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多个端接点的插座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61245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具有多个端接点的插座组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插座组件(102)包括触头模块(122),该触头模块包括导电保持器(214)和由所述导电保持器保持的框架组件(230)。导电保持器包括第一保持器构件(216)、第二保持器构件(218)、和被第一保持器构件的第一突出部(220)和第二保持器构件的第二突出部(221)分割成多个通道(224,225)的腔体(142)。框架组件包括多个触头(124)和支撑该触头的框架构件(248)。触头被引导通过相应的通道,并且第一和第二突出部被设置在相应的框架构件之间。第一突出部具有从其延伸的柱(300),第二突出部具有接收该柱的孔(322),并且每个柱具有与相应突出部的多个端接点(344)。第一和第二保持器构件在端接点处相互电连接。
【专利说明】具有多个端接点的插座组件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插座组件,其包括具有多个端接点的屏蔽结构。

【背景技术】
[0002]一些电气系统利用电连接器互连两个电路板,如主板和子卡。在一些系统中,为了电连接电连接器,中平面电路板在中平面电路板的相反的前后侧上设置有前后插头连接器。另一些系统无需使用中平面电路板,通过将电连接器直接连接到电路板上来电连接电路板。
[0003]但是,随着对于速度和性能的需求增加,已知的电连接器被证明是不能满足要求的。信号丢失和/或信号衰减是已知的电系统中的问题。另外,希望增加电连接器的密度以增加电系统的吞吐量,而无需明显增大电连接器的尺寸,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减小电连接器的尺寸。这样的密度的增加和/或尺寸的减小造成性能上的进一步紧张(strains)。
[0004]为了处理性能,一些已知系统利用屏蔽件来减小电连接器的触头之间的干扰。但是,已知系统中使用的屏蔽件没有不具备缺点的。例如,沿信号电路的屏蔽件可能受到接地感应噪声共振,特别是在高频区域。在孤立的接地结构存在的情况下,这样的接地感应噪声共振导致对与对串扰。
[0005]仍然存在为电系统提供有效的屏蔽以满足特定的性能需求的需要。


【发明内容】

[0006]根据本发明,插座组件包括具有导电保持器的触头模块,和由导电保持器保持的框架组件。导电保持器包括第一保持器构件和联接到第一保持器构件的第二保持器构件。导电保持器具有在第一和第二保持器构件之间的腔体,该腔体被第一保持器构件的第一突出部和第二保持器构件的第二突出部分割为多个通道。框架组件包括被接收到第一和第二保持器构件中的至少一个介电框架。每个介电框架包括多个触头和支撑该触头的框架构件。触头被引导通过相应的通道,并且第一和第二突出部被设置在相应的框架构件之间。第一突出部具有从其延伸的柱,第二突出部具有接收该柱的孔,并且每个柱具有带有相应的突出部的多个端接点。第一和第二保持器构件在端接点处彼此电连接。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图1是电连接系统的示例性实施例的透视图,图示了插座组件和插头组件。
[0008]图2是图1所示的屏蔽结构的一部分和触头模块中的一个的分解图。
[0009]图3图示了处于组装状态的触头模块中的一个。
[0010]图4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形成的触头模块的保持器构件的侧视图。
[0011]图5是保持器构件的透视图。
[0012]图6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形成的另一个保持器构件的侧视图。
[0013]图7图示了如图4所示的保持器构件的一部分。
[0014]图8是如图6所示的保持器构件的一部分的透视图。
[0015]图9是配合到一起的保持器构件的一部分的前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图1是电连接器系统100的示例性实施例的透视图,图示了可以直接配合到一起的插座组件102和插头组件104。插座组件102和/或插头组件104在下文中可单独被称为“连接器组件”或共同被称为“多个连接器组件”。插座和插头组件102,104的每一个电连接到相应的电路板106,108。
