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点发光装置及显示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58735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量子点发光装置及显示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提供了一种量子点发光装置以及一种包括该量子点发光装置的显示设备,所述量子点发光装置包括发射第一光的发光器件和面向发光器件的量子点层,所述量子点层包括:多个量子点,吸收第一光,并且发射具有与第一光的波长范围相比不同的波长范围的第二光和第三光;带通滤波器,位于量子点层上,带通滤波器使第二光的一部分和第三光的一部分截止。
【专利说明】量子点发光装置及显示设备
[000。 于2013年9月23号提交到韩国知识产权局的题目为"Quantum Dot Li曲t-Emitting Device and Display Apparatus (量子点发光装置及显示设备)"的第 10-2013-0112869号韩国专利申请通过引用全部包含于此。

【技术领域】
[0002] 实施例涉及一种量子点发光装置W及一种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0003] 平板显示设备可W包括例如液晶显示器(LCD)、等离子体显示面板(ro巧和有机 发光显示设备。LCD可W具有优良的可视性、简单的薄膜制造技术、低功率和较少的热排放 的优点,并且LCD可W被用在移动装置、计算机监视器和电视机(TV)中。
[0004] LCD是通过例如接收外部光而并非通过自发射来形成图像的光接收型显示设备。 因此,LCD可W包括在液晶显示面板的下部中的背光单元,并且可W通过利用从背光单元发 射的光来显示图像。
[0005] 具有节能的优良效果并且具有快速的响应速度的发光二极管(LED)可W用作该 种背光单元的光源。L邸背光单元可W增强LCD的特性。


【发明内容】

[0006] 实施例在于一种量子点发光装置和一种显示设备。
[0007] 实施例可W通过提供一种量子点发光装置来实现,其中,所述量子点发光装置包 括发射第一光的发光器件和面向发光器件的量子点层,所述量子点层:包括多个量子点,吸 收第一光,并且发射具有与第一光的波长范围相比不同的波长范围的第二光和第H光;带 通滤波器,位于量子点层上,带通滤波器使第二光的一部分和第H光的一部分截止。
[0008] 所述多个量子点可W包括:多个第一量子点,吸收第一光并且发射第二光;多个 第二量子点,吸收第一光并且发射第H光。
[0009] 第一量子点和第二量子点可W由相同的材料形成并且具有不同的尺寸。
[0010] 第H光可W具有比第二光的波长长的波长,带通滤波器可W使第二光的最短波长 区域中的光截止,带通滤波器可W使第H光的最长波长区域中的光截止。
[0011] 穿过带通滤波器的第二光的峰值波长可W比从量子点层发射的第二光的峰值波 长长,穿过带通滤波器的第H光的峰值波长可W比从量子点层发射的第H光的峰值波长 短。
[0012] 带通滤波器可W反射第一光的至少一部分。
[0013] 带通滤波器可W包括短波通滤波器(SWP巧和长波通滤波器(LWP巧。
[0014] SWPF的截止波长可W小于或等于大约655皿,LWPF的截止波长可W大于或等于大 约 500nm。
[0015] 第一光可W是蓝光或紫外光,第二光可W是绿光,第H光可W是红光。
[0016] 所述多个量子点可W包括核,所述核包括&iSe、ZnO、ZnTe、InP、GaP、InGaN和InN 中的一种。
[0017] 所述多个量子点还可W包括围绕核的壳,所述壳包括化SJnSe、GaP和GaN中的一 种。
[0018] 实施例可W通过提供一种显示设备来实现,其中,所述显示设备包括背光单元W 及从背光单元接收光并且显示图像的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底、第二基底W及位 于第一基底和第二基底之间的液晶层,其中,背光单元包括从其发射第一光的第一区域W 及从其发射第二光和第H光的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包括:发光器件,发射第一光;量子 点层,面向发光器件,所述量子点层包括多个量子点,吸收第一光,并发射具有与第一光的 波长范围相比不同的波长范围的第二光和第H光;带通滤波器,位于量子点层上,带通滤波 器使第二光的一部分和第H光的一部分截止。
[0019] 背光单元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可W与显示面板的一个角落相邻。
