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轮廓移动卫星通信天线伺服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47944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一种低轮廓移动卫星通信天线伺服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低轮廓移动卫星通信天线伺服机构,包括双修正型环焦天线、滑环、三轴(方位、俯仰和极化)跟踪齿轮、俯仰及极化支撑机构、安装平台、底板等。滑环内、外环分别与安装平台和底板联接,方位跟踪齿轮分装于底板和安装平台上,俯仰跟踪齿轮分装于俯仰和极化支撑机构上,极化跟踪齿轮分装于双修正型环焦天线和极化支撑机构上。其特点在于:滑环具有信号导通及作为方位旋转轴的双重功用,俯仰及极化支撑机构与滑环轴心是正交而非相交的偏心设计,这便大大降低了机构的整体高度。本发明具有整体高度低、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拆装方便等特点,可应用于小型越野车车顶或其它对安装空间有较大限制的移动载体。
【专利说明】一种低轮廓移动卫星通信天线伺服机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动卫星通信天线伺服机构,适用于“动中通”移动卫星通信天线伺服机构,实现了移动卫星通信天线的小型化和轻量化。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国内外“动中通”按照其安装模式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种类型是将移动卫星通信天线置于移动载体内部,并对载体的相应位置进行透波处理;第二种类型是将移动卫星通信天线作为一个整体安装在移动载体外部的适当位置。第一种类型需要对载体进行较大规模的改装,以实现载体的透波性能,并且安装的移动卫星通信天线伺服机构的体积一般都较大。第二种类型基本不需要对载体进行改装,操作简单便捷,但由于一些载体对安装空间的限制(如小型越野车车顶),因此移动卫星通信天线低轮廓、小型化趋势越来越具有生命力。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低轮廓移动卫星通信天线伺服机构,将移动卫星通信天线的高度降低、体积减小、重量减轻,适用于对安装空间有限制要求的载体的移动卫星通信天线伺服机构。
[0004]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0005]一种低轮廓移动卫星通信天线伺服机构,包括:双修整形环焦天线、极化跟踪齿轮、俯仰跟踪齿轮、第一连接波导、方位跟踪齿轮、底板、安装平台、支撑与信号传递一体化轴系、方位旋转关节、极化驱动齿轮组件、方位驱动齿轮组件、俯仰支撑机构、俯仰驱动齿轮组件、极化旋转关节、第二连接波导、俯仰旋转关节、第三连接波导和极化及天线支撑机构;
[0006]双修正环焦天线为抛物面切边天线,其极化轴穿过抛物面的中心,极化驱动齿轮组件包括极化驱动电机和极化主动齿轮,双修正环焦天线与极化驱动齿轮组件均固定安装在极化及天线支撑机构顶部,极化旋转关节安装在双修正环焦天线极化轴的底端;
[0007]极化跟踪齿轮安装在双修正型环焦天线的极化轴上,极化驱动电机通过极化主动齿轮驱动极化跟踪齿轮,实现双修正型环焦天线极化轴的转动,完成双修正型环焦天线极化轴的极化跟踪;极化及天线支撑机构与极化跟踪齿轮之间安装有角度限位开关,以对极化轴的运动范围进行限制;
[0008]极化及天线支撑机构和俯仰驱动齿轮组件均固定安装在俯仰支撑机构上,俯仰旋转关节固定安装在极化及天线支撑机构上并经俯仰支撑机构上的圆孔穿出;
[0009]俯仰驱动齿轮组件包括俯仰驱动电机和俯仰主动齿轮,极化及天线支撑机构与俯仰跟踪齿轮固定连接,俯仰驱动电机通过俯仰主动齿轮驱动俯仰跟踪齿轮转动,实现极化及天线支撑机构的转动,完成双修正型环焦天线极化轴的俯仰跟踪,俯仰支撑机构与极化及天线支撑机构之间安装有角度限位开关,以对极化及天线支撑机构俯仰的运动范围进行限制;
[0010]方位驱动齿轮组件包括方位驱动电机和方位主动齿轮;方位跟踪齿轮均固定安装在地板上,支撑与信号传递一体化轴系位于方位跟踪齿轮顶端;
[0011]安装平台为帽型结构,帽型结构的顶端套装在支撑与信号传递一体化轴系的顶端;方位驱动齿轮组件和俯仰支撑机构均固定安装在安装平台的上表面,方位旋转关节穿过支撑与信号传递一体化轴系和安装平台的上表面固定安装在安装平台的上端面;方位驱动电机通过方位主动齿轮驱动安装平台转动,实现方位跟踪;