[0017]配合轴线110延伸通过插座和插头组件102,104。插座和插头组件102,104在平行于并沿着配合轴线110的方向上配合到一起。插座和插头组件102,104被用于将电路板106,108在可分离的配合接口处连接到彼此。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当插座和插头组件102,104配合时,电路板106,108相对于彼此垂直定向。在替代实施例中,电路板106,108的替代的定向是可能的。
[0018]插座组件102包括保持多个触头模块122的前壳体120。可提供任意数量的触头模块122以增加电路板106,108之间的数据通道的数量。每个触头模块122包括多个插座信号触头124 (如图2所示),所述插座信号触头接收在前壳体120中以与插头组件104配入口 ο
[0019]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每个触头模块122具有屏蔽结构126用于为插座信号触头124提供电屏蔽。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屏蔽结构126电连接到插头组件104和/或电路板106。例如,屏蔽结构126可以通过从接合插头组件104的触头模块122延伸的延伸部(例如,梁或指状件)而电连接到插头组件104。屏蔽结构126可以通过特征(诸如接地引脚)而电连接到电路板106。屏蔽结构126可以在电路板106,108之间沿着数据通道的大致整个长度提供屏蔽。
[0020]插座组件102包括配合端128和安装端130。插座信号触头124在配合端128处被接收在前壳体120中并且被保持在其中,以用于配合到插头组件104。插座信号触头124以行和列的矩阵的形式布置。在行和列中可提供任意数量的插座信号触头124。插座信号触头124还延伸到安装端130以安装到电路板106。可选地,安装端130可大致垂直于配合端 128。
[0021]前壳体120在配合端128处包括多个信号触头开口 132和多个接地触头开口 134。插座信号触头124与相应的信号触头开口 132对齐,以便当插座和插头组件102,104配合时而与相应的插头信号触头144配合。当插座和插头组件102,104配合时,接地触头开口134将插头屏蔽件146接收于其中。触头1?块122的屏蔽结构126与插头屏蔽件146电连接以电共用插座和插头组件102,104。
[0022]前壳体120由诸如塑料材料的介电材料制成,并且在信号触头124,144和插头屏蔽件146和/或屏蔽结构126之间提供隔离。前壳体120将每组插座和插头信号触头124,144与其他组的插座和插头信号触头124,144相隔离。
[0023]插头组件104包括插头壳体138,该插头壳体具有限定腔体142的壁140。插头组件104具有配合端150和安装到电路板108的安装端152。可选地,安装端152可以大致平行于配合端150。插座组件102通过配合端150被接收于腔体142中。前壳体120接合壁140以将插座组件102保持在腔体142内。插头信号触头144和插头屏蔽件146从基壁148延伸进腔体142中。插头信号触头144和插头屏蔽件146延伸通过基壁148并且安装到电路板108。
[0024]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插头信号触头144被布置为差分对。插头屏蔽件146定位在差分对之间以在相邻差分对之间提供电屏蔽。在图示的实施例中,插头屏蔽件146是C形,并且在相应的插头信号触头对144的三个面上提供屏蔽。插头屏蔽件146具有多个壁,诸如三个平面的壁154,156,158。壁154,156,158可以是一体成形或者替代地,可以是分离的件。壁156限定了插头屏蔽件146的中心壁或顶壁。壁154,158限定了中心壁156延伸的侧壁。与另一对插头信号触头对144相关联的插头屏蔽件146沿着插头屏蔽件的敞开的、第四侧提供屏蔽,使得每对信号触头对144与在相同列和相同行中的每一相邻的对之间相屏蔽。在替代的实施例中,插头屏蔽件146的其他的构造或形状也是可能的。在替代实施例中可提供或多或少的壁。壁可以是弯曲的或者成角度的而不是平面的。在其他可选实施例中,插头屏蔽件146可以为单独的信号触头144或具有大于两个信号触头144的成组的触头提供屏蔽。
[0025]图2是触头模块122中的一个和屏蔽结构126的一部分的分解图。屏蔽结构126包括第一接地屏蔽件200和第二接地屏蔽件202。第一和第二接地屏蔽件200,202将触头模块122电连接到插头屏蔽件146 (如图1所示)。第一和第二接地屏蔽件200,202提供到插头屏蔽件146的多个冗余的接触点。第一和第二接地屏蔽件200,202在插座信号触头124的所有面上提供屏蔽。
