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材接合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33375阅读:85来源:国知局
线材接合工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线材接合工具,用以接合用于立体印刷的两线材且包括第一本体、第二本体及多个加热单元。第一本体具有相对的第一端、第二端及第一沟槽,其中第一沟槽靠近第一端,第一沟槽的延伸方向垂直第一端与第二端的连线方向,且第一沟槽用以容置各线材的一部分。第二本体枢接于第一本体且包括相对的第三端与第四端。第一本体在靠近第二端的部位与第二本体在靠近第四端的部位共同形成可握持部分,以调整第一本体的第一端与第二本体的第三端的相对位置。这些加热单元分别配置于靠近第一本体的第一端与第二本体的第三端的位置。
【专利说明】线材接合工具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接合工具,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线材接合工具。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电脑辅助制造(Computer-Aided Manufacturing,简称:CAM)的进步,制造业发展了快速成型方法(Rapid Prototyping,简称:RP),能很迅速的将设计原始构想制造出来。快速成型(RP)技术能无限制几何形状,而且越复杂的零件越显示快速成型技术的卓越性,更可大大地节省人力与加工时间,在时间最短的要求下,将电脑辅助制造所设计出的三维零件,真实地呈现出来,不但摸得到,可真实地感受得到它的几何曲线,更可以试验零件的装配性、甚至进行可能的功能试验。
[0003]目前,市面上的立体印刷工具标榜可印刷出长宽高分别为0.2米的物件。以一个
0.2立方米的正方体而言,其所需的线材原料的重量约为8.4千克。然而,目前用于立体印刷的线材通常约是I千克的包装,当使用完一包线材时,下一卷线材可能无法接续,而导致无法继续印刷。即便下一卷线材可接续印刷,在两线材所印刷出的成品之间的接合处也可能产生严重的缺陷,而导致印刷失败。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线材接合工具,其可将用于立体印刷的两线材接合,以使立体印刷时的线材原料不致中断。
[000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线材接合工具,用以接合用于立体印刷的两线材。线材接合工具包括第一本体、第二本体及多个加热单元。第一本体具有相对的第一端与第二端及第一沟槽,其中第一沟槽靠近第一端,第一沟槽的延伸方向垂直于第一本体的第一端与第二端的连线方向,且第一沟槽用以容置各线材的一部分。第二本体枢接于第一本体且包括相对的第三端与第四端,其中第一本体在靠近第二端的部位与第二本体在靠近第四端的部位共同形成可握持部分,用以调整第一本体的第一端与第二本体的第三端的相对位置。这些加热单元分别配置于靠近第一本体的第一端与第二本体的第三端的位置。
[000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还包括加压模块,配置于可握持部分,以固定第一本体的第一端与第二本体的第三端的相对位置。
[000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加压模块包括第一固定件及第二固定件,第一固定件固定于第一本体的第二端,第二固定件对应第一固定件且固定于第二本体的第四端。
[000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固定件包括螺丝,第二固定件包括螺孔。
[000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还包括弹性件,配置于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之间。
[00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还包括加压模块,配置于可握持部分,弹性件位于加压模块与第一本体及第二本体的枢接处之间。
[00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弹性件包括弹簧。
[00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二本体具有对应第一沟槽的第二沟槽。[001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当该两线材的一部分位于第一沟槽内时,其中一条线材的一端接触另一条线材的一端,且两线材相互接触的两端的所在平面的法线方向平行线材的延伸方向。
[001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当两线材的一部分位于第一沟槽内时,其中一条线材的一端接触另一条线材的一端,且两线材相互接触的两端的所在平面的法线方向与线材的延伸方向具有非零夹角。
[0015]基于上述,本实用新型的线材接合工具可通过加热单元加热两线材,可使两线材相互接触的两端热熔在一起。通过本实用新型的线材接合工具事先将线材接合,可有效地避免不同条线材在印刷过程中的接续问题而导致立体印刷失败的状况。
[0016]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示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一种线材接合工具的示意图;
[0018]图2是图1的线材接合工具的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靠合的示意图;
[0019]图3A是两线材位于第一沟槽内的其中一种示意图;
[0020]图3B是两线材位于第一沟槽内的另一种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说明:
[0022]H:可握持部分;
[0023]10:线材;