[0012]第一连接波导一端与方位旋转关节固定连接,另一端为本伺服机构对外接口,第三连接波导一端与方位旋转关节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俯仰旋转关节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波导一端与极化旋转关节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俯仰旋转关节固定连接。
[0013]所述信号传递一体化轴系包括:第一轴承、功率环片、电刷、环片支架、壳体、信号环片、第二轴承、安装法兰、中空轴、绝缘环片、刷架、环出线和刷出线;
[0014]壳体为中空圆柱体结构,壳体的外径与安装法兰定位面形成过渡配合后固定连接;中空轴为中空圆柱体结构;安装法兰下表面和方位跟踪齿轮上表面贴合;
[0015]第一轴承与第二轴承配对使用,第一轴承安装在中空轴的端部,中空轴通过第一轴承与壳体连接;第二轴承安装在中空轴的另一个端部,中空轴通过第二轴承与安装法兰连接;壳体和安装法兰组成的固定连接结构通过第一轴承与第二轴承与中空轴形成相对旋转运动,所述相对旋转运动以中空轴的轴线为旋转轴;
[0016]环片支架为中空圆柱体结构,环片支架内径与中空轴外径过渡配合,使环片支架与中空轴固定连接;
[0017]功率环片、信号环片和绝缘环片均为圆形环片结构,且均叠片套装在环片支架上;功率环片和信号环片的周向外侧带沟槽,环片支架分为功率传递部分和信号传递部分,功率传递部分和信号传递部分彼此分离,功率环片与绝缘环片交替套装在环片支架的功率传递部分,经轴向压紧后构成功率环片组;信号环片和绝缘环片交替套装在环片支架的信号传递部分,经轴向压紧后构成信号环片组;
[0018]中空轴在第一轴承所在端面有两个腰型走线孔;安装法兰在第二轴承所在端面有两个腰型走线孔;每片功率环片和信号环片均引出一根导线作为环出线从中空轴的两个走线孔中弓I出;
[0019]刷架为电路板,位于壳体内部,刷架的两端分别与壳体和安装法兰固定连接,电刷为V型合金丝,V型结构的尖端焊接在刷架上,开口两端嵌入功率环片或信号环片的沟槽中,并与沟槽相切,电刷上施加初始接触压力,以确保电刷与相应功率环片和信号环片时刻导通;每个电刷引出一根导线作为刷出线从安装法兰的两个走线孔中引出。
[0020]所述第一轴承与第二轴承均为P级角接触轴承。
[0021]所述功率环片、信号环片和绝缘环片套装在环片支架上时,各环片的轴线均与中空轴的轴线重合。
[0022]所述双修整形环焦天线的主反射面进行了切边处理,切割方向与俯仰旋转轴线平行,尺寸为0.6mx0.4mο
[0023]所述底板为招合金蜂窝板。
[0024]所述安装平台和底板之间装有霍尔开关组合,实现对安装平台方位旋转运动的监控。
[0025]所述方位驱动电机通过方位主动齿轮驱动安装平台转动,具体为:
[0026]方位驱动电机带动方位主动齿轮转动,方位主动齿轮与方位跟踪齿轮啮合,使得方位主动齿轮绕方位跟踪齿轮形成行星运动,由于方位驱动齿轮组件与安装平台固定连接,从而使得方位主动齿轮带动安装平台转动。
[0027]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
[0028](I)采用双修正型环焦天线,该天线体积小、高度低,有效地降低了天线伺服机构
高度;
[0029](2)方位轴和俯仰轴采用偏心结构设计,大大降低了天线伺服机构的整体高度;
[0030](3)方位轴采用支撑与信号传递一体化轴系,具有信号导通和方位旋转轴的双重功用,节省了实现方位旋转所需的零件及高度空间,不仅简化了结构、减轻了重量,还降低了生产成本;
[0031](4)低轮廓移动卫星通信天线伺服机构总高度不超过430mm,使得移动卫星通信天线安装在空间受限制的载体(如小型越野车车顶)上的愿望成为现实。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2]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主视图;
[0033]图2为本发明图1的A-A面的剖视图;
[0034]图3为支撑与信号传递一体化轴系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一种低轮廓移动卫星通信天线伺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双修整形环焦天线1、极化跟踪齿轮2、俯仰跟踪齿轮3、第一连接波导4、方位跟踪齿轮5、底板6、安装平台7、支撑与信号传递一体化轴系8、方位旋转关节9、极化驱动齿轮组件10、方位驱动齿轮组件11、俯仰支撑机构12、俯仰驱动齿轮组件13、极化旋转关节14、第二连接波导15、俯仰旋转关节16、第三连接波导17和极化及天线支撑机构18 ;