[0026]触头模块122包括保持器214,该保持器214具有联接到一起形成保持器214的第一保持器构件216和第二保持器构件218。当保持器构件216,218联接到一起时,第一和第二保持器构件216,218限定了接收插座信号触头124的腔体219。保持器构件216,218由导电材料制成。例如,保持器构件216,218可以由已经被金属化,电镀或者涂覆有金属层的塑料材料制成。替代地,保持器构件216,218由金属材料压铸或冲压成型。通过使得保持器构件216,218由导电材料制成,保持器构件216,218可以为插座组件102提供电屏蔽。当保持器构件216,218联接到一起时,保持器构件216,218限定了插座组件102的屏蔽结构126的至少一部分。
[0027]第一和第二保持器构件216,218包括第一和第二突出部220,221,所述突出部220,221分别从保持器构件216,218的第一和第二壁222,223朝向彼此向内延伸。突出部220在其间限定了通道224。突出部221在其间限定了通道225。突出部220,221限定插座组件102的屏蔽结构126的至少一部分。当组装时,保持器构件216,218联接到一起并且限定了保持器214的前部226和底部228。保持器构件216,218在触头模块122中的多个、冗余的接触点处机械地并且电连接,以便在其间以固定的间距建立可靠的电连接。具有固定的间距的多个接触点减少低频噪声共振效应以控制近端和/或远端串扰并改善信号性能。可以选择间距以减少某一范围内的或在某一阈值以下的噪声。例如,可以选择间距以减少低于12.5GHz的噪声共振效应。如果希望的话,可以选择间距以减少在更高频范围的噪声共振效应。
[0028]触头模块122包括由保持器214保持的框架组件230。框架组件230包括插座信号触头124。框架组件230包括围绕插座信号触头124的一对介电框架240,242。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插座信号触头124最初被保持在一起作为引线框(未图示),其由介电材料包覆成型以形成第一和第二介电框架240,242。可以使用除了包覆成型引线框以外的其他制造过程以形成触头模块122,诸如将插座信号触头124装如成形的介电体内。
[0029]介电框架240包括多个框架构件248。每个框架构件248围绕不同的插座信号触头124形成。换句话说,每个插座信号触头124沿着、并且在相应的框架构件248的内部延伸。框架构件248包住插座信号触头124。插座信号触头124具有从前部延伸的配合部250,和从框架构件248的底部延伸的触头尾部252。在替代实施例中,其他构造是可能的。插座信号触头124的内部部分或者被包住的部分在介电框架240中在配合部250和触头尾部252之间过渡。
[0030]介电框架240包括多个窗254,所述窗254在框架构件248之间穿过介电框架240延伸。窗254将框架构件248彼此分开。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窗254完全穿过介电框架240。窗254在介电框架240内部并且位于保持在框架构件248中的相邻的插座信号触头124之间。窗254在触头尾部252和配合部250之间沿着插座信号触头124的长度延伸。可选地,窗254沿着每个插座信号触头124的在相应的触头尾部252和配合部250之间测量的长度的大部分延伸。
[0031]在组装过程中,第一介电框架240和相应的插座信号触头124被联接到第一保持器构件216。框架构件248接收在相应的通道224中。第一突出部220接收在相应的窗254中,使得所述突出部220定位在相邻的插座信号触头124之间。突出部220在突出部220的任一侧上的插座信号触头124之间提供电屏蔽。
[0032]第二介电框架242以与第一介电框架240类似的方法制成,并且包括类似的部件。第二介电框架242和相应的插座信号触头124被联接到第二保持器构件218,以类似的方式第二突出部221延伸通过第二介电框架242中的窗254。当第一和第二介电框架240,242布置在保持器构件216,218中时,插座信号触头124被布置成差分对。突出部220,221延伸通过介电框架240,242以在插座信号触头124的差分对之间提供屏蔽。第一和第二突出部220,221在其间具有多个接触点以保证屏蔽结构126沿着插座信号触头124的整个长度的电连续。
[0033]保持器构件216,218,作为屏蔽结构126的一部分,在相应的插座信号触头124之间和周围提供电屏蔽。保持器构件216,218提供对于电磁干扰(EMI)和/或射频干扰(RFI)的屏蔽。保持器构件216,218还可以提供对于其他类型的干扰的屏蔽。保持器构件216,218围绕框架240,242的外侧提供屏蔽,并且因此围绕所有插座信号触头124的外侧提供屏蔽,诸如在多对插座信号触头124之间,以及在插座信号触头124之间利用突出部220,221以控制电气特性,诸如插座信号触头124的抗阻控制,串扰控制等。
[0034]第一接地屏蔽件200包括构造为联接到第一保持器构件216的第一壁222的主体260。接地屏蔽件200包括从主体260向前延伸的接地梁262。接地梁262用于将屏蔽结构126电连接到相应的插头屏蔽件146 (如图1所示)。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接地屏蔽件200由金属材料制成。接地屏蔽件200是冲压成型的件,其具有冲压成型为相对于主体260在平面外的接地梁262。