[0020] 背光单元可W包括;第一导光件,使来自第一区域的第一光朝向显示面板透射; 第二导光件,使已经穿过带通滤波器之后的第二光和第H光朝向显示面板透射。
[0021] 所述显示面板中还可W包括滤色器,滤色器使颜色再现。
[0022] 所述多个量子点可W包括:多个第一量子点,吸收第一光并且发射第二光;多个 第二量子点,吸收第一光并且发射第H光。
[0023] 第H光可W具有比第二光的波长长的波长,带通滤波器可W使第二光的最短波长 区域中的光截止,带通滤波器可W使第H光的最长波长区域中的光截止。
[0024] 带通滤波器可W反射第一光的至少一部分。
[00巧]第一光可W是蓝光或紫外光,第二光可W是绿光,第H光可W是红光。
[0026] 实施例可W通过提供一种显示设备来实现,其中,所述显示设备包括:基底,所述 基底被划分为限定用来发射蓝光的第一子像素区域、用来发射绿光的第二子像素区域W及 用来发射红光的第H子像素区域;像素电极,位于基底上;对电极,面向像素电极;中间层, 位于像素电极和对电极之间,中间层包括多个量子点并且发射光;带通滤波器,位于像素 电极和对电极中的一个上,像素电极和对电极中的所述一个与显示设备的发射光的侧面相 邻,其中,带通滤波器覆盖在第二子像素区域和第H子像素区域上方,并且使绿光的一部分 和红光的一部分截止。
[0027] 像素电极可W包括第一像素电极、第二像素电极和第H像素电极,第一像素电极 覆盖在第一子像素区域上方,第二像素电极覆盖在第二子像素区域上方,第H像素电极覆 盖在第H子像素区域上方,中间层可W包括第一中间层、第二中间层和第H中间层,第一中 间层覆盖在第一子像素区域上方并且包括发射蓝光的多个量子点,第二中间层覆盖在第二 子像素区域上方并且包括发射绿光的多个量子点,第H中间层覆盖在第H子像素区域上方 并且包括发射红光的多个量子点,第一子像素区域可W包括位于基底上的第一发光装置, 第一发光装置包括第一像素电极、第一中间层和对电极的顺序堆叠件,第二子像素区域可 W包括位于基底上的第二发光装置,第二发光装置包括第二像素电极、第二中间层和对电 极的顺序堆叠件,第H子像素区域可W包括位于基底上的第H发光装置,第H发光装置包 括第H像素电极、第H中间层和对电极的顺序堆叠件。
[0028] 显示设备还可W包括;滤色器,位于与显示设备的发射光的一侧相邻的像素电极 和对电极中的所述一个上,滤色器包括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H区域,第一区域覆盖在第 一子像素区域上方并且蓝光穿过第一区域,第二区域覆盖在第二子像素区域上方并且绿光 穿过第二区域,第H区域覆盖在第H子像素区域上方并且红光穿过第H区域;其中,中间层 包括发射蓝光的多个量子点、发射绿光的多个量子点W及发射红光的多个量子点,带通滤 波器覆盖在滤色器的第二区域和第H区域上方。
[0029] 发射蓝光的量子点、发射绿光的量子点W及发射红光的量子点可W包括彼此相同 的材料,并且可W具有彼此不同的尺寸。
[0030] 带通滤波器可W使绿光的最短波长区域中的光截止,带通滤波器可W使红光的最 长波长区域中的光截止。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1] 通过参照附图详细地描述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将变得明 显,在附图中:
[0032] 图1示出根据实施例的量子点发光装置的示意性剖视图;
[0033] 图2示出包括在图1的量子点发光装置中的量子点层的部分A1的放大的剖视图;
[0034] 图3示出包括在图1的量子点发光装置中的带通滤波器的透射光谱的曲线图; [00巧]图4示出在从图1的量子点发光装置的量子点层发射之后,光穿过图3的带通滤 波器前和穿过带通滤波器后的光谱的曲线图;
[0036] 图5示出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示意性剖视图;
[0037] 图6示出从包括在图5的显示设备中的背光单元发射的光穿过滤色器前和穿过滤 色器后的光谱的曲线图;
[0038] 图7示出对从图5的显示设备的背光单元发射的光穿过滤色器后的光谱与从背光 单元(其包括領(Cd))发射的光穿过滤色器后的光谱比较的曲线图;
[0039] 图8示出图1的量子点发光装置的颜色再现范围(color r巧ro化ction range) 的曲线图;
[0040] 图9示出根据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示意性剖视图;
[0041] 图10示出根据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示意性剖视图;