[0036]双修正环焦天线I为抛物面切边天线,其主反射面进行了切边处理,切割方向与俯仰旋转轴线平行,尺寸为0.6mx0.4m,双修正环焦天线I的极化轴穿过抛物面的中心,极化驱动齿轮组件10包括极化驱动电机和极化主动齿轮,双修正环焦天线I与极化驱动齿轮组件10均固定安装在极化及天线支撑机构18顶部,极化旋转关节14安装在双修正环焦天线I极化轴的底端;
[0037]极化跟踪齿轮2安装在双修正型环焦天线I的极化轴上,极化驱动电机通过极化主动齿轮驱动极化跟踪齿轮2,实现双修正型环焦天线I极化轴的转动,完成双修正型环焦天线I极化轴的极化跟踪;极化及天线支撑机构18与极化跟踪齿轮2之间安装有角度限位开关,以对极化轴的运动范围进行限制;
[0038]极化及天线支撑机构18和俯仰驱动齿轮组件13均固定安装在俯仰支撑机构12上,俯仰旋转关节16固定安装在极化及天线支撑机构18上并经俯仰支撑机构12上的圆孔穿出;
[0039]俯仰驱动齿轮组件13包括俯仰驱动电机和俯仰主动齿轮,极化及天线支撑机构18与俯仰跟踪齿轮3固定连接,俯仰驱动电机通过俯仰主动齿轮驱动俯仰跟踪齿轮转动,实现极化及天线支撑机构18的转动,完成双修正型环焦天线I极化轴的俯仰跟踪,俯仰支撑机构12与极化及天线支撑机构18之间安装有角度限位开关,以对极化及天线支撑机构18俯仰的运动范围进行限制;
[0040]如图3为支撑与信号传递一体化轴系8主视图,由图3知,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支撑与信号传递一体化轴系,包括:第一轴承801、功率环片802、电刷803、环片支架804、壳体805、信号环片806和轴承807、安装法兰808,中空轴809、绝缘环片810、刷架811、环出线812、刷出线813 ;
[0041]绝缘环片810材料为聚四氟乙烯,电刷803材料为金基合金丝,功率环片802和信号环片806材料为黄铜镀金;
[0042]第一轴承801与第二轴承807均为P4级角接触轴承,使支撑与信号传递一体化轴系能承受各个方向的载荷和冲击,并具有足够的回转精度;
[0043]壳体805为中空圆柱体结构,壳体805的外径与安装法兰808定位面形成过渡配合后固定连接;中空轴809为中空圆柱体结构;
[0044]第一轴承801与第二轴承807配对使用,第一轴承801安装在中空轴809的端部,中空轴809通过第一轴承801与壳体805连接;第二轴承807安装在中空轴809的另一个端部,中空轴809通过第二轴承807与安装法兰808连接;壳体805和安装法兰808组成的固定连接结构通过第一轴承801与第二轴承807与中空轴809形成相对旋转运动,所述相对旋转运动以中空轴809的轴线为旋转轴;
[0045]环片支架804为中空圆柱体结构,环片支架804内径与中空轴809外径过渡配合,使环片支架804与中空轴809固定连接;
[0046]功率环片802、信号环片806和绝缘环片810均为圆形环片结构,且均叠片套装在环片支架804上;安装时,各环片的轴线均与中空轴809的轴线重合。功率环片802和信号环片806的周向外侧带沟槽,环片支架804分为功率传递部分和信号传递部分,功率传递部分和信号传递部分彼此分离,功率环片802与绝缘环片810交替套装在环片支架804的功率传递部分,经轴向压紧后构成功率环片组;信号环片806和绝缘环片810交替套装在环片支架804的信号传递部分,经轴向压紧后构成信号环片组;
[0047]中空轴809在第一轴承801所在端面有两个腰型走线孔;安装法兰808在第二轴承807所在端面有两个腰型走线孔;每片功率环片802和信号环片806均引出一根导线作为环出线812从中空轴809的两个走线孔中引出;
[0048]刷架811为电路板,位于壳体805内部,刷架813的两端分别与壳体805和安装法兰808固定连接,电刷803为V型合金丝,V型结构的尖端焊接在刷架813上,开口两端嵌入功率环片802或信号环片806的沟槽中,并与沟槽相切,电刷803上施加初始接触压力,以确保电刷803与相应功率环片802和信号环片806时刻导通;每个电刷803引出一根导线作为刷出线813从安装法兰808的两个走线孔中引出。
[0049]方位驱动齿轮组件11包括方位驱动电机和方位主动齿轮;方位跟踪齿轮5均固定安装在地板6上,支撑与信号传递一体化轴系8安装法兰808下表面和方位跟踪齿轮5上表面贴合;底板6为招合金蜂窝板结构。
