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寒动车组用绝缘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62328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高寒动车组用绝缘子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寒动车组用绝缘子,属于高压技术产品领域,为解决高寒动车组用绝缘子不能在高寒、高速、风沙条件下使用的问题而设计。一种高寒动车组用绝缘子,包括芯棒、在所述芯棒外包覆的多个第一伞裙和多个第二伞裙及在所述芯棒底部设有的增爬裙,其中,多个所述第一伞裙和多个所述第二伞裙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一伞裙设于所述芯棒的最顶部,所述第二伞裙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伞裙的直径。该高寒动车组用绝缘子结构新颖,性能可靠,满足了高寒动车组在高寒、高速、风沙条件下的使用需求。
【专利说明】
高寒动车组用绝缘子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高压技术产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寒动车组用绝缘子。

【背景技术】
[0002]高寒动车组用绝缘子是一种特殊的绝缘部件,在高寒动车组的高速、高寒、风沙环境条件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0003]目前,现有动车组设计运行环境的海拔高度均不超过1500m,车顶高寒动车组用绝缘子的设计标准按照标准规定的平原型进行设计和生产。由于高寒动车组运行线路的海拔高度条件发生改变,现有高寒动车组用绝缘子产品多项性能指标已不能满足高海拔、高寒和风沙环境条件的要求,因此需要重新设计新型高寒动车组用绝缘子,用于满足高寒动车组的运行要求。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适用于高速、高寒、风沙条件下的高寒动车组用绝缘子。
[0005]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高寒动车组用绝缘子,包括芯棒、在所述芯棒外包覆的多个第一伞裙和多个第二伞裙及在所述芯棒底部设有的增爬裙,其中,多个所述第一伞裙和多个所述第二伞裙间隔设置且在所述芯棒的最顶部设有一个所述第一伞裙,所述第二伞裙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伞裙的直径。
[0007]进一步的,所述增爬裙包括呈圆台状的空腔和在所述圆台的底部向外延伸出伞状的延伸部,所述增爬裙用于增加所述高寒动车组用绝缘子的爬电距离。
[0008]进一步的,所述增爬裙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伞裙的直径。
[0009]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多个所述第一伞裙和多个所述第二伞裙等间隔设置。
[0010]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第一伞裙直径在160?170mm之间。
[0011]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第二伞裙直径在190?200mm之间。
[0012]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增爬裙的直径至少为258mm。
[0013]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高寒动车组用绝缘子的高度在448?452mm之间。
[0014]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芯棒的直径在60?70mm之间。
[0015]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增爬裙的空腔内设有与其配合的法兰,用于固定所述高寒动车组用绝缘子。
[001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0017](I)本发明通过在芯棒外包覆间隔设置的第一伞裙和第二伞裙且第一伞裙设在芯棒的最顶部,第一伞裙直径小于第二伞裙的直径,该设置在保证了高寒动车组用绝缘子电气性能的基础上,极大的减小了发生最大变形量处的第二伞裙的变形量。
[0018](2)本发明通过在芯棒的底部设置有增爬裙结构,增大了高寒动车组用绝缘子的爬电距离,有效的屏蔽了底部法兰及安装螺栓尖端,避免了高压对地尖端放电,减少了发生闪络的几率。
[0019](3)本发明性能可靠,在高度增加的情况下,加粗了芯棒的直径,增大了机械抗弯强度。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一提供的高寒动车组用绝缘子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
[0022]1、第一伞裙;2、第二伞裙;3、增爬裙;31、延伸部;4、芯棒;5、法兰。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0024]优选实施例一:
[0025]图1是本优选实施例提供的高寒动车组用绝缘子的结构示意图。该高寒动车组用绝缘子包括芯棒4、在芯棒4外包覆的多个第一伞裙I和多个第二伞裙2及在芯棒4底部设有的增爬裙3,其中,多个第一伞裙I和多个第二伞裙2间隔设置且在芯棒4的最顶部设有一个第一伞裙1,第二伞裙2的直径大于第一伞裙I的直径。
[0026]具体的,增爬裙3包括呈圆台状的空腔和在圆台的底部向外延伸出伞状的延伸部31,增爬裙3用于增加高寒动车组用绝缘子的爬电距离,增爬裙3的直径大于第二伞裙2的直径。多个第一伞裙I和多个第二伞裙2等间隔设置,另外,增爬裙3的空腔内设有与其配合的法兰5,用于固定高寒动车组用绝缘子。
[0027]第一伞裙I直径在160?170mm之间,本实施例中优选165mm ;第二伞裙2直径在190?200mm之间,本实施例中优选195mm ;增爬裙3的直径至少为258mm,本实施例中优选258mm ;高寒动车组用绝缘子的高度在448?452mm之间,本实施例中优选450mm ;芯棒4的直径在60?70mm之间,本实施例中优选65mm。