[0035]第二接地屏蔽件202包括构造为联接到第二保持器构件218的第二壁223的主体270。接地屏蔽件202包括从主体270向前延伸的接地梁272。接地梁272用于将屏蔽结构126电连接到相应的插头屏蔽件146 (如图1所示)ο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接地屏蔽件202由金属材料制成。接地屏蔽件202是冲压成型的件,其具有冲压成型为相对于主体270在平面外的接地梁272。
[0036]图3图示了处于组装状态的触头模块122的一个。在触头模块122的组装过程中,介电框架240,242 (如图2所示)被接收在相应的保持器构件216,218中。保持器构件216,218联接到一起并大体上围绕介电框架240,242。由于介电框架240,242在保持器214中彼此相邻对齐,插座信号触头124彼此对齐并限定触头对280。每个触头对280构造为通过触头模块122传输差分信号。
[0037]第一和第二接地屏蔽件200,202 (第二接地屏蔽件202如2所示)被联接到保持器214以为插座信号触头124提供屏蔽。接地梁262,272沿着插座信号触头124延伸。第一和第二接地屏蔽件200,202构造为当插座组件102被联接到插头组件104(示于图1)时而电连接到插头屏蔽件146 (示于图1)。
[0038]图4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形成的第一保持器构件216的侧视图。图5是第一保持器构件216的透视图。图4和5图示了从第一壁222延伸以限定相应的通道224的第一突出部220。第一突出部220和通道224在第一保持器构件216的前部226和底部228之间过渡。
[0039]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保持器构件216包括多个连接特征,所述多个连接特征将第一保持器构件216机械地并电连接到第二保持器构件218 (如图2所示)。多个连接特征在第一和第二保持器构件216,218之间建立可靠的电连接,以保证屏蔽结构以固定间距电共用以减少可能存在于对与对串扰中的接地感应噪声共振。具有多个电连接减少了围绕插座信号触头的孤立的接地结构的存在,这可增强插座组件102(如图1所示)的电性能。
[0040]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连接特征包括沿第一突出部220间隔布置的第一柱300,和沿第一突出部220间隔布置的第一孔302。第一柱300和第一孔302的间隔沿着任何特定的第一突出部220或从一个突出部220到另一个突出部220可以不是等间距的,而可以是以小于预选的最大间隔的间隔来布置。最大间隔选择为减小或消除在特定频率范围内或低于预定频率(诸如低于12.5GHz)的频率噪声共振效应。具有更短的最大间隔一般会增大这样一个频率,低于该频率的频率噪声共振效应会减小。例如,连接特征之间的间距的进一步减小可以减少低于12.5GHz、低于20GHz,或低于其他目标频率的频率噪声共振效应。可指定任意期望的频率范围,并且可从而设定连接特征之间的相应的间距。
[0041]如在下文中进一步详述的,第一柱300构造为被接收在第二保持器构件218中的相应的孔322 (如图6所示)中,而第一孔302被构造为接收从第二保持器构件218延伸出的相应的柱320 (如图6所示)。柱300和孔302可以以任何顺序布置,诸如沿着第一突出部220的柱-孔-柱-孔的交替顺序。在替代实施例中,其他顺序也是可能的。
[0042]可选地,在替代实施例中,第一保持器构件216可以仅包括柱300或仅包括孔302。可选地,第一保持器构件216可以包括沿第一突出部220的不同尺寸和形状的柱300和孔302。可选地,第一保持器构件216可以包括不沿着第一突出部220的连接特征。例如,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一保持器构件216包括沿第一保持器构件216的表面在第一突出部220的区域外的外部柱304。
[0043]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连接特征包括沿第一突出部220的第一肩部306。每个第一肩部306可以沿相应的第一突出部220的上半部分设置并且包括构造为接合第二保持器构件218的相应肩部的朝下的表面308。第一肩部306可接合第二保持器构件218以在第一保持器构件216和第二保持器构件218之间建立机械和/或电连接。