[0024]100:线材接合工具;
[0025]110:第一本体;
[0026]112:第一沟槽;
[0027]114:第一端;
[0028]116:第二端;
[0029]120:第二本体;
[0030]122:第二沟槽;
[0031]124:第三端;
[0032]126:第四端;
[0033]130:加热单元;
[0034]140:加压模块;
[0035]142:第一固定件;
[0036]144:第二固定件;
[0037]150: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38]图1是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一种线材接合工具的示意图。图2是图1的线材接合工具的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靠合的示意图。请参照图1与图2,本实施例的线材接合工具100可以热熔的方式接合用于立体印刷的两线材10,以使立体印刷工具(未示出)在印刷大型物件时,不会因为线材10中断导致无法继续印刷,或是发生在两线材10所印刷出的成品之间的接合处产生严重缺陷的状况。在本实施例中,线材10为热熔性材料,例如是聚乳酸(Polylactic Acid,简称:PLA)或 ABS 树脂(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简称:ABS)等热熔性高分子材料。当然,本实施例的线材接合工具100所能够接合的线材10种类不以上述为限制。
[0039]需说明的是,为了清楚表示本实施例的线材接合工具100,在图1与图2中,仅是示意性地示出两小段线材10,实际上,各段线材10的长度并非如图1与图2中所示的长度。
[0040]本实施例的线材接合工具100包括第一本体110、第二本体120、多个加热单元130、加压模块140及弹性件150。第二本体120可运动地配置于第一本体11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本体110以类似于剪刀或夹钳等的形式枢接于第二本体120。第一本体110与第二本体120的材质可为金属、陶瓷或是耐热塑胶等可耐高温的材料。
[0041]第一本体110与第二本体120分别具有至少一第一沟槽112与至少一第二沟槽122。第一本体110具有相对的第一端114与第二端116,第二本体120包括相对的第三端124与第四端126。第二本体120的第三端124对应于第一本体110的第一端114,且第二本体120的第四端126对应于第一本体110的第二端116。
[004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本体110与第二本体120分别有两第一沟槽112与两第二沟槽122,图1与图2中只是示意性地将一对线材10放入其中一个第一沟槽112与对应的第二沟槽122中,实际使用时,各组第一沟槽112与第二沟槽122均可放入一对欲接合的线材
10。第一沟槽112与第二沟槽122的位置相互对应。第一沟槽112靠近第一端114,第一沟槽112的延伸方向垂直于第一本体110的第一端114与第二端116的连线方向。两线材10可同时被放置在其中一个第一沟槽112或是其中一个第二沟槽122内,且两线材10的其中一条线材10的一端接触另一条线材10的一端。
[0043]第一本体110在靠近第二端116的部位与第二本体120在靠近第四端126的部位共同形成可握持部分H。使用者可通过握压可握持部分H来调整第一本体110的第一端114与第二本体120的第三端124的相对位置,而使第一端114与第三端124靠近或远离。
[0044]加热单元130配置于第一本体110与第二本体120靠近第一沟槽112与第二沟槽122的位置,也就是靠近第一本体110的第一端114与第二本体120的第三端124的位置。在本实施例中,加热单元130的数量为两个,且加热单元130为热电管等发热元件。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线材接合工具100可包括更多个加热单元130,环布于第一沟槽112与第二沟槽122,以更均匀地朝第一沟槽112与第二沟槽122发热,且加热单元130的种类并不以上述为限制。
[0045]加压模块140配置于可握持部分H,以固定第一本体110的第一端114与第二本体120的第三端124的相对位置。在本实施例中,加压模块140可使第一本体110相对地靠合至第二本体120,而固定两线材10之间的相对位置。在本实施例中,加压模块140包括第一固定件142及对应第一固定件142的第二固定件144。第一固定件142固定于第一本体110的第二端116,第二固定件144固定于第二本体120上对应第一固定件142的位置,也就是第四端126。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件142包括螺丝,第二固定件144包括螺孔,但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固定件142与第二固定件144也可以是形状对应的两卡勾等。
[0046]弹性件150配置于第一本体110与第二本体120之间,且位于加压模块140与第一本体110及第二本体120的枢接处之间。在本实施例中,弹性件150为弹簧。在常态下,弹性件150会向第一本体110与第二本体120施以推力,而使得线材接合工具100呈图1所示的状态,以方便操作者将两线材10放入第一沟槽112或第二沟槽122内。
[0047]第一沟槽112与第一固定件142分别位于第一本体110的枢接处的两侧,且第二沟槽122与第二固定件144分别位于第二本体120的枢接处的两侧。当使用者欲将第一本体110靠合于第二本体120时,只要将第一固定件142旋入第二固定件144,弹性件150被压缩,第一本体110的第一端114与第二本体120的第三端124便可如图2所示地靠合而夹住两线材10。接着,加热单元130便可对两线材10加热而使两者热熔。在结束接合程序之后,只要将第一固定件142旋离于第二固定件144,弹性件150便会释放弹性位能而外推第一本体110与第二本体120,以回到如图1所示的状态。
