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插喇叭端子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32068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一种插喇叭端子支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端子插接支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插喇叭端子支架,其包括支架本体,支架本体的正面、背面均设置有若干个用于放置接头的槽位,槽位之间的距离与喇叭端子之间的距离对应;槽位的前部较宽、后部较窄,槽位的前部与接头前端的较宽部匹配,槽位的后部与接头后端的较窄部匹配;槽位的前部设置有挡条,槽位的后部两侧设置有用于卡住接头后端较窄部的半球形凸点。本实用新型在插喇叭端子时,作业人员只要握住支架本体,就可以一次性将线材的接头插入,无需逐个接头插入,从而插接方便、比较省力,使作业人员不容易受伤,而且可缩短插喇叭端子的时间,达到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同时,本实用新型可以保持接头之间的绝缘。
【专利说明】一种插喇叭端子支架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端子插接支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插喇叭端子支架。
【背景技术】
[0002]在喇叭(又称,扬声器)接线过程中,经常需要将线材的接头(又称,拼头)插入喇叭的端子中(即插喇叭端子作业),以实现喇叭与线材的电连接,用于传输电源或数据信号。如图1和图2所示,现有技术的做法是,作业人员用手指握住线材101及接头102后端的较窄部102a,将接头102前端的较宽部102b插入喇叭103的对应的竖起端子中,而且为逐个接头102插入的方式,这种方法的缺点是:1、由于线材101的接头102、喇叭103的端子均为金属制成,较硬,且尺寸较小,插接比较困难,插入时需要比较用力,所以作业人员容易损伤手指,作业安全性较差;2、由于线材101的接头102需要逐个插入,比较耗费时间,生产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作业人员不容易受伤、可缩短插喇叭端子时间、提高生产效率的插喇叭端子支架。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插喇叭端子支架,包括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的正面、背面均设置有若干个用于放置接头的槽位,所述槽位之间的距离与喇叭端子之间的距离对应;所述槽位的前部较宽、后部较窄,所述槽位的前部与接头前端的较宽部匹配,所述槽位的后部与接头后端的较窄部匹配;所述槽位的前部设置有用于挡住接头前端较宽部的挡条,所述槽位的后部两侧设置有用于卡住接头后端较窄部的半球形凸点。
[0005]其中,所述支架本体的正面、背面均设置有加强筋。
[0006]其中,所述支架本体为塑胶体。
[0007]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在插喇叭端子时,作业人员只要握住支架本体,就可以一次性将线材的接头插入,无需逐个接头插入,从而插接方便、比较省力,使作业人员不容易受伤,而且可缩短插喇叭端子的时间,达到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同时,本实用新型可以保持接头之间的绝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线材的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0009]图2为现有技术中线材的接头插入喇叭端子时结构示意图。
[0010]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5为本实用新型与线材的接头安装好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6为本实用新型与线材的接头安装好时的主视图。
[0014]图7为本实用新型与线材的接头安装好并插入喇叭端子时结构示意图。[0015]在图3?7中包括:
[0016]I——支架本体,11——槽位,111——前部,112——后部,12——挡条,13——半球形凸点,14——加强筋,2——线材,3——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了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8]请参考图3?7,本实用新型的插喇叭端子支架,包括支架本体1,支架本体I的正面、背面均设置有若干个用于放置接头3的槽位11,在本实施例中,槽位11为两个,以对应有两个接头3的线材2。槽位11之间的距离与喇叭端子之间的距离对应,在本实施例中,两个槽位11之间的距离与喇叭端子之间的距离基本相同,使得从槽位11前端开口露出的接头3,可对应喇叭端子,因此可以一次性将线材2的接头3插入。槽位11的前部111较宽、后部112较窄,槽位11的前部111与接头3前端的较宽部匹配,槽位11的后部112与接头3后端的较窄部匹配,这样,使接头3置于槽位11中后,由于槽位11后部112的限制,使接头3不能往后退。槽位11的前部111设置有用于挡住接头3前端较宽部的挡条12,使接头3前端较宽部插入后不容易松脱;槽位11的后部112两侧设置有用于卡住接头3后端较窄部的半球形凸点13,使接头3后端较窄部卡入后不容易松脱。
[0019]优选的,支架本体I的正面、背面均设置有加强筋14,使支架本体I结构稳固,而且可以隔开线材2的两个接头3。其中,支架本体I为塑胶体,这样,可以较好地保持接头3之间的绝缘。
[0020]本实用新型的作业过程:首先,将每个线材2的接头3前端较宽部从槽位11的前部111插入;然后,将接头3后端较窄部按入槽位11的后部112中,使槽位11后部112两侧的半球形凸点13卡住接头3后端较窄部,同时槽位11前部111的挡条12挡住接头3前端较宽部,即组装好支架(如图5?6所示);由于两个槽位11之间的距离与喇叭端子之间的距离相同,因此作业人员只要握住组装好的支架,将接头3对准喇叭端子,就可以一次性将线材2的接头3插入(如图7所示),无需逐个接头3插入,从而插接方便、比较省力,使作业人员不容易受伤,而且可缩短插喇叭端子的时间,达到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同时,本实用新型可以保持接头3之间的绝缘。
[0021]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属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插喇叭端子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的正面、背面均设置有若干个用于放置接头的槽位,所述槽位之间的距离与喇叭端子之间的距离对应;所述槽位的前部较宽、后部较窄,所述槽位的前部与接头前端的较宽部匹配,所述槽位的后部与接头后端的较窄部匹配;所述槽位的前部设置有用于挡住接头前端较宽部的挡条,所述槽位的后部两侧设置有用于卡住接头后端较窄部的半球形凸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喇叭端子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的正面、背面均设置有加强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插喇叭端子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为塑胶体。
【文档编号】H01R13/631GK203553492SQ201320782888
【公开日】2014年4月1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7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7日
【发明者】李喜性, 郑忠男 申请人:东莞凡进工业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