[0050]安装平台7为帽型结构,帽型结构的顶端套装在支撑与信号传递一体化轴系8中空轴809的顶端;方位驱动齿轮组件11和俯仰支撑机构12均固定安装在安装平台7的上表面,方位旋转关节9穿过支撑与信号传递一体化轴系8的中空轴809和安装平台7的上表面固定安装在安装平台7的上端面;方位驱动电机带动方位主动齿轮转动,方位主动齿轮与方位跟踪齿轮5啮合,使得方位主动齿轮绕方位跟踪齿轮形成行星运动,由于方位驱动齿轮组件11与安装平台7固定连接,从而使得方位主动齿轮驱动安装平台7转动,实现方位跟踪;安装平台7和底板6之间装有霍尔开关组合,实现对安装平台7方位旋转运动的监控。
[0051]第一连接波导4 一端与方位旋转关节9固定连接,另一端为本伺服机构对外接口,第三连接波导17 —端与方位旋转关节9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俯仰旋转关节16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波导15 —端与极化旋转关节14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俯仰旋转关节16固定连接。
[0052]整个低轮廓移动卫星通信天线伺服机构总高度为420?430mm。
[0053]本发明工作原理
[0054]伺服机构启动后,功率信号及控制信号经过支撑与信号传递一体化轴系8传递到安装平台7上的方位驱动齿轮组件11,方位驱动齿轮组件11带动安装平台7转动,形成方位跟踪;
[0055]在实际应用中,支撑与信号传递一体化轴系8分别与安装平台7、方位驱动齿轮组件11相连,壳体805和安装法兰808组成的固定连接结构对安装平台7和方位驱动齿轮组件11形成支撑,方位驱动齿轮组件11中的方位驱动电机驱动方位主动齿轮绕方位跟踪齿轮5做行星运动,带动安装平台7转动,从而驱动壳体805和安装法兰808组成的固定连接结构与中空轴809形成相对旋转运动;从而使安装在安装法兰808上的动中通方位旋转部分产生方位跟踪;
[0056]进行功率传输时,外部功率信号通过刷出线813输入,经过刷架811上的印制电路板传递到电刷803,电刷803与功率环片802由于壳体805和安装法兰808组成的固定连接结构与中空轴809形成相对旋转运动而产生不间断接触的相对旋转运动,电刷803与功率换片802中的沟槽相接触,将功率信号传递到功率环片802,功率环片802上引出的环出线812从中空轴809端部的腰型孔穿出,与外部用电器连接,从而将功率信号传递到动中通方位旋转部分以上的所有用电器;
[0057]进行信号传递时,外部控制信号通过刷出线813输入,经过刷架811上的印制电路板传递到电刷803,电刷803与信号环片806由于壳体805和安装法兰808组成的固定连接结构与中空轴809形成相对旋转运动而产生不间断接触的相对旋转运动,电刷803与信号环片806中的沟槽相接触,将控制信号传递到信号环片806,信号环片806上引出的环出线812从中空轴809端部的腰型孔穿出,与外部控制器件连接,从而将控制信号传递到动中通方位旋转部分以上所有的控制器件;
[0058]在方位跟踪的同时,功率信号和控制信号通过环出线812直接传递到俯仰驱动齿轮组件13,俯仰驱动齿轮组件13中的俯仰驱动电机驱动俯仰主动齿轮转动,从而带动俯仰跟踪齿轮3转动,由于俯仰跟踪齿轮、带动极化及天线支撑机构18和双修整形环焦天线I固定连接,因此跟踪齿轮3的转动带动双修整形环焦天线I做俯仰运动,形成俯仰跟踪,俯仰支撑机构12与极化及天线支撑机构18之间安装有角度限位开关,以对双修整形环焦天线I俯仰的运动范围进行限制;[0059]与此同时,功率信号和控制信号通过环出线812直接传递到极化驱动齿轮组件10,极化驱动齿轮组件10中的极化驱动电机驱动极化主动齿轮转动,从而带动极化跟踪齿轮2转动,由于极化跟踪齿轮2与双修整形环焦天线I的极化轴固定连接,因此极化跟踪齿轮2得转动带动双修整形环焦天线I转动,形成极化跟踪。极化及天线支撑机构18与极化跟踪齿轮2之间安装有角度限位开关,以对双修整形环焦天线I的运动范围进行限制;
[0060]第一连接波导4 一端与方位旋转关节9固定连接,另一端为本伺服机构对外接口,方位旋转关节9带动第一连接波导4做方位旋转运动,第三连接波导17 —端与方位旋转关节9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俯仰旋转关节16固定连接,方位旋转关节9与俯仰旋转关节16配合使用,使第三连接波导17随着方位旋转关节9与俯仰旋转关节16旋转;第二连接波导15一端与极化旋转关节14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俯仰旋转关节16固定连接,极化旋转关节14与俯仰旋转关节16配合使用,使得第二连接波导15随着极化旋转关节14与俯仰旋转关节16旋转。第一连接波导4、第二连接波导15和第三连接波导17共同构成雷达信号发射和接收通道,用来发射外部输入的雷达脉冲信号或者接受雷达接收到的目标回波信号。
