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压永磁真空接触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030660阅读:741来源:国知局
一种低压永磁真空接触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低压永磁真空接触器,包括低压永磁机构、真空灭弧室及呈S型的拐臂,真空灭弧室上下端的动触头和静触头分别通过动导电夹和静导电夹相连接并引出,拐臂朝向低压永磁机构一侧的端面上设有衔铁,拐臂下端通过分闸弹簧连接在底座上,拐臂朝向真空灭弧室的上端设有拉杆,拉杆通过触头弹簧与真空灭弧室的动触头连接,低压永磁机构包括储能控制电路、轭铁板及线圈,储能电路在线圈的一定方向上释放电能,吸附或释放衔铁,进而带动拐臂产生位于同一轴心线的合闸或分闸动作力,实现真空接触器的合闸或分闸。接触器的关合及开断均在真空灭弧室内进行,动作时无飞弧等弧光产生,安全性较高;适合用于煤矿、化工、纺织等行业;运行噪音小,寿命长。
【专利说明】 一种低压永磁真空接触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系统的低压断路器【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低压永磁真空接触器。
【背景技术】
[0002]现有低压断路器领域中,占主导地位的是采用空气作为开断和绝缘介质,空气式接触器触头在闭合与分断时,由于分合时间长,速度慢,因此,易产生飞弧、喷弧现象,这样的接触器易产生烧伤触头而引起事故,安全性差。因此在特殊领域如煤矿用的防爆型断路器,空气介质的断路器则显得力不从心。另外,在环境对断路器要求较高的领域,如采矿、化工、冶金以及纺织等行业,传统的低压塑料外壳式的断路器,灭弧室可能因为进入污染物而降低断路器的开断性能,甚至产生飞弧等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低压真空接触器正在弓I起人们的关注和研究,将来会在越来越多的特殊场合相继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空气式接触器触头易产生飞弧、喷弧现象,烧伤触头而引起事故,安全性差等问题,提供一种低压永磁真空接触器。
[0004]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低压永磁真空接触器,包括固定在底座上的低压永磁机构、真空灭弧室以及控制合闸、分闸动作的呈S型的拐臂,所述真空灭弧室上下端的动触头和静触头分别通过动导电夹和静导电夹相连接并引出,所述拐臂朝向低压永磁机构一侧的端面上设有衔铁,且拐臂的下端通过分闸弹簧连接在底座上,拐臂朝向真空灭弧室的上端设有拉杆,拉杆通过触头弹簧与真空灭弧室的动触头连接,所述低压永磁机构包括储能控制电路、轭铁板以及设置在轭铁板上的线圈,线圈与衔铁相对设置,储能控制电路在线圈的一定方向上释放电能,吸附或释放衔铁,进而带动拐臂产生位于同一轴心线的合闸或分闸动作力,实现真空接触器的合闸或分闸。
[0005]所述的低压永磁机构还包括辅助开关,辅助开关的开关触头与拐臂的下端相抵。
[0006]所述的线圈内设有铁芯、永久磁铁和娃钢片。
[0007]所述的动导电夹和静导电夹均固定在绝缘支座上。
[0008]本实用新型低压永磁真空接触器的合闸动作过程:储能控制电路通过在线圈一定方向上瞬间释放电能,由于电磁感应的效应会吸附衔铁动作,因为衔铁下端与S型的拐臂的下端连接在一起,拐臂上端与真空灭弧室动触头的触头弹簧相连接,那么吸附衔铁的动作力同时带动S型的拐臂上端产生对真空灭弧室动触头向下的压力,则真空灭弧室动触头、静触头快速紧密接触,真空接触器实施合闸,合闸后储能控制电路切断向线圈释放的路径,靠线圈内的磁铁吸附衔铁保持合闸状态。
[0009]本实用新型低压永磁真空接触器的分闸动作过程:接触器的分闸与合闸动作原理相似,只是与合闸动作过程时储能控制电路在线圈一定方向上所瞬间释放电能方向相反,故S型的拐臂上端会产生对真空灭弧室动触头的一个向上的释放力,同时由于触头弹簧及分闸弹簧的作用,会克服合闸状态的保持力,实施真空接触器的分闸。
[0010]有益效果:低压永磁真空接触器的动触头放置在真空灭弧室内,真空灭弧室的上、下端分别通过动、静导电夹相连接并引出;低压永磁机构通过线圈依靠电磁感应吸附衔铁,带动拐臂产生位于同一轴心线合、分闸动作力,真空接触器实施合、分闸,因为带负荷情况下电流的关合及开断均在真空灭弧室内进行,所以动作时无飞弧等弧光产生,安全性较高;与传统的低压塑料外壳式断路器空气开关相比具有以下优势:1.结构紧凑集成度高,体积小;2.开断电流时无飞弧现象,开断电流大,可达1000A,适合由于电气弧光所导致存在安全因素的煤矿、化工、纺织等行业;3.采用先进的永磁机构,合闸后靠永久磁铁保持,无需电源,节能环保;4.运行噪音小,小于10分贝,寿命长,电气寿命可达5万次,机械寿命可达20万次,安全可靠。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原理图。
[0013]附图标记:1、拐臂,2、拉杆,3、触头弹簧,4、动导电夹,5、真空灭弧室,6、绝缘支座,
7、静导电夹,8、衔铁,9、线圈,10、轭铁板,11、分闸弹簧,12、辅助开关,13、底座,U1、合闸电源,U2、分闸电源,N、电源公共端,Q1、合闸线圈,Q2、分闸线圈,SA、辅助开关接点。
【具体实施方式】