[0042] 图11示出根据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示意性剖视图;
[004引图12示出包括在图11的显示设备中的中间层的部分A2的放大的剖视图拟及
[0044] 图13示出根据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示意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5] 现在将参照附图在下文中更充分地描述示例实施例;然而,该些示例实施例可W W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应该被解释为受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例。相反,该些实施例被 提供为使得本公开将是彻底的且完整的,并且将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地传达示例性实施 方式。
[0046] 在附图中,为了示出的清楚起见,可能夸大了层和区域的尺寸。同样的附图标记始 终指示同样的元件。
[0047] 在下面的实施例中,术语"第一"和"第二"是出于将一个组件与另一组件区分开 来的目的而使用的,而不是用作限制性的含义。
[0048] 在下面的实施例中,除非有相反指示,否则单数形式的术语可W包括复数形式。
[0049] 在下面的实施例中,术语"包括"、"包含"或"具有"意味着具有在说明书中描述的 特性或组件,并且不排除可能添加的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性或组件。
[0050] 在下面的实施例中,当诸如膜、区域或组件的元件被称作"在"另一元件"上"时, 该元件可W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或者也可W存在中间元件。
[0051] 当诸如"......中的至少一个(种)"的表述在一系列元件之后时,修饰整个系列的 元件,而不是修饰系列中的个别元件。
[0052] 图1示出根据实施例的量子点发光装置10的示意性剖视图,图2示出包括在图1 的量子点发光装置10中的量子点层12的部分A1的放大的剖视图。
[0053] 参照图1和图2,量子点发光装置10可W包括;发光器件11 (其发射第一光);量 子点层12,位于发光器件11上或者与其面对;带通滤波器13,位于量子点层12上。量子点 层12可W包括吸收第一光并且发射第二光和第H光的多个量子点,例如,第一量子点12a 和第二量子点12b。带通滤波器13可W阻挡第二光的一部分和第H光的一部分。
[0054] 第一光可W是在量子点层12中激发第一量子点12a和第二量子点12b的光。在 实施方式中,第一光可W是蓝光或紫外光。发光器件11 (发射第一光)可W包括多个发光 二极管(LED) 11a(在发光二极管中,电流在半导体中流动并且发射光)。
[00巧]第一量子点12a(在量子点层12中)可W吸收第一光并且发射第二光。第二量子 点12b (在量子点层12中)可W吸收第一光并且发射第H光。
[0056] 量子点是尺寸为几纳米至几百纳米的球形半导体纳米材料。例如,量子点可W包 括由带隙小的材料形成的核W及围绕核的壳。与块状材料化ulk state material)不同, 由于量子限制效应,量子点可W具有不连续的带隙能。因此,通过将该样的量子点引入发光 装置中,能够实现发光效率高且色纯度高的发光装置。
[0057] 例如,包含領(Cd)(例如,砸化領(CdSe))的量子点可W适用于实现具有高的光致 发光量子产率和窄的半峰全宽(FWHM)的发光装置。然而,領(Cd)是一种毒性很强的重金 属元素,有害物质禁用指令(Ro服)法则禁止使用領(Cd)。因此,利用更环保的量子点的发 光装置会是所期望的。
[0058] 因此,根据实施例的量子点发光装置可W包括环保的量子点,例如,第一量子点 12a和第二量子点12b,所述量子点不包含诸如領(Cd)或隶化g)的有毒重金属材料。在实 施方式中,第一量子点12a和第二量子点1化可W包括包含例如化Se、ZnO、ZnTe、InP、GaP、 InGaN和InN中的一种的核。
[0059] 第一量子点12a和第二量子点1化还可W包括围绕核并且保护核的壳,从而增加 了第一量子点12a和第二量子点12b的英光性并且提高了它们的稳定性。在实施方式中, 壳可W包括例如化S、化Se、GaP和GaN中的一种。
[0060] 如上面所指出的,第一量子点12a可W吸收第一光并且可W发射第二光。第二光 可W是例如绿光。第二量子点1化可W吸收第一光并且可W发射第H光。第H光可W是例 如红光。在实施方式中,第一量子点12a和第二量子点1化可W由相同的材料形成并且可 W具有不同的尺寸。在实施方式中,第一量子点12a和第二量子点12b可W由不同的材料 形成。