[0048]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弹性件150也可以是已经被拉伸的弹簧,在常态下会将第一本体110与第二本体120拉往靠合的方向移动,而使得线材接合工具100在一般状态下呈现图2所示第一本体110与第二本体120靠合的状态。在此实施例中,使用者可将第一固定件142旋离于第二固定件144以顶开第一本体110与第二本体120,以将两线材10放入。
[0049]值得一提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本体110与第二本体120可通过第一固定件142与第二固定件144的配合或是凸轮、弹簧等元件压顶于第一本体110或是第二本体120的一侧等方式,也能够固定第一本体110与第二本体120之间的相对位置。
[0050]图3A是两线材位于第一沟槽内的其中一种示意图。请参照图3A,一般而言,线材10的一端所在的平面会与线材10的延伸方向垂直。因此,两条线材10在第一沟槽112内的接触状态会如同图3A所示地,两线材10相互接触的两端的所在平面的法线方向平行线材10的延伸方向。
[0051]图3B是两线材位于第一沟槽内的另一种示意图。在图3B中,为了增加两线材10之间的接触面积,以强化两者之间的接合能力,两线材10在放入线材接合工具100之前,可预先将各线材10中欲连接至另一线材10的一端斜切,而使此端的面积增加。当两条线材10位于第一沟槽112内时,两者的接触状态会如同图3B所示,两线材10相互接触的两端的所在平面的延伸方向平行,且两端的所在平面的法线方向与线材10的延伸方向具有非零夹角,而有效地增加了两线材10的热熔合面积。
[0052]综上所述,在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线材接合工具时,只要将两线材摆置在第一沟槽或第二沟槽内,接着将第一本体靠合于第二本体,并由加压模块的第一固定件与第二固定件来固定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之间的相对位置,两线材便可被固定在第一沟槽与第二沟槽内。之后,加热单元加热两线材,可使两线材相互接触的两端热熔在一起。通过本实用新型的线材接合工具事先将线材接合,便可避免不同条线材在印刷过程中的接续问题而导致立体印刷失败的状况。
[0053]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线材接合工具,用以接合用于立体印刷的两线材,其特征在于,该线材接合工具包括: 第一本体,具有相对的第一端与第二端及第一沟槽,其中该第一沟槽靠近该第一端,该第一沟槽的延伸方向垂直于该第一本体的该第一端与该第二端的连线方向,且该第一沟槽用以容置各该线材的一部分; 第二本体,枢接于该第一本体且包括相对的第三端与第四端,其中该第一本体在靠近该第二端的部位与该第二本体在靠近该第四端的部位共同形成可握持部分,用以调整该第一本体的该第一端与该第二本体的该第三端的相对位置;以及 多个加热单元,分别配置于靠近该第一本体的该第一端与该第二本体的该第三端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材接合工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加压模块,配置于该可握持部分,以固定该第一本体的该第一端与该第二本体的该第三端的相对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材接合工具,其特征在于,该加压模块包括第一固定件及第二固定件,该第一固定件固定于该第一本体的该第二端,该第二固定件对应该第一固定件且固定于该第二本体的该第四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材接合工具,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固定件包括螺丝,该第二固定件包括螺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材接合工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弹性件,配置于该第一本体与该第二本体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材接合工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加压模块,配置于该可握持部分,该弹性件位于该加压模块与该第一本体及该第二本体的枢接处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材接合工具,其特征在于,该弹性件包括弹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材接合工具,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本体具有对应该第一沟槽的第二沟槽。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材接合工具,其特征在于,当该两线材的一部分位于该第一沟槽内时,其中一条该线材的一端接触另一条该线材的一端,且该两线材相互接触的该两端的所在平面的法线方向平行该线材的延伸方向。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材接合工具,其特征在于,当该两线材的一部分位于该第一沟槽内时,其中一条该线材的一端接触另一条该线材的一端,且该两线材相互接触的该两端的所在平面的法线方向与该线材的延伸方向具有非零夹角。
【文档编号】H01R4/02GK203660067SQ201320824823
【公开日】2014年6月18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13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13日
【发明者】张瑞丰 申请人:三纬国际立体打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金宝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泰金宝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