[0061]本发明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权利要求】
1.一种低轮廓移动卫星通信天线伺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双修整形环焦天线(1)、极化跟踪齿轮(2)、俯仰跟踪齿轮(3)、第一连接波导(4)、方位跟踪齿轮(5)、底板(6)、安装平台(7)、支撑与信号传递一体化轴系(8)、方位旋转关节(9)、极化驱动齿轮组件(10)、方位驱动齿轮组件(11)、俯仰支撑机构(12)、俯仰驱动齿轮组件(13)、极化旋转关节(14)、第二连接波导(15)、俯仰旋转关节(16)、第三连接波导(17)和极化及天线支撑机构(18); 双修正环焦天线(1)为抛物面切边天线,其极化轴穿过抛物面的中心,极化驱动齿轮组件(10)包括 极化驱动电机和极化主动齿轮,双修正环焦天线(1)与极化驱动齿轮组件(10)均固定安装在极化及天线支撑机构(18)顶部,极化旋转关节(14)安装在双修正环焦天线⑴极化轴的底端; 极化跟踪齿轮(2)安装在双修正型环焦天线(1)的极化轴上,极化驱动电机通过极化主动齿轮驱动极化跟踪齿轮(2),实现双修正型环焦天线(1)极化轴的转动,完成双修正型环焦天线(1)极化轴的极化跟踪;极化及天线支撑机构(18)与极化跟踪齿轮(2)之间安装有角度限位开关,以对极化轴的运动范围进行限制; 极化及天线支撑机构(18)和俯仰驱动齿轮组件(13)均固定安装在俯仰支撑机构(12)上,俯仰旋转关节(16)固定安装在极化及天线支撑机构(18)上并经俯仰支撑机构(12)上的圆孔穿出; 俯仰驱动齿轮组件(13)包括俯仰驱动电机和俯仰主动齿轮,极化及天线支撑机构(18)与俯仰跟踪齿轮(3)固定连接,俯仰驱动电机通过俯仰主动齿轮驱动俯仰跟踪齿轮转动,实现极化及天线支撑机构(18)的转动,完成双修正型环焦天线(1)极化轴的俯仰跟踪,俯仰支撑机构(12)与极化及天线支撑机构(18)之间安装有角度限位开关,以对极化及天线支撑机构(18)俯仰的运动范围进行限制; 方位驱动齿轮组件(11)包括方位驱动电机和方位主动齿轮;方位跟踪齿轮(5)均固定安装在地板(6)上,支撑与信号传递一体化轴系(8)位于方位跟踪齿轮(5)顶端; 安装平台(7)为帽型结构,帽型结构的顶端套装在支撑与信号传递一体化轴系(8)的顶端;方位驱动齿轮组件(11)和俯仰支撑机构(12)均固定安装在安装平台(7)的上表面,方位旋转关节(9)穿过支撑与信号传递一体化轴系(8)和安装平台(7)的上表面固定安装在安装平台(7)的上端面;方位驱动电机通过方位主动齿轮驱动安装平台(7)转动,实现方位跟踪; 第一连接波导(4) 一端与方位旋转关节(9)固定连接,另一端为本伺服机构对外接口,第三连接波导(17) —端与方位旋转关节(9)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俯仰旋转关节(16)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波导(15) —端与极化旋转关节(14)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俯仰旋转关节(16)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轮廓移动卫星通信天线伺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传递一体化轴系(8)包括:第一轴承(801)、功率环片(802)、电刷(803)、环片支架(804)、壳体(805)、信号环片(806)、第二轴承(807)、安装法兰(808)、中空轴(809)、绝缘环片(810)、刷架(811)、环出线(812)和刷出线(813); 壳体(805)为中空圆柱体结构,壳体(805)的外径与安装法兰(808)定位面形成过渡配合后固定连接;中空轴(809)为中空圆柱体结构;安装法兰(808)下表面和方位跟踪齿轮(5)上表面贴合;第一轴承(801)与第二轴承(807)配对使用,第一轴承(801)安装在中空轴(809)的端部,中空轴(809)通过第一轴承(801)与壳体(805)连接;第二轴承(807)安装在中空轴(809)的另一个端部,中空轴(809)通过第二轴承(807)与安装法兰(808)连接;壳体(805)和安装法兰(808)组成的固定连接结构通过第一轴承(801)与第二轴承(807)与中空轴(809)形成相对旋转运动,所述相对旋转运动以中空轴(809)的轴线为旋转轴; 