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离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62427阅读:433来源:国知局
隔离开关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隔离开关,隔离开关包括接地静触头,接地静触头包括弹性触指(10),弹性触指(10)包括第一壁(11)和与第一壁(11)相对的第二壁(12),第一壁(11)的朝向第二壁(12)的侧面形成与接地动触头的刀杆(20)配合的第一夹紧面(111),第二壁(12)的朝向第一壁(11)的侧面形成与刀杆(20)配合的第二夹紧面(121)。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中隔离开关的接地静触头与接地动触头接触不良的问题。
【专利说明】
隔罔开关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隔离开关。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中,隔尚开关的接地静触头与接地动触头在长期的分合过程中发生相互挤压,即接地静触头的触指I与接地动触头的刀杆2发生相互挤压,造成接地静触头的触指I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形,接地静触头与接地动触头两者之间的紧密程度就逐渐降低,使得隔离开关的接地静触头与接地动触头接触不良,严重时会出现接地动触头脱落的现象,这样会影响正常的使用,给安全生产工作带来安全隐患。
[0003]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隔离开关的接地静触头与接地动触头位于分闸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隔离开关的接地静触头与接地动触头位于合闸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从图2中可以看出,若接地静触头与接地动触头相接触的地方没有足够的挤压力,接地动触头有可能出现与接地静触头接触不良,也有可能出现接地动触头脱落或松动的情况。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隔离开关,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隔离开关的接地静触头与接地动触头接触不良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隔离开关,包括接地静触头,接地静触头包括弹性触指,弹性触指包括第一壁和与第一壁相对的第二壁,第一壁的朝向第二壁的侧面形成与接地动触头的刀杆配合的第一夹紧面,第二壁的朝向第一壁的侧面形成与刀杆配合的第二夹紧面。
[0006]进一步地,第一夹紧面的截面形状呈弧形。
[0007]进一步地,第二夹紧面的截面形状呈弧形。
[0008]进一步地,第一夹紧面的截面形状呈圆弧形。
[0009]进一步地,第二夹紧面的截面形状呈圆弧形。
[0010]进一步地,弹性触指还包括连接第一壁和第二壁的连接部。
[0011]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隔离开关包括接地静触头,接地静触头包括弹性触指,弹性触指包括第一壁和与第一壁相对的第二壁,第一壁的朝向第二壁的侧面形成与接地动触头的刀杆配合的第一夹紧面。上述结构使得接地静触头有一定的弹性,当接地动触头的刀杆与接地静触头的弹性触指接触(如图4所示)时,当刀杆继续向弹性触指的内侧滑动时,刀杆将与弹性触指之间产生一定的挤压力。当刀杆位于图5所示的位置时,刀杆与弹性触指将保持一定的挤压力,使得刀杆与弹性触指的第一夹紧面和第二夹紧面紧密接触。而且刀杆与第一夹紧面和第二夹紧面之间的挤压力能够确保接地动触头不会自动脱落,进而使得接地静触头与接地动触头之间的接触良好,从而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接地静触头与接地动触头接触不良的问题,为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力可靠地保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3]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隔离开关的接地静触头的弹性触指与接地动触头的刀杆位于分闸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示出了图1的隔离开关的接地静触头的弹性触指与接地动触头的刀杆位于合闸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隔离开关的实施例的接地静触头的弹性触指与接地动触头的刀杆位于第一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4示出了图3的隔离开关的接地静触头的弹性触指与接地动触头的刀杆位于第二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0017]图5示出了图3的隔离开关的接地静触头的弹性触指与接地动触头的刀杆位于第三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8]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0019]1、触指;2、刀杆;10、弹性触指;11、第一壁;111、第一夹紧面;12、第二壁;121、第二夹紧面;13、连接部;20、刀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0]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0021]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隔离开关包括接地静触头,接地静触头包括弹性触指10,弹性触指10包括第一壁11和与第一壁11相对的第二壁12,第一壁11的朝向第二壁12的侧面形成与接地动触头的刀杆20配合的第一夹紧面111,第二壁12的朝向第一壁11的侧面形成与刀杆20配合的第二夹紧面121。
