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吸收防失水迷宫式电池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62862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可吸收防失水迷宫式电池盖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吸收防失水迷宫式电池盖,包括电池盖和电池上盖,电池盖上盖有电池上盖,电池盖被平均分割为6个单元格,所述电池盖的一侧设置有酸雾回流口,另一侧设置有电池注液螺塞孔,每一个单元格内均设置有蛇形的气体缓冲通道,所述酸雾回流口与电池内部相通,电池上盖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酸雾过滤器;本发明采用了合理的设计,并结合全密闭阀控式电池盖排气结构的原理,当电池在充放电过程所产生的H和O在蓄电池内腔中聚合成H2O经过蛇形气体缓冲通道,再由酸雾回收口流入电池内,阻止蓄电池内腔中聚合H2O从电池盖两端排气管排出,避免电池失水导致电池性能差寿命短,降低环境污染风险。
【专利说明】可吸收防失水迷宫式电池盖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电动车电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吸收防失水迷宫式电池盖。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生产的全密闭阀控式电池盖结构,电池在充放使用电过程所产生的H和O在蓄电池内腔中聚合成H2O从电池盖两端排气管排出,一是电池失水导致电池性能差寿命短,二是造成环境污染。
[0003]因此,急需一种可吸收防失水迷宫式电池盖来克服上述的缺陷。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吸收防失水迷宫式电池盖,以达到可吸收防失水、免维护、提高电池寿命和增强电池环保安全的目的。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吸收防失水迷宫式电池盖,包括电池盖和电池上盖,电池盖上盖有电池上盖,电池盖被平均分割为6个单元格,所述电池盖的一侧设置有酸雾回流口,另一侧设置有电池注液螺塞孔,每一个单元格内均设置有蛇形的气体缓冲通道,所述酸雾回流口与电池内部相通,电池上盖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酸雾过滤器。
[0006]进一步的,所述蛇形的气体缓冲通道由第一气体缓冲槽,第二气体缓冲槽和第三气体缓冲槽构成蛇形通道。
[0007]进一步的,每一个单元格内均有一组酸雾回流口和电池注液螺塞孔。
[000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气体缓冲槽,第二气体缓冲槽和第三气体缓冲槽的宽为0.25-0.3mm,高为 0.35-0.45mm。
[0009]进一步的,所述酸雾回流口的直径为0.25-0.5cm。
[0010]进一步的,所述电池盖热封于电池上,所述电池上盖热封于电池盖上,形成全密闭结构。
[001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了合理的设计,并结合全密闭阀控式电池盖排气结构的原理,当电池在充放电过程所产生的H和O在蓄电池内腔中聚合成H2O经过蛇形气体缓冲通道,再由酸雾回收口流入电池内,阻止蓄电池内腔中聚合H2O从电池盖两端排气管排出,避免电池失水导致电池性能差寿命短,降低环境污染风险。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其中:1_酸雾回流口,2-第一气体缓冲槽,3-第二气体缓冲槽,4-第三气体缓冲槽,5-电池注液螺塞孔,6-酸雾过滤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0014]一种可吸收防失水迷宫式电池盖,包括电池盖和电池上盖,电池盖上盖有电池上盖,电池盖被平均分割为6个单元格,所述电池盖的一侧设置有酸雾回流口 1,另一侧设置有电池注液螺塞孔5,每一个单元格内均设置有蛇形的气体缓冲通道,所述酸雾回流口 I与电池内部相通,电池上盖8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酸雾过滤器6。
[0015]所述蛇形的气体缓冲通道由第一气体缓冲槽2,第二气体缓冲槽3和第三气体缓冲槽4构成蛇形通道。
[0016]每一个单元格内均有一组酸雾回流口 I和电池注液螺塞孔5。
[0017]所述第一气体缓冲槽2,第二气体缓冲槽3和第三气体缓冲槽4的宽为0.25-0.3mm,高为 0.35-0.45mm。
[0018]所述酸雾回流口 I的直径为0.25-0.5cm。
[0019]所述电池盖热封于电池上,所述电池上盖热封于电池盖上,形成全密闭结构。
[0020]一种可吸收防失水迷宫式电池盖,包括电池盖和电池上盖,电池盖上盖有电池上盖,电池盖被平均分割为6个单元格,所述电池盖的一侧设置有酸雾回流口 1,另一侧设置有电池注液螺塞孔5,每一个单元格内均设置有蛇形的气体缓冲通道,所述酸雾回流口 I与电池内部相通,电池上盖8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酸雾过滤器6,电池盖热封后再将上盖与电池盖热封一起形成一个可吸收防失水迷宫式电池盖。
[0021]本发明采用了合理的设计,并结合全密闭阀控式电池盖排气结构的原理,当电池在充放电过程所产生的H和O在蓄电池内腔中聚合成H2O经过蛇形气体缓冲通道,再由酸雾回收口流入电池内,阻止蓄电池内腔中聚合H2O从电池盖两端排气管排出,避免电池失水导致电池性能差寿命短,降低环境污染风险。
[0022]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权利要求】
1.一种可吸收防失水迷宫式电池盖,包括电池盖和电池上盖,电池盖上盖有电池上盖,电池盖被平均分割为6个单元格,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盖的一侧设置有酸雾回流口(1),另一侧设置有电池注液螺塞孔(5),每一个单元格内均设置有蛇形的气体缓冲通道,所述酸雾回流口(I)与电池内部相通,电池上盖(8)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酸雾过滤器(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吸收防失水迷宫式电池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蛇形的气体缓冲通道由第一气体缓冲槽(2),第二气体缓冲槽(3)和第三气体缓冲槽(4)构成蛇形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吸收防失水迷宫式电池盖,其特征在于:每一个单元格内均有一组酸雾回流口(I)和电池注液螺塞孔(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吸收防失水迷宫式电池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体缓冲槽(2),第二气体缓冲槽(3)和第三气体缓冲槽(4)的宽为0.25-0.3mm,高为0.35-0.4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吸收防失水迷宫式电池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酸雾回流口(I)的直径为 0.25-0.5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吸收防失水迷宫式电池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盖热封于电池上,所述电池上盖热封于电池盖上,形成全密闭结构。
【文档编号】H01M2/04GK104362267SQ201410654171
【公开日】2015年2月1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18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18日
【发明者】何治堂, 史仲华, 路建良, 许虎成, 储浩芳, 张亭 申请人:无锡华燕新电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