[006。 例如,量子点可W具有能带之间的间隔根据量子点的尺寸而变化的特性。结果,即 使使用相同的量子点(例如,由相同材料形成的量子点),而当量子点的尺寸不同时,也能 够发射具有不同波长的光。量子点的尺寸越小,其能带间隙会越大。因此,会缩短发射的光 的波长。
[0062] 在实施方式中,第一量子点12a(其发射第二光)的尺寸可W比第二量子点 12b(其发射第H光)的尺寸小。例如,第H光可W具有比第二光的波长长的波长。在实 施方式中,第二光可W是绿光(其中也波长为大约530皿±5皿并且其FWHM为大约40皿 至60nm),第H光可W是红光(其中也波长为大约625皿±5皿并且其FWHM为大约40皿至 60nm)。
[0063] 带通滤波器13可W位于量子点层12上。带通滤波器13可W透射第二光的一部 分和第H光的一部分,并且可W反射或吸收第二光和第H光的剩余部分。通过包括带通滤 波器13,根据实施例的量子点发光装置10可W有助于增强W第一量子点12a和第二量子点 12b(与包含領(Cd)的量子点相比,其可能不能呈现为良好的光致发光量子产率或FWHM)为 例的环保量子点的特性。带通滤波器13的详细的构造可W如下。
[0064] 图3示出包括在图1的量子点发光装置10中的带通滤波器13的透射光谱的曲线 图,图4示出在从图1的量子点发光装置10的量子点层12发射之后,光穿过图3的带通滤 波器13前和穿过带通滤波器13后的光谱的曲线图。
[0065] 参照图1和图3,根据实施例的量子点发光装置10的带通滤波器13可W包括长波 通滤波器(LWPF)13a和短波通滤波器(SWP巧13b。
[0066] LWPF 13a和SWPF 13b可W具有高折射层和低折射层交替地堆叠的结构。在实施 方式中,LWPF 13a的截止波长可W等于大约500皿或比大约500皿长(例如,大约500皿或 更长),SWPF 13b的截止波长可W比大约655nm短或等于大约655nm (例如,大约655nm或 更短)。
[0067] 返回参照图1,在实施方式中,LWPF 13a可W截止绿光的短波长范围,SWPF 13b可 W截止红光的长波长范围,并且LWPF 13a可W截止(例如,反射或吸收)蓝光(例如,蓝 色波长范围中所有的蓝光)。例如,绿光(例如,第二光)的具有相对更短的波长的部分可 W被LWPF 13a截止,并且红光(例如,第H光)的具有相对更长的波长的部分可W被SWPF 13b截止。例如,带通滤波器可W使位于第二光的最短的波长区域中的光截止,并且可W使 位于第H光的最长的波长区域中的光截止。
[0068] 在W上描述中,FWHM指的是在带通滤波器13的透射光谱处,与具有最大透射率的 1/2的位置对应的两个点的最大差。截止波长指的是在带通滤波器的透射光谱处,与具有最 大透射率的1/2的位置对应的波长值。
[0069] 在图4中,将穿过图3的带通滤波器13之前的第二光和第H光(在从根据本实施 例的量子点层12发射之后)的光谱与第二光和第H光(在从根据本实施例的量子点层12 发射之后,然后穿过图3的带通滤波器13)的光谱相比较。
[0070] 带通滤波器13可W透射第二光的更长或最长的波长范围的光,并且可W透射第 H光的更短或最短的波长范围的光。例如,带通滤波器13可W截止第二光的相对更短的波 长范围(例如,最短的波长区域)的光,并且可W截止第H光的相对更长的波长范围(例 女口,最长的波长区域)的光。结果,可W使第二光和第H光的FWHM变窄。
[0071] 参照图4,透射通过带通滤波器13的第二光的峰值波长可w比从量子点层12发 射的第二光的峰值波长(例如,穿过带通滤波器13之前)长。透射通过带通滤波器13的 第H光的峰值波长可W比从量子点层12发射的第H光的峰值波长(例如,穿过带通滤波器 13之前)短。
[0072] 例如,从量子点层12发射的第二光和第H光的FWHM可W变窄,并且峰值波长可W 偏移。
[0073] 另外,LWPF 13a(包括在带通滤波器13中)的截止波长可W等于或长于大约 500nm,并且第一光的具有比绿光的波长短的波长的至少一部分(例如,蓝光或紫外光)可 W被带通滤波器13反射。
[0074] 第一光的被带通滤波器13反射的部分可W再进入量子点层12,具有再进入量子 点层12的第一光可W激发量子点12a和12b,并且量子点层12可W通过利用再进入的蓝光 或第一光再发射第二光和第H光。
[00巧]例如,第一光(例如,蓝光)可W被带通滤波器13反射(并且不被透射),并且可 W重复地进入量子点层12,能够增强根据实施例的量子点发光装置10的发光效率。
[0076] 图5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设备100的示意性剖视图。