[0014]如图1所示,一种低压永磁真空接触器,包括固定在底座13上的低压永磁机构、真空灭弧室5以及控制合闸、分闸动作的呈S型的拐臂1,所述真空灭弧室5上下端的动触头和静触头分别通过动导电夹4和静导电夹7相连接并引出,动导电夹4和静导电夹7均固定在绝缘支座6上,所述拐臂I朝向低压永磁机构一侧的端面上设有衔铁8,且拐臂I的下端通过分闸弹簧11连接在底座13上,拐臂I朝向真空灭弧室5的上端设有拉杆2,拉杆2通过触头弹簧3与真空灭弧室5的动触头连接,所述低压永磁机构包括储能控制电路、轭铁板10以及设置在轭铁板10上的线圈9,线圈9内设有铁芯、永久磁铁和硅钢片,线圈9与衔铁8相对设置,储能控制电路在线圈9的一定方向上释放电能,吸附或释放衔铁8,进而带动拐臂I产生位于同一轴心线的合闸或分闸动作力,实现真空接触器的合闸或分闸。
[0015]所述的低压永磁机构还包括辅助开关12,辅助开关12的开关触头与拐臂I的下端相抵。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原理图。
[0016]本实用新型中,低压永磁机构的动作所需的能量是由交直流转换电路和储能控制电路组成;线圈9内设有铁芯、永久磁铁和硅钢片,永久磁铁具有足够的磁力把铁芯分别保持在合闸、分闸的终点位置,是一种永磁保持的电磁机构。
[0017]本实用新型的合闸动作过程:储能控制电路通过在线圈9 一定方向上瞬间释放电能,由于电磁感应的效应,线圈9内的磁铁及硅钢片会吸附衔铁8动作并产生一个闭合的磁回路,因为衔铁8下端与拐臂I连接在一起,拐臂I上端与真空灭弧室5动触头的触头弹簧3相连接,那么吸附衔铁8的动作力同时带动S型的拐臂I上端产生对真空灭弧室5的拉杆2向下的一个压力,拉杆2下端与真空灭弧室5动触头相连接,则真空灭弧室5动触头、静触头快速紧密接触,真空接触器实施合闸。合闸后储能控制电路切断向线圈9释放电能的路径,靠线圈9内的磁铁及硅钢片吸附衔铁8,产生闭合的磁路,保持合闸状态。
[0018]本实用新型中,拉杆2外部的触头弹簧3的作用:在真空接触器实施合闸时,使真空灭弧室5动触头及静触头两个触头接触,减少弹跳时间,以及能够增加一定的超程,保证相关机械特性。
[0019]本实用新型中,辅助开关12的作用:在真空接触器分别实施合闸、分闸动作时,由于S型的拐臂I下端的左、右动作,从而使辅助开关12的开关触头左、右移动,同时带动辅助开关12内部的两对开关接点动作,形成开关接点的闭合与分断,可以把两对开关接点接入控制回路中,实现相关的保护或者是位置信号的输入。
[0020]本实用新型的分闸动作过程:低压永磁真空接触器的分闸动作与合闸动作原理相似,只是与合闸动作过程中储能控制电路在线圈一定方向上所瞬间释放电能方向相反,由于电磁感应的效应,线圈9内会产生一个对衔铁8的推力,这个推力加上分闸弹簧11的释放力,远大于接触器合闸时,线圈9中磁铁及硅钢片吸附衔铁8的保持力,故拐臂I下端与线圈9分开向右运动,拐臂I上端向上运动,同时通过拉杆2产生对真空灭弧室5动触头向上的拉力,则真空灭弧室5动触头、静触头快速分离,实施真空断路器的分闸。分闸后储能控制电路切断向线,9释放电能的路径,靠分闸弹簧11释放的向外张力保持分闸状态。因为带负荷情况下电流的关合及开断均在真空灭弧室5内进行,所以动作时无飞弧等弧光产生,安全性较高。
【权利要求】
1.一种低压永磁真空接触器,包括固定在底座(13)上的低压永磁机构、真空灭弧室(5)以及控制合闸、分闸动作的呈S型的拐臂(1),所述真空灭弧室(5)上下端的动触头和静触头分别通过动导电夹(4)和静导电夹(7 )相连接并引出,其特征在于:所述拐臂(I)朝向低压永磁机构一侧的端面上设有衔铁(8),且拐臂(I)的下端通过分闸弹簧(11)连接在底座(13)上,拐臂(I)朝向真空灭弧室(5)的上端设有拉杆(2),拉杆(2)通过触头弹簧(3)与真空灭弧室(5)的动触头连接,所述低压永磁机构包括储能控制电路、轭铁板(10)以及设置在轭铁板(10)上的线圈(9),线圈(9)与衔铁(8)相对设置,储能控制电路在线圈(9)的一定方向上释放电能,吸附或释放衔铁(8),进而带动拐臂(I)产生位于同一轴心线的合闸或分闸动作力,实现真空接触器的合闸或分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压永磁真空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低压永磁机构还包括辅助开关(12),辅助开关(12)的开关触头与拐臂(I)的下端相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压永磁真空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线圈(9)内设有铁芯、永久磁铁和娃钢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压永磁真空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导电夹(4)和静导电夹(7)均固定在绝缘支座(6)上。
【文档编号】H01H33/66GK203536287SQ201320743010
【公开日】2014年4月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2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2日
【发明者】王元东, 王武杰, 刘政, 景国生, 张绍顺, 彭朝德, 王国亭 申请人:平高集团智能电气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