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路型固定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035184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线路型固定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配电网的绝缘子固定间隙避雷器,具体涉及一种线路型固定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避雷器本体一端安装绝缘子,避雷器本体另一端安装在横担上,所述绝缘子包括上金具、绝缘芯棒和下金具组成,绝缘芯棒两端分别设置上金具和下金具,上电极与上金具电气连接,并通过上电极连接组件与避雷器本体机械连接,下金具分别与下电极和绝缘导线电气连接,下电极直接与避雷器本体机械连接,空气间隙为10mm~36mm。本实用新型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体积小,重量轻,可靠性高、维护方便;空气间隙距离固定,简化了安装步骤;通过大量的雷电试验进行绝缘配合,确定了间隙值为10mm~36mm,安装时无需调节。
【专利说明】线路型固定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配电网的绝缘子固定间隙避雷器,具体涉及一种线路型固定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背景技术】
[0002]架空绝缘导线的防雷击断线问题在我国越来越严重,目前常采用的避雷器有无间隙避雷器与带间隙避雷器,无间隙避雷器由于其在系统运行中长期承受系统电压,存在易老坏的问题,架空线路中已越来越多的采用带间隙避雷器,不同电压等级的线路会采用的不同型号的绝缘子,针对不同的绝缘子,带间隙避雷器的间隙会有不同,因此,目前带间隙避雷器多为可现场调节间隙距离的安装结构,因安装人员的粗心大意,间隙距离可能并不完全符合实际的安装距离,大大降低了对系统中架空线路的保护。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克服上述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路型固定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特别适合在IOkV架空绝缘导线上使用,间隙距离确定后无需再进行安装调节。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所述线路型固定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包括避雷器本体、绝缘子、上电极、下电极及上、下电极构成的空气间隙,避雷器本体一端安装绝缘子,避雷器本体另一端安装在横担上,所述绝缘子包括上金具、绝缘芯棒和下金具组成,绝缘芯棒两端分别设置上金具和下金具,上电极与上金具电气连接,并通过上电极连接组件与避雷器本体机械连接,下金具分别与下电极和绝缘导线电气连接,下电极直接与避雷器本体机械连接,上电极与下电极之间的空气间隙为IOmm?36mm。
[0006]本实用新型正常运行时,空气间隙隔离工频电压,避雷器本体几乎不承受电压,在直击雷或感应雷产生的雷电过电压作用下,避雷器本体导通,避雷器本体呈现低阻抗,上电极与下电极的空气间隙被击穿,雷电流被泄放入地。雷电冲击过后,避雷器本体的电阻又瞬间变大,通过的电流即电弧电流被抑制在较低数值,空气间隙弧压降增大,上电极与下电极空气间隙绝缘迅速恢复,电弧在极短时间内自然熄灭,工频续流被完全遮断,IOmm?36mm的空气间隙系经过大量雷电实验获得,安装后无需再次调节。
[0007]其中,所述上电极设有上放电球,下电极设有下放电球,绝缘子除上放电球和下放电球之外均设有硅橡胶外套,硅橡胶外套既美观又能够保护放电电极,使其具有更好的耐腐蚀性。
[0008]其中,所述上电极连接组件采用折弯结构,折弯角度为35度?85度,可通过折弯角度来调节上、下电极空气间隙距离,或者通过调节上电极连接组件的折弯长度调节上、下电极空气间隙距离。
[0009]其中,所述上电极连接组件折弯处与的绝缘子外表面的距离为40mm?100mm,既协调美观又能保证当上、下电极放电时,能够不烧伤绝缘外套。
[0010]其中,所述上金具和下金具均采用金属制成,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0011]其中,所述绝缘子靠近下金具一端设有锥形外套,绝缘导线穿过锥形外套与下金具电气连接,锥形外套对绝缘导线形成过渡保护,可使导线不易折断,且形成密封。
[0012]其中,所述绝缘子中上、下金具压接绝缘芯棒后,绝缘子模压为一体,绝缘芯棒具有较好的绝缘性能,可确保雷电来时避雷器从外电极间闪络,不会造成绝缘子的内部击穿。
[0013]其中,所述避雷器本体顺次通过螺栓、螺母、弹垫和平垫固定在横担上,为保证安装的牢固性,可根据现场安装情况加配不同的安装板。
[0014]本实用新型有两种安装方式,当绝缘导线位于横担上方时,避雷器本体通过螺栓、螺母、弹垫和平垫固定在横担上方,当绝缘导线位于横担下方时,将避雷器本体两端安装的绝缘子和螺栓、螺母、弹垫以及平垫互换位置,互换后,避雷器本体通过螺栓、螺母、弹垫和平垫固定在横担下方,两种安装方式可实现上方接地或下方接地,满足不同应用场合的需求。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6]本实用新型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体积小,重量轻,可靠性高、维护方便;空气间隙距离固定,简化了安装步骤;通过大量的雷电试验进行绝缘配合,确定了间隙值为IOmm?36mm,安装时无需调节。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8]图2图1中A-A向剖视图。
[0019]图3绝缘子内部结构图。
[0020]图中:1、避雷器本体;2、绝缘子;3、上电极连接组件;4、上电极;5、下电极;6、锥形外套;7、绝缘导线;8、上金具;9、下金具;10、平垫;11、弹垫;12、螺母13、螺栓;14、绝缘芯棒。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专利附图】
附图