[0044]可选地,第一突出部220可以沿其不同区段具有不同厚度,该厚度尺寸一般越过突出部220在相应的突出部220的任一侧上的相邻的通道224之间限定。例如,第一突出部220可以具有沿第一区段的第一突出部厚度312,一般用310表示;而第一突出部220可以具有沿第二区段的第二突出部厚度314,一般用316表示。第二突出部厚度314可以大于第一突出部厚度312。第一柱300可以具有大约等于相应的突出部厚度的柱厚度。可选地,不同子集的柱可以具有不同的厚度或直径。例如,沿着第一区段310的第一柱300可以具有大约等于第一突出部厚度312的第一柱厚度318。可选地,沿第二突出部厚度314的任何柱可以具有大约等于第二突出部厚度314的柱厚度,从而提供两种不同尺寸的柱。
[0045]可选地,第一柱300可以是圆柱形形状的。替代的,第一柱300可以具有其他形状,比如矩形形状。第一柱300可以沿突出部220的长度是细长的,其中突出部220的长度方向定义为大体上平行于通道224的方向。
[0046]图6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形成的第二保持器构件218的侧视图。图6图示了第二突出部221从第二壁223延伸以限定相应的通道225。
[0047]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保持器构件218包括多个连接特征,该多个连接特征将第二保持器构件218机械地并电连接到第一保持器构件216 (如图4和5所示)。多个连接特征在第一和第二保持器构件216,218之间建立可靠的电连接,以保证屏蔽结构以固定的间距电共用,从而减少可能存在于对与对串扰中的接地感应噪声共振。具有多个电连接减少围绕插座信号触头的孤立的接地结构的存在,这可增强插座组件102(如图1所示)的电性能。
[0048]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连接特征包括沿第二突出部221间隔布置的第二柱320和沿第二突出部221间隔布置的第二孔322。可选择间隔以减少或消除在特定频率范围内或低于预定频率(诸如低于12.5GHz)的频率噪声共振效应。可指定任何期望的频率范围,并且从而设定连接特征之间的相应的间距。
[0049]第二柱320被构造为接收在第一保持器构件216中相应的第一孔302 (如图4所示)中,而第二孔322被构造为接收从第一保持器构件216延伸出的相应的柱300 (如图4和5所示)。柱320和孔322可以以任何顺序布置,诸如沿着第二突出部221的柱-孔-柱-孔的交替顺序。在替代实施例中,其他顺序也是可能的。
[0050]可选地,在替代实施例中,第二保持器构件218可以仅包括柱320或仅包括孔322。可选地,第二保持器构件218可以包括沿第二突出部221的不同尺寸和形状的柱320和孔322。可选地,第二保持器构件218可以包括位于不沿着第二突出部221的连接特征。例如,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二保持器构件218包括沿第二保持器构件218的表面在第二突出部221的区域外的外部孔324。外部孔324被构造为接收第一保持器构件216的外部柱304 (图 5) ο
[0051]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连接特征包括沿第二突出部221的第二肩部326。每个第二肩部326可以沿着相应的第二突出部221的下半部分设置,并且包括构造为接合第一保持器构件216的相应第一肩部306 (如图4和5所示)的朝上的表面328。第二肩部326可接合第一肩部306以在第一保持器构件216和第二保持器构件218之间建立机械和/或电连接。
[0052]可选地,第二突出部221沿其不同区段可具有不同厚度,该厚度一般越过突出部221在相应的突出部221的任一侧上的相邻的通道225之间限定。可选地,第二柱320可具有大约等于相应的突出部厚度的柱厚度。
[0053]可选地,第二柱320可以是圆柱形形状的。替代地,第二柱320可以具有其他形状,诸如矩形形状。第二柱300可以沿相应的突出部221的长度是细长的,其中突出部220的长度方向定义为大体上平行于通道225的方向。
[0054]图7图不了第一保持器构件216的一部分,不出了第一柱300的一个和第一孔302的一个。第二柱320和第二孔322 (都在图6中示出)可以分别与第一柱300和第一孔302类似。
[0055]第一突出部220从第一壁222向内延伸到内边缘330。第一柱300从内边缘330延伸。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一柱300是圆柱形形状的。第一柱300具有圆形的横截面。然而,在替代实施例中,其他形状也是可能的。第一柱300的尺寸和形状被设计为当第一保持器构件216联接到第二保持器构件218时(如图6所示)而配合进相应的第二孔322。第一柱300是第一保持器构件216的组成部分,并且可以与第一保持器构件216的其他部分(诸如第一突出部220和第一壁222) —体模制或者一体成型。