[0077] 参照图5,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设备100可W包括背光单元110和显示面板120 (其 接收来自背光单元110的光)。显示面板120可W显示图像,并且可W包括第一基底122、 第二基底125 W及位于第一基底122和第二基底125之间的液晶层123。
[0078] 背光单元110可W包括第一区域Pi (其发射第一光)和第二区域P23 (其发射第二 光和第H光)。第二区域P,3(其发射第二光和第H光)可W包括图1的量子点发光装置10。 量子点发光装置10可W包括发光器件11 (其发射第一光)、量子点层12 (其包括多个量子 点,吸收第一光并且发射具有与第一光的波长范围不同的波长范围的第二光和第H光)和 带通滤波器13 (其位于量子点层12上并且其截止第二光的一部分和第H光的一部分)。
[0079] 第一区域Pi (其发射第一光)和第二区域P23(其发射第二光和第H光)可W布置 在与显示面板120的一个角落对应的区域上。例如,第一区域Pi和第二区域P23可W与显示 面板120的角落相邻。背光单元110还可W包括第一导光件30 (其使发射的第一光透射到 显示面板120或朝显示面板120透射)和第二导光件40 (其例如按第一导光件30的方式 使第二光和第H光透射到显示面板120或者使第二光和第H光朝着显示面板120透射)。
[0080] 第一区域Pi (其发射第一光)可W包括具有发射第一光的多个发光二极管(LED) 的发光二极管封装件20。第二区域P,3 (其发射第二光和第H光)可W包括如上所述的图1 的量子点发光装置10。
[0081] 第一导光件30和第二导光件40可W布置在显示面板120下方。第一导光件30 的边缘和第二导光件40的边缘可W分别面向例如第一区域Pi (其发射第一光)和第二区 域P23(其发射第二光和第H光)。
[0082] 第一光可W通过第一导光件30透射到显示面板120。第二光和第H光可W通过第 二导光件40 (例如,然后通过第一导光件30)透射到显示面板120或朝显示面板120透射。 第一光至第H光可W分别对应于或可W分别是蓝光、绿光和红光。根据本实施例的背光单 元110可W通过第一光至第H光的组合来制造或提供白光。
[0083] 量子点发光装置10的量子点层12可W包括吸收第一光并且发射第二光的多个第 一量子点(图2中的12a) W及吸收第一光并且发射第H光的多个第二量子点(图2中的 1化)。带通滤波器13可W截止来自第二光的相对更短的波长范围(例如,最短的波长区域) 的一部分光,并且可W截止来自第H光的相对更长的波长范围(例如,最长的波长区域)的 一部分光,并且可W减小第二光和第H光的FWHM。
[0084] 另外,带通滤波器13可W反射第一光的至少一部分,反射的第一光可W再进入量 子点层12,能够重复利用反射的第一光,因此能够增强量子点发光装置10的发光效率。在 上面提供了相关的详细描述,因此可W省略。
[0085] 显示面板120可W包括第一基底122、第二基底125 W及位于第一基底122和第二 基底125之间的液晶层123。第一基底122可W包括布线和器件,例如,薄膜晶体管(TFT) (未示出)。第一电极(未示出)可W位于第一基底122上。
[0086] 为了实现颜色,滤色器层124可W位于第二基底125的布置有液晶层123的表面 上。滤色器层124可W包括例如滤色器124a和黑色矩阵124b (使所述滤色器124a与另一 滤色器124a分开)。
[0087] 另外,第二电极(未示出)可W位于滤色器层124的布置有液晶层123的表面上。
[0088] 根据本实施例的显示设备100可W使电流在第一电极(未示出)和第二电极(未 示出)之间流动,并且可W根据电流的通/断(on/off)来控制随着液晶的取向而发射的光 的通过/中断(on/off)。
[0089] 滤色器层124可W包括例如透射蓝光的区域、透射绿光的区域和透射红光的区 域,并且可W通过利用透射的光在显示设备100上实现颜色。
[0090] 偏光板121和126可W分别布置在第一基底122的外表面和第二基底125的外表 面上,并且各种光学件(未示出)可W布置在背光单元110和显示面板120之间。
[0091] 图6示出从包括在图5的显示设备100中的背光单元发射的光穿过滤色器前和穿 过滤色器后的光谱的曲线图。图7示出对从包括在图5的显示设备100中的背光单元110 发射的光穿过滤色器后的光谱与从另一背光单元(其包括領(Cd))发射的光穿过滤色器后 的光谱比较的曲线图。
[0092] 参照图6,第一光Blue (其从图5的背光单元110的第一区域P1发射)与第二光 Green和第H光Red (它们从包括在第二区域P23中的量子点发光装置10发射)可W进入 滤色器C/F。
[0093] 在图6的中也处的曲线表示滤色器C/F自身的透射光谱,滤色器C/F可W具有滤 色器自身对蓝光、绿光和红光的透射率。