[0022]应用本实施例的隔离开关,隔离开关包括接地静触头,接地静触头包括弹性触指10,弹性触指10包括第一壁11和与第一壁11相对的第二壁12,第一壁11的朝向第二壁12的侧面形成与接地动触头的刀杆20配合的第一夹紧面111。上述结构使得接地静触头有一定的弹性,当接地动触头的刀杆20与接地静触头的弹性触指10接触(如图4所示)时,当刀杆20继续向弹性触指10的内侧滑动时,刀杆20将与弹性触指10之间产生一定的挤压力。当刀杆20位于图5所示的位置时,刀杆20与弹性触指10将保持一定的挤压力,使得刀杆20与弹性触指10的第一夹紧面111和第二夹紧面121紧密接触。而且刀杆20与第一夹紧面111和第二夹紧面121之间的挤压力能够确保接地动触头不会自动脱落,进而使得接地静触头与接地动触头之间的接触良好,从而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接地静触头与接地动触头接触不良的问题,为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力可靠地保障。
[0023]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夹紧面111的截面形状呈弧形。弧形的第一夹紧面111可以使得刀杆与弹性触指10充分地接触,当刀杆20位于图5所示的位置时,即刀杆20滑过弧形的凸起部分时,弧形的凸起部分被刀杆20挤压,弹性触指10也会产生一个反作用力作用在刀杆20上,这样通过刀杆20与弹性触指10之间的挤压力能够确保接地动触头不会自动脱落,杜绝接地静触头与接地动触头接触不良的情况以及接地动触头脱落的情况。优选地,第一夹紧面111的截面形状呈圆弧形。圆弧形的结构简单,制造方便。
[0024]在本实施例中,弹性触指10为一次成型的结构,这样能够确保弹性触指10结构的牢固可靠。弹性触指10的内侧的弧形结构具有一定的强度和韧性,这样能够确保弹性触指10坚固耐磨、不会发生过量变形。
[0025]为了进一步地避免接地静触头与接地动触头接触不良的情况,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夹紧面121的截面形状呈弧形。弧形的第二夹紧面121可以使得刀杆与弹性触指10充分地接触,当刀杆20位于图5所示的位置时,即刀杆20滑过弧形的凸起部分时,弧形的凸起部分被刀杆20挤压,弹性触指10也会产生一个反作用力作用在刀杆20上,这样通过刀杆20与弹性触指10之间的挤压力能够确保接地动触头不会自动脱落,杜绝接地静触头与接地动触头接触不实的情况以及接地动触头脱落的情况。优选地,第二夹紧面121的截面形状呈圆弧形。圆弧形的结构简单,制造方便。
[0026]在本实施例中,弹性触指10还包括连接第一壁11和第二壁12的连接部13。连接部13起到连接第一壁11和第二壁12的作用。
[0027]应用本实施例的隔离开关有效地解决了生产工作中存在的接地静触头与接地动触头闭合不到位的情况,进而能够在安全生产工作中为工作人员提供可靠的接地保障,从而杜绝出现人身伤亡触电事故的发生。
[0028]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隔离开关,包括接地静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静触头包括弹性触指(10),所述弹性触指(10)包括第一壁(11)和与所述第一壁(11)相对的第二壁(12),所述第一壁(11)的朝向所述第二壁(12)的侧面形成与接地动触头的刀杆(20)配合的第一夹紧面(111),所述第二壁(12)的朝向所述第一壁(11)的侧面形成与所述刀杆(20)配合的第二夹紧面(1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离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紧面(111)的截面形状呈弧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离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紧面(121)的截面形状呈弧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隔离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紧面(111)的截面形状呈圆弧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隔离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紧面(121)的截面形状呈圆弧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隔离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触指(10)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一壁(11)和所述第二壁(12)的连接部(13)。
【文档编号】H01H1/36GK104409268SQ201410643662
【公开日】2015年3月1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10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10日
【发明者】刘成立, 樊前进, 詹铁军, 汪源远, 赵永满, 李旻钊, 赵耀 申请人:国家电网公司,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