[0056]第一孔302的尺寸和形状被设计为接收第二柱320 (如图6所示)中的一个。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孔302通过多个平壁332来定界。每个平壁332构造为在端接点334处接合相应的第二柱320,该端接点334可沿着平壁332大约居中设置。每个第二柱320构造为在多个端接点334处接合第一保持器构件216,保证了第一保持器构件216和第二保持器构件218之间良好的电连接。第一孔302具有延伸通过第一突出部220的突出部部分336和延伸通过第一壁222的壁部分338。
[0057]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孔302是大体上六边形形状的,但是在具有不同数量的平壁332和/或开口侧的替代实施例中也可使用其他多边形形状的孔。在突出部部分336中,第一孔302在其至少两侧上是开口的(例如六边形形状的孔302的两个相对侧)。开口侧可以在突出部220的两侧上都开口到通道224。突出部部分336包括四个平壁332,当第二柱320被接收到其中时该四个平壁限定了与第二柱320的多个端接点334。例如,第一孔302,在突出部部分336中,在至少两侧上被第一突出部220围绕。在第一孔302的相对侧上的每个突出部部分336具有限定端接点334的至少两个平壁332。壁部分338由平壁332在所有侧上定界,诸如由六个平壁332定界。
[0058]图8是第二保持器构件218的一部分的透视图,其展示了第二柱320中的一个和孔322中的一个。第二突出部221从第二壁223向内延伸到内边缘340。第二柱320从内边缘340延伸。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二柱320是圆柱形形状的。第二柱320具有圆形横截面。然而,在替代实施例中,其他形状也是可能的。第二柱320的尺寸和形状被设计为当第一保持器构件216 (如图7所示)联接到第二保持器构件218时而配合进相应的第一孔302 (如图7所示)。第二柱320是第二保持器构件218的组成部分,并且可以与第二保持器构件218的其他部分(诸如第二突出部221和第二壁223) —体模制或者一体成型。
[0059]第二孔322的尺寸和形状被设计为接收第一柱300 (如图7所示)中的一个。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孔302通过多个平壁342来定界。每个平壁332构造为在端接点344处接合相应的第一柱300,该端接点344可沿着平壁342大约居中设置。每个第一柱300构造为在多个端接点344处接合第二保持器构件218,保证了第一保持器构件216和第二保持器构件218之间良好的电连接。第二孔322具有延伸通过第二突出部221的突出部部分346和延伸通过第二壁223的壁部分348。
[0060]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二孔322是大体上六边形形状的,但是在具有不同数量的平壁342和/或开口侧的替代实施例中也可使用其他多边形形状的孔。在突出部部分346中,第二孔322在其至少两侧上是开口的(例如六边形形状的孔322的两个相对侧)。开口侧可以在突出部221的两侧上都开口到通道225。突出部部分346包括四个平壁342,当第一柱300被接收到其中时该四个平壁限定了与第一柱300的多个端接点344。例如,第二孔322,在突出部部分346中,在至少两侧上被第二突出部221围绕。在第二孔322的相对侧上的每个突出部部分346具有限定端接点334的至少两个平壁342。壁部分348由平壁342在所有侧上定界,诸如由六个平壁342定界。
[0061]图9是保持器214(如图2和3所示)的一部分的前侧透视图,示出了准备好配合到一起的第一保持器构件216和第二保持器构件218。虽然图7和8图示了圆柱形柱300,322和六边形形状的孔302,322,第一和第二保持器构件216,218可以包括其他类型的柱和孔。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一保持器构件216包括矩形形状的第一柱300a,并且第二保持器构件218包括接收第一柱300a的矩形形状的第二孔322a。矩形的柱和孔300a,322a大体限定了榫舌和凹槽接口。柱和孔300,322在下文可以分别被称为榫舌300a和凹槽322a。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榫舌300a和凹槽322a设置在保持器214的前部226 (图2)处;但是榫舌300a和凹槽322a可以沿着第一和第二突出部220,221定位在任何位置。榫舌300a包括沿其两侧的肋350。肋350可以是挤压肋。肋350限定了在第一保持器构件216和第二保持器构件218之间建立电和机械连接的端接点352。圆柱形的柱300,320可以包括肋以限定端接点。