[0094] 第一光至第H光(其已经进入滤色器)可W穿过滤色器,然后可W具有与图6的 最下部或底部的曲线对应的光谱。
[0095] 图7示出了将蓝光、绿光和红光根据波长(在从根据实施例的量子点发光装置10 发射的光穿过滤色器之后)的强度与蓝光、绿光和红光根据波长(在从包括領(Cd)的量子 点发光装置发射的光穿过滤色器之后)的强度比较的曲线图。
[0096] 例如,根据实施例的量子点发光装置10可W包括例如不具有有毒材料(诸如領 (Cd))的环保的量子点,并且可W包括带通滤波器13 W有助于改善环保量子点的特性。在 图7中,可W看出,根据本实施例的量子点发光装置10可W具有与包括領(Cd)的其它量子 点发光装置相似的特性。
[0097] 图8示出图1的量子点发光装置10的颜色再现范围的曲线图。下面的表1呈现 了包括領(Cd)的量子点发光装置和图1的量子点发光装置10(例如,根据实施例且不包括 領(Cd))的颜色再现率W及sRGB色域匹配率。
[0098] [表 1]
[0099]

【权利要求】
1. 一种量子点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量子点发光装置包括: 发光器件,发射第一光; 量子点层,面向发光器件,所述量子点层: 包括多个量子点, 吸收第一光,并且 发射具有与第一光的波长范围相比不同的波长范围的第二光和第H光;W及 带通滤波器,位于量子点层上,带通滤波器使第二光的一部分和第H光的一部分截止。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量子点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量子点包括: 多个第一量子点,吸收第一光并且发射第二光;W及 多个第二量子点,吸收第一光并且发射第H光。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量子点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量子点和第二量子点由 相同的材料形成并且具有不同的尺寸。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量子点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第H光具有比第二光的波长长的波长, 带通滤波器使第二光的最短波长区域中的光截止, 带通滤波器使第H光的最长波长区域中的光截止。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量子点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穿过带通滤波器的第二光的峰值波长比从量子点层发射的第二光的峰值波长长,W及 穿过带通滤波器的第H光的峰值波长比从量子点层发射的第H光的峰值波长短。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量子点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带通滤波器反射第一光的至 少一部分。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量子点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带通滤波器包括短波通滤波 器和长波通滤波器。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量子点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短波通滤波器的截止波长小于或等于655nm,W及 长波通滤波器的截止波长大于或等于500nm。
9. 一种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设备包括: 背光单元;W及 显示面板,从背光单元接收光并且显示图像,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底、第二基底W及位 于第一基底和第二基底之间的液晶层, 其中,背光单元包括从其发射第一光的第一区域W及从其发射第二光和第H光的第二 区域,所述第二区域包括: 发光器件,发射第一光; 量子点层,面向发光器件,所述量子点层: 包括多个量子点, 吸收第一光,并且 发射具有与第一光的波长范围相比不同的波长范围的第二光和第H光;W及 带通滤波器,位于量子点层上,带通滤波器使第二光的一部分和第H光的一部分截止。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背光单元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与 显示面板的一个角落相邻。