环片支架(804)为中空圆柱体结构,环片支架(804)内径与中空轴(809)外径过渡配合,使环片支架(804)与中空轴(809)固定连接; 功率环片(802)、信号环片(806)和绝缘环片(810)均为圆形环片结构,且均叠片套装在环片支架(804)上;功率环片(802)和信号环片(806)的周向外侧带沟槽,环片支架(804)分为功率传递部分和信号传递部分,功率传递部分和信号传递部分彼此分尚,功率环片(802)与绝缘环片(810)交替套装在环片支架(804)的功率传递部分,经轴向压紧后构成功率环片组;信号环片(806)和绝缘环片(810)交替套装在环片支架(804)的信号传递部分,经轴向压紧后构成信号环片组; 中空轴(809)在第一轴承(801)所在端面有两个腰型走线孔;安装法兰(808)在第二轴承(807)所在端面有两个腰型走线孔;每片功率环片(802)和信号环片(806)均引出一根导线作为环出线(812)从中空轴(809)的两个走线孔中引出; 刷架(811)为电路板,位于壳体(805)内部,刷架(811)的两端分别与壳体(805)和安装法兰(808)固定连接,电刷(803)为V型合金丝,V型结构的尖端焊接在刷架(811)上,开口两端嵌入功率环片(802)或信号环片(806)的沟槽中,并与沟槽相切,电刷(803)上施加初始接触压力,以确保电刷(803)与相应功率环片(802)和信号环片(806)时刻导通;每个电刷(803)引出一根导 线作为刷出线(813)从安装法兰(808)的两个走线孔中引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低轮廓移动卫星通信天线伺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承(801)与第二轴承(807)均为P4级角接触轴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轮廓移动卫星通信天线伺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环片(802)、信号环片(806)和绝缘环片(810)套装在环片支架(804)上时,各环片的轴线均与中空轴(809)的轴线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轮廓移动卫星通信天线伺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修整形环焦天线(I)的主反射面进行了切边处理,切割方向与俯仰旋转轴线平行,尺寸为 0.6mx0.4m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轮廓移动卫星通信天线伺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6)为招合金蜂窝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轮廓移动卫星通信天线伺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平台(7)和底板(6)之间装有霍尔开关组合,实现对安装平台(7)方位旋转运动的监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轮廓移动卫星通信天线伺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方位驱动电机通过方位主动齿轮驱动安装平台(7)转动,具体为: 方位驱动电机带动方位主动齿轮转动,方位主动齿轮与方位跟踪齿轮(5)啮合,使得方位主动齿轮绕方位跟踪齿轮形成行星运动,由于方位驱动齿轮组件(11)与安装平台(7)固定连接,从而使得方位主动齿轮带动安装平台(7)转动。
【文档编号】H01Q3/02GK103972652SQ201410189057
【公开日】2014年8月6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6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6日
【发明者】赵书伦, 郑罕, 郎嵘 申请人: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