位置开设有圆孔(24)。
6.根据权利要求2 所述的一种手机SIM卡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底座(11)及第二绝缘底座(21)内均设置有IC电路板,所述IC电路板与SM卡接触端子(30)连接,所述IC电路板还连接有PIN引脚(32 ),所述PIN引脚(32 )位于所述第一绝缘底座(11)或者第二绝缘底座(21)的侧边。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手机SIM卡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SIM卡插入部(10)与第二 SM卡插入部(20)的上下两端均齐平。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手机SM卡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盖(12)扣设于所述第一绝缘底座(11),所述第二上盖(22)扣设于所述第二绝缘底座(21)。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手机SIM卡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底座(11)与第二绝缘底座(21)的底部设置有空间结构(25)。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手机SIM卡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空间结构(25)的高度H^l.75mm。
【文档编号】H01R12/71GK203596434SQ201320644210
【公开日】2014年5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18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18日
【发明者】罗欢 申请人:东莞市星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