[0062]图9还图示了第二柱320中的一个正在被装入第一孔302中的一个。当第二柱320被接收在第一孔302中时,第二柱320定位在第一保持器构件216的通道224(图4和5)之间。第二柱320被直接定位在插座信号触头124(如图2所示)之间,该插座信号触头在第二柱320的上下两侧的通道224中被引导。第二柱320在第一介电框架240 (如图2所示)的接触平面内提供电屏蔽。
【权利要求】
1.一种插座组件(102),包括触头模块(122),所述触头模块包括导电保持器(214)和由所述导电保持器保持的框架组件(230),所述导电保持器包括第一保持器构件(216)和联接到所述第一保持器构件的第二保持器构件(218),所述导电保持器具有在所述第一和第二保持器构件之间的腔体(142),所述腔体被所述第一保持器构件的第一突出部(220)和所述第二保持器构件的第二突出部(221)分割成多个通道(224,225),所述框架组件包括至少一个被接收在所述第一和第二保持器构件中的介电框架(240,242),每个介电框架包括多个触头(124)和支撑所述触头的框架构件(248),所述触头被引导通过相应的通道,所述第一和第二突出部设置在相应的框架构件之间,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突出部具有从其延伸的柱(300),所述第二突出部具有接收所述柱的孔(322),每个柱具有与相应突出部的多个端接点(344),所述第一和第二保持器构件在所述端接点处电连接到彼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组件,其中所述孔(322)穿过所述第二保持器构件(218)而打开,所述柱(300)完全穿过所述第二保持器构件延伸。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组件,其中所述柱(300)基本上是圆柱形的,所述孔(322)具有多个平壁(342),每个平壁限定了与相应的柱的端接点(344)。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组件,其中所述孔(322)具有多边形的横截面,所述柱(300)具有大体上圆形的横截面并且接合所述孔的平壁的每一个,以将所述第一保持器构件(216)机械地和电气地固定到所述第二保持器构件(218)。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组件,其中每个第一突出部(220)包括多个柱(300),并且每个第二突出部(321)包括多个孔(322)。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组件,其中所述柱(300)和所述孔(322)以足够基本上消除低于12.5GHz的频率噪声共振效应的间隔相互隔开。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组件,其中所述柱(300)在相应的介电框架(240,242)的框架构件(248)之间延伸。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组件,其中所述第二保持器构件(218)包括第二壁(223),所述第二突出部(221)从所述第二壁朝向所述第一保持器构件(216)延伸,所述孔(322)延伸通过所述第二突出部和通过所述第二壁。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插座组件,其中所述孔(322)在至少两个相对侧面上被所述第二突出部(211)环绕,所述孔在所有侧面上被所述第二壁(223)完全环绕。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插座组件,其中所述孔(322)被平壁(342)定界,所述孔具有通过所述第二突出部(221)的突出部部分(346)和通过所述第二壁(223)的壁部分(348),所述突出部部分相比于所述壁部分由较少的平壁而定界。
【文档编号】H01R13/639GK104518361SQ201410589502
【公开日】2015年4月15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28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28日
【发明者】W·S·戴维斯, N·怀特曼 小罗伯特, K·G·安妮斯, A·M·沙夫, D·W·赫尔斯特, D·萨拉斯沃特, T·R·明尼克 申请人:泰科电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