11.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背光单元包括: 第一导光件,使来自第一区域的第一光朝向显示面板透射,W及 第二导光件,使已经穿过带通滤波器之后的第二光和第H光朝向显示面板透射。
12.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中还包括滤色器,滤 色器使颜色再现。
13.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量子点包括: 多个第一量子点,吸收第一光并且发射第二光,W及 多个第二量子点,吸收第一光并且发射第H光。
14.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 第H光具有比第二光的波长长的波长, 带通滤波器使第二光的最短波长区域中的光截止, 带通滤波器使第H光的最长波长区域中的光截止。
15.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带通滤波器反射第一光的至少一部 分。
16. -种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设备包括: 基底,所述基底被划分为限定用来发射蓝光的第一子像素区域、用来发射绿光的第二 子像素区域W及用来发射红光的第H子像素区域; 像素电极,位于基底上; 对电极,面向像素电极; 中间层,位于像素电极和对电极之间,中间层包括多个量子点并且发射光;W及 带通滤波器,位于像素电极和对电极中的一个上,像素电极和对电极中的所述一个与 显示设备的发射光的侧面相邻, 其中,带通滤波器覆盖在第二子像素区域和第H子像素区域上方,并且使绿光的一部 分和红光的一部分截止。
17. 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 像素电极包括第一像素电极、第二像素电极和第H像素电极,第一像素电极覆盖在第 一子像素区域上方,第二像素电极覆盖在第二子像素区域上方,第H像素电极覆盖在第H 子像素区域上方, 中间层包括第一中间层、第二中间层和第H中间层,第一中间层覆盖在第一子像素区 域上方并且包括发射蓝光的多个量子点,第二中间层覆盖在第二子像素区域上方并且包括 发射绿光的多个量子点,第H中间层覆盖在第H子像素区域上方并且包括发射红光的多个 量子点, 第一子像素区域包括位于基底上的第一发光装置,第一发光装置包括第一像素电极、 第一中间层和对电极的顺序堆叠件, 第二子像素区域包括位于基底上的第二发光装置,第二发光装置包括第二像素电极、 第二中间层和对电极的顺序堆叠件, 第H子像素区域包括位于基底上的第H发光装置,第H发光装置包括第H像素电极、 第H中间层和对电极的顺序堆叠件。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设备还包括滤色器,其 中,滤色器位于与显示设备的发射光的侧面相邻的像素电极和对电极中的所述一个上,滤 色器包括: 第一区域,覆盖在第一子像素区域上方,并且蓝光穿过第一区域; 第二区域,覆盖在第二子像素区域上方,并且绿光穿过第二区域;W及 第H区域,覆盖在第H子像素区域上方,并且红光穿过第H区域; 其中:中间层包括发射蓝光的多个量子点、发射绿光的多个量子点W及发射红光的多 个量子点,W及 带通滤波器覆盖在滤色器的第二区域和第H区域上方。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发射蓝光的量子点、发射绿光的量 子点W及发射红光的量子点包括彼此相同的材料,并且具有彼此不同的尺寸。
20. 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 带通滤波器使绿光的最短波长区域中的光截止, 带通滤波器使红光的最长波长区域中的光截止。
【文档编号】H01L27/15GK104465911SQ201410484541
【公开日】2015年3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19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23日
【发明者】朴哉柄, 姜锺赫, 金学善, 卢南锡, 李东勋 申请人: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