【附图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0022]如图1、2所示,所述线路型固定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包括避雷器本体1、绝缘子2、上电极4、下电极5及上、下电极构成的空气间隙,避雷器本体I 一端安装绝缘子2,避雷器本体I另一端安装在横担上,所述绝缘子2包括上金具8、绝缘芯棒14和下金具9组成,如图3所示,绝缘芯棒14两端分别设置上金具8和下金具9,上电极4与上金具8电气连接,并通过上电极连接组件3与避雷器本体I机械连接,下金具9分别与下电极5和绝缘导线7电气连接,下电极5直接与避雷器本体I机械连接,上电极4与下电极5之间的间隙为 IOmm ?36mm。
[0023]其中,所述上电极设有上放电球,下电极设有下放电球,绝缘子除上放电球和下放电球之外均设有硅橡胶外套,硅橡胶外套既美观又能够保护放电电极,使其具有更好的耐腐蚀性;绝缘子2中上、下金具压接绝缘芯棒14后,绝缘子2模压为一体,绝缘芯棒14具有较好的绝缘性能,可确保雷电来时避雷器从外电极间闪络,不会造成绝缘子2的内部击穿;上电极连接组件3采用折弯结构,折弯角度为35度?85度,可通过折弯角度来调节上、下电极空气间隙距离,或者通过调节上电极连接组件3的折弯长度调节上、下电极空气间隙距离;上电极连接组件3折弯处与的绝缘子外表面的距离为40mm?100mm,既协调美观又能保证当放电电极放电时,能够不烧伤绝缘外套;上金具8和下金具9均采用金属制成,具有良好的导电性;绝缘子2靠近下金具一端设有锥形外套6,绝缘导线7穿过锥形外套6与下金具9电气连接,锥形外套6对绝缘导线7形成过渡保护,可使导线不易折断,且形成密封;避雷器本体I顺次通过螺栓13、螺母12、弹垫11和平垫10固定在横担上,为保证安装的牢固性,可根据现场安装情况加配不同的安装板。
[0024]本实用新型有两种安装方式,当绝缘导线7位于横担上方时,避雷器本体I通过螺栓13、螺母12、弹垫11和平垫10固定在横担上方,当绝缘导线7位于横担下方时,将避雷器本体I两端安装的绝缘子2和螺栓13、螺母12、弹垫11以及平垫10互换位置,互换后,避雷器本体I通过螺栓13、螺母12、弹垫11和平垫10固定在横担下方,两种安装方式可实现上方接地或下方接地,满足不同应用场合的需求。
[0025]本实用新型正常运行时,空气间隙隔离工频电压,避雷器本体I几乎不承受电压,在直击雷或感应雷产生的雷电过电压作用下,避雷器本体I导通,避雷器本体I呈现低阻抗,上电极4与下电极5的空气间隙被击穿,雷电流被泄放入地。雷电冲击过后,避雷器本体I的电阻又瞬间变大,通过的电流即电弧电流被抑制在较低数值,空气间隙弧压降增大,上电极4与下电极5空气间隙绝缘迅速恢复,电弧在极短时间内自然熄灭,工频续流被完全遮断,IOmm?36_的空气间隙系经过大量雷电实验获得,安装后无需再次调节。
[0026]本实用新型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体积小,重量轻,可靠性高、维护方便;空气间隙距离固定,简化安装步骤;通过大量的雷电试验进行绝缘配合,确定了空气间隙值为IOmm?36mm,安装时无需调节。
【权利要求】
1.一种线路型固定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包括避雷器本体(I)、绝缘子(2)、上电极(4)、下电极(5)及上、下电极构成的空气间隙,避雷器本体(I) 一端安装绝缘子(2),避雷器本体(I)另一端安装在横担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子(2)包括上金具(8)、绝缘芯棒(14)和下金具(9)组成,绝缘芯棒(14)两端分别设置上金具(8)和下金具(9),上电极(4)与上金具(8 )电气连接,并通过上电极连接组件(3 )与避雷器本体(I)机械连接,下金具(9 )分别与下电极(5)和绝缘导线(7)电气连接,下电极(5)直接与避雷器本体(I)机械连接,上电极(4)与下电极(5)之间的空气间隙为IOmm?36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路型固定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电极(4)设有上放电球,下电极(5)设有下放电球,绝缘子(2)除上放电球和下放电球之外均设有硅橡胶外套。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线路型固定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子(2)中上、下金具压接绝缘芯棒(14)后,绝缘子(2)模压为一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路型固定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电极连接组件(3)采用折弯结构,折弯角度为35度?85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路型固定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电极连接组件(3)折弯处与绝缘子(2)外表面的距离为40mm?10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路型固定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子(2)靠近下金具(9)一端设有锥形外套(6),绝缘导线(7)穿过锥形外套(6)与下金具(9)电气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路型固定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避雷器本体(I)顺次通过螺栓(13 )、螺母(12 )、弹垫(11)和平垫(10 )固定在横担上。
【文档编号】H01B17/42GK203659557SQ201320875686
【公开日】2014年6月18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7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7日
【发明者】尹彬 申请人:山东迅实电气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