[0028]采用上述参数设计的该高寒动车组用绝缘子产品性能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由于设有增爬裙3使得高寒动车组用绝缘子爬电距离增加到1350mm,爬电比距为54mm/KV ;污耐受电压增加到43KV,比标准规定的32KV污耐受电压提高了 1.35倍,污耐等级达到HM要求;通过设有直径为258_的增爬裙结构,可靠的屏蔽了下安装法兰5及螺栓的尖端,避免了高压对地尖端放电,减少了发生闪络的几率;高寒动车组用绝缘子高度设为450mm,电气间隙达到430mm,全波雷电冲击耐受电压大于250KV ;高寒动车组用绝缘子高度设计为450mm,芯棒的直径也相应的进行了加粗,设计为65mm,该设计提高了高寒动车组用绝缘子的机械抗弯强度。
[0029]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结构参数很好的保证了高寒动车组用绝缘子的电气性能,另夕卜,该高寒动车组用绝缘子的伞裙最大变形量发生在设置在最顶部的第二伞裙2 (即设置在最顶部的第一伞裙I下面的第二伞裙2),本实施例中第一伞裙I的直径小于第二伞裙2的直径,该设计在试验风速80m/s的条件下,高寒动车组用绝缘子发生在最大变形量处的第二伞裙2的变形量与原有设计(第一伞裙的直径大于第二伞裙的直径)相比减小了 80%左右。
[0030]本实施例设计的高寒动车组用绝缘子结构新颖、性能可靠,能够很好的在高寒动车组上使用,满足高寒动车组的高速、高寒、风沙条件。
[0031]优选实施例二:
[0032]本优选实施例提供一种高寒动车组用绝缘子,其结构与优选实施例一基本相同。该高寒动车组用绝缘子包括芯棒、在芯棒外包覆的多个第一伞裙和多个第二伞裙及在芯棒底部设有的增爬裙,其中,多个第一伞裙和多个第二伞裙间隔设置且第一伞裙设于芯棒的最顶部,第二伞裙的直径大于第一伞裙的直径。
[0033]不同之处在于:增爬裙的结构并不局限于上述结构,还可以是其他结构,如锥形结构,只要能够满足增加爬电距离、减少闪络几率即可;第一伞裙、第二伞裙、增爬裙、芯棒的直径及高寒动车组用绝缘子的高度都不局限于上述尺寸参数,还可以是根据实际需求设计出的其他参数,只要满足第二伞裙比第一伞裙的直径小且第一伞裙设置在芯棒的最顶部即可。
[0034]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得到很多形式,这些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高寒动车组用绝缘子,其特征在于:包括芯棒(4)、在所述芯棒(4)外包覆的多个第一伞裙(I)和多个第二伞裙(2)及在所述芯棒(4)底部设有的增爬裙(3),其中, 多个所述第一伞裙(I)和多个所述第二伞裙(2)间隔设置且在所述芯棒(4)的最顶部设有一个所述第一伞裙(I),所述第二伞裙(2)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伞裙(I)的直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寒动车组用绝缘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爬裙(3)包括呈圆台状的空腔和在所述圆台的底部向外延伸出伞状的延伸部(31),所述增爬裙(3)用于增加所述高寒动车组用绝缘子的爬电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寒动车组用绝缘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爬裙(3)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伞裙(2)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一种高寒动车组用绝缘子,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伞裙(I)和多个所述第二伞裙(2)等间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寒动车组用绝缘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伞裙(I)直径在160?170mm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寒动车组用绝缘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伞裙(2)直径在190?200mm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高寒动车组用绝缘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爬裙(3)的直径至少为258m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高寒动车组用绝缘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寒动车组用绝缘子的高度在448?452mm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高寒动车组用绝缘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棒(4)的直径在60?70mm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寒动车组用绝缘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爬裙(3)的空腔内设有与其配合的法兰(5),用于螺栓固定所述高寒动车组用绝缘子。
【文档编号】H01B17/42GK104319036SQ201410638349
【公开日】2015年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7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7日
【发明者】黎莎, 刘广丹, 王乐仁, 王贤臣, 沈晓清, 刘江锋 申请人:北京铁道工程机电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